快乐花蛇
我们读书,在书本上学到知识,是要在之后的时间里,报效国家。如果要给读书最好的诠释或者说要给读书一个可以让人接受的动力,那么这个答案不外乎是用知识让国家的将来充满更多的创造力。 我们毕业之后,投身于工作,不单单是因为工作能够让我们有基本的生存能力,更是因为工作可以让我们觉得自己有价值,自己正在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自己,为企业,为国家创造财富。这就是他者贡献的全部意义。贡献我们已有的能力,让我们的贡献变得有价值。 重庆寸草心心理咨询师强调工作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保证城市干净的环卫工人在炎炎夏日里,在火辣辣的太阳暴晒下,付出自己的劳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城市的道路可能到处都是垃圾;在高级办公楼里工作的高级白领,每天几十通电话,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以便让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高级白领的工作可能不用日晒雨淋,他们高情商的为人处世方式,能够给他们创造出劳动力,创造出财富。既然,大家都是在工作,效力,为什么会觉得,环卫工人的工作是不能接近,而高级白领的工作却是一直被人向往的呢? 重庆心理咨询师认为,这是人类存在的偏见,他们在不知道他者贡献是什么的基础上, 对劳动者的劳动行为妄加定义。 他者贡献,就是我做的事情要对他人有用,简单到,可能我的一句话能够让一个悲伤的人开怀大笑,那我就是具有他者贡献能力的人。
Too兔rich
文 陈欣 曾经在我这里做过咨询的一位来访者在微信上给我留言: “在我离婚后不知不觉,折磨了我几十年的慢性胃病突然之间就好了。是不是很神奇?”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是很正常的。 她说:“我花了5年的时间才从婚姻的失败中走出来,花了5年的时间才搞清楚,为什么在婚姻中受伤的总是女人?整整5年,我都沉浸在对前夫的怨恨中。在我重新审视这段关系中,发现我对他的怨恨没有了,然后我的胃病就这样神奇的好了。” 我回复:“恭喜你的成长!好在你只用了5年,而不是50年。” 在婚姻中,最可怕的并不是遇到了一个不合适的人,也不是你遇到了一个曾经符合你的标准而在婚姻中表现完全相反的人,最可怕的是一种思维——“受害者思维”!说人话就是:“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你可以把自己当做一个受害者,把所有问题都放在对方身上,在控诉对方的过程里,不断的发泄永远发泄不完的怨恨,也可以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去想一想,这一切糟糕的现实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婚姻失败的原因真的全部因为对方很坏或者是因为对方的缺陷吗?无论你是继续婚姻还是结束婚姻,迈向人生的另一个高度,从自我出发的思维方式都比“受害者思维方式”要有意义得多。 也许你会说:“我知道道理,但是我真的做不到。”就如前面的来访者一样,活在“受害者思维”里整整5年的时间,离开婚姻后,通过自我反思,她的身体状态变好了。但又是什么让她在这种“受害者思维”里整整5年拔不出来呢? 我想,对于婚姻的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过于自信的,对婚姻的预期是一种合理的预期,还是一种过度的期待?我们都太渴望幸福了,也太渴望从对方身上找到我们缺失的爱。于是,我们就认为:婚姻就是用来解决我的一切痛苦的。 其实我们错了,婚姻不是一种解决,婚姻是我们每个人原生家庭的强迫性重复,潜意识中的创伤真切的呈现。婚姻本身是充满考验,充满难题的,充满未知的。当现实击碎梦想的时候,我们就会因为承受不起这份残酷,承担不了这样的责任,理所当然的站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那时那刻,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失控感”,无法控制婚姻的走向,更无法控制对方的行为。 “失控感”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因为站在“受害者”的位置,可以给我们带来两个好处: 一、免责。即使婚姻的失败也不是我的错,免于我自己的自责。 二、可以去谴责对方。婚姻的失败,是因为对方有问题。比如说对方的出轨,对方的不负责任,对方的坏脾气......就把所有的愤怒发泄在对方身上。因为毕竟承认自己有问题是需要勇气的,也是需要自我力量去承担责任的。所以将所有的过错归咎于对方,比自我反省要简单很多。 于是长年累月的蜷缩在自己的“受害者思维”的壳里面,一边压抑着自己,一边逃避着现实,一边让自己活在“婴儿”般的感觉里,永远不会自我成长。一个“婴儿”,饿了不会找奶吃,渴了不会找水喝。渴了饿了,只会怪大人没有照顾好他。 在婚姻关系中,同样如此,把自己活成了“巨婴”,对方要满足他的一切需求,对方也要对我负责到底。就如我的一位来访者离婚的时候,需要并不富裕的对方一次性补偿她200万。理由就是:“你得必须对我负责,离开了你,我没法养活自己,离开了你,我的下半辈子靠谁去?” 听到她的理由,我突然想到了一首歌的歌名《好大一棵树》,此“树”非彼“树”,这棵“树”对于“受害者思维”的人来说,是一颗“摇钱树”。你不要我?可以!我得在你的身上找到我下半辈子的保障,你得保证我到老到死的一切! 看到这里,我相信各位已经明白题目的答案了,那就是很多女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受害者思维”,如果不改变这种思维模式,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别人,更是自己。陈欣: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首批中级私人心理顾问,中科院心理所研究生,高级催眠治疗师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