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啾啾…
在六岁的时候就要告诉孩子什么是身体的界限 。六岁的时候我们就要教小孩儿认识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 哪一个器官会受到什么样的伤害,我们都要告诉孩子 ,以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危害 。
大锅饭饭饭饭
如果孩子学过游泳,或者有过游泳池的经验,那么我们可以简单的告诉他们“泳衣覆盖的地方,别人不能碰”。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结合以下游戏或阅读,与孩子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真巧穆斯林
两个人之间缺少了界限感怎么办
你们知不知道两个人之间缺少了界限感怎么办呢?也许你并不知道,糟糕的生活状况,往往是因为缺乏“界限感”造成的,那么两个人之间缺少了界限感怎么办呢?下面就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了解一下吧。
一、爱情的界限感
1、其实在爱情里面也是一样的,小朋友和母亲的关系如此亲密,也会产生抵触的心理,更何况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呢,你凭什么主宰着我的一切?你凭什么给我安排我要做的事情,我需要的是独立的空间,而不是另一个妈妈。
2、男人的心里面,这是一种长久的隐患,如果在谈恋爱的时候,你的控制欲和支配欲特别强,那么你就要注意了,对于男人来说,这可是致命的,因为他觉得跟你相处很辛苦,他情愿跟他的兄弟走在一起,也不情愿陪伴你,这已经表明了他对你的抵触心理。
3、男人天生就热爱自由,在恋爱的初期,他更愿意为了讨好你而放下他自己,但是到了恋爱的后期,很多事情就会随着你们慢慢的新鲜感流失而改变,这时你更要学会如何跟他相处,如何摸索出一套让他感觉舒适的方式,如果因为这个时候他对你淡了,你却越管越紧,那么效果适得其反。
二、挽回爱情
1、挽回爱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也是缺少了界限感,每一次你都想试探他,心里面是不是有了新的人,每次你总是说一些酸溜溜的话,让他听上去特别别扭,例如你总是想问他,现在你可好,有新的人陪伴你吧?
2、这样的话,无疑是给了你挽回致命的一击,在男人的眼中,虽然分手了,还是希望彼此能过得好,甚至有些男人不想有过多的牵连,如果在这个时候,你的界限感特别模糊,那么他连跟你做朋友的欲望都会被你打压,你还怎么能够展开挽回呢?
3、所以在挽回的时候要懂得识别自己的身份,如果你现在是以朋友的'身份待在他身边,那么请你说一个朋友应该做的事情,保持一定的界限感,让他感觉到自己很安全,有了这种安全的距离,他才会重新信任你,才会愿意靠近你,不要以为所有的亲密无间都是一件好事,其实偶尔保持距离,是调情的最佳方式。
一、缺乏界限感的迹象:没有分寸,没有原则
1、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是最亲近的人失去了分寸感, 因为是爸妈就可以随便翻看孩子的日记本;因为是情侣,就随意翻看别人的手机;因为是亲戚,就随便操心别人的对象,催别人生孩子;因为是朋友,就不顾别人的感受,替别人做主。
2、在工作中,领导在台上讲话,你在下面嘻嘻哈哈开领导的玩笑,自己的工作没有干好,还不时的打探别人的隐私。这都是缺乏分寸感的表现。
3、 没有边界感的行为,总是容易让别人感到不适和恐慌。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做好自己的该做的事,拿捏好分寸,既让别人舒服,也会让别人少很多麻烦。
二、缺乏界限感的迹象:太把自己当回事
1、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总想扮演救世主的角色,总喜欢对别人指指点点,站在最高点去命令去命令和指责别人。总喜欢用一句话都是为你好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
2、 就像一对夫妻吵架闹矛盾,不管你是闺蜜也好,还是他的亲属,对他们夫妻来说,你终究是一个局外人。劝别人离婚或者离家出走,我想这都不是一个局外人应该给的建议,你的建议,也许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也许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第二天两个人就像初恋一样。
3、很多人都太把自己当回事,把自己当成英雄,也许,到最后搞的自己里外不是人。
三、 缺乏边界感的迹象:控制欲太强
1、 在生活中,很多关系出现问题都是因为越界了。看过电视剧《奋斗》人的人应该都知道有一个演员叫朱雨辰。在综艺《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的妈妈说到自己的儿子,朱雨辰所有的事情必须都要经过塔的同意才可以,儿子39岁了,母亲依然对儿子不放心。
2、妈妈不允许他吃外卖,朱雨辰到哪里拍戏,她妈妈都会跟到哪里,给他做饭。他的每一段感情,妈妈都会去干扰,他找女朋友的标准必须按照她的标准。
3、为人父母,最可怕的是一直沉醉在自我感动的付出中,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替孩子操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
霍爾因斯基
4岁的芳芳这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告诉妈妈:“今天幼儿园里有个小朋友亲我了。”妈妈问:“是谁呀?”芳芳回答:“是洋洋。洋洋说他喜欢我,在课间操的时候亲了我的额头和嘴巴。我不喜欢洋洋亲我嘴巴。”妈妈告诉芳芳:“有小朋友喜欢你,说明你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呀。妈妈为有芳芳这么可爱的孩子感到高兴。但是如果你不喜欢洋洋和你亲嘴嘴,要告诉他哦。你可以跟洋洋说:‘洋洋我们不要亲亲,拉手好不好?’”芳芳听到妈妈夸奖自己,还告诉了自己不让洋洋“亲嘴嘴”的办法,心里可高兴了。
芳芳的妈妈正是用正面、积极的方式在教会孩子拥有身体界限感。身体界限感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非常重要。它能够让孩子区分自我和他人,也能够让孩子懂得身体隐私的道理,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1.让孩子更独立
拥有身体界限感的孩子不会时时刻刻都要黏着爸爸妈妈,自我意识和独立感正是孩子通过明白父母和自己不是“同一个人”而逐步建立。具有独立意识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面对和解决困难。
2.让孩子懂尊重
拥有身体界限感的孩子懂得“不可以抓奶奶的头发”、“女孩子的裙子不能随便掀”,因为“这样对别人不礼貌”。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尊重别人和自我尊重,能够有效减少焦虑感,获得更多的快乐。
3.让孩子拥有自律意识
懂得身体界限的孩子懂得自律,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这为孩子成长过程中规矩意识的的树立十分有帮助。
4.保护孩子安全
教育孩子身体界限的知识也是教给孩子“不能跟陌生人走”、“身体不能让陌生人碰”的道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孩子免受恶人伤害,因为安全意识高的孩子“不好哄骗”。
可见,建立身体界限感对孩子独立人格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如果孩子身体界限感缺失,往往容易导致许多危害。
1.缺乏安全意识
身体界限感缺失的孩子往往也缺失自我保护意识,一旦有人恶意地诱导、哄骗孩子,孩子往往更容易“上当”,甚至出现把陌生叔叔当成好朋友的情况,潜在的危险是巨大的。
2.缺乏行为约束能力
有的孩子喜欢对长辈“出言不逊”或不分场合地“耍赖”、“撒娇”,这也是缺乏身体界限感的一种表现。孩子出现了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引导,让孩子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
3.危害心理健康
幼小的孩子会出于朦胧的好奇心而研究小伙伴的身体、和小朋友玩“亲亲”等等,这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事情。但如果这一阶段的孩子没能得到正确的教育,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有可能得不到明确的是非观念和界限,从而危害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身体界限感的缺失可能会危害到孩子的自身安全,也可能伤害到他人。因此,家长应重视起对孩子身体界限感的培养和教育。
1.培养孩子的“隐私意识”
在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之时,家长就应该开始培养孩子的隐私意识,让孩子知道身体的哪些地方不可以给外人看和触摸。家长带孩子出门时最好不要给孩子穿开裆裤或在炎热的天气里让孩子不穿衣服在室外玩耍,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有时也能起到很大作用。
2.尊重孩子的身体感受
当孩子不愿意抱抱或拉手的时候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要求。有些大人见到孩子觉得可爱,不顾孩子的感受“强行”亲孩子或抱孩子来表示亲昵,或是在孩子已经感到烦躁、害怕时仍然反复要求孩子亲大人、抱大人。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身体界限感的培养。
3.正视“性别教育”
在幼儿园学前班阶段的孩子已经可以接受较为充分的性别教育了,比如让孩子区分男生和女生的不同,或用漫画的方式让孩子理解自己是怎么出生的。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身体界限感,也有利于孩子对自己性别的认同。
总之,家长应该主动、及时地培养孩子懂得身体界限感,在幼儿阶段就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机能、性别特点等拥有适当的了解,为将来的教育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3岁以后,不要让孩子和异性家长共同洗澡
有些家长“图省事儿”或是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让孩子和自己共同洗澡,这样做是不利于孩子身体界限感的形成的。另外,让孩子随意在公众场所掀起衣服、撒尿等行为也是不妥当的。
·讲道理,不责骂、羞辱孩子
当孩子在幼儿园和别的小朋友“亲嘴”了,或是小男生掀起了小女生的裙子,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和孩子讲道理,而不是愤怒、着急,更不要“上纲上线”地认为孩子“小小年纪不学好”或是“品行差”。教育出明事理的孩子,首先要有明事理、会引导的“好家长”。
·不要“谈性色变”
有的家长直到孩子步入青春期,与“性”相关的话题仍然是禁忌。实际上,性教育缺乏的孩子更容易因为“不明白”而做出“越界”的事来。对于性教育,家长需要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因为在孩子心中,谈论性话题和谈论“妈妈的头发”、“爸爸的衣服”一样正常,并不是“羞耻”的、“肮脏”的事情。
培养孩子的身体界限感深刻影响着孩子的性别认同、自我认识、安全意识和规矩意识。拥有身体界限感的孩子,懂得规矩和自我保护,在将来也能够更自主、更独立地面对危险和困难。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