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的疯子陈
我们都不陌生的李昌钰博士有“当代福尔摩斯 ”之称,也有不少人称呼他为“华人神探”,李昌钰博士是美籍华人,他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是美国康涅狄格州科学咨询中心的名誉主席、纽海文大学法医学全职教授、终身教授,南通大学终身教授,因为他的华人身份,有不少人都称呼他为“华人神探”,但是他的工作是刑事鉴识,他是一名刑事鉴识专家。
李昌钰的名气会这么大主要是因为他的专业水准还有他成功侦破了不少当时比较轰动的大案件,比如说:参与美国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杀妻案、克林顿桃色案、肯尼迪总统被杀案、“9·11”事件调查等等;他从业几十年间一共获得了800多项荣誉,比如说:美国鉴识科学学会颁发的鉴识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奖———刑事领域杰出服务奖、美国法庭科学学会颁发的杰出成就奖、国际鉴识学会终身荣誉奖、世界杰出华人奖等。
让李昌钰博士名声大噪的不仅仅是因为他成功侦破这些大案件,还因为他过人的敏锐能力、对待案件严谨负责、抱着求真的精神进行刑事鉴识,他一直坚持的就是:用证据说话。
李昌钰博士能够拥有“华人神探”的称号,凭借的是他专业精湛的刑侦技术、鉴识功力,他的工作,给无数的行业内人员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他主持的实验室,坚持作业完全独立 ,鉴定结果绝对不受上级部门的侦办方向所左右,他的工作得到了检控双方、辩方,法院、法官、民众等各方的尊重和认可,他用科学鉴证把凶手绳之以法,也被称为“犯罪克星 ”。
小小miffy
李昌钰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县。四岁那年,母亲李王岸佛带着十一个孩子(两个孩子暂留大陆)由上海迁居台湾。父亲李浩民是企业家,不幸由上海赴台湾探亲时在船上遇难,倾家荡产。世纪老人过世时,年纪已达一百零六岁的母亲,严格教育子女勤恳治学,含辛茹苦把十三个子女抚养成人,个个享有博士学位,干什么行业的都有:商人、科研工作者、律师、服装设计师、教师、艺术家、证券分析师、广告设计师。排行老六的李小枫任纽约大学教授,曾发表对抗艾滋病毒的论文而震惊医学界。1938年 出身于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县1959年 台湾“中央”警官学校毕业1972年 纽约市立大学刑事科学系学士1974年 纽约大学生物化学硕士1975年 纽约大学生物化学博士1975年 纽海文大学刑事科学助理教授1978年 纽海文大学终身教授,并出任刑事科学系主任1979年 出任康涅狄格州警政厅刑事化验室主任兼首席鉴识专家1998年 出任康乃狄克州警政厅厅长
夏萱萱大人
李昌钰祖籍中国江苏如皋市,1949年随父母到台湾,考取中国台湾“中央警官学校”,获得警察科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台北市警察局工作,后晋升为警长。1964年来美留学,在纽约市立大学约翰·杰伊学院刑事科学系获得学士学位,接着又先后考取纽约大学生物化学及分子化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最后奋斗到美国康涅狄格州警政厅厅长,打破了美国政坛的天花板。
李昌钰的奋斗之路留下了康州公共安全委员、康州法医实验室主任、美国首席犯罪学专家、康州科学咨询中心荣誉主任、纽海文大学法医学全职教授、康州警政厅厅长。他还协助纽海文大学创立了“李昌钰法医学研究所”,为世界各国的警察大队长培训刑事鉴识技术,向他们讲授如何寻找破案的蛛丝马迹。
李昌钰参与过多个重大案件的刑事鉴识,如JonBenét Ramsey命案、美国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杀妻案、Laci Peterson谋杀案、美军华裔士兵陈宇晖自杀案,甚至参与调查了美国司法上疑点重重的两件命案,肯尼迪总统被刺案及其胞弟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被刺案。
李昌钰与美国政治高层关系良好,与前总统克林顿私交甚密,曾参与调查莱温斯基事件以及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刑事鉴识工作。李也曾多次回台湾协助几个重大案件的侦办,包括桃园县县长刘邦友血案、彭婉如命案、白晓燕命案、枪击案、苏建和案等。
扩展资料:
李昌钰博士是蜚声国际的华裔神探、知名的鉴识科学专家之一,有“当代福尔摩斯”之称。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首席刑事专家,李昌钰是美国警界迄今为止职位最高的亚裔人士。李昌钰获得过多项荣誉。其中包括:美国鉴识科学学会颁发的鉴识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奖——刑事领域杰出服务奖、美国法庭科学学会颁发的杰出成就奖、国际鉴识学会终身荣誉奖、世界杰出华人奖等。
2006年李昌钰获选为《美国探索》(Discovery)频道的6位名人之一。李昌钰还写了很多书籍,其中包括《刑案现场搜证》和《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专著等。
李昌钰成为“华人之光”,让他赢得了无数的荣誉与财富。事业爱情双丰收的他不忘回馈乡梓,要为家乡做点事情。母亲建议他为如皋捐献一所学校。但如皋市政府表示当地不缺学校,缺的是一个体育场。于是李昌钰又多拿出很多钱捐建了一座现代化体育场。如皋市政府为感谢李昌钰对家乡的巨大贡献,特意为他兴建了一个“李昌钰博物馆”,李博士把他一生用过的物品都展示在这里,其中包括他的警服、警徽、大盖帽、枪支、破案无证、著作和无数的奖章及荣誉证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昌钰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