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7

茵茵一夏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威信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抢银行的小怪兽

已采纳

2020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常见知识点:态度

一、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2.态度的特点:⑴内在性⑵对象性⑶稳定性。

3.态度的成分:认知C、情感A、行为倾向B(不是行为,而是倾向)。因而有人把态度的三种成分说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4.态度的属性:⑴方向⑵强度⑶深度⑷向中度。

5.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⑴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威信、立场、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

⑵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信息差异[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两最大;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转变量大]、畏惧[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信息的倾向性、信息提供方式)

⑶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人格、个体的心理倾向)

⑷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倒U)。

二、态度平衡理论之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1.海德提出了一个P-O-X三角模型说明他的观点。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

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而P-O联系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3.三个关系相乘,结果为“负”,则不平衡;结果为“正”,则平衡。

三、1.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

2.目前无法直接测量,常用的间接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

3.行为反应测量法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以上就是关于202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技巧、备考指南等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心理咨询师威信

247 评论(13)

习习谷风

家长郑女士:我家里有两个小孩,一儿一女,都已经上学了。两个都比较调皮,尤其是小儿子,平时就不怎么听话。随着他们年级的升高,家庭作业的难度也增加,由于我学历不高,越来越觉得教育他们很吃力,很多时候都辅导不了,所以在孩子面前说话感觉没什么分量。孩子的爸爸平时很少和孩子互动,反倒他俩对爸爸有些敬畏,可是他爸爸没时间管。多数时候是我在管教他俩,可他们现在越来越难管,还经常和我顶嘴,让我很头疼。请教老师,作为家长,我该怎么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衢州三中心理老师郑琼霞:许多家长在和我谈到家庭教育时总是会说:孩子不怕我,怕他爸爸,我说他总不听。家长们说的“怕”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威信。 一般来说,孩子在小的时候都对自己的父母充满了崇拜和敬畏,大人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如果家长做事表里不一,常常向孩子许诺,却又常常不能履行承诺。长此以往,家长就会在孩子的心目中渐渐失去威信。 那么怎么在孩子面前提高威信呢?这里给有同样困惑的家长一些建议。 家长不要不轻易向孩子许诺。有的家长为了敷衍孩子的某些要求,常常给孩子许诺,而事后又不履行,以为孩子早忘记了。事实上,对于大人的承诺,孩子会牢牢记在心里,即便有些孩子惧怕家长,不敢在家长的面前提及,但在他们的心里也一直期待着。因此家长们在给孩子承诺前,最好事先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兑现,若不能兑现,一定不要给孩子承诺。一旦承诺了,那就要做到言出必行。不要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家长说话不算数。不然的话,对家长的威信是很大的损害。 家长对孩子要言传身教,注意细节。比如,要纠正孩子不按时作息的坏习惯,光是一遍遍地说教可不行,还得用实际行动做给他看。不要孩子都起床了,家长还赖在床上不起,那家长在孩子面前哪还有信服力啊?如果家长做得好,孩子都看在眼里,父母的威信在无形中就树立了起来。总之,要求孩子做的自己要先做到,否则就别要求。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不断丰富,家长也要与孩子一同成长。如果家长不加强学习,跟不上孩子的脚步,孩子也会嫌家长“老土”、“背时”,这样会大大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另外,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重复哆嗦。很多当妈妈的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苦口婆心,可孩子根本不听,反而是父亲在关键时候的一句话,就让孩子乖乖听话。可见,说得多并不见得有效果。如果每天都是絮絮叨叨,大小事儿数落个没完,别说孩子,大人都会厌烦。所以有时候抓大放小,反而更有效。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无论什么事情,对待两个孩子一定要公平公正。否则,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会很难。

32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