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5

lichao7980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非暴力行为有哪些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allmeNicole

已采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心理咨询师不应进行的工作是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三条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尊重接受咨询人员的隐私,并为其保守秘密。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七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执业证书或者营业执照:

(一)心理咨询人员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的;

(二)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医疗机构以外开展心理治疗活动的;

(三)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的;

(四)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疗的。

心理咨询人员、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活动中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心理咨询师非暴力行为有哪些

260 评论(10)

阳光77770906

心理咨询师不应该有下列行为: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宣传精神障碍的预防知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等单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以及其他心理学技术工作。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等单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以及其他心理学技术工作。在学校等单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307 评论(8)

libby131313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一旦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他很可能就会觉得委屈并退缩,这样,双方的关系甚至会更加疏远。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 A.想法。 ·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 在这个句子中,我评价自己吉他弹得好不好,而没有表达感受。 B.感受。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 ·作为吉他手,我很郁闷。 ·作为吉他手,我烦透了。 如果认为自己吉他弹得不好,我可能会失落、郁闷或厌烦。 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还鼓励乙进一步了解她的愿望:她的哪些需要、期待或价值取向没有得到满足?我们把愿望说得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例如: 1)“看到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重视公司的形象。” 2)“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 3)“老板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个长假去看弟弟。”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 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请求。 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请求他人采取具体的行动将揭示我们的动机。 让我们想想,如果我们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对别人来说,就更难了!” 他们感到沮丧或灰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对他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期待。 然而,如果一个人提出了明确的请求,却没有提及感受和需要,也有可能导致交流的困难。例如,如果父母问“为什么还不去理发呢”,孩子一般会把它看作是命令或指责。如果父母想避免误解,那么,他们可以先说出感受和需要:“你的头发这么长,我们担心这会影响你的视线,特别是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去理发好吗?”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我们告诉人们,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我们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你现在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你会有那样的感觉?”这样的提问方式,就像心理咨询师在帮助客户,容易产生距离感。如果我们真的要这么问,那么,在提问前先提及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将鼓励人们主动表达自己。例如,如果我们想问别人“你说的是什么事”,我们可以说:“我有些困惑。我想知道你是指哪件事。告诉我好吗?”虽然,这并不是必要的——有时,我们的语气已经表明了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但我还是建议主动表达感受和需要,特别是情绪很激烈的时候。 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或嘲讽。如果我们的语气很肯定,仿佛是在宣布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通常不会有好的反应。然而,一旦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非下结论,他们一般就不会产生反感。 就像上文的例子所反映的,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所有的批评、攻击、辱骂或嘲讽就会消失。我们越是这样做,就越能体会到一个简单的事实: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反之,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作家约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说道:“为了幸福,必须把‘别人怎么看我’这个问题放在一边。”一旦我们把所谓的批评和指责看作是来自他人的礼物——为处于痛苦中的人提供服务的机会,我们就会感到这种幸福。 专注于我们的需要,比评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运用强制力是出于防卫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对方。如果我们不够成熟,我们可能会有以下的表现:(1)我们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2)我们认识不到,我们并不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3)我们相信,我们有“权利”去惩罚或伤害他人,因为他们是罪有应得;(4)我们产生了幻觉,例如,听到“某种声音”叫我们去杀人。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 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附录:非暴力沟通模式 1.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 “你是否愿意……?” 2.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 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你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你(看、听、想到你看到的/听到的) ……”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情感而非思想): “你感到……吗?”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 “因为你需要/看重……” (4)请求 关切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 “所以,你想……”​​​

20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