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53

伊萨贝辣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考试奖励办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贝贝哈拉

已采纳

如下:

成绩方面:要求智育和综合都在前百分之几,当然最好把两个都弄到专业第一。

证书:各种等级证书和荣誉证书。四六级是最基础的,接下来是专业的证书,我是心理学专业,当时考了英语四六级,心理咨询师,普通话以及日语N3,考到非专业以外的证书也很加分呐。荣誉证书,最好有国家级省级的,证书当然越多越好。

担任职务:同等条件下,学生干部优先考虑。如果没担任学生干部的话,可以考虑去参加一些志愿活动什么的。我大一时加了学生会,大学四年都是班长,除此以外是校心理咨询室助理心理咨询师,校报记者团学生记者,发了一些文章,这些都可以增强竞争力。

总之,国奖要求综合特别优秀的学生,所以你在搞好学业成绩之外,尽量多参加活动,多拿奖。

本专科学生

本办法所称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高校)。

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

中央高校国家奖学金的名额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确定。地方高校国家奖学金的名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确定的总人数,以及高校数量、类别、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在校本专科生人数等因素确定。

心理咨询师考试奖励办法

121 评论(14)

我是不是很S

书目:为何家会伤人 时间: 内容:第三章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问题:奖励和惩罚为什么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或者说为什么要慎用奖励和惩罚?请联系这部分涉及到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不要奖励和惩罚 有真自我的人,他会形成内部评价系统,即,他行动的动力来自自己的内在。 有假自我的人,他会形成外部评价系统,即,他行动的动力来自外部的他人。                       ---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 文中的西安某中学的高二女生和小丁都患上了"嗜考症",症状是迷恋考试,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取得好成绩。有了好成绩,就会得到各种各样的奖励。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不正常的心理,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或者说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 那我们从源头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考试上瘾的情况?一般源于家长对孩子不正常的奖罚办法,如果考好了,孩子会得到极大的奖励,在其他方面,无论他做得多么好,都得不到这种奖励,甚至就得不到奖励。相反,如果考砸了,孩子会受到很严厉的惩罚。 这种完全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单一奖罚办法,很容易催生孩子的考试瘾。 生活中作为教师,我们会用奖罚方式,作为母亲,我们也会用到奖罚。都知道要把握一个度,可是这个度是多少呢,是多轻多重呢?又有几人能够清楚知道。往往都说在实践中才得到答案。 看到这个事例,让我反思。因为我这两天也在用奖励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做家务活,比如叠被子,铺床,扫地,擦桌子,刷碗等,做了就奖励,不做没有奖励。头两天,八岁的儿子积极性很高,甚至还说:我要一个月挣到一百元。可是三天后,积极性大大降低,一周后,基本不做了。我就在想原因是什么呢? 我只有奖励,没有惩罚?只有他一人在做,姐姐没做,没有形成氛围?过完年,手里的压岁钱足足的?我还在思考改进中。 关于奖罚,心理咨询师于东辉建议: 1.不要只根据成绩好坏奖罚孩子。 2.孩子考砸时,要给予理解而不是责骂。 3.让孩子适度参与家务。 4.鼓励孩子有其他爱好。 最重要的不是奖励和惩罚本身,而是他们要从做事中体会到天然的快乐,各种各样的快乐。 让孩子形成评价系统,评价系统有内部评价系统,外部评价系统。当然我们希望孩子有良好的内部评价系统,即,他行动的动力来自自己的内在。引导他不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而丢失了自己。 比如放在学习上,有内部评价系统的学生,他之所以热爱学习,是因为他喜欢学习,学习本身带给他很大的快乐。有外部评价系统的学生,他努力学习是为了追求外部的奖励,也即家长和老师的奖励。 当然没有纯粹的内部评价系统,也没有纯粹的外部评价系统。关键是,你的动力系统中,哪个占主导。 所以,要不要奖励和惩罚,一定要有,不过真的要慎用。把握好使用的度。

17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