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55

太仓站沈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网络成瘾心理咨询师有话说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亲爱的猫猫99

已采纳

家长自己能引导固然是好,不过网瘾到了一定程度,孩子都不和父母沟通,一沟通就和仇人似的,这个也是我之前亲身经历过的,那该怎么办呢,我建议还是送正规的成长学校。之前我儿子也是因为网瘾导致厌学,和父母关系紧张,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把他送到赤壁市三国 qing shao nian cheng zhang 学校去读了半年,现在孩子学习状态挺好的,对父母也知道感恩了。建议你可以去这个学校考察一下,办学16年了。

网络成瘾心理咨询师有话说

289 评论(13)

cathyying850

网络成瘾是一种无限制的网络使用现象,命名为“网络成瘾”或“网络成瘾障碍”或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人们一般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愿望,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增加,因过度沉溺网络而造成的网络成瘾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以中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尤为引人注目。网络的过度使用导致了部分中学生学习成绩下降、行为变异,出现各种心理障碍。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网络本身所固有的诱惑、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特点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只是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必要条件,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人格特点及部分青少年所固有的心理障碍才是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充分条件。一、对我校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网络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在我校,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有多少?历时六周,对610例在校学生进行座谈会调查,使用网络成瘾自评等心理测评量表,从刚刚完成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校学生网络使用的一些状况。课题名称:《中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和相关因素分析》调查时间:2006年10月6日至2006年11月20日调查对象:苍山一中的610名学生调查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进行座谈会调查调查工具:1、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上网次数、上网时间、上网浏览内容、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项目;2、网络成瘾自评量表;3、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和焦虑六个因子;4、情绪--社交孤独问卷;5、父母教养方式问卷;6、状态--特质焦虑量表;7、领悟支持评定量表,包括家庭内支持和家庭外支持两个因子。调查结果:其中男性310例,女性300例,平均年龄岁。610例有效被调查者中,未上网中学生161人,占。上网中学生共449例,占。其中,发现网络成瘾者7例(4男生,3女生),发生率为,网络成瘾倾向者72例,发生率为,正常使用者370例。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发生率为,男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女生发生率为,两者无显著性别差异。本次调查显示,我校的中学生中网络成瘾只有7例,发生率为,与国内外有关报道的差距较大。其原因可能与取样方法及测试人群有关。国内大多数研究者采用了网上调查方法,框定的是网上的特殊人群,这容易导致受测试人群缺乏代表性,往往夸大了网络成瘾的发生率。本文的调查采用了实名调查,克服了一些夸大成瘾的倾向性,但是也造成一部分学生掩饰自己网络依赖的倾向性及严重程度。另外,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二年级的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三年级的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三者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高三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最高。二、对中学生迷恋网络因素的反思及个案分析调查显示,中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和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消极人格特质、社交孤独、对学校环境压力的适应承受能力及不良父母教养方式等五大因素有关。因素一,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愈强。调查表明,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对学业的成就感降低,而对消极情绪的体验增加。幸福感的降低,使他们更加逃避社会,增加孤独和抑郁。【案例1】缺少亲情关怀 迷恋网上游戏我校高中二年级学生,男,17岁。他初二就开始迷恋网络游戏,刚开始还能克制,只在晚上学校熄灯或者中午休息时借机出去上网。中考时,勉强考取高中。但自上高中以来,迷恋游戏程度越来越深,常请假外出上网,周末通常也在网吧度过。该生父母都在外地做生意,没钱上网时,他就向爷爷奶奶以买学习用书之名骗钱。近一年来,该生上课注意力集中困难,脑海里经常浮现网络游戏的场面,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同时,出现了头昏、失眠、记忆力下降、焦虑抑郁、孤僻等症状。因素二,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多具有消极人格特质。调查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通常稳定性差,没有恒心,不能严于律己,缺乏自信,缺乏宏大的目标和理想,责任感不强,成就感缺乏,意志力较弱,克制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另一方面,还表现出敏感、多疑、沮丧悲观、易紧张等人格特质。正是因为自律性低等特性,使得网络成瘾者不能自拔。【案例2】迷恋玄幻小说 争当新新人类我校高中三年级学生,女,18岁。迷恋上网看玄幻小说2年,学习成绩下降。该女生个性腼腆,说话细声细气,不爱好团体活动,从小喜欢看科幻小说,是典型的《哈利波特》迷,只要有新版书籍发行,肯定要在第一时间买上一本,并要观看相关影片。但自高中以来,该女生又迷上了玄幻小说和魔幻小说。说起《小兵新传》、《幻城》、《魔戒》等著名玄幻小说,就神采飞扬,滔滔不绝,视为新时尚。自称新新人类,讥笑大人不知道 “玄幻小说”、“奇幻小说”等现今流行的新名词。一说到学习,则紧皱眉头,一脸的无奈。 因素三,有网络成瘾倾向中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社交孤独感。当一个人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与家庭的亲密关系得不到满足,如失去父母、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父母关爱等,或与周围的同学、老师人际交往困难,难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等,都容易产生孤独感、无助感。于是,部分学生借助网络交友或玩游戏,通过虚拟的人际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获得安慰、支持和理解,弥补现实生活中人际和亲情的缺失。而网上聊天或玩游戏又反过来使他在现实生活中更感到孤独,更远离人群。因素四,网络成瘾倾向者对学校及学习的适应能力、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差。调查显示,高一、高三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学生学习竞争激烈,高一学生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学习压力较大,功课负担过重,以及生活过于单调等因素有关。部分学生面对压力产生失落感,因此借助网络来寻找社会隶属感,缓解压力,寻找自我实现的感觉,最终容易导致网络成瘾。【案例3】不适应新环境 迷恋网上聊天我校高中一年级学生,男,15岁。该生个性内向,因自觉长相难看,常感到自卑、低人一等。对今年刚开始的高中生活和新的教学方式不适应,常觉得与同学缺乏共同语言,没有知心伙伴。为此,感到非常孤独而到网上交友聊天,结果体验到了网上聊天的乐趣而不能自拔。问及网上交友聊天与现实生活中的交友有何不同时,该生说在网上聊天没有压力,不用担心自己说错话,可以扮演多种角色,不用担心自己的说话是否得体,别人会不会笑话。因素五 ,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倾向于过分干涉、惩罚严厉。我国父母往往不把子女视为独立的个体而作为他们的附属品,从而对子女有更明显的操纵、控制和惩罚行为。同时,我国父母更注重用严厉的管教,培养孩子顺从、孝敬等品德,更倾向于按父母的意志去培养子女。调查表明,网络成瘾倾向者与非网络成瘾倾向者父母培养方式差异较为显著,网络成瘾倾向者的父母对他们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否定多于赞赏,使孩子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和尊重,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生理或心理上的困难或挫折时,又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就可能转向网络寻求支持。【案例4】高三女生与网友离家出走我校高中三年级学生,女,19岁。该女生自青春期以来,表现叛逆,与双亲关系紧张。自称不喜欢学习,想参加工作,自谋生计。为了打发时间,常留恋网吧,在网上寻觅良友。不久,结识了一位男网友,两人相约厮守一生。为了达到约会的目的,常在周末隐瞒父母,借口到同学家玩而与男友约会。曾经不辞而别,与网友外出长达一周多时间。问及与网友约会之事,该女生并不否认,称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体会不到被爱的感觉。从以上因素分析,以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及人格特质为主,说明中学生的生活质量、消极人格特质是部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内部原因。他们大多具有缺乏竞争意识,喜欢独处、敏感警觉,倾向于抽象思维,自律性差,缺乏恒心,情绪不稳定,不服从社会规范,在实际生活中成就感较低,自信心严重不足,自制力低下等特点。调查显示,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水平较其他生活领域满意度低,对学校生活的不满意可导致一系列的负面后果,包括学业成绩不良、退学等。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学校改革主要关注的是学业目标和结果,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值得学校进行思考。培养青少年快乐、幸福的心态,提高其对各生活领域的满意度,令其体验到更多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无疑会对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三、帮助中学生走出网络困境的对策如何引导学生走出网络成瘾的困境,以上调查提示我们,要充分重视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积极推行干预措施,防止网络成瘾的发生。防止网络成瘾,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学生、家长、教师都要了解长期沉迷于网络会出现生物钟紊乱、失眠、颈椎病及焦虑抑郁等情况,对身心健康、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造成较大的危害。对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心理辅导。了解和分析其个性特征、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协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提高适应环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健全人格,特别要增强自律性,增强情绪的稳定性。对网络成瘾的学生,应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网络成瘾程度较深者,往往会伴随一些心理问题,如头痛、头昏、失眠、焦虑、情绪低落及社会交往困难等症状,甚至有部分成瘾者可能存在更为严重的精神问题,如冲动控制障碍、抑郁症等情况。所有这些,都需要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师进行心理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此外,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与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紧密相关,不少家长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心理特点等了解不够。不能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助长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以至孩子迷恋虚拟世界寻找感情寄托。家长除关心物质生活外,应放下架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多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多关心孩子的情感体验,少一些说教。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利于中学生摆脱网络困惑。

343 评论(14)

我最亲爱的12345

呵呵,Me to!试着控制自己咯

166 评论(10)

Gemini9524

现如今,网络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青少年孩子由于自制力低,是非观念不强,陷入了网瘾的泥潭,给孩子的学习和人生抹上了一层阴影。今天,晨枫教育学校的青少年教育专家就给大家讲讲孩子网瘾大家长怎么办。

孩子网瘾大家长怎么办?家长可以从下面入手:

第一,给孩子讲解网络的危害,让孩子正视网瘾的影响

很多孩子对于网络成瘾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意识到网络成瘾对自身的危害的严重性,只是沉迷于网络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中。父母要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要像朋友一样来劝说他们。可以通过一些文章、书籍、视频、讲座等方式,让孩子了解网络成瘾对其身体的危害和未来的影响,使孩子能够正确理解网络成瘾的错误行为,在正确的指导下成功戒除网络成瘾。

第二,增强孩子的自制力

自控力对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在戒网瘾方面,子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同样重要。当一个孩子有较强的自控力时,孩子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上网行为,对孩子来说戒除网瘾会更有效率。因此,在孩子成长时期,孩子开始对事物有一定的判断力时,家长就要开始注意培养孩子自控力。此时,如果家长能给予正确的指导,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可以大概率防止孩子网瘾的发生。

第三,为孩子做好自我规划并监督孩子执行

青少年自控能力差,一旦他们接触到电脑游戏,常常会忘记时间,不愿意挪动,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所以后来,强迫孩子严格控制上网时间,一旦到达网络时间,就有意识地关闭网络。家长要帮助孩子、教育孩子学会对作息时间的自我规划。在戒网瘾的初期,我们可以断绝孩子接触网络,扰乱了孩子的网络行为,没有了网络,没有了环境的驱使,自然也就比较容易戒掉。

第四:拓展孩子的兴趣爱好来替代网络

家长必须更加关注孩子,提和孩子们一起制定规则,转移孩子们的兴趣,给孩子们更多的陪伴。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更多的兴趣爱好,如跳舞、音乐、运动、下棋、旅游等等,使孩子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都丰富起来,并在其中找到一些有益的孩子擅长的兴趣爱好。当孩子在现实中找到了新的兴趣爱好,孩子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爱好中,网络对孩子的吸引力就自然会降低,慢慢的网瘾就会被孩子新的兴趣爱好所替换。

第五:反省自己改变自己做好榜样

在教育专家看来,孩子上网成瘾,大部分原因在于父母,很多时候都是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出现了重大的问题。这些年来,接触过的80%的父母在物质上慷慨地爱着他们的孩子,给他们足够的物质,给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但是忽视了他们孩子的精神和情感关怀。孩子精神空虚寂寞,只好把这种感情寄托于网络,求得慰藉。还有的父母本身都有网瘾,特别是一些年轻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大概率也会带出一个网瘾的孩子来。

138 评论(11)

朗姆薄荷儿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政策保障三者结合形成的社会效应,是扭转青少年网瘾的关键。那么对上网成瘾的孩子该采取怎样适当的家庭教育呢?不同的孩子虽然上网成瘾的原因也有不同,但作为家长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拥有成人感,他们渴望能与家长进行平等的对话,而多数家长通常对青春期的孩子采用对待儿童的态度,从而造成了与孩子间沟通的障碍。“要相信孩子是可以改变的!”孩子要觉醒,父母首先要觉醒,即从自己身上找原因。1、和孩子平等对话孩子上网成瘾,主要原因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尊重孩子,设立教育底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孩子说话,应将自己摆在一个“参谋”的位置上。在作出有关孩子的决定时,多引导孩子发表看法,家长则以建议的形式将自己的决定告诉孩子,让他们自己作出判断。同时,在引导孩子自我决策时,家长也应设立一个教育底线。比如,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上网时间段,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完成学习任务,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或家长的考核;在管理孩子上网时,家长应结合孩子的个性和爱好,跟他们一起聊聊网上的轻松话题,将他们的兴趣引到一些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网络信息上来等。理性、平等、友好地和孩子对话。让孩子戒网瘾的诀窍就是同孩子沟通。作为家长,要保持理性的态度,慢慢与孩子沟通并从各方面切入他的盲点,这样做就是水到渠成。我们孩子上网成瘾是一个果,不是因,是很多的不良因素造成的,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造成的。不要先问孩子为什么上网成瘾,这样是错误的。大部分家长说你怎么天天上网,不学习,孩子反感透了。我跟他们聊天根本不谈网络的问题,谈你多大了?哪个学校的?是重点班吗?就是自然的聊天,就是问各方面的情况。来看“病”的孩子一开始也是被骗来的,根本不理我,不看我,说话的态度非常不好。很多父母和老师会问孩子:“你怎么这个态度?”孩子就不说了。你不能光说孩子有问题,家长也有问题。我是从事教育的,所以要保持我理性的态度,慢慢地走进他的心里,慢慢谈,从各方面切入他的盲点,这样会比较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通过大量帮助青少年的工作,探索和总结出了“五心”(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关心)“两律”(纪律、自律)、“三德”(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心得体会。我们很多做思想工作的,往往一开始就直指人家的缺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直戳痛处,叫人难以接受。上网少年首先是心智发育不健全的孩子,甚至是问题少年,而我们一些家长、老师和其他做思想工作的人,往往用简单的方法,以不变的方法应对万变的孩子,这样怎能有效果呢。2、培养孩子爱好,转移兴趣点常听到很多家长反映,为什么我的孩子大道理都说得头头是道,可就是偏偏知错而为,其实这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反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说教,但却并不能理解其中深远的内涵,他们更关注的是眼前快乐与否和得失。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温暖和爱心,应首先明白这个道理。当孩子沉迷网络后,家长不应采取放任或暴怒的极端方法,而应以包容、客观的态度。家长可在生活中对孩子的一些积极行为给予肯定,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淡化,对孩子的爱好和特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针对性的把他们对上网的兴趣扭转到生活和学习中来。3、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流对待青少年上网成瘾现象,应以预防为主。家长和老师都不应强行排斥孩子接触网络,这样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应在有效的监管下,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将他们在网上单纯玩乐的兴趣,转移到对这一科学技术的兴趣上来。对于已经上网成瘾的孩子,家长不要急切地逼着孩子迅速扭转,而应给他们一个自我觉悟和转变的时间。在这一调整过程中,家长应根据与孩子沟通的程度、孩子对家庭教育的接受程度及时进行反思。如果家长感到孩子自控力不足,或无法找到家庭教育的障碍时,可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教育专家这类专业人士来对孩子进行指导,鼓励并设法为孩子营造出与同龄人现实交往、展现自我的交流环境。当孩子逐渐产生改变自我的想法后,便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引导他们培养另一个兴趣点。同时,迷恋上网的孩子通常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不愿与人交流、对网络以外的事物反应冷淡、情绪不稳定等现象,对这类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为他们建立一个全新的、相对独立的转变环境,家长可让孩子参加一些夏令营、素质培养班之类的同龄人团体,让他们在无法接触网络的环境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试着与人交际,尝试体验网络以外的同龄人群体游戏的乐趣,使孩子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摆脱出来。4、心理咨询专家建议心理咨询专家陈智雄提醒部分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长,要作好“八年抗战”式的长期“爱的支持”的心理准备。他认为,青少年网络成瘾,部分责任在他们自己,也有部分责任在亲友和社会。

137 评论(9)

天天开心好好好

中学生上网是一个被社会广为关注的话题。究竟中学生上网有何得利弊,中学生自己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为此,我们以“中学生为什么爱上网”为主线,进行了一系例关于中学生上网的较全面的调查。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得到了高一年段500名同学的热情支持。在些特表感谢。我们将调查结果整理成以下五个部分。 1、 中学生上网最大的理由(特别说明:由于一些调查题目被答卷者跳过,所以我们在按百分比计算时出现了小数点后两位数的情况,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下同)成因分析:过去,很多人认为,大多数中学生上网是为了摆脱学习生活中的压力,网络的虚拟世界是他们发泄的最佳场所。然而,我们的调查显示,中学生上网最大理由是方便,其次是因为好玩。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很显而易见的,网络通讯的方便快捷,网上购物的价廉物美,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网上大量的音乐,最新的新闻,都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结论:大多数的中学生上网,是因为上网方便,但我们也须注意到,有的学生上因为好玩而上网,而这“好玩”,多办又指的是上网玩游戏,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正确上网,是家长和学校都应该关注的问题。2、 中学生对网上有害信息的看法。调查显示,有的中学生认为上网不会学到有害的东西,有20%左右的同学认为上网会学到有害的东西,而的同学认为上网是否会学到有害的东西要看你是否有自制力。成因分析:网上存在许多不良信息,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却发现,的同学认为上网不会学到有害的东西。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又对近20同学进行了采访,结果和调查的结果大致相同,有14位同学认为上网不会学到有害信息。他们的理由是,虽然网上存在不良信息,但作为高中生,他们有辨别的能力。一位受访的同学表示:“网上存在有害的东西,学校和社会也存在有害的东西,我们能在学校和健康成长,为什么不能在网上健康成长?”大多数同学也表示,网上虽然存在有害信息,但我们不一定就会“学到”有害的东西。结论:对于网上不良信息,国家和社会坚决打击固然是重要的,但中学生更应该提高过滤有害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在网上学到有害的东西。这才是治根本的办法。3、 学生和家长所担心的问题一致。的中学生认为家长们对孩子上网的担心源于“怕孩子交上不良朋友”,的学生认为家人担心的是“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的学生认为“过度上网有损孩子健康”。我们又对20位学生家长进行了访问,结果与学生所想的基本一致:20位家长中有11位认为他们最担心的是孩子沉迷游戏不能自拔,其后才是“怕孩子交上不良朋友”成因分析:虚拟的网络游戏对年轻人特别是高中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且,在中学生上网的各种活动中,最容易沉迷的也是游戏成瘾,这点上,中学生和家长的认识并没有分歧。结论:中学生对家长的担心还是比较了解的。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身心健康。网络游戏对有些中学生来说无异于毒品:明知道他的危害,还是要去吸。可以说,网络游戏对中学生来说是几乎没有一点好处的。有的学生认为,玩网络游戏可以开发智力,但这其实是个借口,有专家报告,过度上网,特别是上网游戏或连续上网6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低于常人。因此,我们呼吁广大的高中学生:为了自己和家长,请不要把网络游戏作为你的心灵家园。4、 我校中学生上网时间(平均每周)现象:2小时以下()2小时到8小时()8小时以上().总体看来,我校学生上网时间是较为合理的。但在深入调查中,我们仍然发现有11%的中学生在“用在网上的时间比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多”。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原因分析:上网过度的同学,大多是家中有可上网的电脑,并且父母对其上网时间没有任何控制,以致出现“用在网上的时间比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多”这一现象。结论: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特别是高中生。花在网上的时间比用于学习的时间多,确实是一种极为不好的现象,家长虽然不该对孩子的生活进行过多的干涉,但也必须有一定的指导与限制,这样有利于避免孩子上网过度。5、 上网是否影响中学生的社交的学生认为会影响社交,的学生认为肯定不会影响社交 认为对社交影响不大。原因分析:认为上网聊天影响社交的理由是“沉迷于自己的虚拟空间”,而认为不影响社交的学生的理由则是“在聊天过程中,需要聊天技巧,这实际上培养了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不影响现实社交”。结论:社会交往作为人际关系的一大组成部分,对中学生十分重要,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学生是比较自信的,认为上网聊天不会影响自己的社交。对于上网聊天是否影响中学生社交能力,恐怕也因人而异。这和中学生上网聊天的方式,内容等都有关系。

325 评论(15)

吃货和世界

克制自己,想上网的时候就吃东西。

217 评论(15)

旷野和风

把电脑砸啦,实在不舍得就把网线毁掉或者把电脑操作系统整崩。定期去孤儿院探望下那些需要帮助的朋友,您或许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原来是如此美好,能够学习是如此美好。呵呵!!!

175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