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5

梁山好汉v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邹平心理咨询师李海霞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快乐@天使33

已采纳

这是恶性循环。当你的能力配不上自己的梦想,只有继续加油。有句话送给所有人愿共勉――努力到竭尽全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您好,我是心理咨询师李海霞。 您提到的困惑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但又维持现状,止步不前,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先分开来看待这个问题,先说您的现状。 您提到了不满意,想改变,但是是否存在着目前的现状,还可以维系的问题?因为如果目前的现状都维系不下去,就不是您思考是否改变的问题,而是您不得不改变的问题。 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对现状不满,但是没有任何改变的行动,李佳琦曾经说过,什么时候人的行动力是最快的呢?那就是后面有虎,前面有肉的时候。 所以你要看一下自己的老虎在哪里?自己的肉又在哪里? 也就是说,你的反向刺激在哪里?你的正向刺激又在哪里?通过双向的刺激来找到自己,不得不改变的动力。 简单地说,就是如果你一直这样继续下去,会造成什么样的让你无法承担的后果,这是反向刺激。 在脑海里勾画出未来你想要的生活的样子,然后倒逼自己成功,这是正向的刺激。 不同的人反向刺激和正向刺激的作用和效果是不同的,但大部分人都是反向刺激,效果更好一些。 另外,在您的这个问题的背后,老师想和你一起觉察一下,很多人现状不太满意,却不想改变的原因,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内动力不足的问题,还有可能是因为不改变带给你某些好处 比方说你可以悠闲懒散自在的生活,而你也沉浸在这种舒适的表象之下,无法自拔。 还像温水煮青蛙的状态,煮煮的时候让你比较舒服,但如果人生一直没有成长,一直没有变化,就和煮熟的青蛙没什么太大的分别,想一想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结果是你无法承受的呢? 希望老师的解答能对您有一些启发。对现状不满意,但是又脱离不了现状,只是因为现在你的能力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你已经认识到了现状的问题,但焦虑没有用,要付出实际的努力,这个过程不会那么简单。与其焦虑,不如做一点自我分析:你的长处是什么,擅长什么?除了现在的工作,你还能做什么?如果你暂时看不出自己能做什么副业,那么,你有什么兴趣爱好,把爱好发展一下,说不定有新的出路,至少能有效地缓解焦虑。就像有人爱养多肉,自己养得非常好,发展到后来教别人养,卖多肉,也做成了大事业。关键是要多尝试,不要只是空想。另外,主动找优秀的人学习取经。别人如何能做到,而自己不能,差距在哪里?再就是,不要放弃。任何人想超越现在的生活,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而且努力不一定短期内能见到成效。很多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觉得迷茫,看不到希望,所以放弃,而其实,越是没有方向,越是要坚持。即使是很小的事情,每天坚持做,也能产生复利效应。选择正确的领域,选择适合自己现状的领域,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全力以赴。祝你早日摆脱现状。如果你觉得我说得有道理,也欢迎你转给自己关心的朋友看。我之前也有跟你一样的困感,但是我最后还是果断地辞了,离开了那个公司。与其在那耗费着自己宝贵的时光不如破釜沉舟重新选择一回,不逼自已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我就是乡间一株小草而已)客观的说,这种情况是很糟糕的情况,也是很多人的情况。我的看法是:一、静下心来想,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自己与这个目标的距离在哪里,条件是否具备,是目标不切实际,还是条件不具备,还是目标条件基本可以,但自己的努力不够?二、世界纷繁,而每一个人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时时要明白自己的渺小,而不要觉得自己有日天的本事。放低自己,不去追寻漫无天际的目标,不去攀比物质多寡,于己无益,焦虑自然减轻。三、本事是小,成任何事,离不开条件,最大的条件就是时代,即天时。因此,顺势而为,借助外力。时势不可违,这是第一。在不违背时势的前提下,分析自己的其它条件。四、天时不可违,地利即除时代形势之外的其它客观条件,改不了只能适应。而人和是可以创造 的,分析自己的人际关系条件,是不是人际资源数量不够,层次与目标愿意有距离,反思自己如何待身边过住的人,真心待人,认真处事,从今天起,反思过过,做好后面每一天。随着身边人际关系的不断改善,个人生活的温暖感受会不断增加。五、个人努力的第一要务,是学习。不断的学习,学习与咱们愿景相关的任何知识,努力去实践。着眼愿景,更要着手于眼前,踏踏实实,慢慢改变,累积量变,终有质变。个人看法,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想要有朝一日脱离现状,就要在现状中更加努力。确定人生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挤出来时间去向着目标努力。 我有个好朋友,在公司的一个岗位上做了好几年,没什么发展,还很辛苦。可是迫于家里父母身体不好,她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小城市工作又很难找,她只好继续着讨厌的工作。她立志想考事业编和公务员,于是每天早上五点钟起来学习,八点钟上班,晚上下班还要学几个小时。把能用的时间全部都用上了。终于在去年考上了事业编制,摆脱了自己讨厌的现状。现在的她看起来比以前开心了许多。 所以说,如果你定好了目标,付出了努力,讨厌的现状只是一时,你终究会对它说再见。但是一直自怨自艾,很痛苦,又每天安于现状,不去努力,不去争取,那就只能一直再现状中挣扎。 一切给钱一个面子,想开点,这个是大多数职场中人的想法。 我认为这个要看你最终要追求的是什么,如果是开心那就赶快换环境,找一个自己喜欢,能够开心的工作,也许这个代价是一切重头开始,薪资也可能受影响。 如果你看重的收入或者发展空间,而这些正是你现在的工作环境能给你的,那就只能想开点继续沉下心来认真工作和学习啦这是一个关于目标的问题。 人无远离必有近忧 ,古人早已给我们指出了问题,有了长远的目标,我们就不会盲目,同时也就会劲儿往一处使,达到目标,就会有优越感,焦虑也就慢慢地消除了。 下面就说下,如果给自己定目标。短期目标不要给自己定的太高,要订的低一点,因为短期目标作用就是一步步给你树立自信心,让你比较容易实现。完成目标要记着给自己奖励,比如看场电影、短途旅行等,犒劳下自己,同时也是释放压力的时候。 逐步对目标的等级提高,慢慢加大难度,这样循序渐进,你的自信就来了,焦虑也缓解了。 长期目标就是人生目标,这种目标会使你内心不再感到迷茫,不再畏惧寂寞,是慢慢人生路的一盏明灯。长远目标最好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捆绑在一起,不关乎利益,让它成为你内心的一个朋友,时时陪伴着你。 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的就是 社会 兴趣,要建立在积极的意义之上,这样也可以释放内心的压抑与能量。焦虑,何为焦虑,这大概是近十年被经常提起的字眼,而且看到这两个字,我就会浑身不自在,你们有吗?越是对自己要求高,对未来要求高,焦虑感就会越强吧!你去问问咱村的二狗子,你焦虑呗,他准保咧着大嘴:啥叫焦虑,烧饼焦点好吃!你再去和你的父母叨叨:现在我感觉很焦虑!你的父母指定来一句:吃饱了撑的,饿你两天就好啦!焦虑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当你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或者理想的时候,你就会陷入自我的焦虑情绪中!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焦虑不一定是坏事,他会不断的鞭策你,让你变得更优秀! 当你的能力和目标不能匹配的时候,人就会焦虑不安,想要的生活,哪有那么轻易得到,猫喜欢吃鱼,却不会游泳,鱼喜欢吃蚯蚓,却不能上岸,世间万物都会有所制约,包括人也是一样,要制定符合自己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付诸行动,过高的目标只能让人丧失斗志,就好比一年级的小朋友做三年级的题,答案只会永远无解!我们往往会把个人的欲望想象成是个人的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限,做好自己,平常心对待就好! 总之,作为现代人,要不断掌握和学习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健全自身的心理承受力,把焦虑转化为力量,让自己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人的一生,多被烦恼困扰,佛家云: 烦恼即菩提 。为什么说烦恼就是菩提呢?原来,所有的答案都在问题里,只要你清楚描述困难,那么你就能找到答案。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你的情绪——焦虑。是何因导致的焦虑呢?——是对现状不满,又离不开现状。为何不满呢?——是并非100%如你心意,比如只满意了你60%吧。为何离不开呢?——原来它又给予了你另外的40%。凑成了现在的100%,也就是你不满意又离不开的生活 。 你想抛开这40%去外界追求所谓的满意,但你又不愿意付出更多的代价,因为毕竟这40%相对来的轻而易举。不知道你发现了答案没有, 焦虑原来就是因为只想要好的,而不接受不好的。 其实,生活本就是苦乐参半的,我不坏,怎么才能体现你好?我不黑,如何才能显示你白? 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答案,你就去看大自然就好,它永远无私的包容着万事万物,而为何我们的心胸只想接受自己喜欢的呢? 给你的建议是: 生活成就了现在的你,如果不满,那就去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我想你这里提到的离不开,并非不想离,而是不舍得离开,如果不愿意离开,那就做好现在的角色。 知足 才能常乐!

邹平心理咨询师李海霞

101 评论(14)

火星的星星

你好,你的情况可以说与心理的问题有关,一般需要心理的治疗的,严重的可能需要心理的药物治疗的,!

108 评论(13)

yangyang2336903

您好,我是心理咨询师李海霞。 您说对未来的生活一直很恐慌,这里面老师注意到两个词,一个是恐慌,另外一个是一直您所指的恐慌,我想是带有焦虑的成分,而您说一职代表着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对吗? 我们来分析一下您的这种焦虑和恐慌,来自于哪里。精神分析习惯从人的原生家庭和潜意识开始分析起来。 首先看一下您的这种恐慌是否和您从小到大的生长经历有关系,比方说您负责了太多的期待,让您觉得未来的目标是你一直够不到的,所以您内心里就会产生逃避恐慌的心态。 另外,我们来看一下您的潜意识是什么。您的这种恐慌的背后隐藏着您内心真正的情绪是什么?是怕自己不够好,没有办法掌控自己的未来,还是说这种恐慌变相的帮助了你,因为你觉得害怕,所以就不得不停留在原地来维持现状,而维持现状的这种表现,是否可以让您获得别人更多的关注或者帮助? 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您需要的话,可以后台私信老师帮您详细查找一下您的潜意识里隐藏的情绪是什么。 其次,这涉及到您的一个认知问题,您强调的是对未来的恐慌,实际上未来还没有到,我们人很容易对过去的事情懊恼,对现代的事情迷茫,对未来有恐慌,但实际上能把握在我们手里面的,只有当下,所以不管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很多事情都是由当下的因素来组成和决定,所以想想看当下的这一刻,你可以做些什么呢? 外次,老师建议你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复盘,看看自己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当中有哪些是你做比较好的,比较成功的,擅长的部分,您可以强化这一部分,因为这些就是您的兴趣和特长所在,您在这些地方深耕是更容易取得成绩的。 最后,当你想清楚自己当下应该做什么之后,最重要的还是采取行动,边做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觉察自己,不断的调整行动,才是治愈焦虑最好的方法。 希望以上可以帮助到您,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后台私信老师。 未来的生活因为具有不确定性,一些当前已经处于在艰难生活中、心理承受和耐压能力较弱的人们,以自己的当前艰难,推测未来生活的更加艰难,由此容易产生恐慌。 那我们要如何克服对未来生活的恐慌呢?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努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比如工作业务技能的提升、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等,能力提升了,能有更好的工作和收入,能够改善当前生活的艰难,从而对未来也充满信心。 二是提升自己的 健康 水平,比如对于体弱多病或大病初愈的人们,因为 健康 问题对未来产生恐慌,他们可以加强锻炼,改善 健康 状况,从而增加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三是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精神世界,比如多看励志的书籍和人物传,培养些音乐、 旅游 等兴趣爱好,调整心态,从怨天尤人到养成乐观精神,从而对未来不恐慌。 四是将自己融入到更乐观的人群中,比如多参加些志愿者活动,多接触些积极向上的人,由他们能够影响到自己,向他们靠拢,能够获益良多,对未来不恐慌。 最后,要对未来生活不恐慌,最重要的是改善当前的生活,尽快从以上方面去努力! 对未来生活的恐慌源自于对自己的极度不自信!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命运的宠儿有几多?唯有自信与胸怀不可辜负,唯有全力以赴,勇往直前,无论身处何地,未来的生活才会多姿多彩。唯有精神百倍,从容面对,生活的阳光才会无处不在,全力吧!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对未来生活感到恐慌,是因为对未来生活不确定的一种恐惧,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我们恐惧的往往是恐惧本身!战胜恐惧的办法就是放弃胡思乱想,把握好当下的每一天,全力以赴做好手头的每一件小事。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生活过的忙碌而充实,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喜事能接住,坏事能化解,还有啥恐惧可言! 未来的生活,未知的生活。 对于未知的事物,乐观豁达的人可以充满了积极 探索 的精神;悲观失落的人则充满了恐慌和不安。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守住确定的自己。不论外界如何变化,自己的内心应该保有宁静和淡定,通过各种方式,各类渠道的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性格品质,不要仅仅局限于眼前的焦虑,和对未来的恐惧,应该着眼于未来,做些关于专业技能,兴趣爱好,储蓄理财等方面的储备,努力提升自己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 而且,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未来都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才更有挑战性。所以,请张开双臂,去拥抱未来,勇敢地接受未知的自己。 前几天仰角拍摄的一张照片,很喜欢这个视角,仰望天空,脚踏实地,不为没有到来的明天焦虑不安,认认真真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人对未来的生活恐慌,源自对未来生活预期的不确色,不知向好还是向坏。就像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一样,如果预期向好,就敢投资、敢花钱;如果预期向坏,投资、消费行为就趋向保守。如果无法做出判断,人就处于焦虑和谎恐之中,坐卧不安,失眠多梦。目前,新冠病毒何时消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何时恢复正常,都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加之人是 社会 属性很强的物种,需要经常性地与外界沟通交流,长期宅居,人性受到压抑,对身心 健康 不利。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的理性,所谓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为了获得预期结果,有自信与勇气冷静地面对现状,并快速全面了解现实,分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再判断出最佳方案,且对其有效执行的能力。" 受理性思维的支配,正常社交与生命受到病毒威胁相比,孰轻孰重,不难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是人的本能,宅家自然成了最好的选择。只有活着,才能看到明天升起的太阳,才能享受五彩缤纷的生活。在对自己生命负责的同时,他人们生命 健康 权也得到尊重。 疫情当前,保命是第一要务。在保命的同时,如何有效克服恐慌心理,让保命的效果更好?我的体会是:读书,思考,做家务,和家庭成员聊天。以前由于工作忙,对老人、子女心理需求一定有所忽视,何不借机沟通沟通,抚慰抚慰。还有对自己家族的 历史 ,甚至国家某一阶段的情况,老人作为亲历者,一定能给你真实的史料。 疫情何时结束,既有全 社会 万众一心抗疫的因素,也有疫情自身活动规律的因素。两种因素迭加,相信不会很长。关于疫情自身因素,可以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我的感觉是,疫情如幽灵,悄悄地来,神秘地走。人类对病毒的认识,截止目前,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才入门,有效地抗病毒药物非少,这也是病毒在全世界肆虐的原因。一种流行病,一旦锁定病毒感染,防控不及时,必然酿成疫情,已为 历史 反复证明。 人天生会对不在自己掌握范围的事 情感 到恐慌。对未来的生活感到恐慌,是因为自己没办法预测未来的事情,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也和提问者一样,很害怕迎接未来,每天总想着“要是我努力了,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怎么办,那我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那段时间我非常抑郁,于是就花很多时间看名人传记的人或是访谈。慢慢地,我发现,应对不确定最好的方法就是关注当下,解决当下的问题,而不是焦虑未来还未发生的问题。 说得直白一点,袁隆平爷爷发明水稻种植不是给我们吃饱了想太多的。 所以题主关注于眼前的事就好啦,只有解决好现在的事,未来的生活总会有惊喜等着你的[摸头]。 面对未来,应该找出自信相信自己,做我永远是最棒的,走自己的路,规划好美好的生活,憧憬美好美好未来。这样对未来才会有信心

25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