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迷秋途
相互沟通解决问题两个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即使是争吵再急也要尝试着坐下来冷静沟通。如果说在两个人因为价值观的不同而遇到一些不可磨灭的争吵的时候,两个人当时应该先冷静下来。当两个人深呼吸并且冷静之后再思考这件事情,我们看看两个人沟通之后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因为只有了解清楚对方内心所想,并且尝试着改正这个婚姻才有继续发展下去的可能。不可能说一个东西坏了,就一直让它坏着,即使不能修复完整也要及时清理掉。
挑剔的嘴
2019年7月6日上午微风徐徐,无锡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志愿者暨无锡方糖读书会“非暴力沟通”研修小组的老师们再次走进无锡市少年宫,与学生家长们一起度过了《“将爱融入生活”――非暴力沟通在家庭关系中的运用》分享会的美好时光,由此也拉开了少年宫“非暴力沟通” 第二轮系列公益讲座的帷幕。在分享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在互动游戏中谈感受、说体会、讲需要,聊着与孩子、与家人的沟通故事,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与非暴力沟通开始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这期的分享会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社工师陆燕华老师主持。在欢快放松的音乐声中,家长与带领老师围成一圈,通过自我介绍、分享红花卡、讲解“非暴力沟通”、做游戏、轮流分享等形式,家长们从一开始有点拘谨表达到最后的踊跃发言意犹未尽,表达了自己对“暴力沟通”和“非暴力沟通”的理解与感受。言语上的指责、否定、嘲讽、说教、任意打断、拒不回应、甚至是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都会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很多话,就如一刀下去,不见血但有时却是致命的。那么是什么阻碍了爱?为什么有些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他人的爱?“非暴力沟通”是什么?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是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也是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他通过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一直致力于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在实现高效沟通协助人们改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工作关系等的同时,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各类冲突。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沟通方式,不评判,不指责、不给建议,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善意的语言,是一种生命的语言,善心在其中自然而然地生发。这种沟通方式告诉我们如何表达我们心中的感受和想法,并了解他人心中的感受和想法。一旦清楚了彼此心中的感受和想法,我们就能考虑如何做,以使我们的生命更加丰盈。 “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在百转千回的亲密关系中,多一点点改变,多一些爱与倾听,多一些尊重与理解,“非暴力沟通”像一道水,不去和石头相碰,而是去感触坚硬的存在,去感知天地间的缘由、沿岸与归宿。 此次分享会为家长们指出了一条通往“非暴力沟通”的道路,在接下来的讲座中,“非暴力沟通”研修小组的老师们继续运用轻松灵活的授课方式,和家长们一起共同实践“非暴力沟通”,相信“非暴力沟通”会让我们的家庭和生活越来越美好!
张小凡09
你知道吗?当你听不下去对方的谈话,还在假装听,假装的迎合,对方是会感受到的,其实她更希望她的谈话被打断。打断别人比假装在听,更符合对方的愿望。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话对人有益,而不是被人当做负担。 在一次心理实践课上,一位新人心理咨询师对我进行“看房子”的心理实验,他极尽全力想让我进入意向的世界,我也极尽全力的配合他,想看到意向世界中的房子。 可是,没有。我意向的世界里一片虚无,灰蒙蒙的天地。那边他的声音在我的耳边聒噪,问我看到了什么?很长时间我没有回答他的问话,心力根本没在自己身上,而是在他的身上。 其实,我本可以打断他的问话,告诉他我的感受,可是我担心他的尴尬,于是默默地迎合。我的面部表情一定很别扭,辅导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让我睁开眼睛。她问那位心理咨询师,他有什么感受?他回答:“心里很不舒服”。其实,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更容易使对方得到他们所期待的联系。 那么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在彼此谈话中,有多少人还在犯着此类的错误,聊着聊着,把话聊死了。是否你也遇到过此种尴尬的场面? 怎么做才可以扭转这种局面,使我们的谈话生动有趣呢? 其一,尽快提醒说话的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这样做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请求他人体会自身的状态。 其二,直接表达我们的愿望。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觉得气氛很沉闷,每个人的谈话都像在为了营造气氛而假装迎合。于是,我站起来对其他人说,“我有点不耐烦,我们换个话题好不,你们觉得我们刚才的谈话有意义吗”? 场面一时尴尬,他们齐齐地看向我,莫名其妙我的“一时冲动”。我接着说:“你们这么看我,是因为你们想就这么继续聊下去吗”?片刻沉默后,场面突然异常兴奋,就我刚刚的话题,大家开始畅所欲言。 看,我们常规的以为打断别人的谈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其实说的人更希望被打断,而不是假装在听。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