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y07280917
2004年以来发表的主要英文及法文论文Kuang, L. & Liu, L. (2012). Discrimination against rural-to-urban migrants: The role of the hukou system in China. PLoS ONE 7(11): , L.(2012).HIV/AIDS related stigma: its origination and manifestation in China. In , D. Jodelet & T. Sugiman(Eds). Alternativ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s (). Jakarta: University of , L.(2012).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Bao in the Age of AIDS: The Case of China. In I. Markováand A. Gillespie (Eds.). Trust and Conflict: Representation, Culture and Dialogue().London: , L. & Hong, Y. Y. (2010). Psychosocial ramifications of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2), , L. (2008). To have and to be: Towards the social representation of quality of life in China,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8(3), , L. (2008). Yang and Yin in communication: Towards a typology and logic of persuasion in China. Diogenes, 55(1), , Y-T., Norasakkunkit, V., Liu, L., Zhang, J. X., & Zhou, M-J. (2008). Daoist/Taoist altruism and wateristic personality: East and West. World Cultures eJournal, 16(2), , L. (2008). Filial piety, guanxi, loyalty and money: Trust in China. In I. Markováand A. Gillespie (Eds.). Trust and Distrust: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s (). Greenwich, CT: Information Age , L. (2007). Le yin et le yang dans la communication: Typologie et logique de la persuasion en Chine. Diogène, n°217, , L. (2006). Quality of life as a social representation in China: A qualitative stud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75(2), 217-240Liu, L. (2004). Sensitising concept, themata and shareness: A dialogical perspective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34(3), 年以来发表的主要中文论文赵显、李晔、刘力、曾红玲、郑健(2012). 评价性条件反射效应:无条件刺激的呈现时长、效价强度与关联意识的作用. 心理学报,44(5):614-624.赵显、刘力、张笑笑、向振东、付洪岭(2012). 观点采择:概念、操纵及其对群际关系的影响.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79-2088.杨晓莉、刘力、李琼、弯美娜(2012). 社会群体的实体性:回顾与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20(8):1314-1321.郑健、刘力(2012). 大学生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内容与结构. 青年研究,第4期:35-44.杨晓莉、刘力、崔淼、杨萌(2012). 社会类别的心理本质论研究评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4(5):22-27.徐伦、林崇德、刘力、杨萌(2012). 金融危机背景下家庭社会地位对大三学生择业动机的影响: 社会支配倾向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35(2):472-476.邝磊、郑雯雯、林崇德、杨 萌、刘 力(2011).大学生的经济信心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归因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 心理学报. 43(9),1063−1074.弯美娜、刘 力、邱 佳、杨晓莉 (2011). 集群行为:界定、心理机制与行为测量. 心理科学进展. 19(5),723–730.李 琼、 刘 力(2011). 低地位群体的外群体偏好.心理科学进展.19(7), 1061–1068.刘力、杨晓莉(2011).民族冲突的社会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 2011,19(6), 803–808.刘力(2011).从外推认同走向内生认同. 管理学家. 第5期,59-60.刘力(2011).复合性主体的杭州经验. 管理学家. 第5期, 60-61.崔淼 、林崇德、徐伦、刘力、李艳玲(2011).家庭社会阶层对大学生择业依赖倾向的影响:当前经济信心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 34(3),652-656.曾盼盼、林崇德、刘力、 李远红(2011).大学生经济信心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生涯: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9(2), 93-97.王芳、刘力、许燕、蒋奖、孙晓敏(2011).社会心理学:探索人与社会的互动、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 26(6),640-649.程千、刘力(2010). 主流媒体对农民工的表征及其变迁--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小品节目为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7 (2), 25-34.刘力(2010). 敏化性感念、基耦与共享:社会表征的对话主义立场。徐冰(特约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五辑(文化心理学)()).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杨萌 刘力 林崇德、张笑笑、赵显(2010). 金融危机中大学生经济信心与就业信心的关系: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教育科学,26(4),66-69.杨晓莉、刘力、张笑笑. (2010). 双文化个体的文化框架转换:影响因素与结果. 心理科学进展. 18(5),840-848.杨柳、刘力、吴海铮(2010). 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18(5),819-830.李琼、刘力(2010). 偏见的自我调节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18,365-373 。刘力、程千(2010). 主流媒体话语表征中农民工阶层的形象意义. 求索,第1期,110-112.刘萍、刘力、邓羽、刘智丽(2009).高中生职业抱负影响及其妥协模式.新西部,第4期,155-156.杨柳、刘力(2008). 污名应对研究:发展脉络、理论取向与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16, 815-825刘力(2007).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个体主义倾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1), 58-64.刘力、唐小艳、杨立政(2007). 艾滋病相关污名的成因与表现. 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编):《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力(2006). 社会形态与社会心态. 社会心理研究. 第1期,12-17.王炜、刘力、周佶、周宁(2006).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乐观偏差. 心理发展与教育. 22(1),47-51. 黎岳庭、刘力主编(2010).《社会认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叶子青了
《山路十八弯》李琼:从爆红到销声匿迹,这23年里,她经历了什么
1999年的央视春晚,李琼登台演唱了歌曲《山路十八弯》。
她高亢的嗓音,一下就捕获了观众的心,李琼嘹亮的歌声,让她成为了那年春晚舞台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彼时的李琼才刚21岁,舞台上的出色演唱,让她一夜爆红,成了家喻户晓的女歌手。
人们本以为年少成名的李琼会在以后有更好的发展,但没想到她的发展之路有点“昙花一现”的意思。
刚刚凭借《山路十八弯》走红的李琼,却突然销声匿迹了,此后的20多年里更是很少有她的音讯。
是什么让她从一夜爆红到跌落神坛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挖掘一下,李琼突然“消失”背后的故事吧!
李琼出生在湖北武汉,她的父亲是一个有名的楚剧演员,从小她就生活在艺术氛围很浓的环境里。
小时候的她经常跟父亲在剧院玩耍,久而久之,李琼也对舞台上的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又或许是继承了父亲良好的基因,李琼从小的嗓音就比一般孩子更响亮,这也成为了她唱歌好听的先天条件。
李琼的父亲为了上台表演,经常在家里练习基本功,每次练声和练气的时候,李琼就在一旁学。
李琼不仅嗓音好,而且对于音乐也确实有天赋,在没有人教她的情况下,一首歌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完整地唱出来。
父亲看见女儿有这么好的音乐天赋,于是成为了她音乐之路上的第一任老师。
李琼开始每天跟着父亲一起练功,父亲带她去爬山跑步,为的就是让她有更好的肺活量。
那时李琼的父亲认为: “在家自己唱歌是没用的,舞台上会唱歌,那才是真正的实力。”
于是,李琼在父亲的帮助下,从小学开始就参加了各种唱歌比赛,她也从一开始上台的怯手怯脚,慢慢地放开了歌喉。
也正是因为父亲的培养和指导,为李琼在今后的唱歌生涯打下了不俗的基础!
在李琼14岁的时候,她就考入了湖南省艺术学校,她成为了班里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学生,很多老师更是夸她天赋异禀。
别看那时候的李琼年纪小,每次上课她绝对是最认真的那一个,老师说的所有重点,她都熟记于心。
一副天生的好嗓音,让她很快成为了班里的小明星,老师经常让李琼给同学们做演唱示例。
李琼从艺术学校毕业后,进入到了武汉大学,开始更专业的音乐进修之路。
她性格活泼开朗,不管到哪都能吃得开,她总是大大咧咧地和朋友相处 ,刚入学她就成了宿舍里的“小活宝”。
那时候,有很多同学从外地来上学,他们经常因为想家而偷偷掉眼泪,每次李琼都会站出来活跃气氛。
“好啦不要哭了,武汉的地被你们哭得都不用下雨了。”
大方活泼的性格让李琼成为了红人,但也正是这种大大咧咧的性格,让李琼一度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在那个年代,电子设备还并不发达,收音机是大部分人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而李琼也不例外。
她每天都抱着收音机,听楚天音乐台的节目,她也梦想有一天能去台里工作,去感受那些音乐明星的魅力。
后来电台来武汉大学招收实习生,李琼很幸运地被选上了,她沉浸在喜悦中久久无法自拔。
李琼刚到电台时,就成为了主持人身边的助理,帮助整理开播之前的资料是她主要的工作。
偶尔她还会在话筒面前插播一些广告或者新闻消息,这让她过了一把主持人的瘾。
可好景不长,由于她大大咧咧的性格,在一次播报广告时,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导致她丢掉了实习生的工作 。
李琼在播报天气预报时,把28度的温度,说成了48度。
当时台长正好在审核节目的播出,李琼在直播时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引得台里领导非常不满意,她被电台辞退了。
丢掉工作的李琼一度陷入了迷茫,她开始自我怀疑: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我都做不好?”
或许命运就是这么奇妙,李琼没有做主持人的天赋,但她注定是一个歌手。
在1995年,李琼参加了湖北省“奥特杯”的唱歌比赛,她一举夺得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她的歌声吸引到了部队文工团的领导,李琼下台之后,领导就找到了她说: “你愿不愿意跟我走,去当一个文艺兵。”
李琼听完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她心想: “到了文工团,我就是专业的歌手了,穿着军装上台唱歌,该有多飒啊!”
于是,李琼来到了部队,成为了部队文工团的歌手。
她本以为来到文工团,就可以在音乐道路上一路前行,但现实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02
李琼在进入文工团以前,她以为每天就是唱歌参加活动就行,可令她没想到的是,文艺兵的训练也很严苛。
她每天不仅要进行音乐方面的练习,还要和新兵一样接受训练。
每天早早起床,而且内务必须干净利索,每天三公里的体能训练更是落不下,李琼几次都偷偷躲在没人的角落里哭泣。
班长很快就发现了李琼的异样,他为了开导李琼,经常找她谈话交心。
李琼也不是吃不了部队的苦,她只是从心理上觉得这不是她想象的文工团,她以为每天唱好歌就行。
班长对她说: “如果你想改变现状,你就参加比赛,用成绩来证明实力,成为一个真正的歌手。”
李琼在班长的建议下,开始着手准备参加一些唱歌比赛,她想用歌声来征服大家。
她之前参加的都是湖南地方的一些小比赛,李琼心里明白: 只有登上全国的比赛舞台,才有可能让更多人知道我的实力。
她首先参加了湖南电视台的唱歌比赛,凭借一首高亢的《青藏高原》夺得金奖,这也成为了她登上全国舞台的跳板。
1998年,李琼怀揣着心中的音乐抱负来到了北京,她报名参加了央视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
李琼在参加这次比赛之前,充其量能算是在湖南当地有一些小名气,而和她同台竞技的对手都是各地拔尖的歌手。
但她从小就在父亲的鼓励下参加各种比赛,不管对手是谁,李琼心中没有想过放弃。
李琼带着一首《三峡我的家乡》登上了舞台,这首歌的演唱难度极大,很少有人能掌握好其中的高音部分。
而李琼的嗓音比别人要高出好多,她一开口,台下的观众就坐不住了。
当时李谷一是比赛的评委,连他都忍不住夸赞没有名气的李琼。
在比赛结果出来之前,李琼就成了人们心中的冠军,很多人说李琼的嗓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可比赛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李琼嘹亮的歌声仅仅得了一个优秀奖。
一时间,观众们炸开了锅,他们觉得这不符合常理,这么受人欢迎的歌声,却得不到好成绩,他们有些难以理解。
李琼自己也一度陷入了黑暗,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唱歌实力,甚至一度丧失了登台唱歌的信心。
但是金子总会发光,节目组迫于观众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加赛”一轮,他们让李琼和获奖的歌手再比一次。
而且这次比赛的结果由观众选举产生,他们要找出让观众最喜欢的歌声。
李琼如愿地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她拿下了比赛的特等奖,成为了那时候观众最喜欢的歌手。
等她回到部队的时候,班长也给她带来了好消息,由于李琼出色的表现,她成为了中国武警文工团的正式演员。
李琼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她终于在自己的音乐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这次青歌赛,仿佛就是李琼音乐道路上的敲门砖,接下来她的唱歌事业犹如开挂一般!
03
回到部队的李琼享受到了干部级别的待遇,同时她也跟随着文工团四处参加演出,每到一个地方,她高亢的歌声就带给了人们无尽的力量。
有一天,李琼正在参加慰问演出时,收到了央视春晚的邀请。
在那个年代,能登上春晚的舞台可以说是歌手最高的荣誉了,李琼收到这个消息后心里是既高兴又紧张。
她想站在更高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但她也担心自己的歌声打动不了全国那么多的观众。
当父亲知道李琼心中的顾虑之后,对她说: “闺女啊,爸爸从小就带你上台表演,没有什么可紧张的,你只要正常发挥就好,不管成绩好坏,你在爸爸心中永远是最棒的。”
有了父亲的鼓励之后,李琼开始专心备战春晚。
那时候的歌手,没有在台上假唱这一说,所以李琼不敢马虎,她精心研究每一句歌词的发音,争取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在1999年的春晚舞台上,李琼穿着一身红衣服、背着一个小竹篓登上了舞台,她演唱了一首《山路十八弯》。
从她一开口,观众热烈的掌声就没有停下过,春晚之后,23岁的李琼成为了火遍大江南北的女歌手。
成名之后的李琼没有停下事业的脚步,她参加了央视的“五一”晚会,更是凭借嘹亮的歌声斩获了许多歌手大奖。
可意外总是来得突然,一次表演失误,让年少成名的李琼迅速跌落了神坛。
李琼被团里派去参加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当时她准备了一首《船工号子》, 她的歌唱实力毋庸置疑,但却没有获得好成绩。
当时比赛的主持人是朱迅,可能因为她刚从日本归国,对于年轻的李琼还不了解,在介绍李琼登场的时候,她把李琼单位的名字读错了。
朱迅的口误,让李琼误以为不是她登台,导致她迟疑了几秒才上台。
也就是这短短的几秒钟,打乱了李琼的节奏,虽然她的歌声依旧,但在舞台上的流程却受到了影响。
她开始在舞台上有些“手忙脚乱”,导致李琼在后来扔帽子的时候,直接把帽子扔到了评委席上。
很多人纳闷为什么唱歌要扔帽子,其实这是为了表演效果,专门给李琼设计的动作。
本来是让她把帽子扔向摄像机的镜头,但她手一“哆嗦”,扔错了方向。
歌手在舞台上向评委扔帽子,这一行为多少有些不合规矩,所以李琼的比赛成绩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这次比赛的结果,让李琼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一时间,外界质疑她演唱实力的声音扑面而来。
曾经李琼引以为傲的高音,成了大家嘴中的“喊”,很多人说她的实力也并没有很强,之所以红了,不过是有些运气罢了。
此后的李琼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风光,虽然她偶尔还会参加央视的一些演出,但却不及往日的辉煌。
她在2001年还推出了专辑《妹妹的小酒窝》,但仿佛人们在1999年春晚之后就对她没什么印象了。
“消失”之后的李琼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事业,她依旧会跟随团里到各处进行慰问演出。
她还组建了自己的小乐队,着手培养新一代的年轻音乐人才。
李琼除了为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贡献着自己,她还投身于公益事业当中。
在2008年四川地震的时候,她还作为志愿者驱车赶往灾区,不仅捐助了物资,她还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了很多生命。
2020年,李琼又用我们熟悉的歌声把《山路十八弯》带上了舞台,只不过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小姑娘了。
如今的李琼已经年过40,原来纤细的身材也早已经发福,但她的歌声依旧高亢且有力量。
属于李琼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相信很多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的唱功绝对不是“昙花一现”。
虽然她的事业有过挫折,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过初心,当她拿起话筒的时候,清澈嘹亮的歌声依旧动听。
祝福李琼老师的身体 健康 ,生活幸福美满!
文|数据线
编辑|阿喧
张馨茹:嫁给歌王张帝,成了闺蜜的后妈,相差33岁的感情如胶似漆
空政话剧团六朵金花,有人成单亲妈妈,有人只恋爱不结婚,最小43
战友歌舞团5朵金花,有人二婚美满,有人守亡夫9年,最小57岁
80年代珠影厂7朵金花,再回首容颜不再,她们的生活现状如何了?
提琴小13
有句俗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人本身所存在的缺点就像人所要经历的磨难一样在所难免,仅是大小不同、性质不同而已。人一生中有众多的优点固然难能可贵,但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因为人只有不断认识自己的缺点,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才会逐渐成长成熟。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中的缺点需要及时发现审视,否则就有可能给自己、给别人甚至给国家和集体带来损失。工作、生活中的缺点是态度问题,只要能正视自己所存在的缺点,端正态度,及时改进,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效果。人有缺点不可怕,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及时发现它、正视它、改正它,不要回避别人指出的问题,“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懂得“小洞不补,大洞叫苦”的道理,做到防微杜渐,踏实做人,踏实做事。
融发装修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意思就是每个人都有缺点。当发现自己有缺点的时候,往往不会心静如水。但是,该如何正视自己的缺点呢?
首先,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缺点。
当发现自己的缺点时,不要盲目自责,也不要不当回事。第一种情况,面对自己的缺点,盲目自责。也就是意志消沉,感觉自己缺点多,经常犯错误,愚蠢至极,一无是处。第二种情况,面对自己的缺点,不当回事。这种态度,就是很任性——我就有缺点怎么了?谁还能不犯错?谁也管不着!
这两种看待自己缺点的态度,都不足取。正确的态度是,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然后寻求解决的办法,加以改正,并逐步提高自己,让缺点变成优点。
比如,我感觉到因为自己的内向,曾经失去很多良好的机会。于是,我就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多和性格外向的人接触并向他们学习,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慢慢地,我的性格就会变得开朗起来。这样,我的生活,就会和以前有了裁然不同的变化,遇到好机遇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第二点,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可以避免更多、更大的缺点。
“亡羊补牢,时犹未晚"。面对自己羊栏的损坏——缺点,及时修补,羊就不会再丢了,如果放任不管,丢的羊就会更多,甚至失去全部。
一个人的优点固然值得称赞,但是自身的缺点,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发现自己的缺点后,只要一个一个地去攻克,在改正缺点的同时,也正慢慢走向成熟。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反省,经常审视自己的缺点,并及时改正。否则就有可能,让小缺点变成大错误,甚至引发犯罪,给自己、给别人、给集体和国家带来损失。
比如那些犯贪污罪的人,就是从开始的小贪,到大贪,逐渐走向了罪恶的深渊。
最了解我的人就是我自己,当发现自己的缺点的时候,我就要端正态度,及时改进,防患于未然,然后努力提升,做最好的自己。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