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3

君和家人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宋总监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十十十月

已采纳

宋江靠的是他的一张嘴,感觉宋江就是现在的心理咨询师,他可以让所有的人都觉得宋江可以看懂他们。

心理咨询师宋总监

138 评论(12)

小小雯紫

家暴,使孩子长大了性格往往是,孤独、冷酷、暴戾、人性扭曲、具有攻击性、危害社会。

275 评论(8)

优雅的猫214

虽然说他文不成武不就,但是他是非常的有心眼,非常有本事的人呀,他知道用计谋啊。

245 评论(15)

fanfanwing

看清焦虑的4大“源头”1 家庭矛盾焦虑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可能是家庭矛盾。夫妻关系紧张,亲子关系糟糕,家庭无幸福感可言,孩子心灵就会受到创伤,更容易变得失望与焦虑。2 师生关系若和孩子谈某一位老师,孩子表现出不屑或进行反驳,说明孩子对老师的评价是偏负面的,师生关系不和谐。孩子上这位老师的课,可能会出现不愿意上课或成绩下降的情况。成绩下降,再加上对老师的不满,从而引发焦虑。3 学业压力学业压力,对于那些突然学习不好,跟不上的学生影响较大。成绩下滑的小孩,还容易沉迷游戏,他们看上去是沉迷游戏,其实是在逃避焦虑。4 同伴交往小学开始,孩子会出现“扎堆”的现象,而且越往上越明显。之后就会发现,往往是名列前茅的一堆,中等的一堆,学得很辛苦的是一堆。这源自孩子对自我的认同:他会去选择有话聊的伙伴作为好朋友。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没有一两个好朋友,没有一个归属的群体的话,他的焦虑程度是非常高的。为缓解孩子的焦虑,家长情绪也该“减负”看完以上症状,家长是不是在回忆,自己的孩子有没有类似的症状呢?如果有的话,得赶紧想办法帮孩子减减负。另外,我们一直再给孩子减负,其实该“减负”的,还有家长。接下来,我们就跟着12355心理咨询师宋韵华老师,提供的四个方法,来帮助家长减轻肩头的重担,和谐亲子关系,温馨整个家庭。1 调整自己的情绪家长是孩子情绪的引路者,尤其是10岁前的孩子,简直就是父母的“小克隆人”。比如,妈妈总是当着孩子的面指责爸爸,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地指责爸爸。所以,只有家长的焦虑减少了,心情变得美好,孩子才会有积极情绪,去面对生活。现在生活节奏快,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很多家长其实本身自己就很焦虑,而孩子天生的敏感,是可以感受到的,虽然他们不一定能说得出来。孩子焦虑,很可能是被家长“传染”的。因此,当家长要和孩子说话时,先问问自己,你焦虑吗?若是,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和孩子沟通。对孩子扬起你的笑脸,孩子才能学会用笑脸面对这个世界。2 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家长希望孩子好,想把孩子培养成人中龙凤。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就像神一般存在的“别人家的小孩”,那其实就是父母理想中自家孩子应该有的模样:他独立自主,很少让父母操心;他语文、数学、英语每门成绩都非常优秀……自家孩子基本完全与其相反:他偏科严重,成绩一般;爱好就是吃饭、睡觉、打游戏……横看竖看,也看不出来,两者之间有任何关系。所以这里,要和家长说句贴心话:现实点,教育孩子时,接地气,降低期望,就是在给孩子减压。若要求孩子达到的目标,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自身特点脱节,盲目地按照自己的理想,来设计孩子的人生,只会适得其反。被父母设计的“好无止境”的乖孩子,爆发出来,父母会吃不消。3 放大孩子的优点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会使用“放大镜”技能,但关注的部分不同,结果截然不同:奉行“挫折教育”的家长,放大孩子的缺点,教育孩子要“取长补短”。这样导致很多在我们看来优秀的孩子,当你问他,自己的优点是什么?他完全回答不上来,眼神中充满迷茫。因为他关注的点,从来不是自己的优点。而奉行“鼓励教育”的家长,放大孩子的优点,教育孩子要扬长避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133 评论(12)

艾米Amysweety

新学期导致学生对考试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学生个体、家庭和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学生个体方面1、对考试的认知片面毕业和升学考试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越认为考试重要,考试时情绪反应越强烈。大多数学生片面的把考试分数和未来直接联系起来,成为长远的学习动机。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存在学习就是为了考大学、为了取悦父母等错误认识。很多学生往往把考试看成是一种威胁,愈临近考试,愈感到恐惧。他们被动地为了客观上的目的(如升学)而接受考试。高中生对考试考分数有着片面的认识,导致他们希望自己的分数能在班中居于前列,为的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获得一种成功和自我实现的体验。久而久之,在学生群中就形成了一种畸形的竞争方式。2、个性特点现在的学生承受着众多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虽追求成功,但由于目标较高、顾虑过多、害怕失败,或者对新的环境不安、担忧等,往往表现出较高的考试焦虑。有考试焦虑的学生大部分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自己内心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舒缓。而作为一位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的耐受力通常也比较差。这使得他们在考试时稍受挫折便产生消极情绪如焦虑。3、期望和要求过高心理学研究表明:抱负水平与焦虑成正相关。抱负水准过高、求胜心切的人,考试焦虑则高,反之则低。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会引起考生的信心不足或盲目乐观;而信心不足的考生,往往对失败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产生高焦虑,使学生学习效率下降,考场上严重失误。有些学生虽然平时基础扎实,成绩较好,但考试时经常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平时对自己希望过高,需求强烈,参加考试动机狭隘,急切希望考出高分,结果一旦在考试中遇到难题就如如临大敌,不知所措,致使本可以得到的分数无法得到,而焦虑又不断增加。

11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