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8

欧比诺橱柜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凤台县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布丁的信仰

已采纳

第9章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子产:姬姓,国氏(其父字子国,故其以国为氏,国氏始祖),名侨,字子产,因子产是郑穆公之孙,所以又被称为公孙侨。春秋末期郑国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贤相,他和晋国的叔向、齐国的晏婴并称春秋末期“三大名相”。 惠人:给人民以恩惠的执政者叫惠人。“惠”字始见于西周中期,下面的“心”字是形符,表示跟人的心理活动有关,上面的“叀”字是声符,读zhuān。这是“专”字的本字。原指纺线的纺锤。叀和心这两个字形组合在一起,指“专心致志地纺线”。     甲骨文时期也用“叀”用作“惠”,后追加“心”旁而衍生出惠字,“叀”也可视为“惠”的声旁。“惠”字的本义指“专心纺线”。由专心纺线引申指“聪明”,这就是“聪惠”。这一字义被后来的“慧”字所代替。  许慎的《说文解字》释“惠”为“仁也”,意为仁爱。仁爱的人心专一,所以“惠”由专心引申为仁爱。后又延伸为“实惠”、“恩惠”、“惠顾”等意。  子产执政期间,进行了全面改革,限制贵族特权,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铸刑书,修订并公布了成文法;实行学而后入政、择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不毁乡校,愿闻庶人议政,有控制地开放言路。可以说,子产是中国民主与法治的先驱。   子产的政治经济改革宽猛相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转型。在对楚、晋等国的外交方面,子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郑国在子产的推动下呈现出中兴局面。所以孔子评价他是“惠人”。     但是,一百多年后的孟子却有不同的评价,他说子产曾用自己的车帮助百姓过溱水和洧(wei)水,这是小恩小惠,一个国家的执政者,如果要一个一个地去讨好全国人民,哪有这么多时间呢?执政者要往大局上努力,把政事治理好就可以了。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曾附会说:“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子西:历史上有三个子西,一个是郑国名相子产的堂弟,另外两个都是楚国贵族。孔子在这里提到的子西到底是谁?一般认为,这个子西指的是楚国公子申,他是楚平王的儿子,太子建的弟弟。     本文描述的内容是有人向孔子咨询如何评价子产、子西、管仲三人,问完子产,再问他的弟弟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这个子西有可能是子产的弟弟公孙夏。   但是,几百年后的《史记》中讲述了一个故事,说楚国的贤相公子申(令尹子西)和孔子有瓜葛,他和齐国的晏婴、宋国的司马桓魋一样,反对国君重用孔子,所以南宋时期今福建宁德蕉城区的一个理学家、教育家陈普写了一首诗,其中一句:“天地未开尧舜运,子西晏子亦桓魋。”彼:会意字,《说文解字》:“彼,往有所加也”。从彳、皮声。彳(chi第四声)指行走,彳和皮结合,意为“就像走在动物的皮上,此起彼落。”后延伸指“另一方”、“第三方”。如《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哉:形声字。从口,声。《说文》:“哉,言之间也。”(zai)从土从戈,有排兵列阵之意,和口结合,意为军队士兵集体发出的感叹声,比如射箭没有射中目标,围观者集体地感叹或者起哄:“哦”!后延伸指感叹词。如《易·乾》:“大哉,乾元! ”管仲:齐国名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他“尊王攘夷”,击败北狄、山戎等游牧民族的侵略,帮助燕国解兵戎之围,帮助邢国和卫国复国。     齐桓公在称霸之后想要封禅,也就是想要称王时。管仲极力反对,引用上古封禅的“七十二帝王”之说,特意强调了受天之命,劝解齐桓公。可见,管仲不希望周王室的天子地位落入别人手中,他真心想维护的是周王室的权威。所以孔子称他为“仁人”。 人:以人为人,把人当人,也就是“仁”也。 伯氏:齐国的大夫。名偃,时伯氏有罪,管仲相齐,削夺伯氏之地三百家也。 骈邑:伯氏的采邑地,即今之山东临朐县。 疏:会意字,在篆文中由㐬(tū)和疋(shū)组成,疋也表声。疏本意指清除阻塞,使畅通。如“疏通”。     后引申为分散,又引申指稀,再引申指关系远。人与事的关系远就是生疏、不熟悉,人与人之间关系远就是疏远,距离大就是不细密于是引申为粗疏。本文中的“疏”就是粗疏的意思。   疏还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如《论语注疏》由三国时期的何晏注,北宋时期的邢昺疏。没齿:终身。没音mo第四声,齿是年龄的意思。 全文理解为: 有人请教孔子如何评价子产。孔子说:“他是个能给人民以实惠之人啊”。请教子西如何评价。孔子说:“那个人啊!那个人啊!不提了。”请教管仲如何评价。孔子说:“他是个仁人啊。他处事公允,剥夺了伯氏家的骈邑三百户,伯氏只能吃粗茶淡饭,却至死都没有怨言。”    清代的李光地(福建省安溪人)在他的《四书解义》中曰:“此一章是孔子就人论品,以一字之褒贬尽其生平,万世之公论由此而定。”   《左传》曰: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荀子》曰:子家驹,续然大夫也,不如晏子;晏子,功用之臣也,不如子产;子产,惠人也,不如管仲;管仲之为人,力功不力义,力知不力仁,野人也,不可以为天子大夫。   南宋叶梦得(今苏州吴县人)的《石林叶氏家训》曰:盖九合诸侯、一正天下易,而能服伯氏之心难,故后言如其仁,而此谓之“人”也。    朱子曰:子产之政,不专于宽,然其心则一以爱人为主。故孔子以为惠人,盖举其重而言也。桓公夺伯氏之邑以与管仲,伯氏自知己罪,而心服管仲之功,故穷约以终身而无怨言。荀卿所谓“与之书社(地名)三百,而富人莫之敢拒”者,即此事也。或问:“管仲、子产孰优?”曰:“管仲之德,不胜其才;子产之才,不胜其德”。然于圣人之学,则概乎其未有闻也。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俗名钟际明,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曰:“人也”,犹言“仁也”,可知“不仁”即“非人”也。使怨家无怒言,非仁者感化之深不能也。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今湖北襄阳人)曰:昔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没齿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平致死,岂徒无怨言而已?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  清末著名学者、革命家康有为曰:管仲真有存中国之功,虽夺人邑而人不怨言,功业高深,可为一世之伟人也。孔子极重事功,累称管仲,极词赞叹。又曰:盖仁莫大于博爱,祸莫大于兵戎。天下止兵,列国君民皆同乐生,功莫大焉,故孔子再三叹美其仁。   孔子说的话是非常有分量的,他的话一般会成为万世定论。孟子曾说:“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孔子“一字之贬,严于斧钺,一字之褒,荣于华衮”。                       三个子西     历史上有三个子西,一个是郑国贵族,名相子产的堂弟。另外两个都是楚国贵族,一个在孔子出生时已经去世了60多年,一个是孔子同时代人。 第一个子西:公孙夏,字子西,公子騑(音fēi)之子,郑穆公之孙。与子产、子展(公孙舍之)同为郑穆公之孙,为同宗兄弟。    前563年(郑简公元年),郑国内乱,父亲被杀,参与平叛。事件的余波延及前558年。前554年,司徒子孔(郑穆公之子)执掌政事专断引发郑简公的不满,也引起郑国人的担忧,于是子展、子西就率领国都的人讨伐他,杀了他并分了他的家产,时郑简公年幼,郑国人就使子展主持国政,子西处理政事,立子产为卿。    前549年,为减轻贡品、讨伐陈国之事,郑简公朝晋,子西曾随从为相。前548年,郑简公再次朝晋,子展为相,子西再次讨伐陈国,于是陈国与郑国讲和。前547年,郑简公归郑,派子西到晋国聘问。   前544年,子展去世、子西相继去世,子皮、子产继位。第二个子西:宜申(?-前617年):芈姓,斗氏,名宜申,字子西,若敖氏后裔。春秋时楚国司马(军区司令员)。前634年,斗宜申与令尹子玉(成得臣,斗子文之弟)一起率楚军灭夔(今湖北秭归县)。    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时,子玉与晋文公交战,由斗宜申指挥楚军左翼,被晋军击溃,欲引咎上吊,恰遇带着楚成王赦令的使者赶到,阻止了自杀。战后,楚成王任命他为商公。后改任他为工尹,掌管百工。     楚穆王杀父即位后,斗宜申等欲为楚成王报仇,策划杀死穆王,阴谋败露后被处死。第三个子西:楚平王即位后,任命伍举之子连尹(一种官职)伍奢为太子太师(太子老师),任命宠臣费无极为太子少师(太子老师助理),太子熊建尊重伍奢而嫌恶费无极。    楚平王二年(公元前527年),太子建年十五岁,费无极对楚平王说太子建可以成家。楚平王为太子建聘娶秦哀公的长妹孟嬴为夫人,命费无极到秦国去迎亲。   野心家费无极发现孟嬴貌美,劝楚平王自娶。楚平王好色,不管儿子作何感想,居然掉包,让一名齐女冒充孟嬴,自娶孟嬴为夫人。由此,楚平王对费无极就格外宠信。一年之后,孟嬴生下一个儿子熊轸(楚昭王),丑闻也开始泄露。  公元前523年,费无极由于担心太子建登位后对自己不利,于是建议楚平王派太子建去镇守城父(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名义是派太子建管方城以外,由楚平王自己管方城以内。    前522年,费无忌诬告镇守城父的太子建谋反。楚平王信以为真,派人去捕杀太子建。太子建闻讯后带着儿子熊胜逃到宋国。     之后,太子太傅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无辜受牵被杀,伍奢的次子伍员(伍子胥)逃奔太子建。不久,宋国发生内乱,太子建和伍员带着熊胜转入郑国。    由于太子建接受晋国(都新田,位于今山西省曲沃县西北)大臣收买,答应在晋国军队进攻郑国时充当其内应。郑国君臣获悉这一情况后,派人把太子建杀死。伍员带着熊胜历经险阻逃入吴国。    前516年,楚平王去世。将军子常认为太子轸年龄还小,想拥立令尹(宰相)子西(楚平王庶弟)即王位。子西为人仁义,没有接受子常的意见。于是,他们拥立太子珍即位,是为楚昭王。     楚昭王十一年(前505年),伍子胥带领吴军入侵楚国,并挖出楚平王尸体,鞭尸三百以泄愤。子西带着楚昭王出逃,后在秦国的帮助下,终于复国。     前489年,楚昭王去世,其子章继位,是为楚惠王,由子西辅政。    前487年,子西念及熊胜长期流亡国外,派人把他从吴国接回楚国。由于太子建的母亲是巢邑(位于今安徽省巢湖市)人,故任命胜为巢邑大夫,号称白公,从此,熊胜也叫白公胜,子西让他镇守巢地。    熊胜流亡国外一直对郑国心怀怨恨,虽然时光流逝,但他复仇的欲望却依然强烈。白公胜在巢地当权后礼贤下士,笼络人心,操练兵士,聚集力量,一心想攻打郑国,替他的父亲报仇。     前483年,白公胜请求子西出兵讨伐郑国。子西没有同意,为此,白公胜对子西产生不满。   前481年,晋国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援,子西率军救援郑国,帮助郑国击退晋军,子西接受郑国丰厚的馈赠回到楚国。白公胜对子西领兵攻晋援郑非常恼恨。于是,他把对郑国的仇恨转移到子西头上,磨利宝剑,扬言要杀死子西。有人把白公胜的图谋报告子西,子西不以为然。   前479年六月,吴国军队攻打楚国慎地(今安徽省颖上县西北江口镇)。楚惠王令白公胜领兵反击,将吴军击败。七月,白公胜以向朝廷送缴战利品为名,带领勇士进入都城郢。白公胜乘群臣上朝之机,领着勇士石乞等人,将子西杀死在朝廷,同时劫持楚惠王。宫中侍从卫士屈固等人奋力拼搏,才将楚惠王救出。    白公胜控制朝廷后自立为王。当年八月,叶公(沈诸梁、叶姓始祖)领兵从蔡地(位于今安徽省凤台县)攻入郢,平息白公胜叛乱。白公胜逃入山中自缢而死。   子西有让国之贤,复国之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却被侄孙所杀,实在可惜。  但是,《史记.孔子世家》却记载了一个嫉贤妒能的子西:楚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  楚昭王想以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向昭王进言:“你有像子贡一样的外交家吗?你有像颜回一样的国相吗?你有像子路一样的将领吗?”楚昭王都说没有。子西又说:“如今孔丘祖述三皇五帝的法度,彰明周公、召公的事业,如果实行孔子的主张,就不会有今日楚国称霸一方的局面。让孔子及其弟子在楚占有土地,实于楚不利。”然后楚昭王反悔了。   《文选》卷五三李萧远《运命论》:“以仲尼之谦也,而见忌於子西。”后用“子西之忌”来比喻遭小人嫉妒、暗算。

凤台县心理咨询师

231 评论(15)

xxs的吃喝玩乐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 水人,唐初工部尚书武士huo的女儿, 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代女政治家。性 巧慧,多权术。 637 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武 氏以美貌应召人宫,始为才女,赐号武 媚,时年14岁。649年,太宗死,入感 业寺别发为尼。时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 宠,决计利用武媚的美貌,转移高宗对 萧氏的厚宠。遂令武氏暗中蓄发,献给 高宗,封为宸妃。翌年生是长子李弘, 晋为昭仪。武氏再次入宫,得力于王皇后,开 始对王皇后卑躬屈节,极力奉承。她知 道王皇后与萧淑妃有矛盾,便联合王皇 后,夺去高宗对萧氏的宠爱。当萧氏失 宠后,她认为自己要当六宫之主,必须 把王皇后打下去。654 年,武昭仪产下 一女儿,深得高宗喜爱。有一天,王皇 后闲得无聊,到昭仅宫中逗小公主玩了 一回,然后离去。武氏在王皇后来时, 她故意避开,及王皇后离去,将小公主 弄死,嫁祸于王皇后。655 年,王氏被 诬以杀死小公主的罪名,废去后位,立 武氏为皇后。此后又生了三子一女:李 贤(章怀太子)、李显中宗)、李旦 (睿宗)和太平公主。足见其专宠之地 位。武氏自立为皇后之后,开始参预朝 政,与高宗并称“二圣”。683 年,高 宗死,李显继位为中宗,尊武氏为皇太 后,由太后临朝称制。翌年,废李显为 庐陵王,立李旦为睿宗,武太后掌实 权。690 年,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 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 周”。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 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 容人纳谏。在她掌理朝政近半个世纪,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开元盛 世”打下基础。但是,武则天逼害王后 萧妃,杀害亲子,大封武氏诸王,重用 酷吏,严刑峻法,冤狱丛生,受到历史 的谴斥。705 年,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年老 病危,拥立中宗复位,尊武氏为“则天 大圣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 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 后。”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 之一。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全唐 诗》等录有其诗58首,多为庙堂祭奠之 作,然也间有记游抒情诗篇,其《如意 娘》诗云: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 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 裙。作为女皇的武则天,是一个铁腕人 物,给人留下女中须眉的印象,然作为 女人,也有情意缠绵,柔情若水的一 面,于此诗可见。武则天还有《腊日宣诏幸上苑》诗 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这首诗后来流传为一个故事,说武 则天于某年冬游上苑,令花神催开百 花,花神奉旨,百花齐放,唯牡丹傲 骨,独不奉诏。武后大怒,贬之洛阳, “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为冠首。” (高承:《事物纪原》卷十《牡 丹》)。案此诗写于691年,是武则天 建立“武周”的第二年,《全唐诗》于 此诗题解云:“天授二年,腊,卿相欲 诈称花发,请幸上苑,有所谋也,许 之。寻疑有异图,乃遣使宣诏云云。于 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后 托术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 也。”此说较为可信,所谓今花神催开 百花,乃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实先有 所布置。据《新唐书·艺文志》录有武则天 《垂拱集》一百卷,《金轮集》十务已 佚。令人辑有《武则天集》行于世。

312 评论(10)

小殊哥哥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的邮编为048026,该校地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凤台东街1658号,是一所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晋城市教育学院、晋城师范学校、晋城市中等专业学校、晋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全日制高职院校。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5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原晋城市教育学院、晋城师范学校、晋城市中等专业学校、晋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全日制高职院校。建院以来,学院始终秉承“诚明乐业”的校训和“以学生为根本、以发展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的办学理念,为当地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符合现代企业用人标准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是“山西省文明校园单位”“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晋城市首批就业创业实训基地”“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山西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单位”;被确立为“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单位”“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晋城市中德合作双元制办学示范单位”。

学院占地274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总资产2亿多元。现有80个校内实训基地,10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学院图书馆于2014年10月投入使用,和晋城市图书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体制,是国家一级图书馆。既承担为师生教学与科研提供服务的高校馆职能,又承担为晋城市民服务的公共馆职能。现有藏书58万册,报纸与期刊1000余种,阅览座位1089个。拥有市民学习空间、中国知网数据库、工具书数据库、超星电子书与学术视频数据库、万方视频数据库、北大方正阿帕比电子书、博看期刊数据库等丰富的数字资源。运用先进的RFID无线射频技术,配置自助办证、检索、借还书、打印复印系统,有电子读报机、读刊机、电子书借阅机等现代化阅读终端,装备有24小时室外自助图书馆。

学院共设10个系,分别是机械与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化工系、财经系、矿业工程系、民用工程与商务管理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艺术系、教师教育系、外语系。现有在校生6219人,设40个大专专业。其中,中德合作“双元制”培养专业9个: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煤化工技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技术。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2 个: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实训基地。省级骨干专业 3个: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3个:计算机应用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应用化工技术。省级品牌专业2个: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省级重点专业3 个:煤层气采输技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音乐表演。此外,学院还建有省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

36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