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29

哈毛小子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李瑾玫心理咨询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花花要减肥

已采纳

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 长期研究犯罪以及青少年心理,对于这些案例都有 进行过详细的调查 ,在 李玫瑾教授 的眼里,养育孩子的过程规律是可以追寻的,尤其是在培养孩子的 自控力 方面,在娃6岁前就要立好这3个规矩,触碰时别不忍心,该打就要打!

2岁的宝宝正处在 动作发育 , 语言的发展 , 对外界的认知增强 ,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也有了敏感度,社交和情绪,学习方式,语言的沟通 都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 。

可是他们这个时间段 肢体能力,语言能力 都跟不上自己心里面想的东西;

想要去说,又说得不太清楚,想去做,又肢体不麻利 ;

这样长期的力不从心,2岁的宝宝就经历着这样强烈的矛盾冲突;

如果不注意引导 ,难免今后不好管教孩子。

第一:父母树立榜样

小宝宝的 学习能力 是特别厉害的,而宝宝最先模仿的就是和他 每天都待在一起的父母了 ,他会看着父母在做什么然后就去做什么,听到父母说了什么,自己就马上跟着说什么,孩子学习的很快;

那这时候我们大人就要 树立榜样 了,比如每次 将家里的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地 ,将家里的 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 ,起床后 将床铺整理规范 ,说话 注意语气 ,注意 礼貌用语 ,不大声大吼。总之 大到在公共场合的规章制度,小到家里摆鞋 。父母都应该树立好的形象,用自身的行动去正确地引导孩子,父母的习惯好孩子的习惯自然好。

第二:阅读相关书籍

父母可以陪伴孩子 一起阅读幼儿绘本书籍 ,然后让孩子跟着书中的主人公学习动作,比如如何 正确的蹲厕所 ,如何 洗澡 ,让宝宝想想书中是怎样做的,放手放心的让孩子去尝试这些事情,相信孩子可以完成,慢慢地去帮助宝宝形成习惯, 积极的尝试之后孩子的行为会逐渐形成好的习惯 。

第三:不凭借自己的情绪立规矩,也不要随意妥协孩子

家长在立规矩的时候 不能任着自己的情绪来 ,高兴了就随意孩子干什么都可以,不把规矩当回事。不高兴了就强烈要求孩子必须做到自己立的规矩,不听话就 直接责怪孩子 。又或者立了规矩之后,却 出现护短的情况 。

孩子如果不按照自己的规矩来,在爸爸妈妈面前使出 杀手锏“哭泣” ,又开始心疼孩子,向孩子妥协,打破自己的原则,这样下去只会 让孩子把规矩不当回事 。我们应该立规矩的时候,与孩子约定好,最好的方法是可以直接 白纸黑字的写下来规则 ,让孩子也 一起参与制定规矩 ,并且 贴在家里醒目的位置 ,这样在执行的时候就按照规则来。

用规矩的时候,不能由着孩子,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这时候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温柔耐心的引导,让孩子平静了再讲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 不仅是要立,还要去做,去守规矩,立了规矩父母也要坚持遵守 ,有句话叫三岁看到老,孩子的成长必须要有规矩。

【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享受粉丝特价】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套,《成语故事书》其中蕴含着注音,你可以陪孩子一起玩成语接龙,慢慢的孩子不但能学会更多的词汇,还能掌握更多的词汇。

# 育儿 有方法#

李瑾玫心理咨询师

285 评论(8)

你怎么都注册了

李玫瑾教授是中国最牛的心理学专家之一,她精通精神分析学,曾经运用心理分析帮警方屡破奇案,她钻研于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是我国教育领域最成功的教育专家。

李玫瑾教授最成功的育儿应该就是将女儿培养成哈佛高材生,曾经的李玫瑾教授因为倡导“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呼吁国家应该给母亲三年养育期,而受到所有人指责。曾经主持人问李玫瑾教授,如果孩子要求不合理一直哭闹怎么处理,李玫瑾教授说了四不要,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说教,不要走开,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说不行,看着他哭完,再抱抱他,如果有条件可以把他带到无人的房间,看着他闹,保全了孩子的面子,同时又会让孩子知道哭闹是无用的。这个观点现在被很多新生宝妈实践着,同时也证明了效果有多明显。

她还传授过,如果孩子不想写作业或者闹脾气的时候,建议带孩子运动运动,输出下情绪,并且李玫瑾教授提议让孩子一定要保持足够量的体育锻炼,因为运动可以输出很多坏的情绪和多余的精力,同时又锻炼了身体,让孩子保持阳光的心里,这样的孩子才不会出现心理问题。

李玫瑾教授还建议孩子成年之前要为孩子过三个生日,14岁生日的时候点上蜡烛告诉孩子这个生日表示自己需要承担一些责任,而这个责任是爸爸妈妈无法帮你负担的。16岁生日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你已经成年了,所以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自己想到后果,如果触犯了法律是要完全担责的,只不过不到18岁,不能判处死刑。但是到了18岁之后,就是完全行事责任人了,触犯法律的事情一定要明确是什么。这三个生日李玫瑾教授称为“法律生日”,所以一定要为孩子普及到位。

254 评论(8)

梦朦胧6620

没有工室李玫瑾目前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李玫瑾教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的调查,由此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197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1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

353 评论(9)

sunbaby8893

链接: 

李玫瑾教授最成功的育儿应该就是将女儿培养成哈佛高材生,这里有李玫瑾教授的全套讲座视频,希望能帮助到您。

13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