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ujieayiyua
不可信。大家好,我是小点,壹点灵的点。豆瓣“心理咨询”小组中,有一个姑娘发帖吐槽:聊了3年的心理咨询师,竟然是个骗子。这位咨询师,是父亲的追求者。父亲将咨询师介绍给姑娘,原本只想陪着聊聊,谁知咨询师一来就提出强制要求:必须一周咨询一次,不然对我的声誉有影响。姑娘不情不愿地同意了,与咨询师做了60多次咨询,没有解决问题,还因此被咨询师训斥:我关爱给得这么足,你还这么不争气,太不上进了!或许是出于失望,咨询师强行提出分离,并且用保密原则威胁她:不准把我们的咨询内容说出去,不然违法的!姑娘很长一段时间感到孤立无援,抑郁症状不减反增,后来跟朋友聊天,才发现:自己遇到了不靠谱的咨询师,被“骗了”!心理咨询行业鱼龙混杂,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坑,遇到姑娘这样的骗局,徒劳投入3年咨询,损失了时间、钱财,还恶化了心理健康。我们如何选择心理咨询师?如何避免被骗?骗子心理咨询师有哪些特征?借着姑娘这个骗局,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心理咨询行业最常见的坑。前两天,有一位伙伴提问:要如何才能考到心理咨询师证?小点觉得奇怪:这位伙伴完全没有心理学背景,怎么突然想考咨询师?一问之下才知道:她看了抖音上“心理咨询来钱快”的广告,想做咨询师挣外快,改善一下生活质量。小点回复她:“考心理咨询师跟考大学一样,苦学三年、交数万学费才能毕业,毕业后还要自掏腰包实习,没那么容易挣到钱的。”她大感失望:我还以为听人聊聊天,就能挣钱呢。还好她没进入这个行业,否则一定会大呼“被骗”,因为她没有心理学受训资历,很难成为专业咨询师。什么是受训资历?就是学习心理咨询的履历,比如:考取心理学研究生,师从某某老师,在精神卫生中心实习,参加365天长程心理咨询培训……对考证只是敲门砖,如果没有这个证,或许进医院实习的机会都没有;即使有了这个证,咨询师也得完成实习、受训、督导等一系列功课。很多来访者不知道履历有多重要,有人以为:拿个证就能做咨询师了。结果咨询一年,毫无效果,大呼“心理咨询都是骗子”。其实,骗子咨询师分为两类:一类有自知,知道自己不具备咨询条件,故意钻空子撒谎,挣一些违背职业道德的钱;另一类无自知,对心理咨询行业缺乏了解,领了证就去做咨询,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来访者举报。有自知的人,我们称为“骗子”;无自知的人,称为“小白”。两类人充斥着心理咨询市场,一则数据显示: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多达上百万,但实际受训资历合格的人,只有数万。也就是说,一百个“心理咨询师”里,可能只有几个是真正的心理咨询师,其余都是受训资历不合格、滥竽充数的骗子和小白。回到开头那位受骗姑娘的故事,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发现:她的心理咨询师,违背了设置。什么是设置?就是指:每个心理咨询师的底线,包括不能和来访者有咨访关系之外的关系,亲属、同事、朋友、熟人都不行。姑娘的心理咨询师,是她父亲的追求者。也就是说,除了咨访关系,他们还是“熟人”,根本不具备展开咨询关系的条件,后期当然也不会有好效果。遵守底线对咨询师来说非常重要,除了伦理底线,还有时间、金钱、空间的底线。比如一位新手心理咨询,收费保持200元/50分钟不变,咨询只在咨询室,不能去咖啡厅、餐厅等其他地方,咨询之外的时间也不交流。为什么要这样严格呢?因为触犯底线的问题太大了!有一位咨询师朋友,来访者有抑郁症,咨询结束后,她鼓励来访者去户外走走,还带她参加公益活动。某次活动中,来访者抑郁症发作,当场自残,虽被及时阻止,但对咨访关系造成了恶劣影响,咨询告终,咨询师的内心也有了一层阴影。严格遵守底线,对咨询师和来访者都是一种保护。心理咨询师之间曾开玩笑说:如果咨询师是来访者的“慈母”,那设置就是“严父”。无规矩不成方圆,“严父”的存在,捍卫了关系的完整性,它能帮助来访者更好的成长,也能帮助咨询师更好地工作。所以,每个咨询师都有自己的底线。尽管有些麻烦,一旦小看它,觉得它不重要,就容易遭了骗子咨询师的“道”。除了咨询师的履历和底线,判断咨询师是不是骗子,咨询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接受咨询时,你是越来越主动了,还是越来越被动?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一名心理咨询师,接受了三年训练,严格守护底线,她是否就是合格的专业咨询师呢?答案是:no!因为她没有接到来访者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总是可以吸引到来访者,因为她像太阳一样照耀他人,这种能量让来访者如沐春风,也让咨询产生好效果。如何判断咨询效果好不好?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来访者主动性、自主性增强。比如,一名青少年来访者,因为厌学问题来咨询。半年后,他主动提出要回学校,因为当初让他恐惧、排斥学校的心理动机,已经通过咨询淡化,没有必要再继续休学。这就说明咨询是有效果的,尽管这半年中,来访者都没有动力复学,但是咨询师看到了他积极的一面,这种“看到”,使他有力量去克服消极的一面,主动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骗子咨询师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会威逼利诱,要求来访者复学;或者甜言蜜语,哄来访者回到学校。复学不是来访者心甘情愿选择的,而是被动选择。可以说,这种咨询没什么效果,即使孩子短暂复学,不久也会再次爆发问题。第二个判断标准是: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有没有越来越懂你、理解你?如果咨询师越来越能读出来访者的心里话,那么咨询过程中,她一定有所成长。这份成长,来自来访者的不懈努力,也来自咨询师的提升,咨访关系非常安全、温暖。骗子咨询师做不到这点,他们或许会有一些表面上的手段亲近来访者,但咨访关系不够深刻,看不到深层次的问题,来访者不觉得越来越了解自己,这说明咨询师并没有理解到位。咨询的真正好效果,是咨询师越来越理解来访者,从而带动来访者越来越理解自己,自我探索越来越深入。如果你咨询一年,依然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那就需要换个咨询师了。心理咨询行业中,有人遇到过考个证就谎称自己能做咨询、没有受训资历的人;有人遇到过跟来访者一起吃饭、不重视设置的人;也有人遇到过自己已经不想继续,还要被“强迫”咨询的人。这三个坑,实在太常见了。所以判断一名咨询师是不是骗子,需要多维度考量。挑选咨询师时,看看他的受训经验有多丰富;接触咨询师时,观察她的底线是否严格;进入咨询关系后,考察咨询有没有效果。三者结合起来,如果你判断得出:自己的咨询师符合这三点。恭喜你,你遇到了专业的咨询师,相信你们的咨询会为你产生很大帮助。如果暂时没有感到特别大的效果,也不用着急。心理咨询师有一句老话:一次咨询看十年。今天的咨询,如同种下种子,即使现在没有发芽,未来某一天,咨询效果也会破土而出,为你的人生添色增香。
zhusun1989
《女心理师》将视角对准心理咨询,并通过一系列的案例表示,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解决的。目前,她已经有两次失控,一次是在水中,一次是幽闭恐惧症的发作。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的心理也越来越受关注,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认可,但国民普及度不高,大多数群众对于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都存在一定的误解额。很多人认为,你有心理问题,你就是有毛病,心理变态……
这是一部有别于传统职场的都市剧,它专注于心理咨询这一冷门题材,以女心理师为主线,首次聚焦国民心理社会热点的现实意义题材的群像剧。题材小众,多元素融合,拍摄手法也和以往的剧有很大的不同“文戏武拍”,虽然内容稀缺性强,但专业度极高,非常考验观众的耐心和接受度。
也正因为如此,拍了20年戏的杨紫才会在开播之夜忐忑写了篇长文,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担心大家不喜欢“贺顿”这个新角色……杨紫的担心不无道理,剧播出后,不少人对剧以及她饰演的女心理师“贺顿”群起而攻之,有关“剧lan,人设装x”等一星评价在豆瓣被刷屏。
《女心理师》这部剧挺有价值和意义的,出现口碑两极分化可能是对该行业了解得不多,此题材的剧搬上荧幕有点不太适应吧。还有就是像心理咨询师评论的那样,心理咨询师行业有太多的隐秘和伦理限制,不适合完全暴露给观众看,但目前挺惊喜的,是比预想的要好得多,专业性还是有保障的。
《女心理师》并没有把女主塑造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神”,她也是有自己的问题的。虽然目前没有告诉我们,她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但是已经通过很多细节在铺垫了。多种细节表明,贺顿也存在着她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她导师为什么如此支持她做心理咨询呢?因为疗愈这个过程是相互的。治愈别人的时候,也在治愈自己。
可以预见到,贺顿在跟这些人咨询的过程中,她自己也被这些人的反馈“滋养”着,最后,她也一定能够战胜自己的心理问题。没有把女主塑造成完人,这就是《女心理师》很成功的地方。毕竟,这世界上,没有人没有问题,只不过有的人会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让它生出足够抗衡那些问题的力量。
她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解析当代人在社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人们走出生活阴霾,拥抱新的希望。该剧形形色色的心理案例、不同类型患者,让大家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正式心理问题的必要性。
心理问题不等同于心理疾病,多数是个人爱胡思乱想的结果,我们可以选择是否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也可以选择自我心理调节。一旦你觉得你的心理问题长时间地干扰你,甚至已经影响都你的正常生活,就应该及时向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aeiou24680
心理咨询师表示《女心理师》这个剧采用了专业的咨询手法来讲述故事,而且这些画面也值得大家称赞。第一集的时候,女主角对一个轻生的女孩进行了心理干预,而且还让女孩放下了不好的念头,这一段在拍摄的过程中有人觉得拍的过于浮夸,而且觉得女孩子轻生那一段拍的不好。觉得女主解救了精神女孩,仅仅只是因为女主光环,所以才会有人在豆瓣上面刷1星,这也是一件让人觉得特别遗憾的事情。
不过在心理咨询圈中,大家对这部剧还是比较认可的。其实心理咨询的内容本身就是难以影视化的,因为咨询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疗愈过程里要经历很多的事情才能够改善,真实的影视化之后没有了可看性,而且还会在形式上面做些改善第1集的心理干预,在处理方式上面的影视化也适合大家去观看。例如在干预电话的时候说自己有能力和专业去帮助对方,贺顿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沉稳而又冷静,就是为了能够和女孩建立一个信任感。
在后续沟通的过程中也用到了焦点解决的问题,是为了在专业咨询的时候能够采取一个好的问题方法。而且杨紫还给出了评估的标准,让轻生的女孩自己去挖掘内心的 原因。并没有直接用说教的方式让女孩保持积极的心态。因为说教的方式会让人特别的反感,就是因为有人觉得解决轻生女孩这段过于轻松不严谨,所以才会去刷一星。
小编觉得剧情这样设计是因为影视化以及专业化之间有一个平和的态度,毕竟把长时间的疗愈过程全部都搬出来的话,那么观看性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大家还是应该抱着一种理性的态度去观看,这样才能够看到这个作品全面的表现。而且根据目前的剧情来看,可以感受到剧情在专业上面还是比较用心的。里面有很多艺术加工以及影视化处理的方向,大家在看到这个剧情的时候还是能够感受到演员和剧方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而且也希望大家能够改变刷一星的现象,希望这个剧在播出的同时还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心理方面的问题。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