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00

掉了BOWL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王克心理咨询师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楼新雨

已采纳

财政学主要学习侧重于政府宏观调控方面的内容,比如象国家税收,国家预算等等一些政府经济管理的学科。财务管理是会计的一个分支,侧重于企业的财务资源有效利用。学财政,将来对口的工作当然是去财政局,税务局之类的,但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还是从事我建议你去参加成人高考读会计方面,毕竟你还年轻,以后的工作日子还长

王克心理咨询师

279 评论(12)

sunxiaoyan85

如果你有意思在直播间不好说,你可以和他说加你微信,之后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115 评论(14)

站在时光深处

现在的手机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大多数是大屏机,而且是触摸电容屏,也有部分是电阻屏,功能强大实用性高。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包括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简单的“1+1=”的公式,“掌上电脑+手机=智能手机”。从广义上说,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应用程序下载、音乐图片下载等等。就是因为这样,没有手机的日子很难过。

210 评论(14)

奇异果香

北京大学24小时心理健康援助热线: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是北京大学的二级学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成立于2016年5月10日,前身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16年5月,经北京大学批准,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更名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英文名称:School of 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Sciences)。

据2020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形成了认知神经科学、工业与经济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四个研究方向。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现有教学、科研和办公场所约5200m2,包括北京大学哲学楼1、2层和王克桢楼11、12、13、16、17层。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现有教员44人,行政教辅人员9人。教员系列中,教授12人,研究员9人,副教授17人,讲师6人。

其中包括教育部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求是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青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

267 评论(14)

不忘初心258

回答虽有点偏激:却是真的:1人生——何去何从?-----人生何去何从:不过是一个土镘头.2昨天老爸来电叫我回镇上财政所工作,待遇应该还行,可我根本不知道在财政所里我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答案:能做:一张报纸,一杯清茶.该做的:第一年做猪,第二年做牛,第三年才能做人.3还有那些复杂的人事关系…… 答案:注意当官的脸色,不要与同事瞎聊.4谁告诉我如果选择在财政所的话,我该学会哪些技能? (包括情商上的技能)。 在线等……学会了:拍马屁\打发时间\打麻将\还有...

346 评论(12)

提拉米苏丫头

因为手机给人们带来了方便,而且可以了解新闻和一些让人开心的小故事,也可以有类似可视电话的语音通话功能。

290 评论(15)

深深哒瑷

在重庆你拿这样的工资实在是太低,而且工作强度也很大,什么优待都没有,虽然回镇上财政所工作显得没有在城里舒心,但毕竟会比在重庆好很多,不论从哪方面说。当然,我们不能一辈子呆在乡下,我们现在还年轻,在镇上锻炼几年多学到了东西再去城市发展不是更好吗,至于人际关系和你所说的‘情商’,实在是没有担心的必要,年轻吗,什么都还在学习,多经历经历,磨练磨练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230 评论(8)

无锡小呆

1、第一个方面:太喜欢玩手机的人,有缺乏自控力的心理问题太喜欢玩手机的人,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过度玩手机的危害,在意识层面他们知道过度玩手机会影响到身体,比如颈椎、眼睛等。他们也知道太喜欢玩手机,沉溺于手机,会荒废很多时间,没有办法专注于工作和学习,但是他们就是没有办法放下手机,因为他们控制不了自己,即他们有缺乏自控力的心理问题。比如有一个来访者(心理咨询中的求助者),他告诉咨询师,他太喜欢玩手机了,即使是上班工作的时候,他也会时不时地看一下手机,他其实对于这种行为很痛苦,但就是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自我太虚弱,没有办法延迟和等待,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小婴儿他的状态,他饿了、渴了就想马上得到满足,因为他的自我还没有变得强大,他接受不了延迟,他没有办法说工作结束了再玩手机。一个在上班的时候,动不动就要玩一会手机的人,这和小婴儿的心理状态是高度契合的,都是在找外界的人和自己连接,这反映出他有缺乏自控力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分析就是他的自我太虚弱,接受不了等待。2、第二个方面:太喜欢手机的人,有回避社交的心理问题太喜欢玩手机的人,往往在现实生活中,有回避社交的心理问题,即他不愿意和真实人,在现实的场景里互动、交往。他喜欢在手机上,在网络上和人互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人缺乏安全感,他觉得在现实的生活中,和别人交往,自己会失控,自己会不舒服,因此他不想和现实中的人打交道,他喜欢在网络上和别人互动。比如下面这个例子:来访者张平(化名),他特别喜欢在社交平台和别人聊天,他的手机通讯录会添加很多人,看起来他的朋友很多,但是实际上,他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朋友。张平从小就不喜欢说话,因为父母离婚,自己跟着母亲,母亲经常生病,所以他从小就特别没有安全感,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即从小他就有回避社交的心理问题。但是他也想有朋友,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手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他通过玩手机认识了一些虚拟场景中的朋友,但是他回避社交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3、第三个方面:太喜欢玩手机的人,有内心孤独的心理问题为什么太喜欢玩手机的人,总是会刷新各种动态,总想看别人在干什么,他想看到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因为他内心孤独,总是感觉到很孤独,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心理问题。比如下面的例子:来访者王克,他告诉咨询师,他必须过几分钟看一下手机,刷一会各种动态,不然他会焦躁不安,他会感到自己一个人很孤独。他忍受不了孤独,心理学家曾奇峰说,成年人身上的问题都是婴儿特征的延续,一个人成年人,忍受不了孤独,这主要是因为在他还小的时候,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人,为此他体验到焦虑和恐惧。你可以想一下,一个小婴儿,如果没有人陪伴他,照顾他,他会有怎么样的感受,他会孤独、焦虑,甚至恐惧,这样的感觉会进入一个人的潜意识,成为他的情绪感受的基础,伴随他一生。而这个来访者王克,他就是这种状况,表面上看起来他是特别喜欢玩手机,背后反映出的是他的孤独和焦虑的心理问题。他在试图用刷手机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孤独和焦虑,这就像小婴儿在找找妈妈,或找大人一样,找到了他就会安静下来。4、第四个方面:太喜欢玩手机的人,有自卑的心理问题太自卑的人,总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关注,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这一诉求总是得不到满足,他只能寄希望于手机上,于是他会特别喜欢玩手机,热衷于在手机上寻求被关注和被认可。

15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