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33

小花lily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同理心心理咨询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anjinshujie

已采纳

心和共情能力很强的人当然会更快乐。首先,从理论上来说,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就是一种能力而已。能力是天然存在的,其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既不能产生痛苦,也不能产生快乐。比如说一些人有做饭的能力,会有人去问:做饭做得很好的人会很痛苦吗?不会呀,因为大家默认做饭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无好无坏,就看自己怎么用了。会用的人,可以让自己的好厨艺给自己的个人魅力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留住别人的胃,留住别人的心;不会用的人,可能就会沦为公用厨师,被厨房绑架,给自己造成很多生活上的麻烦了。同样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用好了,可以让大家觉得这个人是有人情味儿、善解人意的,用不好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次,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说,同理心和共情能力是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看家本领,咨询治疗必备技术。那我们在生活当中看到那些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比一般人痛苦了吗?没有呀。所以说,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并不会一定带来痛苦。那心理学工作者们一般都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共情到了别人的痛苦,但也会共情到别人的欢乐;他们共情到人性的险恶,但也会共情到人性的美好。后者一直作为能源,补给着前者带来的损失。并且,人常说“痛苦被分担之后就会一人一半,欢乐被分享之后就会一人一份”而事实上,真相也确实如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共情能力强的人还赚到了呢。

同理心心理咨询师

297 评论(8)

奥迪风度

同理心其实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共情能力,就是别人说的话,经历的事,你虽然是旁观者,但是你也能做到感同身受,能感受到那种情绪,这就是同理心。有些人天生就有很好的同理心,就是感情丰富,能理解到别人所说的事,所表达的 情感 。大部分人同理心会慢慢提高,因为随着经历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喜怒哀乐都体会过,你就能体会到别人经历同样的事的时候的感受。比如上学时候总听大人说还是上学好,你不理解,但是真正工作了,就知道了,因为上学无忧无虑,学习好努力就可以,而成人 社会 ,不是努力就可以解决一切的事的。再当有人和你说上学好的时候,你就能理解他的感受了,因为你经历了。但是同理心其实只是程度上的,因为世界上谁经历的事都不完全一样,尤其是幸福的人有着一样的幸福,无非是程度的区别,各不幸的人却有着各自的不幸。从自身角度出发,没经历过,想去感同身受总是很难的。所以与其说怎么培养同理心,不如说怎么尽量去理解别人,去换位思考,做出理解的态度。很多时候不是人与人之间是否有同理心的区别,而是你愿不愿意,想不想去换位思考,去理解帮助别人。我是心理老师左叔,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一位从事心理学及心理 健康 服务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在高校做学生的心理 健康 教育与咨询工作,有时也参与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同理心 ” 是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咨询特质之一,是我们在培训心理咨询师时经常要讲到和强调的,对你提出的“同理心是什么心态,如何培养?”的问题,我结合自己对同理心的理解来回答你的提问。 同理心,不仅是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的一种感受来访者内心世界的感受力,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一种感受他人 情感 的能力。 第一,同理心,又被称为共情、神入、同感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投情等。 它是我们对他人内心世界的理解及体验的一种能力。这种对他人内心世界的理解包括,一是我们通过他人的言行来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 情感 和思维,二是我们借助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握他人的体验与经历。 同理心是一种增进人与人之间 情感 感受和思想理解的心理过程,它有助于我们把握他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同理心让他人感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从而促进人际交往;我们对他人的同理,可以促进他人进行深入的自我 探索 ,全面的认识自己。第二,如何培养同理心呢? 我们知道,人是一种 社会 动物,要与他人交往和互动,这也是人类 社会 最显著的特点;而同理心就是表现在人际交往中的一种 情感 态度,即我们对人际交往的看法,对他人的理解,以及对他人 情感 的感受。 要提高我们的同理心能力,首先要培养我们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几个人际交往特质,即尊重、热情、真诚、积极关注,这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也是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和谐关系的核心。其次,同理心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一是在人际交往中要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二是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把你对他的理解适时表达出来;三是在与他人互动沟通中要及时表达同理心,但也要因人而异;四是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和所处地位,不能越位、越界;五是在人际互动中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特别是眼神;六是在与他人交往中要专注,注意听他人说,不要打断。评判他人所说。同理心,就是穿他人的鞋,走他人的路。 同理心,就是我能感受到你的感受,你能感受到我对你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适时表达出来。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的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分享彼此的观点。 再次感谢你的邀请!尽管会受到很多人拍砖的攻击,我还是这么认为。站在自我的立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而不是世界有你我他。回归到问题本身, 认知同理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有意识的认知,发生在意识层次。 情绪同理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动化反应,发生在潜意识层次。 同理心关怀,整合了认知同理心和情绪同理心,提供一个方案去解决别人的痛苦。要有系统思维,能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 一个人感知的范围越大,往往相应的就越具有同理心一个人感知的范围越小,往往就很难发展出相应的同理心 这实质是联系的观点 人跟人之间的联系,其实是一个系统 你看到的系统越大,你就不会钻入局部 系统越大 意识着你看到的联系能跨越的【时间】越长 能跨越的【空间】越远 把不相关的要素联系起来 你就必须更有感知力 而这就反过来要求你必须更有同理心 训练自己的系统思维,可以很好的改善人的同理心。 风靡世界的设计思维,第一步就是同理心【移情】没有这一点同理心 设计思维就不能成立了。 训练自己的系统思维,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你看到的系统越大,你就会相应的越具有同理心。 你好、我好、他好、世界好。 这样的人会很有同理心的。 你看到的系统只有你一个孤立的结点时 同理心就跟你没什么关系了同理心不是一种心态,是心理学、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项技能。同理心(Empathy),也译做“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 情感 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20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