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92

坚吃不懈1208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梅西心理咨询师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燕yan燕yan

已采纳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籍着她的导师安·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 是海伦凯勒! ~她是一个聋盲哑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电影。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年旅游英国。 1931–1933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访问法国、南斯拉夫、英国。 1936年10月20日老师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 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海伦凯勒延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塔斯比亚城。她天生聪明伶俐,出生不到六个月,便能清楚地说出「tea」(茶)、「water」(水)等几个单字,对周遭事物的感受性更是敏锐。 刚满周岁那年,一天傍晚,母亲趁太阳西下以前,放了一盆热水为海伦凯勒擦洗身子。可是,当母亲自浴盆把海伦凯勒抱了起来,放在膝盖上,正想拿条大毛巾替她包裹身子的时候,海伦凯勒的目光,突然被地板上摇晃不定的树影给吸引了过去。她好奇地看著,看得很入神,眼珠子动也不动一下,而且还忍不住伸长小手扑了过去,好像非得揪住它不可。 当时,母亲虽然已经注意到海伦凯勒的眼神,但是看在母亲的眼里,树影不过是平常又自然的现象,没什麼好大惊小怪的。所以,她万万没有想到海伦凯勒会使出这麼原劲儿往前倾,结果不小心一溜手,竟让海伦凯勒滑倒在地,哇哇大哭个不停。母亲知道女儿受了惊吓,飞快地将海伦凯勒搂进怀里,连哄带骗了好一阵子,海伦凯勒才安静了下来。 事隔不久,母亲一个人静静回想这件事情发生的经过,她发现海伦凯勒的观察力似乎特别灵敏。通常一个周岁大 的婴儿,应该是懵懵懂懂的,对什麼事情都没有企图深入了解的倾向,可是海伦凯勒却别有细腻的之思,甚至於想用自己的肢体去感受变化的奇妙。当然,跟大人比起来,海伦凯勒的表现并不成熟,如果跟其他的婴孩相比,可就不能不算特殊了。 而为人父母的,能幸运地生下一个天赋优异的小孩,当然是得意洋洋罗!每逢亲朋好友到家里做客,不谈起女儿也就罢了,一旦话题转到海伦凯勒身上,母亲心满意足的喜悦,就会自然而然地从言谈中流露了出来。 但是这份喜悦到底能持续多久呢?当父母亲正兴高鸟烈畅谈海伦凯勒美好未来的当儿,海伦凯勒却莫名其妙生了一场大病,这场大病不但夺走了父母心中的希望,更使海伦凯勒变成一个看不见、也听不见的小女孩。 可怜的海伦凯勒,该如何去面对一个没有光线,没有声音的世界呢?这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通常教育一个五官健全的孩子,已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更何况海伦凯勒又瞎又聋!也许,父母亲他们可以猜测、也可以想像海伦凯勒的心情,但是他们绝对无法体会,就如同海伦凯勒无法体会正常人的生活一样,他们真的无从体会。 起先,父母亲采用实验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虽然他们失败过无数次,但是日子久了,也摸索出不少要领,他们除了被动地猜想海伦凯勒的比手画脚,有时也教导海伦凯勒凭藉肢体动作,表达喜怒哀乐。 另外,海伦凯勒也学习运用触觉去感受周遭的事事物物。就这样一点一的累积,四、五年以后,大凡孩子们用眼睛、耳朵能感受的,海伦凯勒都能以触摸的方式领略。只是父母亲不是残障教育的专家,所以海伦凯勒学到的肢体语言,只有父母才看得懂,至於外人可就很难说了。 向来关心女儿的父母亲,也一直挂心这个问题,尤其他们想到自己终有年老体衰的一天,到时候要是海伦凯勒仍然不能跟外人沟通,那海伦凯勒往后的遭遇,将是非常悲惨的。於是,在海伦凯勒七岁那年,他们从外地请来一位受过专门训练的苏利文老师。 苏利文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苏利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 一天,老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了「水」这个字,海伦凯勒不知怎麼搞的,总是没法子记下来。老师知道海伦凯勒的困难处在哪儿,她带著海伦凯勒走到喷水池边,要海伦凯勒把小手放在喷水孔下,让清凉的泉水溅溢在海伦凯勒的手上。接著,苏利文老师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下「水」这个字,从此海伦凯勒就牢牢记住了,再也不会搞不清楚。 不过,苏利文老师认为,光是懂得认字而说不出话来,仍然不方便沟通。可是,从小又聋又瞎的海伦凯勒,一来听不见别人说话的声音,二来看不见别人说话的嘴型,所以,尽管她不是不能说话的哑巴,却也没法子说话。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苏利文老师替海伦凯勒找了一位专家,教导她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以及鼻腔吸气、吐气的不同,来学习发音。当然,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过,海伦凯勒还是做到了。 盲人作家海伦凯勒,除了突破官能障碍学会说话,更奉献自己的一生,四处为残障人士演讲,鼓励他们肯定自己,立志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海伦凯勒这份爱心,不但给予残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国人士正视残障福利,纷纷设立服务机构,辅助他们健康快乐的过生活。

梅西心理咨询师

310 评论(14)

Megumi2046

17Seventeen

昨天,微信后台收到一条留言,一个女生说:雪漫姐,是我越长大越挑剔了吗?为什么我现在感觉不到有人特别喜欢我,那些追我的人,只要我有两三次顾不上搭理他们,他们绝对消失得无影无踪,说喜欢一个人,可是连坚持都做不到,是不是太轻浮了。

姑娘,真不是你越来越挑剔,是坚持的人太少,或者应该说,很多时候他们只是说得好听,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喜欢你,所以他轻易就放弃了。可你要知道,既然他没那么喜欢你,你也不必太在意。正如今天我想要给大家分享的文章里所说的:爱情不是说说而已,如果有人追你,请看他怎么做,而不是听他怎么说。

“有人喜欢你吗?”“有呀。”

文丨薰微之恋

结子是系里的系花,肤白貌美大长腿,追她的男生自然也是成群结队的,排起来也可以绕A大一圈了。

要说男生撩妹的花招也是层出不穷,有送花的,写情书的,堵教室门口告白的,送早餐的,甚至学校广播的都有,但结子楞是不为所动,来一个拒绝一个,来两个拒一双。慢慢的,这些男生都有一个共识了,“这系花太清高了,不好追。”

久而久之,这些追求者也就慢慢隐了踪迹了。

我问结子:“我看有些条件还是不错的呀!怎么不处看看呢?”

她说:“其实大一的时候还真是有一个。那个男生大概追了好几个月的样子。平时也聊得挺好的,感觉也不错。那时候本来想或许可以在一起试试。”

“后来呢?有在一起吗?”我问她。

她顿了顿继续说:“有一次我感冒,然后打电话给他。他接起来的时候在打游戏。

我说‘我感冒了,很不舒服,你可以过来吗?’

他竟是回我‘我现在和队友做一个任务呢。你自己多喝点热水,早点休息哈。我明天再去看你。’

我当时就想其实这个人并没有多喜欢我吧,可能只是一时的兴趣。他并不知道我喜欢什么,也不会为了生病的我放下游戏。”

听到这,我大概也懂了结子长久以来的坚持了,不是清高,不是冷漠,只是想要遇见一个对的人,所以宁缺毋滥。

琳姐结婚三年了,和她老公两个人开了一家衣服店,每天守着这家店,进货理货,偶尔也带着女儿出去玩吃好吃的。小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有一次我过去店里坐,然后好奇心十足地缠着琳姐说说和她老公的恋爱罗曼史。

琳姐笑道:“哪有什么罗曼史呀。还不就那样。”

“一定他先追的你吧!怎么追的呀?”我问。

“嗯,那时候在衣服店上班,他是对面男装店的员工,和我们店的一个同事是朋友。有一次大家约着一起去聚餐,聚餐完之后他就一直找我同事帮忙约我。其实最开始我是看不上他的,总觉得太瘦了,才一百零几那样子,那时候我也就七十多斤。所以就不想找个这么瘦的,便一直没搭理他。

没想到他倒是挺有毅力的。硬是和我同事软磨硬泡的拿到了我的联系方式,然后就开始约我。约多次了也不好意思总是拒绝,后来有一次就答应一起吃饭。”

“就这样在一起了呀?”我问琳姐。

琳姐轻笑道:“没有。我记得大概追了我小半年那样子。下雨天送伞,天冷了送衣服,感冒送药,不开心就带我出去玩,过节什么的会送礼物制造点小惊喜,偶尔也会做饭给我吃...我上晚班的时候会来接我下班,怕不安全每次都会送我到楼下,自己再回去。那时候我们住的地方各自离得很远,转车一趟也要两个多小时。一般下班吃个宵夜再送我回来,末班车都没有了,他就自己打的回去。”

我说:“这样说来,还真是不错呢。现在很少有男生能坚持这么久的了。一般都是被拒绝之后就放弃了呢。”

“是的。当时也是被他的坚持打动了。我们结婚生宝宝那会,我婆婆没空,月子餐都是他给我做的。虽然没做得多好,但是也很用心,我就很开心了。”

说到这的时候,琳姐脸上流露着浅浅的幸福。

我知道,这样的幸福无关金钱,无关名利,而是仅仅因为爱情,因为遇到对的人而感到幸福。

我身边总有好些朋友会问我:“阿薰,你这些年一直单着不孤单吗?不是有好几个追你干嘛不试试呢?眼光可别太高了呀。”

我每次也总是笑着反问:“有人追我吗?我怎么都不知道呢?”

我想,换做五年前的我,听到别人对我表白,说“喜欢我”,我就会很开心呀!

看,有人追我呢。

可是如今的我早已过了耳听爱情的年纪了。

你说你喜欢我是吗?

可你从来没准确买过我喜欢吃的东西。

下雨了也未曾给我送过伞。

存了电话号码却从未给我打过一次。

就连聊天也是忽冷忽热看你心情。

你说我对你不够热情?

可我房租水电费自己交。

生病高烧自己去看医生。

肚子饿了没衣服自己买。

寂寞无聊发呆看电影。

打碎玻璃割伤手自己忍着。

没钱无奈自己熬。

......

都说如果没有很多钱,那就给我很多很多爱。可你既没有钱,也不愿意给我爱,你说这样我凭什么对你热情对你回应呢。难道就因为你说一句“我喜欢你”,还是“我想你了”?请问你在开什么玩笑。

爱情不是说说而已的,更需要走心。用心做永远比嘴上说的来得靠谱。

所以,请问“有人喜欢你吗?”

不用急着说答案。如果有人追你,请看他怎么做,而不是听他怎么说。

不要怕!总有那样一个和你契合的灵魂出现,告诉你“余生漫长,请多指教。”

181 评论(13)

狂想妄想不想

梅西大学成立于1927年,是新西兰最大的教育和研究机构。拥有近4万名学生,是新西兰所有大学中人数最多的。新西兰梅西大学心理学是学校的强势专业。它的教学和师资都是世界一流的,学习氛围浓厚。其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深受留学生欢迎。

新西兰梅西大学的心理学怎么样呢?

梅西大学校区位于北帕默斯顿、惠灵顿和奥克兰。梅西大学是新西兰排名最高的农业和林业大学,也是新西兰唯一一所提供航空、纠纷解决、兽医和纳米科学学位的大学。

梅西大学是新西兰唯一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国立大学,设有商学院、科学院、艺术学院、教育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梅西大学一直以应用科学、人文教育、商科和环境工程而闻名,其研究中心与国内外许多著名企业长期保持着良好而密切的联系。梅西大学也是新西兰唯一开设兽医科学课程的学校,该专业的学历得到国际认可。梅西大学在数学和信息科学、分子生物学科学、社会科学、商业和设计领域也有相当的实力

新西兰梅西大学心理学介绍如下:

心理学是新西兰热门的学习领域,心理咨询师也是很多新西兰学生向往的职业。要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需要完成四年的心理学学士学位,或者三年的学士学位和荣誉学士学位,然后要么完成两年的特定领域的专门学习,要么完成两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完成以上六年的课程和工作后,可以在澳洲注册成为心理咨询师

梅西大学商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会先学心理学。在充分理解人类行为的基础上,学生将学习人力资源和组织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梅西的本科课程是一门跨学科课程,融合了心理学的9门核心课程和人力资源管理或管理学的4门课程。

新西兰梅西大学心理学申请条件

毕业有学位证和毕业证,平均成绩70分以上,雅思(单科6)或同等学历,部分专业要求较高。新西兰梅西大学心理学就业方向商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主要从事职业规划咨询、人的因素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与发展等工作。学生也可以选择深造。

146 评论(13)

幸福家居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电影。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年旅游英国。 1931–1933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访问法国、南斯拉夫、英国。 1936年10月20日老师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 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海伦凯勒延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塔斯比亚城。她天生聪明伶俐,出生不到六个月,便能清楚地说出「tea」(茶)、「water」(水)等几个单字,对周遭事物的感受性更是敏锐。 刚满周岁那年,一天傍晚,母亲趁太阳西下以前,放了一盆热水为海伦凯勒擦洗身子。可是,当母亲自浴盆把海伦凯勒抱了起来,放在膝盖上,正想拿条大毛巾替她包裹身子的时候,海伦凯勒的目光,突然被地板上摇晃不定的树影给吸引了过去。她好奇地看著,看得很入神,眼珠子动也不动一下,而且还忍不住伸长小手扑了过去,好像非得揪住它不可。 当时,母亲虽然已经注意到海伦凯勒的眼神,但是看在母亲的眼里,树影不过是平常又自然的现象,没什麼好大惊小怪的。所以,她万万没有想到海伦凯勒会使出这麼原劲儿往前倾,结果不小心一溜手,竟让海伦凯勒滑倒在地,哇哇大哭个不停。母亲知道女儿受了惊吓,飞快地将海伦凯勒搂进怀里,连哄带骗了好一阵子,海伦凯勒才安静了下来。 事隔不久,母亲一个人静静回想这件事情发生的经过,她发现海伦凯勒的观察力似乎特别灵敏。通常一个周岁大 的婴儿,应该是懵懵懂懂的,对什麼事情都没有企图深入了解的倾向,可是海伦凯勒却别有细腻的之思,甚至於想用自己的肢体去感受变化的奇妙。当然,跟大人比起来,海伦凯勒的表现并不成熟,如果跟其他的婴孩相比,可就不能不算特殊了。 而为人父母的,能幸运地生下一个天赋优异的小孩,当然是得意洋洋罗!每逢亲朋好友到家里做客,不谈起女儿也就罢了,一旦话题转到海伦凯勒身上,母亲心满意足的喜悦,就会自然而然地从言谈中流露了出来。 但是这份喜悦到底能持续多久呢?当父母亲正兴高鸟烈畅谈海伦凯勒美好未来的当儿,海伦凯勒却莫名其妙生了一场大病,这场大病不但夺走了父母心中的希望,更使海伦凯勒变成一个看不见、也听不见的小女孩。 可怜的海伦凯勒,该如何去面对一个没有光线,没有声音的世界呢?这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通常教育一个五官健全的孩子,已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更何况海伦凯勒又瞎又聋!也许,父母亲他们可以猜测、也可以想像海伦凯勒的心情,但是他们绝对无法体会,就如同海伦凯勒无法体会正常人的生活一样,他们真的无从体会。 起先,父母亲采用实验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虽然他们失败过无数次,但是日子久了,也摸索出不少要领,他们除了被动地猜想海伦凯勒的比手画脚,有时也教导海伦凯勒凭藉肢体动作,表达喜怒哀乐。 另外,海伦凯勒也学习运用触觉去感受周遭的事事物物。就这样一点一的累积,四、五年以后,大凡孩子们用眼睛、耳朵能感受的,海伦凯勒都能以触摸的方式领略。只是父母亲不是残障教育的专家,所以海伦凯勒学到的肢体语言,只有父母才看得懂,至於外人可就很难说了。 向来关心女儿的父母亲,也一直挂心这个问题,尤其他们想到自己终有年老体衰的一天,到时候要是海伦凯勒仍然不能跟外人沟通,那海伦凯勒往后的遭遇,将是非常悲惨的。於是,在海伦凯勒七岁那年,他们从外地请来一位受过专门训练的苏利文老师。 苏利文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苏利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 一天,老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了「水」这个字,海伦凯勒不知怎麼搞的,总是没法子记下来。老师知道海伦凯勒的困难处在哪儿,她带著海伦凯勒走到喷水池边,要海伦凯勒把小手放在喷水孔下,让清凉的泉水溅溢在海伦凯勒的手上。接著,苏利文老师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下「水」这个字,从此海伦凯勒就牢牢记住了,再也不会搞不清楚。 不过,苏利文老师认为,光是懂得认字而说不出话来,仍然不方便沟通。可是,从小又聋又瞎的海伦凯勒,一来听不见别人说话的声音,二来看不见别人说话的嘴型,所以,尽管她不是不能说话的哑巴,却也没法子说话。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苏利文老师替海伦凯勒找了一位专家,教导她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以及鼻腔吸气、吐气的不同,来学习发音。当然,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过,海伦凯勒还是做到了。 盲人作家海伦凯勒,除了突破官能障碍学会说话,更奉献自己的一生,四处为残障人士演讲,鼓励他们肯定自己,立志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海伦凯勒这份爱心,不但给予残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国人士正视残障福利,纷纷设立服务机构,辅助他们健康快乐的过生活。

299 评论(13)

33人见人爱

这个专业也受到很多学生的关注,现在世界上面的排名也都很高,所以说明这个学校的心理学专业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95 评论(9)

哇小妹夫

是。不单是技术,更重要的是其职业精神,一生效力一支队伍,现在不多了,更多的是被金钱驱动,不是对足球的热爱。贝利退役后时刻关注着足球的发展,参加活动,所有这一切出于他内心深处对足球的热爱,万物变迁,唯心永恒。与君共勉。

307 评论(12)

蓝色琴弦

本届世界杯刚开始时,贝利曾表示他非常看好巴西:“从世界杯开幕至今,我认为巴西、西班牙是最该被看好的,而且我相信巴西比西班牙具有优势,因为在世界杯上,巴西更有传统。我认为,在决赛里,对阵的双方会是巴西队和一支非洲球队。”2002年韩日世界杯前,贝利预测阿根廷和法国会师决赛,两队均在小组赛淘汰出局。相反,贝利预测难以小组出线的祖国――巴西却最终捧起了大力神杯。1998年法国世界杯上,贝利预测的冠军球队――西班牙也在小组赛阶段惨遭淘汰……1990年世界杯 贝利公开预测南斯拉夫队将成为当届世界杯最大的黑马,结果,在预选赛第一场比赛后,南斯拉夫1:4被德国击败。紫菜蛋汤(289642150) 10:36:58贝利在预测谁将是黑马之后,又预测巴西队是最伟大最强的队伍,肯定夺冠,结果,巴西被阿根廷不多不少就打了一球,饮恨8分之一决赛。1992年欧洲杯 “一意孤行”的贝利又开“新手上路”般的乌鸦嘴,预测南斯拉夫能取得不俗战绩。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南斯拉夫被禁赛。 1994年世界杯 贝利乌鸦嘴天下扬名,然而,代价却是哥伦比亚球员被枪杀。该届世界杯,贝利认定哥伦比亚队会一鸣惊人。结果,哥队1胜2负,小组都没冲出去,积分仅为3分。极端的哥伦比亚球迷枪杀了球员。这次悲剧之后,贝利乌鸦嘴天下闻名,南美媒体首次公开撰文让“贝利闭上他的鸟嘴!”紫菜蛋汤(289642150) 10:38:51 贝利别出心裁地公开赞美第一次打进欧洲杯决赛圈的土耳其队,并看好意大利夺冠,小组赛后,两个球队无一例外卷铺盖回家了。1998年世界杯 贝利认为西班牙小组出线不成问题,结果,西班牙先被尼日利亚戏耍,然后又被巴拉圭逼平,小组都没出线。 紫菜蛋汤(289642150) 10:40:37英格兰3:0战胜丹麦晋级4强,将对阵巴西,贝利一口咬定“英格兰夺冠”,结果可想而知,委屈的英格兰人即便欧文先洞穿巴西大门,随着里瓦、小罗的先后进球,不得不止步决赛的大墙外。2004年欧洲杯 贝利在小组赛前看好意大利,托蒂吐向波尔森的口水被电视画面清晰地记录下来,结果停赛三场,意大利深受影响,2平1胜,必须得看别人脸色,结果,即便最后一场2:1战胜保加利亚,但瑞典2:2丹麦,意大利人不得不哭别赛场。 接下来,贝利又开始表演,表示看好英格兰,称赞鲁尼前途无限。结果鲁尼在与葡萄牙的比赛里受伤下场,英格兰点球5:6落败。

131 评论(11)

carryalong

海伦·凯勒好像注定要为人类创造奇迹,或者说,上帝让她来到人间,是向常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她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 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这是个极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小姐。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当波金斯盲人学校的亚纳格诺先生以惊讶的神情读到一封海伦完整地道的法文信后,这样写道:“谁也难以想像我是多么地惊奇和喜悦。对于她的能力我素来深信不疑,可也难以相信,她3个月的学习就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在美国,别的人要达到这程度,就得花一年工夫。”这时,海伦才9岁。 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因为每一条出口都已向他紧紧关闭。但是,海伦是个奇迹。她竟然一步步从地狱走上天堂,不过,这段历程的艰难程度超出任何人的想像。她学发声,要用触觉来领会发音时喉咙的颤动和嘴的运动,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为此,海伦不得不反复练习发音,有时为发一个音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失败和疲劳使她心力憔悴,一个坚强的人竟为此流下过绝望的泪水。可是她始终没有退缩,夜以继日地刻苦努力,终于可以流利地说出“爸爸”“妈妈”“妹妹”了,全家人惊喜地拥抱了她,连她喜爱的那只小狗也似乎听懂了她的呼唤,跑到跟前直舔她的手。 1894年夏天,海伦出席了美国聋人语言教学促进会,并被安排到纽约赫马森聋人学校上学,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没过几个月,她便可以自如地用德语交谈;不到一年,她便读完了德文作品《威廉·泰尔》。教法语的教师不懂手语字母,不得不进行口授;尽管这样,海伦还是很快掌握了法语,并把小说《被强迫的医生》读了两遍。在纽约期间,海伦结识了文学界的许多朋友。马克·吐温为她朗读自己的精彩短篇小说,他们建立了真挚友谊。霍姆斯博士在梅里迈克河边幽静的家里为她读《劳斯·豆》诗集,当读到最后两页时,霍姆斯把一个奴隶塑像放在她手中。这个蹲着的奴隶身上的锁链正好掉落下来,霍姆斯对海伦说:“她是你思想的解放者。”博士指的是安妮小姐。海伦的心中一阵激动,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以及踏踏实实的追求,都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入心田。海伦从小便自信地说:“有朝一日,我要上大学读书!我要去哈佛大学!”这一天终于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特殊方式安排她入学考试。只见她用手在凸起的盲文上熟练地摸来摸去,然后用打字机回答问题。前后9个小时,各科全部通过,英文和德文还得了优等成绩,海伦怀着热切的心情开始了大学生活。 1904年6月,海伦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里夫学院毕业。两年后,她被任命为麻萨诸塞州盲人委员会主席,开始了为盲人服务的社会工作。她每天都接待来访的盲人,还要回复雪片一样飞来的信件。后来,她又在全美巡回演讲,为促进实施聋盲人教育计划和治疗计划而奔波。到了1921年,终于成立了美国盲人基金会民间组织。海伦是这个组织的领导人之一,她一直为加强基金会的工作而努力。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先后完成了14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石墙之歌》《走出黑暗》《乐观》等,都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海伦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老师》,她曾为这本书搜集了20年的笔记和信件,而这一切和四分之三的文稿却都在一场火灾中烧毁,连同它们一起烧掉的还有布莱叶文图书室、各国赠送的精巧工艺礼品。如果换一个人也许心灰意冷,可海伦痛定思痛,更加坚定了完成它的决心,她不声不响地坐到了打字机前,开始了又一次艰难的跋涉。10年之后,海伦完成了书稿。她很欣慰,这本书是献给安妮老师的一份厚礼,老师安妮也为此而感到无比骄傲。 1956年11月15日,竖立在美国波金斯盲童学校入口处的一块匾额上的幕布,由海伦用颤抖的手揭开了,上面写着:纪念海伦·凯勒和安妮·莎莉文·麦西。这不是一块普通的匾额,而是为那些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突出篇章的人们所设立的。的确,海伦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联合国还曾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1968年6月1日,海伦·凯勒——这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聋哑盲学者、作家、教育家,在鲜花包围中告别了人世。然而,她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她那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却永远载入了史册,正如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言: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海伦、凯勒生平: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电影。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年旅游英国。 1931–1933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访问法国、南斯拉夫、英国。 1936年10月20日老师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 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1968年6月1日下午,海伦·凯勒在睡梦中去世了,享年87岁。凯勒小姐在出生后18个月的时候就失聪失明成了个聋哑人,然而却奇迹般地走完了一生。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一个聋盲人要脱离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字读书。而从学会认字到学会阅读,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伦是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触觉来领会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她为了使自己能够发好一个词或句子,要反复的练习,海伦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 从海伦7岁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学院的14年间,她给亲人、朋友和同学写了大量的信,这些书信,或者描绘旅途所见所闻,或者倾诉自己的情怀,有的则是复述刚刚听说的一个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在大学学习时,许多教材都没有盲文本,要靠别人把书的内容拼写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预习功课的时间上要比别的同学多得多。当别的同学在外面嬉戏、唱歌的时候,她却在花费很多时间努力备课。 海伦能够走出黑暗,达到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教导是分不开的。她说“我的老师安妮·曼斯菲尔德·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获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师教她认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个名字,也是老师教她知道什么是“爱”这样抽象的名词。海伦幼年得病致残后,变得愚昧而乖戾,几乎成了无可救药的废物,但后来她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确实是个奇迹。可以说这个奇迹有一半是海伦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创造出来的,是她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伦什么,总是用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或是一首诗来讲清楚,她的教育经验十分丰富,教育方法也与众不同,她从不把海伦关在房间里进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课堂教育。 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戏剧演出,喜爱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并从中得到知识。她21岁时,和老师合作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后的60多年中她共写下了14部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美) 海伦·凯勒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那样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怠倦。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盲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利用他们的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们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如果让每个人在他成人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你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09 评论(14)

吃出新味来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捡书博士」

阅读是门槛最低的优雅,每晚9点,博士在这等你

来源:丛非从,ID:congnotcong

01

似乎很多人都在为这个城市里单身的人们着急,单单这些单身的人们没有着急。

我想,单身无非就两个原因,一个是太看得起自己,一个是太看不起自己。如果还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有时候太看得起自己,有时候太看不起自己吧。

我不知道我是其中哪个原因,但我喜欢流连于这个群体中,和城市里一群单身男女吃喝玩乐,胡侃乱侃,好不快活。

有时候会将每个人的心理解析个遍,然后每个人都看着我惊讶不已,问你怎么知道,可是到最后却都没有一丝改变。

我开始问自己,也开始问着每一个人:“关于单身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还是有人喜欢你,为什么依然单身?”

我听到的回答总是那么几个,“没有人喜欢我啊,对的人没有出现啊,云云。”

我最喜欢的回答,还是一个朋友告诉我的,“单身与喜欢无关”。

每次聚会回到家,空荡荡的房间曾经无数次让我惆怅,我猜想他们会不会和我一样,每次出来玩乐啊闹啊看着活泼开朗好不自在,回到家关上门只剩下感伤,想有个人可以陪在身旁。可是也仅限于想想,依然单身。

无论多少理由单着,其实都敌不过一句“对的人没出现”,至于对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我想你并不知道。即使你固执地告诉我你知道自己想找的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也会固执地说,你并不知道。

除了那些你喜欢着他但是他不喜欢你的这些特殊群体,他们知道对的人就在那,只是拥有成为了一种奢望。

我很想谈谈对的那个人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出现。

你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等待,等那个对的人出现。你说都等了几十年了,还再差一两年吗。我并不这么看,几十年了都没有出现,已经不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了。

在我们的生命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故事,时间给了我们足够多的机会,可是那个对的人始终没有出现。并不是我们要把地球上每个人都了解个遍才能确定哪个是对的人,或许是我们自己出了些问题,并没有准备好去迎接这个对的人。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可以完全为你准备好,完全与你吻合的。所谓那些准备好的人,大抵都是他在某些地方特别吸引我,感动我,然后他其他的条件和特质我都可以忽略掉,如此便可以在一起了,成为了准备好的人。

你那么怕错了。怕这是一个错误的人,怕这是一个错误的感情,错误的选择。你不敢去确定这是不是你要找的人,你甚至会失去了勇气去了解。所以在你没有确定这是一个对的人和对的感情的时候,你不会考虑去开始。

你害怕的还有很多,你怕他不靠谱,怕万一开始了,你陷进去了,你爱上了,中途他抛弃了你怎么办,那该有多受伤多痛苦。

02

有一次我问一个女孩,她就告诉了我这样一个答案,“不确定他会一直对我这么好下去,所以不敢去开始”。

我还见过这样一个女孩,喜欢她的那个男孩,一如既往地对她好,包容,接纳,关心。女孩的脾气我知道真不是一般人都能接纳的。

女孩的一席话却让我惊叹不已:他为什么会对我这么好,他在忍着他的脾气,就是为了得到,一旦他得到了,等她爱上他了,他就会爆发,不再好脾气了。原来坏脾气是一种不爱,好脾气也是一种不爱。

其实无论在试探还是在怀疑,都想去验证一件事情,他到底会不会一直对我好下去,会不会中途把我抛弃了。如果不能确定这些,那么宁愿不要开始。

她们坚信着,对的那个人会给她们一个心安。可是感情这个东西,恰恰经不起这些考验和猜测,考验着考验着,始终看不到希望,也就继而绝望,感情就渐渐没了,然后受伤。

然后她们又验证了自己:我没有选择开始是对的,他根本坚持不住,不会永远对我好。

人总是这么奇怪,越是不敢肯定的东西,就越是怀疑,越是怀疑,就越是想验证自己的怀疑,结果事情真的就那么发生了。

不说吸引力法则会怎么讲这个原理,单单从心理学上讲,这个东西也很好理解:人宁愿去验证自己是对的,也不愿意去相信事实是好的。为了验证她们“他会中途放弃,会伤害我”的结论,她们会搜集各种迹象来证明,会不断挑战来验证,结果真的就发生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又和她们有过交流,人家也会担心你不爱,会担心你中途放弃呀。在听到这样的答案后,我终于没有再说话:如果开始,我肯定不会放弃他的。

归根到底,这就是一个值得的问题。关于我值不值得被爱,值不值得被一直爱。

当你内心觉得自己不值得的时候,就会将这种东西投射出来,放到别人身上:你不是认为我值得被爱吗,证明给我看啊。然后无论他怎么证明,你都觉得不够。他怎么表决心,你都觉得他会变。

03

自我价值是个很微妙的东西,我们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感的低,就寄托于外界来证明,通过外界来索取。

我希望得到爱,但是又不相信爱,结果就是:当有人爱我的时候,我感觉很好,但是不愿意去开始这段关系,因为根本不相信这段关系能永远。

只是,没有尝试就没有永远。谁都不能保证一段关系会白头偕老。更何况,没有开始恋爱,就想到了60年后会不会还在一起。没有起步,就开始害怕结局。

感情是件同样需要经营的东西,而不是需要被别人来证明的东西。他再爱你,你不经营,感情也会死掉。他不怎么爱你,你懂得经营,感情就会慢慢升温,然后永远永远。

所以你要做的,并不是如何才能证明他会一直爱你。而是学会经营,如何让他一直爱你。

前提就是,只有相信自己是值得的人,才有勇气和力量去经营。因为他们会相信自己值得拥有一份持久且美好的感情。当你相信的时候,才会发生。

为什么会觉得不值得,这与原生家庭有关。在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环境里长大,在一个一直缺乏认可和关注的环境里长大,长大后依然缺乏,而且十分匮乏。匮乏到总是从外界要,却不相信自己值得拥有,所以不可能要到。相应的,也就不可能拥有一段稳定的关系。

因为,一段美好的关系,必然是两个人一起坚信,一起努力,相互支撑。关系是一个系统,系统需要平衡才能持久。

关于那些太看得起自己的人,我有时候会觉得他们很挑剔,有时候则会觉得他们很悲哀。一个优秀的人,始终不能走入亲密关系,不知道是怎样一种心情。

因为优秀,所以眼光高要求高。

因为优秀,所以不轻易放低自己去付出。

因为优秀,所以认为别人理所当然的应该去追求他为他付出。

因为优秀,所以常常曲高和寡。

优秀,又何尝不是他们的一种悲哀。

这种悲哀还常常在于,当他去审视一个异性的时候,常常发现的不是哪好,而是这不好那不好。

只要你去发现,你总能发现两个人不合适的地方,即使各方面都很优秀,却发现是个“凤凰男”,家庭太不好,然后认为这种家庭中成长出来的男人婚后会有暴力倾向、买房子压力太大、不想跟他远走他乡等理由最后拒绝他。

有时候发现条件与自己很般配的人,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却又发现对方矫情,自私,不懂得尊重别人体谅别人,甚至高傲不懂谦虚。反正只要你去发现,你总能发现不合适的地方,于是你常常会感慨:好的那一半,都死光了吗?到这个年纪,好人已经被瓜分完毕了。

于是你也会常常惆怅,孤独。为什么那些生活艰难,条件比自己差的人都结婚了,而自己叱咤江湖多年,却依然孑然一身。身边追求者也很多,但是自己却始终不能接受。

太知道自己要的是个什么人了,又何尝不是一种并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生活,并不是跟一大堆条件去生活;感情,也不是跟一堆优秀去恋爱。自己挑来挑去是为了什么,恐怕自己也忘了,只知道在挑啊挑。

04

有时候,你会偶尔惆怅下,其实自己想要的人要具备哪些优秀,不过是以为这种人能给自己一种想要的幸福,要的是一种简单,幸福的生活,不必太累。

可是这种生活,又该如何获得,是不是找到一个理想的、靠谱的、优秀的人就有了呢?

显然这只是帮助你获得想要的幸福的途径之一,外在的条件只是辅助你获得这种幸福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则是你的内心,你想不想拥有这种幸福及你值不值得拥有这样的幸福。那么,既然要的是这种幸福,是不是不具备外在优秀条件的人就不可以得到呢?

一直的漂泊,习惯的寻找,自己的奋斗,常年的缺失,或许已经让你麻木和忘记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有时候我会去想,为什么你会挑来挑去选择对象,是不是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了,是不是封闭了自己的心,没有办法接收到温暖,没有办法感受到安全,所以才会寄托于外在的条件去寻找,希望有些外在的条件可以给自己这种踏实的安全感。

是不是想要的这些安全,这些温暖,这些感动,只有能符合自己的标准了,才会觉得可能。

七仙女爱上董永,奋不顾身,织女爱上牛郎,不顾一切。有的人很好,你很想爱上他,但就是做不到。有的人没那么好,可你就是没法不爱他。

当感情真正发生的时候,才会发现,一直想要的东西,与条件无关,与优秀无关,只与自己的心有关。把心打开的时候,有一个人进来,你会发现自己心灵的缺失,很容易满足。

挑剔,又何尝不是一种价值感低,要通过优秀来证明自己,要寄托于优秀才能获得爱。而真正获得爱的渠道,是自己,自己的心有没有敞开。自己可不可以给到自己安全,自己可不可以给到自己爱。

当你敢于正视自己真正的需求时,往往会发现,感情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无需刻意,无需筛选,无需防御,一切都水到渠成地发生了。

所有爱的发生,都建立在你准备好自己的基础上。

有些人是因为太受伤,所以才会放弃了自己,封闭了自己,将感情弄成了一种任务,一种必须的选择,却将能爱的心锁上了。

因为过往,因为有过,因为痛过。所以不愿意再去相信,不愿意再去敞开,不愿意再去付出。

封闭,其实就是不再相信自己的爱了。故事,都曾有过,但是伤害,应该成为我们反思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封闭自己的原因。

经过了那么多的痛,我们还是长大了。

经历了那么多委屈,那么多无助,那么多无奈,那么多身不由己,我们还是长大了,而且还是活得很好。又有什么伤害是我们不敢面对,又有什么理由不让我们去敞开自己呢?

还是有人喜欢你,虽然单身与喜欢无关。但是你完全可以,准备好自己,来迎接一切可能的发生。

―― END ――

作者简介:丛非从,一个好玩又深邃的心理咨询师。著有《原来,懂比爱更重要》、《你是在恋爱,还是在发神经》、《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等。长期在北上深开设“萨提亚模式自我成长”、“OH潜意识图像卡训练”等课程。微信公众号congnotcong(丛非从),

回复:晚安,送你一份惊喜

别人都在等伞

而你却在等雨停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每晚9点,翻一本书,想一个人

雨过天晴

我在等风也等你

ps.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320 评论(15)

爱吃豆包

新西兰梅西大学的心理学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因为这个专业在毕业以后会有很好的薪资待遇。

20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