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ystaldxe
链接:
武志红 心理学课程。武志红,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研究心理学超过25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0年,累计咨询时间超过6000小时,出版过多部对社会有巨大影响力的心理学书籍。
课程亮点:心理学课围绕“自我意识”的13个大核心主题——命运:怎么掌握自己的命运?自我:怎么正确认识并且坚持你自己?关系:怎么拿到解密一切关系的万能钥匙?动力:心理健康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思维:最能帮助你成长的思维模式是什么?身体:怎么从身体表现观察到心灵的变化?情感:怎么获得爱和付出爱?
课程目录:
无常(共13讲)
自由(共18讲)
现实(共25讲)
创造(共24讲)
空间(共25讲)
觉知(共31讲)
.....
蜜糖Rose
经常会看到一些文章中提到武志红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他说: 人要活出自己,不论男女。 读了文章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武志红是男的,我一直以为他是个女的,因为他的观点总是在强调 对自己好一点,过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他说自己曾是朋友圈子里公认的“老好人”,和人在一起时,会本能第一时间捕捉对方感受,把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屏蔽掉,哪怕注意到自己不舒服,仍会为对方考虑,结果导致自己和他人共处很累。 他说“我以为自己无欲无求,其实这是病态的,相当于过去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这个主体是有欲望、有需求、有人性的。” 抑郁后的武志红,选择让自己和“抑郁的恶魔”共处,他任由低落的情绪流动,并观察自己的情绪情感、身体感受、思绪…… 他始终认为,所有的东西都要与生命力的水流汇聚在一起,这样人才会有创造力。“如果抑郁是我的本质,或者抑郁是黑暗的感觉,那这条黑色的河水就是我的本质,我得跳到里头去感知。”在抑郁症持续快2年时,武志红突然觉得,内心曾经的很多条河流,那些在过去堵塞的、互相拧着的,忽然间通畅了,流动起来,汇入了一个方向,最终汇入大海或一个大湖。 原来这便是武志红的人生轨迹,他选择直面、融入、感知并从中觉醒,把自己当作一个有欲望、有需求、有人性的的主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是武志红的人物专访,他说“英雄之旅”就是把真实的自己呈现在这个世界上,和这样的世界去碰撞,并且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选择,以及为此负责。 “披荆斩棘破除各种困难,往前走, 有时候做好人,有时候做坏人,在这个过程中锤炼自己的心性,最终成就了这段旅程。” 他、我、你,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都会经历这样的旅程,我们终将在这个过程中锤炼自己,可能他比我们看得透、想得开,但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就该思考自己的人生,从他人身上发现共性,成就属于自己的旅程。
lin12345610
【赵小明 ,一个专注反对武志红的心理学家】据悉,《巨婴国》下架之后,这本书已经被炒到了两百元一本啦。其实武志红在心理圈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评论说:“过去十年,民间对心理学的了解除了成功学、灵修和心灵鸡汤,就是武志红”。这样的评价很是耐人寻味。作为目前中国心理咨询界的领军人物,据了解,武志红的公众号粉丝已经超过60万人,10万+的阅读量是家常便饭。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互联网上进行文字“贩毒”的人也可以过得很好!在《绞杀中产精英的五大新宗教:罗胖、咪蒙、吴晓波、凤姐、黄生》一文。不过,我并不十分赞同《绞杀》一文的五大新宗教的界定。因为,凤姐的粉丝,原先并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中产阶层,而是底层屌丝。如果增补一个中产阶层的新教主,那么小明认为应该是武志红。他用一个“巨婴论”分析国民心理、解读社会现象,其实跟用咪蒙思想武装头脑、罗辑思维指导学习、吴晓波体系运作投资,本质上是一个意思。作为曾经或现在的媒体人,这些圣(网)婴(红)们深谙此道并轻车熟路。他们最明白那些跟他们一样的中产阶层内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就是提供“知识”了解“真相”,其实只是提供一种感觉啦——获得了知识的感觉。因为,群众需要的不是真的“真相”,每个人心里早已有了自己所“需要”的真相。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情绪。圣(网)婴(红)思维的目的是在情绪上去撩拨、去煽动、去暗示,去催眠……因为要绕过读者的大脑,不能让他们分析、论证,不能让他们揭开深层次的真相。这就要抖机灵了。比如,从几年前的《为何家会伤人》,到最近的《巨婴》为主要载体,典型的拥护群体是豆瓣的“父母皆祸害”讨论小组。这一派很火的原因在于它的内容非常强烈地刺激到了我们很多人的一种情绪——愤怒。而这种愤怒在过去一直是被我们压抑的。当我们开始读发泄性的论调时,突然间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记忆被点燃了。比如我们又一次回到了五岁时被怒斥甚至体罚的场景中……多年来被我们关在“小黑屋”的愤怒情绪重见天日,并疯狂地蔓延。愤怒作为一种情绪表达,是有其存在意义的,缺乏愤怒表达能力的人也是不正常的。但是,当受到煽动、暗示,且没有相关解决方案的时候,愤怒的情绪喷薄而出是一件危险的事情。特别是当这个愤怒的情绪指向了我们的父母。这种消极的却被病毒式传播的论调,对个人乃至社会造成危害不难想象,比如那些真正有心理障碍的人拒绝有效的治疗,反而是在童年、早期经历中寻找自己现有痛苦的根源。韩非的可信赏罚理论稍加解释:如果做某事就总能够获得可信的回报(包括物质回报或荣誉回报等),那么人们就会纷纷自动自觉去做某事。可以想象,如果宣传能够获得可信回报,那人们就会热衷宣传,如果追求真理没有可信的回报,追求真理之人就会减少。为什么抱怨社会、抱怨别人的文章和书籍更容易得到大众的吹捧呢?一是因为自我弱小的人更容易被这种声音所吸引,所以他们的反应也更热烈,终于有教主替他们代言了嘛。二是自我负责做事的人哪有闲工夫扯淡,所以你也看不到他们去追捧谁,自然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这也是为什么小明不支持、不鼓励大家学心理圈那些所谓的心理网红大咖的心理学毒鸡汤,因为他们传递的就是一种固化思考、极端思维。【看更多反对武志红文章,可以搜索赵小明】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