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张总
近日,湖北省十堰市一少年为了逃避父母的管教,竟然报假警,称自己精神病复发要杀人,并在现场求警察将其抓进看守所。10月29日17时许,湖北省十堰市东岳分局东区派出所接到一男子报警,称自己精神经病复发了,想要杀人。接警后,值班民警立即全副武装赶赴现场。根据报警人提供的位置,民警到达现场后,迅速进行了布控,并四处搜寻。一番寻找后,并未找到报警人,却发现一少年鬼鬼祟祟躲在大树下,手里还拿着一把小刀。见到民警到来,该少年表示自己就是报警人,并兴奋地说:“快把我抓起来,关进监狱吧!”面对这“奇葩”的要求,民警感到困惑不解,和少年谈话分散其注意力,随后趁其不备将其控制,并带回派出所询问。经民警询问得知,少年叫小伟(化名),今年17岁,在城区某中专学校念书。平时家里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很高,管教也十分严格,每次放学回家后,爸妈就一直在念叨学习成绩的事,还总拿自己和别家孩子比较。这让小伟感到很郁闷,为了逃避管教,小伟便想到假若自己要是进了监狱,父母就管不到自己了。有了这种想法后,小伟便找来一把小刀,伪造成要行凶的样子,然后拨打了110报警电话。了解事情真相后,民警对小伟的荒唐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告诉他报假警和持刀行凶的严重后果,告诉他父母的不易,多体谅长辈的心情。经过一番劝解,小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今后会好好听父母的话,不再做出糊涂的事。随后,民警联系到小伟的母亲将其领回。
helloJ80430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心里是非常痛苦的。孩子跳桥跳的义无反顾,母亲跪在地上崩溃大哭。很多人说,成年人的世界里,哪里有容易这一说。是的,成年人太不容易了,我们面对生活和婚姻的压力真的太不容易了。可是,不管我们多不容易,跟孩子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总是把自己的好脾气给陌生人,却把自己最坏的脾气给了自己最亲的人。我也是一个母亲,我太能理解母亲对孩子发脾气了。我们希望孩子是懂事的,优秀的,是不会给我们添一点麻烦的。当他们给我们添麻烦的时候,我们会突然地情绪失控。我们情绪失控并不是因为,他做了多大的错事。而是因为我们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已经很累,很疲惫了,可是他却一点都不让我们省心。于是,我们对生活所有的不如意,都对着这个无辜的孩子发泄了出来。我们从来没想过,我们的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因为我们笃定了,孩子知道我们爱他,我们都是为了他好。他不会介意的。于是,我们肆无忌惮地对着孩子发泄我们的情绪。我们不吐不快,而孩子变成了我们所有负面情绪的接收者。我们对这些情绪都已经不堪重负,而孩子有哪里来的力气去承担这一切。他无力承担,他被我们逼到了绝境,于是悲剧发生了。我们怪孩子怎么能这样,怎么能这么不体谅父母,怎么能这么脆弱。却不曾想,是我们把他逼到这个地步的。他知道我们爱他,我们是为他好,但是他依旧不能也不愿意接受伤害。这才是母子关系的关键。我们总是逼着孩子长大,我们希望他懂事,优秀,却忘记了问他:“孩子,你想要什么。”我和先生虽然不是学霸,但都是那种很文静爱看书的人。可我们的孩子却性格跳脱,我几乎每天送他去幼儿园,都会被老师留下,然后告诉我孩子的各种问题。不好好吃饭,不好好坐椅子上课。小朋友都在画画,他却满屋子乱跑。老师说:“你再这样,拍照给妈妈看。”他不仅不害怕,还很开心地跟老师比“耶”。我有时候情绪也会崩溃。像所有辅导孩子写作业的父母一样,分分钟想要爆炸。可后来,我发现,我教给他的所有东西,他都没记住。他只记住了我当时的情绪。他接收了那些情绪,于是把那些情绪当成了真的情绪。我气急之下,说了一句:“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这么笨呢?”然后,他深刻地记住了这句话。他一直说:“我不懂事,我很笨。”我从来没跟任何人说过这样的话。即使做老师的那些年,对待最调皮的学生,我都不曾这样说过。但是这些话,我却说给了我最爱的孩子。当他自己说“我很笨”的时候,我突然心如刀割。我开始反思我自己,即使我是爱他的,是为了他好,难道我就能这样不顾及他的感受,伤害他吗?我突然惊觉,这种带着爱的伤害是双倍的。因为我是他妈妈,是他最爱的人,于是我的否定和批评在他那里是双倍的否定和伤害。我们成年人做错了事,我们成年人孤立无援时,尚且需要家人的安慰。如果家人在那个时间,否定我们,伤害我们,我们就会觉得,比起别人的伤害,家人的伤害才是最疼的。可这种最疼的伤害,我们的孩子们,可能从小就在承受。17岁的少年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他已经有了自尊心。母亲在路上依旧没有放弃去否定,批评自己的孩子。她觉得自己是爱他的,非常爱他的。她可能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这个孩子,她觉得爱之深,责之切。却忘记了,承受这一切的孩子,是怎样的感受。他会不会跟我儿子一样,也接受了自己就是那么糟糕的人,那么不懂事的人,那么不优秀的人。他是不是也受到了双倍的伤害,而这伤害最终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17岁,最好的年纪,他余生的路还有很长。这次批评,不过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却造成了他最后的悲剧。到底是谁,制造了这样的悲剧?是这个母亲吗?她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丧子之痛,没有几个母亲能承受,我们不忍苛责。但是我们要呼吁:请所有的父母,不要对孩子语言伤害。即使你是为他好,也要把握住分寸,绝不把批评演变成伤害。我们和孩子之间,更需要分寸感,更需要彼此温暖。因为我们是最亲的人,最不该彼此伤害。我为母亲,于是我在母亲的角度反省。可现在的孩子,何尝不需要自我反省。17岁,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我们人这一辈子,是不可能不遇艰险,不遇批评的。如果我们受到了批评和伤害,就选择这样的方式,太自私了。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为了找到自己,但不是仅仅为了自己。我们还有父母,还有爱我们的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该“为了那些情绪”放弃自己。那是对自己人生最大的不负责任。不管是24岁妈妈携子跳楼还是17岁的少年跳桥,都是不值得被提倡,而该是被谴责的行为。我们不论他们背后受到的伤害,不管你受了多大的伤害,都不该放弃自己。因为你的放弃最终刺痛的还是爱你的人,你的这种放弃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在整个事件中,父母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多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孩子的感受。而孩子,也该从小就知道,我们可以吵架,可以发脾气,甚至可以冷战,但是我们永远不可以放弃自己。最后,我真诚地呼吁:所有的父母请不要逼着孩子长大,不要逼着孩子懂事,逼着孩子优秀。他成长的意义不该是这些。我多希望我们从小就告诉孩子:“我们不仅仅爱你,我们更相信你,你就是最好的孩子。所以,永远不要放弃你自己。”
林hui杨65928
有人讲中国普通教育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记,国人可能把这种教学方式称之为灌输式或是填鸭式,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是处在一种被动的接受知识状况之中。而美国高中生最不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排在首位的是老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最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的理由是因为他们无法参与知识学习的过程,老师讲、学生听,最后学生会感到很乏味。美国高中生中只有25%的学生喜欢老师讲、学生记这种教学方式,而46%的学生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 如果说中国的教育更多是老师讲、学生记的模式,美国教育则更提倡教师如何能够开启学生智慧的天窗。所以学生对老师的期待就不仅仅是课讲的有多好,而是老师如何能够给学生更多的自信,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去提高学业水平。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在一项对美国6万多名9至12年级高中生的调查中发现,66%的美国高中生认为老师对他们有信心,老师相信学生会在学业上自己可以做得最好。但也有18%的高中生认为老师对他们没信心,不相信他们会在学业上努力并做的最好。68%的学生认为老师相信他们会在各个方面做得很优秀,而15%的学生认为老师不相信他们会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最能引起美国中学生的兴趣并吸引他们积极投入呢?美国高中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是与优秀的同学一起合作和相互学习,比如课堂上的讨论和辩论、小组集体研究项目。60%的学生认为课堂讨论和辩论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同样,学生的小组研究课题也是学生最有兴趣的教学方式之一,有60%的学生喜欢这种形式的教学。对于自己能够亲身参与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也很喜欢,比如43%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做研究报告介绍,42%的学生喜欢在小组研究课题中充当独特的角色,48%的学生喜欢参加艺术和戏剧的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出,美国高中生在学习中十分关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是否能引起自己的兴趣,而让他们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是提高其学习兴趣一种有效的方式。 对于学校的教学,21%的学生认为学校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记住事实和数据的能力,31%的学生认为学校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培养理解的能力,23%的学生认为学校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增强事物的能力。 在中国,学生学习的目的可以归结为为升学或是为了能上大学。而在众多美国高中生心目中,四年中学生涯对他们而言并不单纯是为了学习好而进入一流的名校,他们更关注在校园内与成年人(特别是教师)之间的关系,不论这种关系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美国学生评估老师不看重她课教的好坏,而是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在调查美国高中四年级学业成绩前10%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问卷中,学生对他们最喜欢的老师的评价是:老师信任我,老师了解我的人品,老师鼓励我追求自己的兴趣,老师能激发我学习的动力。美国的一些研究表明,学生与教师之间这种良性的感受和互动对学生在个人成长和学业上的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为什么要上学的问题,美国中学生中有74%的学生表示因为自己想上大学所以必须获得高中毕业文凭,68%的学生称是因为在学校有朋友才上学,58%的学生说这是因为法律规定必须上学。美国高中学生在四年校园学习生涯中有6%的学生选修了荣誉或是大学先修课程,9%的学生修的课程属于常规教学,7%的学生选修了职业性课程。美国高中的学生约有90%的学生会达到学业标准毕业并获得高中毕业文凭,他们中大多数人会有意愿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美国有些高中生会从学校退学,而导致学生退学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不喜欢学校、对学校教授的课业感到没有价值、学生不喜欢老师。 人们常说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美国高中生中有48%的学生表示他们在学业上非常用功,44%的学生则表示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用功学习。18%的学生对绝大多数课程都不愿花力气去学习,65%的学生至少对一些课程不愿花费更多时间取得好成绩。 对于在校学习,美国高中67%的学生感到课堂上的学习有时很无聊,50%的学生对每天上学感到无聊,17%的学生对每堂课都感到无聊,只有2%的学生表示很喜欢校园生活。学生为何不喜欢上课?80%的学生称他们对上课不感兴趣是因为老师讲课的内容太乏味,41%的学生对上课不感兴趣是因为教学的内容无关联性,35%的学生对课堂乏味出于他们不能与教师在课堂进行相互交流,也就是老师讲得太多,他们只是被动的听。32%的学生是因为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挑战性,而有27%的学生认为老师教授的内容太难了而对课堂失去兴趣。对于课业是否具有挑战性的问题,46%的学生认为学业具有挑战性,25%的学生认为没有挑战性,63%的学生称他们并没有被要求必须拼命地读书然后成为学习上的尖子。
优质武汉中专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