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1

鳗鳗小公主
首页 > 武汉中专 > 洪湖市职业中专学校是公立吗学费多少钱啊英语作文初三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uduzhu1986

已采纳
讲清楚你的自然情况即可。根据一些同学的提问,我归纳了一下。新生入学报到时主要要准备如下东西、要注意如下事项: 相关证件。包括: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户口迁移证、党团组织关系证明(介绍信)、一寸登记照若干张(可以多带几张,以备它用),等等。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记。另外,把父母、爷爷奶奶即各个近亲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业和职务搞清楚,填下来,到学校要填各种表格,有的表格需要这些信息。钱和卡。上学要交学费和住宿费(分别为每年4500-500元与1000元左右),合计要6000左右(个别专业可能要高些,如艺术类专业)。因为新生出门较少,没有什么旅途安全经验,建议少带现金(但千把块钱还是要带的,以备一些不时之需)。可以在家中先办一张信用卡或储值卡用于交学杂费等。有的学校会给你寄一张卡,让学生把钱存在其中,你可以用这张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办一张信用卡,把它关联到父母亲的储值卡(如工资卡),每月刷卡后直接从父母亲的卡中扣款,这样的好处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让父母亲知道你的消费情况,可以自己在老家办一张储值卡(让父母亲往里冲钱),然后办一张信用卡与之关联。也可以到学校再办储值卡与信用卡,但这样你父母亲异地往你的储值卡打钱时要付手续费。一般情况下,各个学校都要配发一些学习和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东西不是无偿给你的,都要你花钱购买。学校发的物品质量都很次而且贵,建议学校发的东西如果可以不要就尽量不要,能自己买的就别买学校发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则可以在离开家时先配好,免得到学校后由于人生地不熟不好买。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带,除非学校距你家乡很近或者父母亲有机会出差来学校给你带东西。内衣和袜子至少要两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两套。如果你现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学的城市的地理气象与生活环境是否相似,那么准备的东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带些那个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学的城市在南方,那么太厚的保暖内衣裤就可以不带了)。被褥也是这样,夏天去学校,可以带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后再买。席子可以到学校根据床宽购买合适的,床单和枕头(枕套)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再买。洗漱生活用品。要带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发水、梳子、手机(看家庭条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后就能使用。男生要带剃须刀、女生要带各种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于洗脸盆、晒衣架、拖鞋、雨伞、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灯之类的东西就不一定要带了,有的学校会发,就算不发自己买也不贵(这些生活用品到了学校买也很方便,而且到时候和舍友一起去买还能快速缩短距离)。条件可以时,可以带个照相机,为自己和同学照照相,也是人际交流的一种很好方式。学习用品。可以带几支水笔、本子、字典、词典(英汉汉英词典等,包括功能强大的电子词典)、书包(背包)。如果学校没有不允许,你家庭条件许可的话,可以带笔记本。但最好不要带,尤其是当你迷恋上网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带笔记本会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和同学的正常交往。另外,还可以预备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药或创可贴之类,虽然不一定会用到它们,不过等需要的时候随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旅行箱。如果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得钱花不了,不需要买太贵的,毕业后可以买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装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即可。但不要过分大,免得不好携带,到学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长、50-60公分宽为佳。 如果可以的话,带点家乡的特产,不是一定要去给老师,而是给舍友或班上同学吃,毕竟你有四年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如果坐火车的话,可以凭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享受学生票优惠。一点小建议:大学学习勇攀高峰,加入社团量力而行,大学社会实践多多益善,尊敬老师有难必问,同学相处宽容大度,大学恋爱不鼓励也不反对。入学测试和体检。有的大学在新生报到后一段时间内,要组织几门文化课的新生入学测试,对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有较大出入者要进行重点核查。如果你考试没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担心。考试范围和难度不会超过高考,考得好坏无所谓。体检也很容易过,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学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体检时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紧的。只要你高考时正常体检、正常考试,这两项都没有问题,现在可以放心玩!当然还有另一种入学考试,那是为各种分班做做准备的,比如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分到英语快班。新生军训。大学新生要进行军训,军训一般只有两个星期。按照《国防教育法》的规定,组织学生进行军训,这是贯彻国防教育法的具体行动,是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和军队培养造就高素质国防后备力量的重大举措。参加军训可以增进同学友情,应该积极参加。如果身体条件不许可,应该尽早跟辅导员或班主任讲清楚,以免发生意外。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这个不用担心。住宿条件有好有坏,不要太拘泥于这个,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学友好相处。不要以为住宿条件差就不能适应,人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条件对你以后的成长和工作、生活很有好处,不管你的家庭是多么富有!专业不理想,调换专业。一般学校进校一年后都可以调换专业。调换专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在原专业很难学下去,学校会帮助你换一个好学一点的专业(但一般不是很好的专业,也不是热门专业);另一种是你想换一个你心仪的其它专业,这种时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转入的专业所在院系进行资格考试,考试合格才能转入,有的学校还要交一笔费用。

洪湖市职业中专学校是公立吗学费多少钱啊英语作文初三

281 评论(15)

玛雅家具

一般而言,初三毕业生未考上合适的高中是可以参加复读的。但由于公立学校是九年义务教育体制,因此,有明确规定不能在公立学校复读,但可以选择就读一些私立学校或是专门的复读学校。此外,参加复读的考生也要符合规定才能复读,比如:18周岁以下的往届初中毕业生、结业生,均可报考本市高中阶段学校。不过,有道是“无风不起浪”,虽然不清楚此次网传消息的出处和来源,但对未来中考复读政策的预判,不得不在此基础上有个警惕。传言一旦成真,上了“独木桥”的人想再回头,就没有那么简单了。高考录取率高,是不是表示在上海高考真的很容易呢?真相很残酷,上海在中考的时候就已经过滤掉了将近一半的学生,上海的初中毕业生,能进入高中继续求学的比例,只有56%左右。2016年的初中毕业生,跟2019年的高中毕业生是同一批人,很容易算出来,只有56%的上海初中毕业生,在上海拿到了高中毕业证。这个数据跟2019年上海高考的报名考生数量约为5万人也完全吻合。也许有人会说,考上本科大学不一定能成功,而中职生也不见得注定会失败。但只有被现实毒打过的人才明白,被社会淘汰过一次的人,大概率会被淘汰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可能你会自我安慰,中职现在也有“3+2”、“五年一贯制”,只要孩子不堕落,愿意学,未来还是一片坦途。但扪心自问,有几个家长敢保证自家孩子在第一次中考失利后幡然醒悟,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般从此奋发图强,最终实现完美逆袭?不管怎么说,上海如此高的高考录取率,自然使得不少外地考生想尽办法留在上海参加高考,而外地户籍想在上海参加高考的前提是高中三年有上海学籍,也就是要在上海参加中考,考上高中。外地户籍考生想在上海参加中考、高考,除了成绩好,父母是否能及时落户或者能否一直保持居住证积分达标是最关键的因素。很多人说在上海没户口也能过得很好,只要有居住证积分,小孩也能上学,一样能参加中考、高考。只能说祝你好运,在你小孩中考、高考必须用到你居住证积分的那一年,希望你的公司不会遇到像今年一样的疫情而倒闭关门,希望你不会被裁员,希望你不会因为生病失业。而对其他的想尽快解决身份问题,稳妥地让小孩留在上海升学的同学们。

98 评论(11)

魔吞不動城

上海学生初升高分流,不是在中考的时候,从孩子步入初三那一刻开始,就已经面临着这一选择。有的学生等着中考,选择体制内;有的学生选择国际学校,还有部分学生面临着无学可上风险。有很多人都说:上海中考很难。这部分人中,有一半是想冲击“四校八大”市重点的,有一半是真的连普高都考不上。还有一部分人说:上海中考简单。这部分人中,有一半目标是上海普高以及区重点,有一半是华育、兰生、上宝等这些顶级初中家长,他们基本上已经锁定“四校八大”入学名额。普高率50%的上海中考到底难不难上海中考的竞争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始终有一条线连接着每个环节,那就是中考人数。新千年之后,小学、初中每年都有很多新校建成,反观高中,并没有太多新增,导致家长和学生都在竞争顶层的教育资源。人头越来越多,压力就跟着越来越大,今年小升初的这批孩子,未来中考可能是14万人,是现在的两倍。上海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人才来上海工作生活。跟北京一样,上海是一个人才高度集中的城市,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才占比远高于一般的小城市。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遗传基因这事还是比较靠谱的,这些人的孩子大多数也不是等闲之辈,于是就会有大批高智商人才的子女进行竞争,这样的竞争无疑是很残酷的。正因为如此艰难,所以上海每年有一半的学生选择不上高中,而是转而选择读中专。4条分流方向,哪条更容易弯道超车?目前,学生面临初升高时,有这么几个选择:1、 正常中考,初升高进体制内高中2、 中考未能达到要求,进入职高、技校3、 选择上海国际高中就读,申请海外名校4、 出国到国外读高中,将来就读海外大学孩子的成长路更是,在这条不可逆的单行路上,我们与其让孩子只为高考孤注一掷,不如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多维度为他们赋能。 孩子能走传统的高分、名校、精英人生路更好,可如若不能,孩子怀揣能力,浑身散发别样的人格魅力,他们也一定不会埋没于人群,会成为让我们骄傲的人。 父母格局,决定孩子未来,很多时候,孩子的前途,就在父母的认知和未雨绸缪里。

327 评论(12)

莫小小爱吃肉

我11年参加了上海中考,那个时候我考了我们学校54名,我们学校初三一共120多人,然后我连我们徐汇区最差的公办高中都没考进,只进了个民办。这里说一下,上海中考一般以本区学生考本区学校为主,考外区学校是有名额限制的。我们初中算是一般的公办初中,除了名额分配以外很难有学生能裸考进四校这种水平的高中,不过徐汇区教育质量在上海最好,一般来讲徐汇区好一点的公办普高就比得上别区比较一般地区重点了。顺便讲下高考,我14年参加上海高考,上海那年2w人参加考试,最后一本录取1w,二本录取1w8,本科率超过一半。那年是总分600,一本线421分,考国内前几的学校要考500以上才行。网友二:上海50%学生上不了高中,是事实。我家孩子初中入学那年,学校上一届初中毕业生全部考进了高中,校长在新生家长会上大肆宣传,说这是奇迹。我当时就想作为市里排名前五的初中,全部考上高中有啥了不起呢?后来了解到,上海教育局有规定,中考按成绩排名录取前60%进普高,后40%进职校。算上一些去国外读高中的,各种原因不上高中的,总体50%的学生上不了高中的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网友三:上海小孩高中出国留学的不少。明面上上海计划初中毕业生60%上普高,40%上职校。因为上海经济发达,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一部分小孩选择出国上高中,那空出来的学位会由成绩差的递补。算上出国上高中的和市内上高中的,比例绝对超过同龄孩子的60%。网友四:我第一次去我老公(上海本地人)的小姨家,就非常吃惊为什么一个87年的孩子,居然上的是中专。这个名词仿佛是在我的父母辈比较流行的学历,这以后怎么办?然后小姨就跟我解释了,上海的中专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差,反而有不少对口的工作安排,比如表弟读的中专,之后就可以进入水利部门,虽然一开始是做最基层的测量工作,但工资也不见的低,而且参加工作早,工龄长,也稳定。对于他这样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的孩子来说,反而是一个很好的出路。网友五:上海人口众多,学生生源竞争异常激烈,中考按成绩排名,排名前60%的才能进普通高中,后40%的进职高,而且随着人越来越多,这种比例可能还会更夸张。当然还有一部分不上高中,以及初中就打算好出国读高中读大学的人。由于人口聚集,现在上海的公立学校容纳不了这么大量的学生,考上普通公立高中都是竞争激烈,如果要考重点高中名校,更加难上加难。现在许多家长选择了高级私立中学,这类私立学校通常从小学开始,每年学费昂贵,而且入学门槛高,家境普通的家庭根本难以承担这种从小到高的学费培养。网友六:这是事实,这是上海教育的一种探索,一半上高中,一半上中专,但上高中和中专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教育,上海提倡终身教育,2022实现教育现代化,比国家提前十三年实现,其实中专教育在德国是非常成熟的,校企联合办学学生出来的动手能力普遍很强,在德国中专毕业上技工类大学的学生工资并不比白领低,在上海优先发展的汽车,电子行业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

13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