尛嘴亂吃
RitaQinQin
考点 考点题型、所占分值详解及复习策略 1、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部分 涉及事业单位的改革、管理、财务等知识考点。 2、国家公职人员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建设部分 与国家提倡的廉政建设、勤俭节约、树新风等息息相关,也将成为考试的一个重点。 3、近几年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决定部分 包含:十八大、2012两会、12年一号文件等。考试必考部分,本属于科学社会主义部分,鉴于它非常重要,我们将其归为一部分。这部分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特别是十八大之后,关于十八大的考点非常多,考生需要特别注意。 4、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部分 属于政治理论部分,有几个容易混淆的地方,需引起考生的注意。 5、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必考,也是难点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包含“部分邓小平理论知识”、“三个代表”知识、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知识面非常广。这部分是考生特别需要加强记忆的部分,我们已将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胡锦涛讲话部分特别选出。这部分题库已全,需加强下记忆。 6、邓小平理论部分 以我们的经验,总体来说,邓论是事业单位考试中占比分最重的部分,也是特别需要理解的部分,把这部分掌握好了,可以说成功了一半。当然这部分在考试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原题,也可能遇不到,主要取决于考生复习的邓论教材。 7、毛泽东思想部分 基础试题,题库试题比较全面,多加强记忆,常考的是遵义会议。 8、哲学部分 哲学常识非常重要,并且是多项选择题常出的部分,重点在多选。知识点全部是高中所学的知识点。为方便考生复习,我们将哲学常识划为两部分:一、基础部分、主要是对一些哲学常识的理解;二、一些名人名句及时政、社会现象所体现的哲学原理。哲学部分的复习策略:基础好点的可以在做题的基础上把题目理解并记忆,基础差点的直接记住答案,特别是多选。 9、法律分为六部分①法理学及宪法②行政法③刑法④民法⑤商法⑥经济法 法律部分的特点(6个字):有难度,易得分。解释一下,法律部分相对于其它部分的公共基础知识来说,它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推断,另外知识点多,所以相对说来要难一些。但是法律部分考点比较集中,考来考去就是那么几个考点,把这些个考点的题做几遍,无论你懂不懂,应付考试都没问题。法律占比重最大,分为法理学、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商法、经济法。法律部分相对来说是最难的部分了,一、因为很多的考生都没有法律基础。二、法律常识不是单纯的考教材上的那几个知识点,它有很多的延伸,比如说宪法部分的《立法法》、《选举法》;民法部分的《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行政法部分的《国家赔偿法》等等吧。这些延伸也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说,法律部分需要加强复习,一是把基本知识点搞明白;二是把这些延伸部分也复习好。 16、经济常识部分 分为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经济三部分。重点是国家一些宏观调控、汇率问题。 17、管理学常识部分 管理学部分几乎是必考部分,一般2-3道题。主要考察管理学基本原理,比如行政决策、行政领导等。 18、行政管理与公告管理部分 也属于重点部分,特别是国家机构设置、职能、公共事业管理方面,这部分考生要加强复习。 19、公文写作与处理部分 考试必出,也是考生能够100%拿分的部分。考试题型是单选+多选+公文改错,把几个易混淆的知识点搞明白,保证这部分在考试中不丢分。 20、文学常识部分 近几年比较热门,题型为单选,题量不多,包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只要在于平时积累。 21、党史部分 不作为重点,主要是党的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几次会议。 22、历史部分 不作为重点,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学是重点考点。 23、科技常识部分 必考。内容涵盖广:中国的、国外的,天文、物理、化学、著作、技术、发明等等各个方面。我们把计算机常识和生活中的科技小常识单独拿出来归类。 24、计算机常识 最近几年考试的热点,题量出现逐年增多的趋势 25、地理常识部分 出现率较高的试题,相对来说简单一些,题库题量跟质量都不多,考生也应加强平时的积累。 26、生活常识 给分题,题型简单,注意平时的积累。 27、国情国力部分 高频考点,分值各地不一样,记忆类易得分,注重积累。 总的来说,事业单位考试依靠的不仅仅是教材、试题,相关的专业服务也至关重要,考生在报名、复习过程中以及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能得到专业化的指导,腾飞教育将为广大考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与服务。
花开旭航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申论答题技巧《事业单位的材料分析题如何备考》,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除了每年的省考、国考之外,各个地方会根据的自己需求招录人员,我们称这种考试为事业单位考试,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可能有些地方会考到材料分析题,这种题是很多同学比较头疼的,因为有些是材料比较少的,从材料中很难得到有效的信息。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为了答好这种题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步:掌握基本方法:在这种题的考察中一般包括二种考察形式:第一、论述题。第二、分析题议论文。(评价型分析、解释型分析、漫画类、提出对策类)。就拿分析题来说一、评价分析的答题思路是:1、亮明观点。2、分析(现状、原因、影响)。3、提出相应的对策或作出结论。二、解释型分析的答题思路:1、解释这句话的含义,揭露其本质。2、分析(现状、原因、影响)。3、提出相应的对策或作出结论。三、漫画类:1、描述漫画并揭示道理。2、分析(现状、原因、影响)。3、提出相应的对策或作出结论。分析的方法包括:1、主体分析法:个人、企业、社会、国家。2、层面分析法:思想、制度、监管、操作。3、原因分析法:内因、外因。4、时间分析法:过去、现在、未来。5、空间分析法:国外、国内。第二步:具体题目:给定材料中,在大城市控制人口的背景下,上海、北京等城市提高了流动儿童入学门槛。对此,谈谈你的看法。要求:具体、鲜明,字数不超过200字。参考答案:提高流动儿童入学门槛是不正确的。(观点)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到城市生活,导致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1、提高流动儿童入学门槛不一定能达到控制城市人口的目标。2、可能一部分适龄儿童无法接受义务教育,产生一些心理上的扭曲,行为过激,危害社会。(分析)因此。1、政府加大投入兴办学校。2、扩大公办学校的规模,让更多的流动儿童能有入学机会。3、给民办学校一定的经济补贴。4、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对策)第三步:书写工整: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可能没有字数的限制,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书写不涂改、不连笔。让你的答案看起来工整好辨认。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朝着自己的目标更近一步,有志者事竟成,在平常多练习,掌握学习方法,顺利通过考试。
真南真北
资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一、适当试题标记资料分析的一组材料,是由材料和5个试题组成,不像是其他部分那样,一个试题下面紧跟着4个选项,试题材料和题目的信息量并不是很大,只需要短暂的记忆试题即可,而资料分析由于材料的信息量很大,有些试题和材料相距比较远,所以在解答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在材料中进行标记。1、试题标记目的由于资料分析的材料,尤其是文字材料,信息量很大,而且有的试题和材料距离比较远,那此时如果不进行标记,就容易忘记或者记忆混乱而造成找出错误的数据,最终得到错误的答案。对于信息量比较大的表格材料来说,由于表格的行、列比较多,如果我们不进行标记,那么很容易找错行或者列,从而找出错误的数据。对于图形材料来说,由于数据比较凌乱,所以在解答的时候,倘若不进行任何标记,那就有可能会将这些数据“张冠李戴”。总而言之,进行标记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准数据,那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进行标记呢?且看下面的讲解。2、如何进行标记不论是文字材料,还是其他材料,在解题的时候,都是先看试题,然后根据试题的关键词来到材料中定位,找出关键句解答,所以在做标记的时候,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对于刚开始确定出来的关键词,就可进行标记,把关键词用圆圈圈住或者用直线标出;(2)然后返回到材料中寻找关键句,可以根据比较明显的“指标”进行跳跃性的阅读,从而找出关键句,并用直线勾画出关键句。二、结合选项分析不论是资料分析,还是行测的其他部分,都是给出了4个选项,那这4个选项是凭空给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如果不是,那这几个选项在设置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如何结合选项来解题呢?1、选项特点分析行测资料分析给出的4个选项,必然有一个正确的,其余的要么是用来迷惑你的,要么就是正确答案附近的,用来打酱油,对应资料分析而言,一般来说选项的设置也有以下几个原则(当然说的是一些计算性试题中):(1)、正确选项,这个显然是必须有的;(2)、最大迷惑选项,如要求2005年的值,在选项中给出2006年的值;(3)、打酱油选项,这类选项一般都是和正确答案比较接近的选项,有时候会给我们的计算带来不小的麻烦。2、根据选项选答案这种方法一般应用在选项中的数据特点比较明显,如上个资料分析的例题,其次也可以应用在当选项中的数据比较接近时,这时由于增长率比较接近,所以基期和末期的比值是十分接近,往往选项中把这两个数据均给出来,此时,可以通过分析增长率的大小,来快速得到答案。三、重点回顾主要概念资料分析中的计算型概念考查频率较高,比如:同比与环比、百分数与百分点、比重、倍数与翻番、平均数、年均增长率等,对于这些概念,要重点回顾其定义与列式方法,并注意相近概念间的差别。其中,百分数与百分点这两个概念,在考试中出现频率最高,且最容易混淆,要结合例题重点关注。
亓亓小屋
具体考试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与其紧密相连的最新的时政知识。4、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5、公文写作: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6、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7、其他知识:有关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知识、地理、历史等基本常识。
WaimanTong
编外考试一般都是改地方的综合基础知识,也就是当地事业单位考试的题目,但是有些单位按照工作性质来招考,就是两者之一,不过,我觉得你还是以考编内为准,编内也是考综合基础知识,你就要买书来读或者去华图或者中公或者其他培训机构来培训,总的来说,你要明白工作性质,编内的好歹工作稳定,只要没犯大错误,是不会失业或者开除的,编外就不一样,虽然你是考试形式进去的,就算这个单位不好轻易开除你,但是如果受到政策影响或者机构合并,不需要那么多人的话,你随时有可能下岗,除非你能够成为单位不可缺少的主力,还有可能呆久点,不然,如果碰到这些事情,也是有下岗的风险,就算编外在怎么改革也好不到哪里去,编外还是编外的,所以编外是可以过度,长期的话,除非你家庭能够给你提供良好经济条件,不然,还是要以考编内为准,如果你不急着进这个编外工,还是准备考编内吧,别想着考进编外就要马上转正,目前来看,可以说几乎不大可能的事情,还是逢进必考的,所以说编外想转编内还是要通过考试的,所以准备编内的吧!
优质武汉中专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