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蜜honey
天天~甜甜
新高考不再区分文理科,实行新高考“3+1+2” 或"3+3”模式;录取模式改为“两参考一依据”;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度;外语可考2次,取最高一次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3+1+2”模式,即“3” 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 "1” 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科;“2” 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 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3+3”模式,即"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3i门高考核心科目,而"6选3”则是由学生从6门可选科目中选择的3门科目。之前的高考录取模式为“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录取,新高考后绿取模式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2)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苏州许一
职高高考考的科目有语文,数学,专业课和英语等,职业高中主要是针对专业技术性的高中,在职业高中里不但要学习高中的基本课程,还要学习专业知识。职高高考考语文、数学、英语和专业课等。达到一定分数线后,由本省自行选录。有专科、本科两种选择。基本上考试采用“3+X”的形式,三门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为,“X”为专业综合。“3+X”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形式呈现,各科满分值为150分,考生的总分成绩由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成绩合成。“专业技能课程证书”作为考生录取的资格。职教高考,也叫职业教育高考,是相对于普通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指职业教育的专门性高考,教育部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之成为高职考试招生主渠道。职教高考采取“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考试模式。“文化素质”考试包括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80分)3个科目。“专业技能”考试包括专业知识(200分)和技能测试(230分)两部分。职教高考总分750分。职教高考延续春季高考“知识+技能”的考试模式,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文化课考试难度仅为夏考的一半,与高中阶段合格考难度相当,专业课考试也很基础,尤其是技能,经过培训每年考满分的学生也不少。夏季高考采用“3+3”的考试模式,考试内容有高中必修、选修内容以及基础上的拓展,难度相当大。职教高考本科招生计划将逐步达到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招生计划的30%,也就是说由现在的1万人增加到7万人左右,职教高考的本科升学率将提高,吸引力不断扩大,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深造的路子越来越宽,机会越来越多。职教高考制度的实施,为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深造提供了更多机会,中职毕业生可以通过职教高考,与普通高中学生一样考专科、升本科、读研究生,享受同样待遇。 报考条件1、符合下列条件的广东省常住户口的居民,可以报考:⑴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⑵应届或往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往届生需取得毕业证书);⑶身体健康。⑷服役期满退出现役、符合我省安置政策,具有高中(职中、中职、技校)毕业资格,能够正常参加学习的退役士兵。2、下列人员不得报考:⑴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⑵应届毕业生之外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的在校生;⑶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优质武汉中专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