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志泉额
农夫三下乡
学互联网技术不一定在本地呢 多看看专门的电脑学校目前学计算机 还是挺不错的好就业,计算机分很多专业如平面设计,UI设计,互联网营销,电竞,动漫,都是非常好就业的专业哦,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有机会的话去电脑学校看看的 对比看哈好点咯
呼伦小贝尔
计算机≠程序员。程序员只是计算机专业常见的就业职位,除此之外,计算机也可以选择考公务员。公务员考试中,要求计算机的职位很多,是理工类专业中可以报考的职位最多的专业,仅次于法学、会计,和中文、经济学、管理学差不多。也可以选择去做各类教师,比如中学的信息课老师、中职中专职高技校老师、大专高职本科院校的老师等。即便进互联网行业,不一定选择做开发,也可以去技术类的运维、测试,几乎不需要编程。当然也可以选择非技术类岗位,比如互联网公司的各类产品经理、运营、推广,因为了解计算机知识,内部沟通协作和外部交流推广更有利。计算机≠互联网。就像上面说的,也可以选择体制内(公务员、事业编、央企国企)、教育行业,以及其它非互联网行业比如制造业、流通业、金融业,不只是互联网行业才有需要计算机岗位。就算是做程序员,也不一定去互联网公司。其实程序员已经逐渐和会计一样属于绝大部分规模企业都有的常见职位,在互联网工作叫程序员,在任何行业和单位做IT相关开发工作也叫程序员。计算机≠加班。对上面两点了解后会明白,一般来说IT(互联网)行业加班比较多,不只是程序员,其它部门和岗位加班也很多,但是做公务员、老师,或者在企业(尤其是外企)做程序员加班相对不多。计算机≠高薪。对于计算机高薪的理解主要来自于计算机=互联网=程序员,都知道互联网和程序员高薪,所以计算机高薪,只能说如果选择了互联网和程序员那高薪的可能性比较大,其它行业和职位就不一定了,且高薪一般只存在一线和准一线,因为二三线城市极少互联网企业,即便在这些地方做程序员也不一定高薪。计算机≠青春饭。对于计算机青春饭的理解主要也是来自于计算机=互联网=程序员,因为互联网属于新生事物,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因此和互联网相关的职位和职业变化也比较大,比如计算机和程序员,经常传出互联网寒冬,某企业大裁员什么的。但是互联网作为一项新生事业方兴未艾,高潮和低谷是正常的,对计算机的需求也会一如既往。从更大的角度看,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为代表)、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为代表),都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这是一种大的趋势和方向,因此不要纠结计算机就是青春饭。但是,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特点是更新换代比较快,你现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说不定1年后就要被淘汰,这就决定了要想不被淘汰就要坚持学习,部分40岁左右的程序员可能会因为学习能力下降和精力不如从前被迫转行,但这不代表是青春饭,以前的从业经验和团队协作能力依然在,何况不少大牛程序员五十多岁依然在编程。除程序员外,做公务员、教师、国企职员等基本上没有青春饭之忧。
番茄小清新
关于就业方向,我们不妨先做个大的分类,分IT类工作和非IT类工作。针对IT类工作,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除了可以做码农(程序员),能做的相关工作主要有如下几种:软件测试工程师。简而言之就是在软件公司担当软件质量找茬的角色,及时发现软件问题并及时督促更正,确保产品的正常运作。产品助理/专员/经理。主要是负责对市场进行调查,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去研究着怎么开发个对应产品,并推动程序员同志们去实现他,如有必要还要跟程序员们干架。当然在此之前要考虑好选择什么样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等,还要协调好研发、营销和后期运营等工作,更多详情请百度。UI/网页设计师。“UI”的本义就是用户界面,是英文User和Interface两个单词的缩写,所以“UI设计师”顾名思义就是从事软件界面美观整体设计的人,还包括软件的人机交互和操作逻辑的实现。包括高级网页设计和移动应用界面设计。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过程。在实用中,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以便采取适当行动。需求分析师/工程师。这个职位是沟通用户与开发人员的桥梁,做好需求分析是一个产品是否能够适应用户要求的关键所在。需求工程师们在了解用户又了解技术的基础上掌控着项目发展的风向标。售前工程师。百度百科解释为:项目开发人员与业务销售人员的桥梁,在业务销售人员眼中,售前人员扮演的是技术人员或技术专家的角色,而在项目实施中的开发人员眼中,售前人员是专注技术的销售人员,在用户眼中,售前人员,是代表公司技术水平的技术专家。售后工程师。指产品销售出去之后对客户服务的技术人员。不同于售前工程师的是,售后技术工程师的工作更加具体,他们所面临的是客户对于产品性能和应用的具体问题,甚至是客户的吐槽、埋怨和擦屁股的工作。项目管理。这就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了,你要刚毕业肯定做不了的,想做可以好好的深入研究下需要具备的技能,有针对性的去努力。新媒体运营。百度百科解释为通过现代化移动互联网手段,通过利用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平台工具进行产品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的一系列运营手段。通过策划品
月影星云
我来回答一下你的其中两个问题吧:前景展望和就业趋势 我国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专业人员不到100万人,伴随经济结构的调整,科技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科学、工业、国防和教育事业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计算机专门人才。 (一)IT人才供不应求是世界范围的现象,许多国家都有20%至30%的缺口。欧洲IT专业人才缺口在3年后将达到170万人;美国至2006年,将缺少67万计算机专业人才。发达国家计算机人才短缺,需要从中国、印度等地招聘。德国政府已经决定给予2万个非欧盟的计算机专家特别工作许可,以弥补德国这方面人员的短缺。 (二)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相应的各类人才需求大量增加。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未来10年至15年将是世界IT发展的重点地区。今后5年,我国将在信息产业方面投资5000亿美元,市场规模将比2000年翻一翻,继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从2000年的5%提高到8%。据有关专家测算,近几年我国每年应培养20万名以上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软件产业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伴随我国软件产业的研发实力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销售额递增速度保持在35%左右。目前我国软件从业人员约40万,其中专门从事软件技术工作的软件人员不到25万人,在未来的3至5年内,我国软件企业将产生40万的人才缺口。 (四)沿海和发达地区人才需求旺盛。北京市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投资跨度15年,投资金额300亿美元。上海市将建设“微电子产业基地”,“十五”计划引进产业投资100亿美元。深圳市更被誉为“新经济公司在全球最理想的5个根据地”之一。沿海和发达地区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为计算机人才提供了广大的市场和机会。毕业生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倾向明显,同时,发达地区计算机人才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二、 就业趋势 从总体上讲,社会对计算机人才总需求量没有明显变化,但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和岗位层次将更宽泛,需求的主体由政府机关、金融单位、电信系统、国有企业转向教育系统、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等中小用人单位。由于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率与供求比例明显走低。 (一)企业是吸纳人才的主力。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大,对高新技术人才、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需求将迅速增长。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产值增长在20%以上,迅速发展和这一行业要求员工素质高的特点,成为吸收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主要企业单位。加入WTO,外国资本、公司的涌入,需要招聘大批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人才流动会偏向外资企业。 (二)教师职业倍受青睐。2002年我国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上升到6%,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教学技术的普及,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2001年全国高校和中小学教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8054元、10194元,成为近十年来工资增幅最大的职业之一。2000年全国计算机专业师范生有35%的毕业生到各类学校任教,非师范生从事教育工作的也占到38%,教师职业越来越热。 (三)考研热方兴未艾。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等学校连年扩大招生规模,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要求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短缺,高学历者会得到更多更好的机会并获得较高的工作报酬,面对就业和继续深造两条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后者。国家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为更多大学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激发了学生考研热情。 (四)献身国防成为热点。为了加快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中央采取积极措施,从地方大学选拔优秀大学生入伍。国防科技工业急需计算机人才,伴随一些重点单位向各地中心城市迁移和企业内部现代化管理机制运行,从地域和待遇来看,国防系统单位逐渐成为热门行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热点。
优质武汉中专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