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2

叶烨夜夜
首页 > 武汉中专 > 1978年湖北省中专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上家装饰

已采纳
分数线是310我考5为什么没上学呢?

1978年湖北省中专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

281 评论(14)

lifeierwawa

当年本人327分。录取线为280分。

219 评论(13)

我喜欢DHC

七八年天津高考录取分数线305。

173 评论(12)

生命若尘

77年高考与78年高考情况概述 近几天,看了一些有关1977年高考的博客,感到时过境迁,很多人对于77、78两年的高考只有朦胧的印象。对于我来讲,两次高考都参加了,而且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至今记忆犹新。这两次高考的政策有比较大的差别,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央对高考非常重视,彻底改正了文革时期极左的做法,正确贯彻“不重家庭出身,重在本人表现”政策,恢复了党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指导思想,确立了“知识就是力量”的价值观,为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战略转变做思想和组织准备。我们现在知道,1977年6、7月,8、9月两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上,邓小平同志下了决心,推迟原定的高考日程,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高考。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并在报上公布。政策规定,凡是1946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学毕业生,都可以报考。因为时间紧,各个省市自行组织报名、命题、考试。由于当时文化革命刚刚结束,除了邓小平为首的一批老革命家以外,党内大多数领导干部思想没有转变,在执行高考文件时,还带有种种不理解、不赞成,以至于抵触,反对的思想和情绪,更不用说具体负责报名、录取工作的的基层组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极左思想,实用主义思想对录取工作产生一些偏差。如在报考时,设置种种苛刻而无理的限制条件,如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知青从农村病退不到半年不得报名等;录取时,有不少家庭出身不好而本人并没有不好表现的,或是考生年龄偏大,考分很高的考生没有被录取,也即没有按照文件精神,贯彻“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77年高考上海考卷理科分为四张卷子:12月11日上午考数学(100分),下午考政治(100分);12月12日上午考理化(60+40分),下午考语文(100分)。总分400分。当时上海录取分数线在240分。但是有些学校自行规定录取分数,没有做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而是定出不同标准,加入政策里没有的家庭出身、年龄等等。如复旦大学最低录取180分,然而还有考分在320分以上的考生被拒之门外。后来检查77高考政策落实情况后,上海市在大学新生入学以后,扩招了一部分考分在300分以上的考生,当时报上报道考分在300分以上的考生全部录取的情况是不真实的,仍然有320分以上的考生没被录取,本人就是其中之一。1978年春天,按照中央部署,对1977年高考工作进行总结,检查、纠正没有严格按照中央精神,落实“重在表现”政策不够的极左偏差,对各地上诉、信访反映的问题进行政策细化,再次强调“尊重知识,选拔人才”的重要意义,要求尽可能选拔出合格的大学新生。各地政府要认真总结77高考工作。1978年的高考政策就做得很好,在报考资格上规定,凡是66届高中毕业生,不论年龄,都给予一次高考机会,(据说这是邓小平亲自加上的一条,因为66届高中毕业生是唯一一届读完高中全部课程面临高考,但因为文革,中央发出公开文件,延迟半年高考。但是一直延迟了十一年半。为了兑现中央当时的承若而加上这一条。政策规定,1979年66届高中生不能再报考大学,但是以后的中学毕业生还可以报考);在录取分数上坚决贯彻“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的公平原则;并且为了公平、公正,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确定高考正式科目为五门,对非英语专业考生来说,英语为五门以外的参考科目,不作为录取依据。7月20日至22日全国统一考试。理工科的考试日程为:7月20日上午考政治,下午考物理;7月21日上午考数学,下午考化学;7月22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英语。每门满分100分,考试满分为500分。非英语专业,英语考分仅做参考,不计入录取总分。两次高考的政策变化,说明了当时中央对于科学技术非常重视,下了决心要尽可能招收有学习基础的青年进入大学深造,尽可能快地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科研的经济建设接班人,尽可能快地填补我国科学技术队伍的人才断层。对我们66届高中毕业生来讲,还体现出一种履行承诺的负责精神。1966年,当66届高中毕业生全力以赴温习功课,准备7月高考的时候,中央发文件宣布,因为要搞文化大革命,推迟高考半年。但实际上一推就推迟了十二年。77年高考时,许多66届高中毕业生根本来不及复习十二年以前学的知识,1978年再次可以报考,使得他们有相对比较充分的复习准备。这是我们亲身体验到的。党的阳光又照耀在我们身上。关于77年和78年高考的政策变化有实例如下:例一:一位重点高中毕业的66届高中毕业生L,77年高考考得非常好,但是因为家庭出身不好,没被录取。78年4月,所在区总结77高考政策落实情况时,被作为出身不好,本人表现好的典型加以表扬。1978年以高分461分,考取重点大学数学系,是当年该系唯一的高考数学满分的新生。例二:一位在工厂里担任脱产工会副主席的67届高中生J,参加77年高考起先没有被录取,扩大招收时,因为是党员,被扩招。但是同厂一名66届高中生S,因为不是党员,只是普通工人,考得比他好,却没有被录取。例三:一位曾因病休学一年的66届高中毕业生D,在77年因为年龄超过而不予报名,他非常沮丧。到了78年,按照政策,他又可以报考了。结果他以总分440的高分被上海交大录取专科,毕业后留校边当教师边进修本科。例四:一位曾经在1965年高考并被录取的人Z,因病退学。工作十几年后,担任基层某商店支部书记。按理说,他已经参加过高考,不是77年高考招收的对象。但是他利用公章在手的权力,自己批准自己报名,又参加一次高考,后被录取。

17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