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nzheng2013
耶阿吃吃吃
全国通用的学籍号,前面的字母:①正式通过的是G,②没有通过有身份证号是L,③没有身份证号是扩展资料学籍号的确定: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省市位(2位):北京市为:01*区县编号(2位): 注:由于北京撤县改区,区县代码随之改变*学校类别(1位):①0=小学; ②1=初中; ③2=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年一贯制);④ 3=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 ⑤4=完中; ⑥5=普高;⑦ 6=职高;⑧ 7=职普高并存学校。*学校(3位):编码由各区县编制定义。注:这三位是学校编码的最后三位,即学校自编代码。*学生类别(1位):①0=小学生,②1=初中生,③2=普高学生,④3=职高学生,⑤4=小学生(借读生),⑥5=初中生(借读生),⑦6=高中生(借读生),⑧7=小学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⑨8=初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⑩9=高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届别(2位):按入学年度后两位加学年制年度计算,为学生应毕业年度的后两位。*班(2位)、学号(2位): 编码由各学校编制。每个阶段毕业后,都会在新学校重新办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籍号
木鱼199210
,没有通过有身份证号是L,没有身份证号是j,正式通过的是G。2013年秋季新学年开学,中国首部全国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我国每个中小学生都将有唯一学籍号,实行“籍随人走、终身不变”。新的学籍管理办法设计了学生学籍档案的基本内容,学籍基础信息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是流动人口还是留守儿童等。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含学业考试信息、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特长、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情况等。体质健康测试及体检信息、预防接种信息等。学生在校期间的奖励信息以及享受资助信息等。学籍管理办法规定了学籍变动处置的办法和流程,覆盖了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情况,也考虑了外籍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学籍管理问题。在新的学籍管理办法实施后,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都只有一个学籍号,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是唯一的,这个学籍号会跟随学生几乎所有的学生生涯。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全国联网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在2013年内建成。2013年10月底前全国将完成中小学生信息采集录入。采集工作将采取家长签字、修改留痕等技术手段,可实现逐级核查、永久追踪,从技术上防止随意修改学生学籍信息。
优质武汉中专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