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47

六月的橙子
首页 > 武汉中专 > 中专可以查学籍吗武汉高职单招报名条件是哪些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想得快崩溃

已采纳
近年来,单招学校越来越多,参加单招的学生也逐渐增多,虽然单招比高考简单,在高考之前,但是竞争还是比较大的。那么,参加单招需要什么条件?要做哪些准备呢? 参加单招的条件 1、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报名条件者均可报考 单招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标准,同时要求心理健康,五官端正,符合专业体检要求;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经大军区政治部批准的现役军人。 2、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单招: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高级中等教育学校的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当年被高等学校开除 学籍 或勒令退学者;因触犯刑律而被有关部门采取了强制措施者或正在服刑者;被高等学校开除学籍或勒令 退学 不满一年者(从被处分之日起,到报名开始之日止)。 怎么为单招做准备 单招考试无非就是笔试与面试,个别的需要考实际操作针对中职、中技、中专学生、。 一、单招笔试方面 笔试包含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语文的复习就是背一些课文,英语主要注重单词方面,然而数学是最重要的一科,需要做到对基本概念,定理,公式记忆准确,理解深刻,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即可,然后开始做单招试题,每天固定弄懂一套或者两套即可,实在不懂的仔细看解析。 二、单招面试方面 单招面试 不用准备太多,把以下几个常见的单招面试题记住就ok了。 1、你为什么要报考高职院校? 2、你为什么选择该专业? 3、你如何看待高职院校? 4、你对这次单招的认识? 5、你怎么构建和谐校园? 6、当你发现你选的专业不是想象那么好你最怎么做? 7、请你谈谈对所报专业的认识? 我推荐: 单招面试会问什么 单招面试常见问题 8、你认为英语对你所报专业是否有用? 9、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往? 10、如果在竞选班长你落选了,你会怎么做? 11、你怎么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12、你有什么爱好? 13、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打算?

中专可以查学籍吗武汉高职单招报名条件是哪些

143 评论(14)

火星的星星

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报名条件者均可报考单招: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标准,同时要求心理健康,五官端正,符合专业体检要求;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经大军区政治部批准的现役军人。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单招: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高级中等教育学校的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当年被高等学校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者;因触犯刑律而被有关部门采取了强制措施者或正在服刑者;被高等学校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不满一年者(从被处分之日起,到报名开始之日止)。

130 评论(12)

CSYMiracle

要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而且是中等职业学校或者是综合高中毕业,户籍要经过民政部门的同意,身体要健康,而且要有职业技能证书;适合的学生有学习成绩特别差,对于自己的高考来说,觉得毫无希望,还有学习成绩一般高考可以考上,但是单招相对来说就会更轻松而且简单些,还可以考一所好的大专学校。

344 评论(9)

酸甜苦辣咸丫头

报名条件  (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我省户籍人员,具备报名资格: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技工学校)或综合高中毕业;其中,经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审核同意,报考招收退役士兵高职院校的退役士兵(以下简称“退役士兵”)可放宽为各类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身体健康;  须取得职业技能证书,证书类别、等级及发证单位不作限制;其中,报考艺术类、其他类各专业的考生不作此要求。  (二)符合上述条件,同时符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4部门<关于做好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160号)规定条件的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具备报名资格。  (三)在中国定居、持有我省公安机关填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外侨居留证》,并符合我省户籍人员上述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具备报名资格。  (四)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  普通高级中学应、往届毕业生(退役士兵除外)或在校生;  各类高中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在各类高中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在往年参加国家教育考试中,因违规舞弊而受到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罚,尚处于暂停期内的考生;  因触犯刑律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185 评论(14)

爱美食小雅

在各种中等职业学校上学的学生,应该取得一些职业技能证书的,这些学生是具有高职单招报名资格的;比较适合文化课成绩比较一般,通过高考的话没有办法去读全日制本科,家庭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在校的职高,中专技校的学生,希望进一步提升学历和技术的,这些学生是非常适合走高职单招的。

251 评论(11)

陆老头11

一、什么是高职单招 ? 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高职院校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提高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和办学水平,根据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今年我省继续在省内部分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报名、单独组织考试、单独录取的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简称“高职单招”。根据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规定,从2014年起,所有试点院校的招生对象全部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含符合普通高考录取条件的其他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  二、单招报名有什么要求? 每所学校单招要求都不一样,高职单招只有本省的考生才能报考,一般是高中毕业生参加,有别于普通高考的是高职单招分为13大类而不是文理科,分别是:商贸管理类、财金类、政法类、师范教育类、文秘类、工艺美术类、旅游类、机械类、计算机类、电子电气类、建筑类、农学类、医学类。考生报名时选择一项作为自己的专业,通过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后进行考试。入学考试为“3+1模式”,即三门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一门专业基础知识。  三、单招报名需要什么步骤 ?登录系统:考生登录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平台(考生版),登录用户名与密码为考生高考报名时报名号与填报高考报名信息时设置的登录密码。  查看院校信息:考生进入系统后,点击左侧“查看院校信息”链接。可通过输入院校代码或者院校名称进行院校搜索;通过信息列表中的“招生简章”与“院校位置”链接,查看对应院校单独招生考试简章以及注意事项等信息。四、单招考试难不难①一般单招分数线都是200分左右,具体还要看你是报什么专业。②如果你的分数不高,建议选择冷门一些的专业。③每年都有不少学生通过单招升读大学,相信你也可以的。距离考试越来越近了,如果你对单招还没有把握,可以上网找一些免费单招试题参考一下。单招分数一般来说最高分和最低分落差很大的,但是你不能总拿最低分去比较你自己的成绩,勉强达到最低分,然后去单招考试被录取的机会是很少的,你可以多做练习,毕竟单招考试不是高考,简单些。高职单招学校单招录取的单独招生、对口招生、统考招生考生,其开学时间、学制、学历、毕业证书、收费标准、奖助学金等待遇全部相同。五、单招面试技巧面试精髓:  对自己熟悉的,答出个性;对自己不熟悉的,答出共性;对评价类的,要逆袭;对不会的,要来点幽默。 精雕细琢: 1、面试中的基本礼仪 (1)提前5~1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调整自己的心态,作一些简单的仪表准备,以免仓促上阵,手忙脚乱。为了做到这一点,一定要牢记面试的时间地点,有条件的同学最好能提前去一趟,以免因一时找不到地方或途中延误而迟到。 (2) 进入面试。场合时不要紧张。如门关着,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去。开关门动作要轻,以从容、自然为好。见面时要向招聘者主动打招呼问好致意,称呼应当得体。考官没有请你坐下时,切勿急于落座。请你坐下时,应道声“谢谢”。坐下后保持良好体态,切忌大大咧咧,左顾右盼,满不在乎,以免引起反感。离去时应询问“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得到允许后应微笑起立,道谢并说“再见”。   2、面试中的答题技巧 &自我介绍要点: 姓名-->家乡/学校/家庭-->特点 -->爱好-->特长-->专业,他们之间应是引申关系 临场发挥:  (1) 把握重点,简捷明了,条理清楚,有理有据。一般情况下回答问题要结论在先,议论在后,先将自己的中心意思表达清晰,然后再做叙述和论证。否则,长篇大论,会让人不得要领。面试时间有限,如果多余的话太多,容易走题,反倒会将主题冲淡或漏掉。这一点在面试自我介绍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  (2) 讲清原委,避免抽象。考官提问总是想了解一些应试者的具体情况,切不可简单地仅以“是”和“否”作答。应针对所提 问题的不同,有的需要解释原因,有的需要说明程度。不讲原委,过于抽象的回答,往往不会给主试者留下具体的印象。  (3) 确认提问内容,切忌答非所问。面试中,如果对提出的问题,一时摸不到边际,以致不知从何答起或难以理解对方问题的含义时,可将问题复述一遍,并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请教对方以确认内容。对不太明确的问题,一定要搞清楚,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不致答非所问。   (4) 有个人见解,有个人特色。考官接待应试者若干名,相同的问题问若干遍,类似的回答也要听若干遍。因此,考官会有乏味、枯燥之感。只有具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和个人特色的回答,

21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