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1

臭豆腐精
首页 > 武汉中专 > 中专生高考报名时间湖北师范大学考研专业排名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oanna0727

已采纳
教育学专业考研,有哪些好考的名牌院校

中专生高考报名时间湖北师范大学考研专业排名

261 评论(9)

冰雪江天

关于教育学考研该选哪所学校,众说纷纭,说法各异,但是总结起来大致分为三点: (一)考研学校的实力和氛围 如果想持续读书,从事研究工作,硕士研究生读完了,还想读博士,那么最好选择学习氛围与人文环境比较好的学校。同时应选择学位授予权完整的学校或研究机构,最好选择同时招收硕士和博士的导师。 设置教育学专业硕士点的院校中,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比较知名,尤其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 报考这些学校有一定的好处,除开考中之后能获得多种资源优势与品牌优势外,即使考研失利或面试失败,可以提前行动着手调剂,掌握先机;而且在调剂工作中,有不少非名牌的重点院校喜欢优先录取报这些学校未第的考生。 在对待考研名牌大学问题上,一般而言,名校教学资源丰富,学术氛围浓厚,前沿性的讲座比较多,这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树立良好的学术理念。如果自身的学习与应试能力比较强,我们建议大家不妨将名校作为考研首选;如果有些问题,最好是迂回策略,硕士先上名气不太大、竞争不太激烈的院校,再报考博士时可以再考虑这些院校。 (二)考研就业前景 一些单位在招聘时明显倾向于名校,一些单位在招聘时基本上只考虑名校,一些知名公司只在名校进行招聘路演。在很多情况下,名牌院校的背景无疑可以增加就业的砝码。如果客观评估自身实力,认为有那个希望,建议你不妨放手一搏。 目前,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成都、南京等地一般比较受欢迎,尤其是北京与长三角。想要在什么地方工作,求发展,最好就报考那一带的学校。这样毕业后找工作也比较方便,用人单位受就业的传统观念、地理歧视与政策限制的影响,要么本能地倾向于来自大城市来的应聘者,要么希望要熟悉本地环境的毕业生。 (三)自身的知识水平 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考研考生们在报考学校时要想尽量缩短这个距离,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平时模拟水平,比较考研各院校的历年的专业成绩差异,然后确定考研学校。 如果你成绩一般,最好是放低身价报考一区中的一般学校或二三区的考研院校,待考博士时,再行努力。当然,相对而言,考研比高考要容易。一般而言,综合历届考研考生的经验,大家都会把目标锁定在比自己就读的本科院校更高一层次的学校。此外,还要提醒2013年的考研的考生们报考时还要适当考虑学校的文化和学风、个人的经济因素、贷款和在校兼职的可能性等,但无论如何,暑期结束前对报考院校应该有个大致的思路与想法,从而有利于后续的专业复习。 你可以根据以上三点进行选择,然后去两所学校的官网看看,哪个更适合你,如果还有疑惑的话,可以去勤思的网站上咨询一下,上面的老师都是实时在线的,而且专业性也不错,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求采纳

210 评论(15)

不服沙拉

湖北师范大学是值得考研的。学校设有19个教学科研单位,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0个本科专业。建有1个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学科,此外还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还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8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湖北师范大学其他情况简介。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122人,教授133人,副教授35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43人,硕士学位的579人。教师中有“楚天学者”、“彩虹学者”、“磁湖学者”等特聘教授56人,湖北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1人。以上内容参考 湖北师范大学 学校简介

155 评论(8)

蔻蔻妖妖柒

汉语言文学可报考如下专业: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对外汉语、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等专业,其中前四个属于语言类,后三个属于文学类。文学类是很多人都会做的选择,但是考的人多,竞争压力会很大。而且往往是考文学类的会被调剂到语言类。语言类中对外汉语比较热门,但实际上是比较难找工作的。古代汉语算是冷门,但冷门往往更佳,少了竞争,如果是少数民族考的话更有优势。汉语言文学排名情况:1 北京大学2 复旦大学3 北京师范大学4 南京大学5 浙江大学6 北京语言大学7 武汉大学8 南京师范大学9 华东师范大学10山东大学11 暨南大学12 华中师范大学13 中山大学14 四川大学15 福建师范大学16 南开大学17 中央民族大学18 中国人民大学19 清华大学20 厦门大学21 湖南师范大学22 湖北大学23 上海师范大学24 陕西师范大学25 苏州大学B+等(29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宁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湘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北华大学B等(29个):湖北师范学院、郑州大学、汕头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上海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广西民族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鲁东大学、扬州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深圳大学、湖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漳州师范学院

12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