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83

雨丰是小兔
首页 > 武汉中专 > 湖北十堰17岁中专少年坠楼身亡视频讲解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有心便是海

已采纳
一方面因为班主任猥亵少女的时间与少女自杀的时间相隔两年,时间上很难串的起来作为直接诱因。另一方面,很难收集直接证据证明班主任猥亵,仅仅有女孩的申诉信。其实总的来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事情已经过去太久了。 一班主任猥亵17岁少女,致其身心受到严重打击!16年9月5日,这一天对于少女李依依来说是其人生当中最昏暗的一天。先是因为胃疼被送到教师公寓休息,紧接着在晚上八点,她就遭到了其班主任吴永厚的猥亵。整个过程包括亲吻、拥抱、肆意摸索。要不是恰好有其他老师的到来,我们很难想想依依接下来将要面对的到底是什么。但即便只是停留在了猥亵的阶段,这对于依依来说也同样是不能接受的。在其跳楼前的控诉信中我们能够看到,从那一天起,本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依依不再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孩子,她开始恐惧黑暗、恐惧老师,甚至恐惧这个世界。时间来到18年6月20日,在有过4次自杀未遂经历后,依依开始其第五次自杀,这一次她将地点选在了丽晶公寓八楼,仅仅是纵身一跃,一个花季少女就此离开了这个世界。事情到这里还远未结束,根据其信中内容,其父亲开始了状告之路,班主任吴永厚因涉嫌猥亵一审被判两年,且刑罚完毕后三年不得从事任何与未成年人有密切接触的相关教育职业。然而,这样判罚让网友们和依依的父亲并不满意,逼得一个少女自杀,竟然仅判两年,甚至只判了三年不得从事该行业,难不成三年之后就要放这个恶魔去继续坑害未成年少女吗? 二仅判两年因无法判定直接关联,恶魔老师当庭竟翻供! 事实上,因少女最终成功自杀的时间相较于猥亵发生日期已经过去了近两年,所以很难直接判定少女自杀完全是因为其班主任吴永厚的猥亵行为。法院甚至还基于此去调查依依是否在此之前就有抑郁症等可能导致自杀的疾病。这类事件本就不好裁定,再加上抑郁症这东西的界限十分难以界定,也就导致吴永厚的确很难被判处极其严重的刑罚。 然而让人更加不耻的是,被判了这么点刑罚,吴永厚竟然还想翻供,他表示用嘴给学生量体温是正常行为,想以此来免除他的猥亵事实。很难想象,这样的老师将来再重新回到教育行业,他将给多少未成年少女带来安全隐患! 恶魔在人间,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去形容吴永厚的无耻与可恶。只希望依依的家人能够早日走出阴霾,开始新的生活。

湖北十堰17岁中专少年坠楼身亡视频讲解

191 评论(14)

达宝利姜广丛

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直接证明少女坠亡跟班主任有关,才让他有机会拒不认罪拖到两年,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终将被法律制裁。

335 评论(8)

多来A梦A梦

有,那就是多关爱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多关心他们的精神状态,不要给他们太多压力。

261 评论(10)

饿魔娃娃

看地区吧,有些地区是允许高中生转学到职高或者中专的,有些是不行的,还有就是一般从高中转学到职高或者中专的话要从高一开始读起

97 评论(12)

亲亲E宝贝

因为这件事班主任并没有直接让她跳楼,只是她跳楼的一个诱因。况且已有证明证实小女孩在跳楼前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所以他的罪行比较轻微。

232 评论(12)

香了哩个辣

有方法,首先就是要加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也可以开展这样的课程,还有就是要及时疏导孩子们的不良情绪,然后要加强安全教育。

156 评论(9)

碎碎便便

1某晚上十点整左右,上海卢浦大桥上发生了一起让人无比痛心的跳桥事件。据报道,跳桥的是一位上职高二年级的17岁男孩。事发当天,他因在校和学生发生矛盾,在车中被妈妈批评,随后打开车门从桥上一跃而下。妈妈紧随其后,可是一切都太快、太突然了,她只碰到了儿子的腿。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儿子从桥上跳了下去。无助的妈妈向桥下看了一眼,然后蹲在地上不停地用手拍打着桥面,那一刻妈妈该是多么的崩溃与痛心呀。当目击者报警后,把孩子打捞上来时,已无生命体征。男孩跳桥的整个过程不足5秒钟,他没有一丝犹豫与停顿,就这样轻易地放弃了自己17年的生命。看到视频的人无不感到伤心与震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花季少年,如此决绝地就与这个世界匆匆告别?妈妈当时到底说了什么,让他做出了如此冲动的事情?不过,从报道的视频上,我们可以看出,妈妈当时一定很激动,把车子停在了路中间,而且还下车走到男孩坐的后排左侧的位置。像是和孩子说了什么,然后又坐回了驾驶位,不一会儿,男孩就迅速打开车门,从桥边跳了下去。孩子能做出如此极端的事情,与妈妈的情绪有着一定的关系。不知这位妈妈有没有先了解事情原由,就开始批评自家孩子。其实,不管是不是男孩的错,妈妈都应该心平气和地进行疏导,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及承担自己该负的责任。青春期的孩子本身情绪就不稳定,存在逆反心,父母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放平心态,与孩子平等交谈,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2就在前不久,河南信阳有一位12岁的男孩悬挂在距离地面10多米高的房顶护栏外,情绪非常激动,嚷着要跳下去,场面十分危险。几名赶到现场的民警,在合力协助下,才将男孩安全救下。然而,在救助的过程中,男孩一直不配合,全力反抗。经了解,男孩姓赵,父母离异,一直跟父亲生活。当天上午11点多,赵某的爸爸发现了他私藏的手机,愤怒之下当场把手机砸坏,于是,男孩就赌气爬上邻居家的房顶欲跳楼。但幸好解救及时,没有让事件向更坏的方向发展。就在本月初,江苏句容也发生了一起让人无比沉痛的事件。9岁男孩因撞碎学校玻璃,担心受到责罚,留下一封写给奶奶的遗书从17楼跳下,当场身亡。只因一点点小事,孩子害怕被发现,被惩罚,就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来相抵。而事发时间与他自杀之间相隔两天,他一直没有告诉家人,可以想象他这两天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与煎熬。当我们在议论孩子心理太脆弱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如此害怕,如此轻视自己的生命?这难道与我们的教育没有关系吗?很多人总是会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情绪特别激动,采用批评、惩罚或是恐吓、打骂的方式来管教他们。甚至有的会对孩子说一些“你有什么用”、“当初还不如不生你”等一些厌恶的话语,让孩子找不到价值感与存在感,认为自己活着就是一种错误。对生命的价值没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孩子才会那么不重视自己的生命。一个情绪极端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情绪暴躁的父母。3昨天晚上听了一节有关教育孩子的录音课,名字叫《晚一天再教育,效果会更好》。其中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妈妈总是会用说教与命令的口气要求女儿做事情。可女儿却偏偏和她唱反调,不按照她的要求来,两个人就会争吵,矛盾不断加剧。后来,女儿渐渐地对她疏远了,有什么知心话也只对爸爸一个人说。妈妈终于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开始学习改变自己,先从控制自己的情绪开始。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位朋友,她让女儿喊阿姨,可是女儿没有喊,就扭头走进自己的房间。当她和朋友在客厅聊天时,女儿总是进进出出,一会儿要这个,一会儿又要那个,妈妈很生气,好几次想要呵斥女儿,但都忍了下来。朋友走后,妈妈也没有就刚才的事,批评她。两个人平静相处,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睡了一觉起来后,妈妈觉着竟一点也不生气了。妈妈送女儿上学的时候,才心平气和地和女儿聊起昨天的事。没想到女儿主动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下次不会再这样做了。妈妈在气愤的时候,很好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当众批评孩子,而是通过暂停让彼此都冷静下来,最后却收到了最佳的效果。《正面管教》一书中说:积极的“暂停”是要帮助孩子感觉更好,而不是让他们“感觉更糟”,不是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暂停”可以让彼此都冷静下来,接通理性的大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要父母去学习改变,控制情绪,才能不激化矛盾,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不会做出极端的事情。4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数据: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有8人自杀未遂。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有数据显示: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1个考虑过自杀。第一次看到这些数字时,简直不敢相信。这些自杀的孩子:有的是因为学习压力大,经常被老师批评。有的可能是和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一时想不开。也有的可能是,玩手机、玩游戏被家长训斥从而引起轻生的念头等等。那些每天从我们身边走过的孩子,有可能心里就有着自杀的念头,想想就有些可怕。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感觉生无可恋,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能获得勇气。当孩子犯错时,经常受到批评或是打骂,就会对自己产生无能的感觉,认为自己活着没有价值,从而自暴自弃。或是产生报复心理,通过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自杀也是孩子报复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让伤害他的人痛苦、内疚一辈子。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好好地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教育孩子时,少批评,多鼓励,协助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与关注,才能尊重他人,敬畏生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无论遇到什么磨难与不公,都能勇敢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33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