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1

噗噗小维尼winnie
首页 > 武汉中专 > 武汉市中专学校一览表2006试卷及答案图片高清图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arenchao1983

已采纳
2006年黑龙江中考文言文考试范围是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出师表> 5<桃花源记> 6<岳阳楼记> 7<醉翁亭记> 9<送东阳马生序> 10<与朱元思书> 12<记承天寺夜游> 1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4<爱莲说> 15<陋室铭> 16<曹刿论战> 17<五柳先生传> 18<三峡> 但是好象还加了1或2篇 语文 试题结构增加综合性作文形式更自由开放 黑龙江省2006年的中考语文考试,命题依据仍然以2001年《标准》所规定的考试范围为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保障考试内容有合理的覆盖面,又能够重点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学生自由发挥提供空间考试的要求注重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从而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基本题型虽然还是以填充、问答、作文为主,但2006年的考试说明也提出了“在保证稳定的基础上,题型适当创新”的原则,因此,今年的题型也会采用图表、标示、批注等形式。选择题趋于消失,主观题将几乎占据总的题量。选材考虑到了学生回答的多种可能性,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为学生自由发挥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试题结构和部分分值有变化试题结构在2005年的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学习。各部分内容呈现的特点也稍有变化:“积累与运用”部分会继续考查学生语音、汉字、书写、标点、词语、句子、病句、修辞、语言运用、诗文默写、语段考查等知识,这部分分值有所下降,这块分值放到了综合性学习这一板块中;综合性学习今年将以独立的板块出现,考查的是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尤其注意的是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即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其考查的重点就是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能力;阅读以考查精读能力为主,现代文将继续沿袭课外材料,文言文阅读材料主要参照语文教材,继续选用课外材料。 客观题将进一步减少,主观题型、开放题型将进一步增加。阅读的文章将以完整的篇章,强调整体的感知,重点考查理解、感悟、创新的能力,考查对文章的语言、主旨、风格、情感、价值的体验。 口语交际在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基础上,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作文的形式将更加自由开放: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选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但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按课标要求和2006年的考试说明,都要求考生“在创造性表述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及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数学 重点考查实践能力不出偏题、怪题 数学考查的内容以2001年《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为基本依据,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 考试目标主要是考查学生应掌握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考查学生初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合作交流中积累的经验来观察分析现实社会,独立解决学科内相应问题和日常生活、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考查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考查学生用数学书面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能力、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与优化改进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考查学生充满自信、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测试中加强对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应用等过程的考查;在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数学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等方面发展情况的考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试题将有效发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求解)题、证明题、开放性题、应用性题、阅读理解题、探究性题等题型的功能,其中应用性试题力求体现时代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题中不出偏题、怪题和死记硬背的题目。 考试内容包括(1)数与代数:实数、整式和分式;(2)方程与不等式: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3)整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4)图形的相似: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5)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对称、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图形的相似;(6)图形与坐标;(7)图形与证明;(8)统计与概率;(9)实践与综合应用。 试卷结构(1)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大领域所占百分比与它们在数学教学中所占课时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数与代数约占40%,空间与图形约占40%,统计与概率约占20%。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在前面三个领域的考查中渗透考查;(2)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试题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它们所占分数的百分比分别约为20%~25%、15%~20%、55%~60%。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作图题和应用题。解答题按给出的要求应写出文字解答或证明以及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解答题将分步赋分。 难度分布易、中、难题分值比约为5∶4∶1,其中容易题难度系数为7以上,中等题难度系数为5~7,难题的难度系数为2~49;整卷难度系数约为65。 英语 选材更加贴近课本第Ⅱ卷凸显两大变化 今年中考英语说明体现出以下特点: 稳中有变“稳定”体现在2006年中考试题的分值、题型及难易程度变化都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第Ⅱ卷上:(1)完成句子,在2005年的完成句子的基础上细化为根据汉语提示或英语释义完成句子,补全单词或词组。(2)实验区的书面表达,增至两道作文题,供学生选择。 2006年考生是我省大面积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对他们的考查也将更加贴近课本的特点,即信息面广、词汇量大、考查语篇理解,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中考英语第II卷将有以下变化:按要求完成句子将变为:A)用下列方框中的词或短语完成句子;B)用所给词或词组的正确形式填空。补全对话中有一篇将改为七选五的选择题。在第II卷中,还将加上一道任务型阅读题,即读文章后,提取信息填表。 关心热点两耳要闻窗外事,不可只读圣贤书。这是当代中学生的职责和义务,也是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考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生存的环境。关注奥运会等体育赛事,学习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等。 体现新课标理念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情感,用英语做事情,考查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对异国文化的了解。 更加广泛地面对全体学生有面对优秀学生的拔高题型,更多的则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题型,保持了稳定,有利于基础弱的学生的发挥。从第II卷的题型变化来看,减少了学生记单词的数量,只要你能读懂,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从某种意义上讲,试卷的难度降低。选材广泛,涉及学生的实际生活。阅读中有关于游戏的,有关于视觉科学的。着重考查学生在阅读中用单词和变化单词形式的能力。在任务型的阅读中,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对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写作则是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用英语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贾瑞芳曹运静整理 物理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2006年黑龙江省初中毕业物理学科考试与2005年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考试的主要依据由教育部2000年8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改为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考题难易比例、合卷分值有调整易、中、难题分值比由2005年的5:3:2调整为5:4:1,也就是说,中等题比例有所提高而较难题的比例有所下降。 2005年物理、化学合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物理占85分,化学占65分;而06年物理、化学合卷满分为120分,其中物理占70分,化学占50分。 试卷结构有变化2005年知识内容比例为:力学38%,热学12%,光学和原子物理8%,电学42%;06年考查内容比例为:科学探究约20%,科学内容约80%(其中物质约20%、运动和相互作用约40%,能量约40%)。2005年题型分布比例:选择题17%,填空题30%,作图与实验题30%,计算题23%;2006年题型比例:选择题约20%,填空与作图题约30%,实验与探究题约27%,综合题23%。 从以上变化和教育考试改革的形势来分析,试题将会非常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考查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并且注意在实际情境中加强对科学概念和科学原理的考查。同时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但此类考查也会灵活多样、联系实际,以便引导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试题的综合程度会更强。探究实验的考查是物理学科重点关注的内容,与这门学科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它不但体现在实验探究题中,其他试题也渗入了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的能力考查。 化学 试题易、中、难比例为5:4:1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与培养 比较2005年与今年的中考说明,应该注意各版本教材相互重合的知识点,考查的重点更加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与培养。 考试范围试题背景资料的选取不受《课标》和教材的限制,可能更为广泛与灵活,平时的教学与复习应该关注和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大事件、新材料、新发现。如食品、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科技前沿、新能源等涉及的化学知识。第九、十章的知识肯定会有所体现,可能以背景出现,教学要注意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广度,不必钻得太深。基本知识板块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等。 考试内容与要求在重视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关注化学核心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开放性思维训练,重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试卷结构试题题型和往年一样为选择题(四选一)、填空以及简答题、实验及探究题和计算与分析题。在题型分布比例上略有所调整。选择题由25%调整为28%,填空及简答由42%调整为38%,实验与探究由22%调整为24%,计算与分析由11%调整为10%。在今年总分值减少的情况下,选择题可能会由8个减少至7个,填空与简答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可能比以往更高,注意训练学生语言描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实验探究的考查力度加大,注重学生从信息中提取化学信息的能力,试题模式可以参看05年课改区试题以及今年中考说明,尤其注意新题型的训练。计算题为一个,要求掌握化学式、溶质质量分数、化学方程式等方面的简单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上更加注重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分步骤给分。今年的中考试题易、中、难各类试题的分值比由去年5:3:2变为5:4:1,难度有所降低,但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知识面要求更广。 政治 新理念新结构新题型 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其中思想政治60分,历史4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采用两卷制,第I卷为选择题,占全卷总分值的36%左右;第II卷为非选择题,占全卷总分值的64%左右。 考试内容和题型比例略有调整在思想政治学科60分值中,初三内容约占45%(27分),初二内容约占40%(24分),包含5%的陕西时事在内的时事部分内容约占15%(9分),均为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期间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和陕西省重要时事。题型比例为,第I卷选择题约占思想政治试卷分值的35%左右(21分),第II卷非选择题约占思想政治试卷分值的65%左右(39分)。开放性试题约占思想政治试卷分值的35%左右(21分),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之比约为6∶4。易、中、难题的分值比约为5∶4∶1。整卷难度值控制在65左右。 考试范围的内容有所减少《考试说明》对以往的中考内容进行了调整,删除了新课标中已不做要求而现行课标仍存在的学习内容,同时将十六大之后补充的教学内容,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明确了能力层次。需要强调的是,属于“活动”层次要求的考点共有30个,占1/3。这些“活动”要求,大多都是通过列举、参与、调查、关注、谈看法、提建议等形式呈现的,这就为设计活动类试题提供了知识基础,而这些题目都是每年试题的重点和“亮点”。 命题将进一步向新课程理念靠拢今年的试题将从9个方面体现新课程理念:①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②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育目标。重视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自主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③注重学科内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综合;④进一步体现开放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⑤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体现应用性和探究性;⑥体现时代特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⑧在观点正确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真实见解;⑨设置选作题,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 第一次采用“题型示例”的形式对考试的各种题型进行“示例”,透露出的考试信息是:①淡化学科的政治色彩,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社会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突出试题的价值立意和教育功能,实现知识的生活化、人文化;②现实生活中一些对学生有重要教育意义的问题将成为命题的热点和重点。这些问题有的是从“小”处入手,选材于学生日常的生活现象,有的则从“大”处着眼,碰撞重大社会问题;③试题将淡化知识理论体系,加大试题的开放性,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思维;④试题(特别是开放性试题)将设计一些强调学生实践和参与的环节;⑤答案设置采意不采点,要为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留下最大的思维想象空间。 历史 重基础知识 试卷结构及试题类型命题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五个板块;命题将全面渗透新课程理念,体现课改精神,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考查知识主要包括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等。考查能力主要有:基本技能,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想象能力,迁移能力,独立思考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历史评价的能力等;注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主要涉及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爱国主义情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民主与法制的意识,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国际意识等;试卷结构是政治历史合卷,但不会综合考查。分值为满分40分,试题估计在11道左右,时间为30分钟左右。题型可能有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非选择题一般以试图分析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等方式呈现。考试形式为开卷笔试。 命题趋势分析将会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乡土历史的考查上将会占较大的比例;将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多以巧妙的情景式叙述切入,注重对历史的感悟,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复习对策整合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将分布在教材同地方的考点具体内容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以时间顺序或历史不同阶段进行整合,并构建起树形知识网络,复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视热点,重视教材中与陕西相关的内容。复习时要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尤其注重与陕西历史相关的热点知识,如红军长征胜利、西安事变等;要勤思考,善于总结方法规律。要多做样卷,掌握应考技巧,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做题时,切忌做偏题、怪题和难题。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贾瑞芳整理 简析2006年《考试说明》 仔细研读《考试说明》不容忽视 具有规范中考命题工作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广大考生和教师了解考试要求,进而增加考试透明度。它不仅是广大师生复习备考的依据,还是命题人员命制试题的依据。《考试说明》为我们描绘了今年中考化学试卷的试题构成蓝图。 《考试说明》中涉及的几个“比例” 试题难易比例 较易试题 约50分 中等试题 约20分 较难试题 约10分 试题题型比例 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35分 非选择题 45分 填空题 约22分 实验题 约15分 计算题 约 8分 试题内容比例 基本概念和原理 约24分 元素及其化合物 约26分 化学实验 约20分 化学计算 约10分 预测2006年考试方向 背景分析:目前黑龙江省2006年中考 突出“稳定” 2006年试题应该继续保持近两年的命题风格,试卷中的题型、题量、主干知识、考查能力层次等不会大起大落。 其中课标卷《考试说明》将中等难度试题比例中8分降至容易题,即容易题扩大了8分,保证了及格率。 突出“双基” 应该与2005年相近,注重双基的考查,加强重点、主干知识的考查,兼顾能力考查,在能力的考查中会加大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考查的力度。 突显“变化” 试题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体现新课程理念,渗透过程与方法,研究开放性和探究性的呈现方式。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注身边的化学现象,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体现中考对初中化学教学的正确导向性,这是新课改对中考试题的新要求,因此试题的变化应是我们备考人员意料之中的。 控制“难度” 化学全卷要保持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总体难度应控制在接近2005年平均分较为合适。 试题以求实现良好的区分,让优秀学生也有发挥潜能的空间。整卷要控制难度,但未必只有出难题,其可行地做法还有:常见试题变型,提高中档试题的考查力度,加强学科内知识点的综合程度,提高综合、分析考查力度,加强推断能力,提高化学用语等考查力度。 2006年的科学备考指南 研究《考试说明》的方法 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和要求进行复习,考什么复习什么,考多难复习多难。狠抓双基落实,突出复习备考的重点和主干知识,注意化学用语规范、语言表述到位。以便明确复习备考的主攻方向。 研究分析两年试题的特点 笔者研究发现:试题体现了“有利选拔,兼顾水平、平稳过渡、稳中求变”的命题指导思想。 同时,体现出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科特点,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对教学改革有较好的导向性。试卷重视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 下面笔者对“示例”进行简单的分析: 选择题第1、2题,体现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选择题第3题,体现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综合;选择题第4题、填空题2、3题,体现化学与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实验的综合;计算题第2题,体现了化学实验与化学计算的结合;填空题第1题,体现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化学计算的有机结合;实验题第2题,渗透了探究性实验试题的考查;探究性实验就是借助实验手段来解决“未知”问题,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尽管题目本身的探究程度和探究方式还不完全尽如人意,但应意识到为体现新课改的精神,为展示学生的创新意识,2006年试题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探究性、开放性实验试题。 2006年的复习策略 注意回归基础 建议认真阅读课本(特别是几本教材交叉的章节),主攻方向是65~70分中等和容易试题,提高中低档题得分率。 注意网络形成 化学复习应突出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带动其它知识块的复习,或者是将其它知识内容融合在这条主线中。 注意突出重点 在148个考试内容中D级要求层次有32个,重点集中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占16个,是总数的50%。《考试说明》中有明确规定,这里不再一一列出。 注意综合运用 中档以上的选择题中的四个选项一定会涉及四个知识点,非选择题中各知识块的考查会更加融合。加强综合性试题的专题训练,帮助学生进行细致分析。 试题核心:辨别典型的代表物。 解题依据: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实验全过程分析、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手段,最终确认物质。 综合因素:实验过程与实验方案的综合,物质性质与实验现象的综合,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的综合,实验数据与定量计算的综合。 注意联系实践 注意联系生活、社会、工农业生产,环境问题(空气、水),资源问题(节约用水、电,合理利用燃料等)、安全问题(防火,防爆,防化学中毒等)。 关注2006年的几个重要的世界日,例如:环境日、气候日、无烟日等。善于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身边的化学现象。 注意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过程中的环节: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或猜想),收集证据(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建议每一位在复习阶段,依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个专题,进行一次完整的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会探究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作用。

武汉市中专学校一览表2006试卷及答案图片高清图

351 评论(10)

剪刀手七七

2006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图1是“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一个宣传栏,仔细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图1 (1)请在后面横线上写出“略”字的读音: 。(1分) (2)按照部首检字法,“博”字应查 部。(2分) (3)下面词语中的“领”字与“领略”中的“领”宇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领土 B.领悟 C.领唱 D.领袖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自由地读书 有乐趣, 常常能因书中某一隽永的句子而 ,并对人生某一方面产生一种难得的顿悟。 A.即使 也 茅塞顿开 B.不仅 还 心有余悸 C.不但 而且 豁然开朗 D.虽然 但是 融会贯通 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2分)(1)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十分刻不容缓。 (2)针对目前互联网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很多人发出文明办网。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庄子是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B.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著名词人。 C.《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 D.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的《钦差大臣》,叙述了一位市长拜访某化学家的经过。 5.在一次主题为“走近名著”的知识竞赛中,某同学要回答《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品的相关问题,请帮助他完成下列各题。(4分)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鲁滨逊在荒岛生活时解救了一个野人,他给这个野人起名叫 。(2分) (2)请从下列故事情节中,选出对鲁滨逊的经历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 A.在从巴西到非洲贩卖黑奴的途中,他遇到了很大的风暴,被刮到荒岛上幸存下来。 B.他从叛变的船员手中解救了落难的船长,并随船长一道返回英国。 C.航海遭遇风暴后,他游到岸边沉沉睡去,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捆住,看到身上有许多小人。 D.他到非洲去贩卖小玩意儿和零碎杂货赚了一笔钱,这使他发财的欲望更强烈了。 6.诗文默写填空。(6分)(1)最爱湖东行不足, 。 (2) ,家书抵万金。 (3)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 (4)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5) 《陋室铭》中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的句子是 , 。 7.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8.2006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以“中国记忆”为主题的板报设计评选活动。图2是你班尚未完成的板报,请为它做好文字编辑工作。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注:文化遗产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与情感记忆。它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古文化遗址、古建筑、艺术品、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音乐等。 材料一:乐山大佛是峨眉风景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迄今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 材料二:“夏之韵”诗文朗诵比赛于2006年6月6日在××中学落下帷幕。 材料三: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艺术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材料四: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上面四则材料,不适合选入板报的是哪一则?请简要谈谈理由。(2分) (2)板报的内容要求有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对出下联,写在下面方格里。(书写要求规范、工整)(2分)上联:登长城览神州风貌下联:□□□□□□□□二、阅读理解(65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15分)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2分)(1)军: (2)约: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已而之细柳军。 (2)先驱日:“天子且至!” 11.阅读选文后,请你谈谈周亚夫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12.“飞将军”李广也是汉代一位名将,《汉书》对他有如下记载。请阅读这段文字,回答问题。(6分) 孝文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①从军击胡,用②善射,杀首虏③多,为郎④,骑常侍⑤。数⑥从射猎,格杀猛兽,文帝曰:“惜广不逢时令⑦当高祖世⑧万户侯岂足道哉!” 【注释】①良家子:平民子弟。 ②用:因为,由于。 ③首虏:敌人的首级。④郎: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⑤骑常侍:郎官的加衔。 ⑥数:屡次。 ⑦令:假使。 ⑧世:时代。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8题。(20分)献你一束花冯骥才 ⑴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⑵她一直垂着头。前四天,她从平衡木上打着旋儿跌在垫子上时,就把这美丽而神气的头垂下来。现在她回国了,走入首都机场的大厅,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她怕见前来欢迎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国经过这里时,都跑来帮着她提包儿……有什么脸见人,大败而归! ⑶这次世界性比赛,她完全有把握登上平衡木和高低杠“女王”的宝座,国内外的行家都这么估计,但她的表演把这些希望的灯全都关上了。 ⑷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们中间,不受人注意,心里反而没负担,出人意料地拿了两项冠军。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空前热烈的迎接。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死死纠缠着问: ⑸“你最喜欢什么?”她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看见一束花,便说:“花!”于是就有几十束花朝她塞来,多得抱不住。两年来多次出国比赛,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牌回来,迎接她的是笑脸、花和摄影机雪亮的闪光。是不是这就加重她的思想负担?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开精神的压力。这次她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觉自己有些不稳。内心立刻变得慌乱而不能自制。她失败了,并且跟着在下面其它项目的比赛中一塌糊涂地垮下来…… ⑹本来她怕见人,走在队伍最后,可是当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也好像有意避开她时,她感到冷落,加重了心中的沮丧和愧疚,纵使她有回天之力,一时也难补偿,她茫然了。是啊,谁愿意与失败者站在一起。 ⑺忽然她发现一双脚停在她眼前。谁?她一点点向上看,深蓝色的服装,长长的腿,铜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儿。原来是机场那女服务员。正背着双手,含笑对她说:“我在电视里看见了你们比赛,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来迎接你。” ⑻“我真糟!”她赶紧垂下头。 ⑼“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⑽“我是失败者。” ⑾“谁都不能避免失败。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女服务员的声音柔和又肯定。 ⑿她听了这话,重新抬起头来。只见女服务员把背在身后的手向前一伸,一大束五彩缤纷的花捧到她的面前。浓郁的香气竞化作一股奇异的力量注入她的身体。她顿时热泪满面。 ⒀怎么?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13.选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14.选文第②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选文第④、第⑤两段在记叙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6.选文第⑥段中“奇异的力量”指什么?(3分) 17.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4分) 18.拓展链接。(3分) 下面是冰心诗集《繁星·春水》中的一首小诗,请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大海呵!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 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藤华的世界,想到了自己的胸怀,想到人类的博大和宽广。 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D.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凄清悲凉。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15分)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的造福于人类。 (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 19.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3分) 20.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3分) 21.选文第③段加点字“约”有什么作用?(2分) 22.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3.请从“节约”的角度,拟一则富有文采的宣传用语。(4分)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4~28题。(15分) ①古今中外,对水的比拟甚多。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说最高尚的品德像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求回报的水一样,可谓把对水的比拟推向某种极致。近读有关新解“上善若水”的文字,感念世事人生,不觉便生出感慨:以水为镜,可映鉴人生,人生如水,方潇洒一世。 ②平和心态静如水。唐代诗人刘禹锡感叹“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心虽不如水,但不等于不可以达致。水从高处来,只向低处流,乃至归入大海,贵在平静低调。人生如是,遇事当有平常心:知足者常乐——在名利问题上,没有奢望,就没有失望,更不会绝望;能忍者常安——除非大是大非,少争我高你低.忍耐、忍让一下也就海阔天空、心平气和了;老实者常在——不做亏心事,当个老实人,行得端、立得稳,有时眼前可能吃点亏,但最终不吃亏。 ③正直为人明如水。水无颜色,晶莹剔透,清澈见底。为人处事若透明如水,则一生光明磊落。东汉名臣杨震在任时,旧部王密夜晚怀揣十金拜见,并称:“暮夜无知者。”杨震严辞拒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四知”足见杨震磊落的胸襟! ④轻看名利淡如水。人生于世,若能学水的清澈本性和“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则不仅精神居于高处,人生也将进入开阔处。要达到如此境界,最需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须知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淡泊名利,不为名利而争,人生必甚畅意。这正如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虽身处闹市,耳畔却无车马之喧,超然物我之外,可谓人生一种境界。 ⑤笑对坎坷韧如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坚定者是水;“抽刀断水水更流”,坚韧者是水。人生道路犹如九曲黄河,曲折坎坷不平坦。“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困难,面对坎坷,需有胸襟,更需坚定、坚韧。无论自然界的灾害,还是生活上的挫折,当淡泊从容,沉着应对,宠辱不惊。若此,则“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⑥人生,当如水之静,如水之明,如水之善,如水之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2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5.选文第②、第④两段位置可否互换?为什么?(3分) 26.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7.选文第④段加点词“如此”指代什么?(3分) 28.批注,是一种最常用的读书方法,是给文章加上批语和注释,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法、语言等方面写下阅读心得和评语。请你任选一个方面,给选文第⑤段作批注,写在下面的空白处。(3分) 三、写作(60分) 29.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天,作家刘墉到一个酿酒的葡萄园参观。 “1994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夏天干燥,生产的葡萄特别甜。” “葡萄不怕干死吗?”他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园主说,“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藤不怕,放任它生长的怕。” “为什么?”作家不懂。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天一千,就受不了了。葡萄要扎根深,常修剪,结的果子才甜美呢。”园主回答。 要求: 1.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4.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2)请以“沐浴在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根据自己所写文章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字: 4.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353 评论(9)

Charles2Lillian

2006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试卷英语(课改试验区)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分数 一、听力理解(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填人题前括号内。每段对话读两遍。( ) 1Who’s wanted on the phone? A.Lucy. B.Dave. C.Jim.( )2.Where are they talking? AAt a B.In a shop. C.At a party.( )3.What will the man drink? A.Tea. B.Coffee. C.Coke.( )4.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for one month? A.$30. B.$90. C.$120.( )5.When are they going to see David and Clare? A.At 9:00 in the morning. B.At 5:00 in the afternoon. C.At 7:00 in the evening. 第二节 听下面几段对话或独自。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填人题前括号内。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三个小题。( )6.Who often takes the girl to movies? A.Her mother. B.Her father. C.Her uncle.( )7.When are they going to see the movie? A.This morning. B.This afternoon. C.This evening.( )8.How many people are going to the movie? A.Two. B.There C.Four.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至第10两个小题。( )9.When does Joe want to get up today? A.At 7:40. B.At 8:00. C.At 8:20.( )10.What do you think Joe is? A.A teacher. B.A student. C.An engineer.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1至第12两个小题。( )11.What are Linda and Hank going to do tomorrow night? A.Go to a game. B.Visit Lisa. C.Finish a report.( )12.Why does Hank leave this message? A.Because he will be late to meet Linda. B.Because he won’t be able to go with Linda. C.Because he wants to tell Linda some good new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3至第15三个小题。( )13.What will they have for lunch? A.Chinese food. B.Indian food. C.American food.( )14.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go to the zoo? A.Because the animals there Can act. B.Because he likes to stay with animals. C.Because there are some special animals.( )15.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instead of going to the zoo? A.Go shopping. B.Try special food. C.Visit the art museum. 第三节 听下面一篇短文。根据短文内容确定下面照片上人物的名字,并将其标号填入表格中的相应位置。短文读两遍。 Lucy 16. Mary 17. Kate 18. T0m 19. Mike 20. 二、单项选择(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 )21.一Be careful, you will make mistakes in your exams. --I know that,Mum.One can never be too careful. A.and B.or C.nor D.but ( )22.1 wanted to explain,but he didn’t give me any . Axcuse B.chance C.way D.choice ( )23.—My pen is lost and I can’t find it anywhere. 一S0 you will have to buy . AIt B.few C.one D.any ( )24.—What beautiful shoes you’re wearing! They must be ex.pensive. —No.they only 10 yuan. A spent B.took C.paid D.cost ( )25.一Do you know Hong Zhanhui? 一Yes.He’s the college student has moved Chinese people a lot. A who B.which C.what D.whom ( )26.I arrived at the airport the plane had taken oft. A after B.while C.when D.before ( )27.—Where’s M Yu, do you know? 一Well.it's hard to say.But I saw him——a football game just now. A was watching B.watching C.had watched D.watched ( )28.--I feel really before the interview —-Take it easy.Sure you are the best. A patient B.serious C.nervous D.cool ( )29.一Must I go and do it now? —NO,you__.We still have two more days. A.shouldn’t B.Can’t C.needn’t D.won,t( )30•Xiao Li is the fight person to show the foreigners around,for of us can speak English. A all B.each C.both D.none 、 ( )31.—come and join US.Jimmy! --I’m sorry, but I'm really busy now.If I____time,1 would certainly go. A-will have B.have had C.had D.have ( )32•I hear the 2006 World Cup is held in Germany________ June 9m____July 9th. A On;and B.from;to C.between;on D.during:to ( )33.一You’ve left the light on. —0h,sorry._____and turn it off. A.I’ve gone B.I’11 go C.1 went D.I’m going( )34.--I’ve got a little_____in my house. 一Why not keep two or more? A.juice B.mice C.bread D.fish ( )35.一Y()u are standing too near to the rⅣ.Can you move a bit____? 一0K.Mum.Is it all fight here? A.faster B.slower C.farther D.nearer( )36.As close friends,they used to walk to school________ A.face to face B.1ittle by little C.step by step D.side by side ( )37.—They say there’s a new restaurant nearby. _ Yes,and it——for no more than a week. A.has been open B.opens C.is opening D.is opened( )38.——the water was cold,Wei Qinggang jumped into it to save others. A.Although B.When C.If D.Because( )39.Peter says that the Whites are on holiday, but no one knows——. A.where they have been B.where are they C.where are they from D.where they have gone ( )40.--I’m going to act in Jack Chan’s new movie! ---Congratulations! You’re really——. A.a lucky dog B.a black sheep C.a cold fish D.a white elephant三、完形填空(1 5小题,每小题1分,共1 5分) 先通读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相应空白处的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填人题前括号内。 Once upon a time,there was a child ready to be born.So 41 he asked God,”they tell me you are sending me to 42,but being SO small and helpless, 43 am I going to live there?” “44 the many angels(天使),I chose one for you.She will be waiting for you and will take care of you.”God replied. ‘'But here in Heaven(天堂),I do 45 else but sing and smile! That’s enough for me to be happy.” God said,‘‘Your angel will sing and smile for you every day.And you will feel your angel’s love and be 46.” The child said,“And how am I going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when people talk to me 47 I don’t know the language that men speak?” God told the child,‘‘Your angel will tell you the most beautiful and sweetest words you will ever hear, and with 48 patience(耐心)and care,your angel will teach you 51.” The child said,“I’ve 50 that on the earth there are bad men.who will protect me?” God said,“Your angel will protect you 51 it means risking her life(冒生命危险).” “But l will always be sad because l will not see you any more.” “Your angel will always talk to you about 52 and in fact,1 will always be next to you.” At the moment there was much peace(静寂)in Heaven,but voices from the earth could already be heard,and the child,in a hurry, asked,‘'Oh,God,if I am about to 53 now, please tell me my angel’s 54!” “It is not hard to remember,” God replied 55.“You will call your angel Mommy.” ( ) 41.A.every day B.any day C.one day D.some day ( )42.A.the earth B.the moon C.the country D.the sea ( )43.A.where B.how C.why D.when ( )44.A.Between B.For C.Among D.With ( )45.A.nothing B.everything C.anything D.something ( )46.A.10nely B.happy C.excited D.surprised ( )47.A.though B.whether C.after D.if ( )48.A.no B.1ittle C.much D.some ( )49.A.where to go B.how to speak c.what to say D.which to choose ( )50.A.heard 。 B.remembered C.forgotten D.said ( )51.A.when B.as soon as C.since D.even if ( )52.A.me B.you C.US D.her ( )53.A.die B.work C.study D.1eave ( )54.A.address B.name C.number D.job ( )55.A.angrily B.sadly C.softly D.shyly

30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