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仅仅
凯大大!
一、填表(6分) 二、选择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在序号上打“√”(4分) 三、照样子填空(4分) 1.例:(波涛汹涌)的大海 2.例:(静寂)的夜晚 ( )的大海 ( )的夜晚 ( )的大海 ( )的夜晚 四、补全下面的比喻句(6分) 1.战士们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向敌人。 2.远看瀑布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男孩又黑又瘦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修改病句(6分) 1.我一个人也不怕,只怕爸爸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上,我在院子里数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喝了杯开水以后,我全身才感到有点温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判断对下面这个句子的三种理解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里打“√”(3分) 我望着摇摇欲坠的星星,仿佛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周围飞舞。 1.这句话主要写星星像要掉下来一样。( ) 2.作者把星星比作了萤火虫。( ) 3.这是一句拟人句。( ) 七、缩句(6分) 1.李时珍轻声地说出了一个古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接过奖状激动得热泪盈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0分)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做出贡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谦虚—— 黑暗——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 3.在文中找出三个反映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蜡烛很谦虚的词语。(6分) 台灯______ _______ ________ 蜡烛______ _______ ________ 4.将句子写完整。(6分) 蜡烛具备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把短文分成两段,并写出段意。(4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35分) 想起这事就高兴 要求:有条理地将事情发展过程写清楚,重点写出为什么高兴,具体描写怎样高兴。 四年级小学语文第七册期末试卷答案 一、衣,A,3,(1); 扌,K,8,(2); 口,p,6,(4)。 二、(2);(2);(2);(1)。 三、(供参考)1.汹涌澎湃;一望无际。 2.宁静;繁星满天。 四、1.海涛一样 2.一道白银 3.个小猴子 五、1.我只怕爸爸一个人。 2.晚上,我在院子里数着天上的星星。 3.喝了杯开水以后,我全身才感到有点暖和了。 六、2 七、1.李时珍说出了古方。 2.他激动。 八、1.骄傲;明亮; 2.(2);(1)。 3.高傲;炫耀;趾高气扬;谦虚;惭愧,默默无闻。 4.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5.第一段:第一到第二节,第二段:第三节到第四节; 段意:(1)台灯向蜡烛炫耀自己既漂亮又有用。 (2)当台灯出了故障后,蜡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九、(略)。
刘聪1988
2011-01-15 16:51minirabbit9912| 二级 四年级按课文内容填空四年级练习卷四年级( )班 姓名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浩浩荡荡地( );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 )”。3、《观潮》这篇课文,作者按照( )( )( )的时间顺序写的,记述了( )大潮( )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4、《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课文共( )次提到鸟的天堂。5、那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 )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 )6、爬山虎的脚步(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7、爬山虎的脚长在( )。( )长( )地方,反面(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 )一样,也是( )的。8、《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围绕着爬山虎的脚来写的,先了写( ),接着写( )最后写( )。9、《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把蟋蟀比作( ),把蟋蟀的巢穴比作( )这样写的作用是( )。10、《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的体裁是( )作者是( )国的( )。11、巨人终于明白了:“(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12、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特点是( )。作者是从( )( )和( )三个方面来表现白鹅这一特点的。13、猫的性格( ),主要表现在既老实又( ),既贪玩( )既胆小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 )14、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梅花”指的是( ),作者是把( )比作( ),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15、《搭石》这篇课文主要是赞扬了( )16、读着《搭石》这篇课文,一幅幅生动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 );急着赶路的路人,发现( );一行人走搭石,( )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 )若是谁遇到老人,( )17、《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年( )月( )日,( )青年小钱患有严重的白血病,( )青年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抵达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 )。18、“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是( )19、当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为什么而读书”时,有的说是为“( )”。有的说是为“( )”。也有的说是为“( )”。为“( )”……面周恩来却坚定地回答:“( )”周恩来这个读书目的表现了他( )20、叶圣陶先生给肖复兴改文章时,把题目《一张画像》改成《 》,把“书皮”改为( )把( ),表现了叶圣陶先生( )。2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 )次具体描写了叶圣陶先生的院子满墙的爬山虎:第一次这的是( );第一次这的是( )。22、《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自己改作文,并请自己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 )。23、最初的恐龙像,( ),后来繁衍成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 ),最后终于脱离恐龙同类,变成鸟飞向蓝天。24、这样( )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 )。25、北京的颐和园是个( )。26、《颐和园》这篇课文作者是按( )的顺序来记叙的,作者先写进入颐和园的( ),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 )。走完( )后来到( )脚下,抬头仰望( )和( )等建筑物。接着登上( ),站在( )前面向下眺望湖光山色,然后从( )下来,来到( )。走过长长的( ) ,然后走上湖中的( )玩。27、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个比喻句把( )比作( )和( ),突出了昆明湖( )和( )的特点。
优质武汉中专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