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9

KellyYin0816
首页 > 武汉中专 > 湖北中专考试试卷语文真题及答案高一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uckyXue521

已采纳
街上到处都是,不过语文的话没什么练得必要,湖北的语文题一直都没有多难,多练理综,数学之类的很有用

湖北中专考试试卷语文真题及答案高一

344 评论(13)

囩囩囡囡

关注微信公众号:升学爸妈,底部栏输入:微信,添加升学助理微信,发送科目+年级+地区,留下邮箱号和手机号,客服会在第二天发送到你的邮箱。

216 评论(9)

waterimilan

2010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共3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汉 字(10分)1.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①经典是一种精神,携 五千年浩荡古风,在斑斓中飞扬。(选自刘汉俊《经典中国》)②转眼过去了的日子,也是充满xiá 想的日子。(选自王蒙《青春万岁》)2.下边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则药品广告,用字巧妙,颇有意味。请你分别说说两个加点字的不同含义。(2分)药材 ① 好,药才 ② 好。3.请在下边的方框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2分)①门可罗 意思: ②声名 起 意思: 4.汉字具有强大的组词功能,不同的字序组合往往表达着不同的词义。下列新诗正是利用汉字的这一功能创造出了隽永含蓄的意境,请仿照诗中几对加点词语的组词特点,另选两组同类的词语填写在下边的空格处。(2分)我为一些词语后悔/比如年少或是少年/而我躲在另一个词后面/我又感觉羞愧/察觉和觉察/但是我喜欢蜜蜂甚于蜂蜜。——纳什《蜜蜂》① 和 ② 和 5.近年来,在东亚“汉字文化圈”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如日本2008年的年度汉字是“变”,2009年的年度汉字是“新”,这两个字均反映了日本近两年间政坛演变的特征,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较强的象征性;中国2008年当选的年度汉字是“雷”,2009年“被”字的拥护者颇多,这两个字具有鲜明的中国网络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民情民意。请根据你对时事的了解,为今年的中国遴选一个“年度汉字”,并简要说明你遴选的理由。(2分)年度汉字: 遴选理由: 阅 读(60分)一、 领略先贤诗文之芳醇 (16分)[甲诗]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注释】①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乙文]百丈山记①◆朱 熹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②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往来,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注释】①百丈山: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与今武夷山市交界处,海拔690米。②瀵(fèn)涌:水同源分流喷出。6.[甲诗]中作者观景的时间顺序经历了哪几个过程?请选取诗中的相关词句填写在答案的空格处。(2分)7.请根据[甲诗] “晴天雨”的注释和相关诗句提示,说说“夏夜霜”是什么意思?(2分)8.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甲诗]和[乙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就( ) 殚( ) 若( ) 或( )9.纵观[甲诗],有人认为是“望”字统领全篇,有人认为是“夕”字统领全篇,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10.通读[乙文],说说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作者以立足点为中心,共写了哪几个方位的景物?(2分)11.请用“/”线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2分)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12.翻译下边的句子。(2分)台东径断,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13.积累链接:请默写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颈联。(2分)二、品味园林建筑之艺术 (12分)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宗白华①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②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③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④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⑤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⑧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 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 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⑨概括说来,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14.在作者看来,中国园林建筑除了应该遵循 的思想外,尤其应该满足 的要求。(2分)15.阅读文章第③段,请用简短的话说说中国园林建筑中的窗子主要具备那两种功能?(2分)16.说说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2分)17.根据本文所提供的相关知识,说说为什么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3分)18.请在文章第⑧段的横线处填充一组对应的关联词。(1分)19.积累链接:在小学时,我们曾经学过杜甫的一首《绝句》,其中有两句诗写出了门窗“可望”的审美效果,请你默写出相关诗句。(2分)三、感受中国大儒之风骨 (13分)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李兴濂①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群真正称得上文人的人。不管是在乱世还是盛世,不管是高居庙堂还是身处茅庐,他们以血泪蘸笔,嶙峋傲骨,直书亘古不移的人文理想,构成了一幅激荡壮美的长卷。在当代,梁漱溟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他的自信,他的无畏,他的真诚,他的傲骨,也与古代文人一脉相承。②民国初年,梁漱溟从北京顺天中学堂毕业报考北京大学,不意未取。他回家发愤说:“我今后一定要够得上叫北大请我当教授!”1918年,蔡元培真的电请他去北大哲学系任教授。谁人不佩服他的自信!③抗战中,梁漱溟在重庆办学,有反“政府”之论,沈醉带特务闯进学校去查办他。梁漱溟则正气凛然,针锋相对:“我这是小骂,对你们,对抗日有好处,如果你们仍不改悔,我今后还要大骂。”浩然之气令特务也怕三分!④1970年,全国政协机关对新《宪法草案》学习讨论,梁漱溟最后一个发言,他讲了“两句话”:“一是,据我所知现代宪法最早产生于欧洲,其最初的出发点之一是为了限制王权。换句话说,宪法的产生就是为了限制个人太大的权力。有了宪法,则从国家元首到普通公民都得遵循,而不能把任何一个人放在宪法之上。现在的‘宪草’序言中写上个人的名字实在不妥……在此我声明一点,我不赞成把个人的名字,包括把接班人的名字写进宪法……二是,我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与今天的‘宪草’对照,发觉条文少了许多。条文少不见得就一定不好,但有的重要内容少了却让我等不甚了了。比如没有写上设国家主席,一国的元首不能没有。设国家主席是一回事,选谁当国家主席合适是另一回事。现在的‘宪草’偏偏没有设国家主席这一条,如此‘草宪’,实为置国统、政体于不顾!”此论令四座咋舌,寂静肃然,空气凝滞! ⑤梁漱溟还作诗讽刺某位“文化名人”:“淡抹浓妆务入时,两朝恩遇鬓垂丝。曾经招对趋前席,又见讴歌和口词。好古既能剽甲骨,厚今何苦注毛诗。民间疾苦分明在,辜负先生笔一枝。”⑥身处乱世逆境,却始终以天下道义为己任,以良知为己任,刚直不阿,铮铮铁骨,足以震烁于今!中国的二十世纪,假若没有梁漱溟,该有多么失色! ⑦梁漱溟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可谁能说他不是中国的一位文化巨人,一位伟丈夫?20.作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先生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21.请按照下列句式把梁漱溟先生在1970年《宪法草案》学习讨论会上的发言,归纳为两句简单的话(每句不超过10个字)。(2分)一是反对 二是主张 22.请分别解释第④段中两个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宪草”: “草宪”: 23.请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概括梁漱溟所讽刺的这位“文化名人”的低下人格。(2分)24.请你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和梁漱溟的精神风骨,说说为什么“中国的二十世纪,假若没有梁漱溟,该有多么失色!”?(3分) 积累链接:由梁漱溟的人格魅力,可以自然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的两句话。(2分)予独爱莲之 , 。四、欣赏山水文化之和谐 (11分)中国人的山水观◆罗 兰①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所不同。中国人游山玩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征服的“壮志”。②过去中国人谈游山,从未见有人说他“征服”了某个冰封雪冻的高山而引以为傲。中国人游山是欣赏它的深邃幽缈、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含蓄之美,所以说是“寻幽探胜”。“寻”与“探”,都意味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赞叹激赏之情。唐朝诗人常用山林来造境,以表达他们的禅思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是 ,所以,中国人游山是纯然精神上的快乐与解脱,绝无一丝欲“征服”而后快的敌意。③再看中国人对水的态度,也与西方人有所不同。我常觉得中国人都是天生的道家,而道家哲学的具体象征就是“水”。从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庄子的《秋水》,借河伯与海神来比喻见识的小与大,再到《渔父》,借江上渔父来象征一种不屑世俗仪节的超然,都是用“水”来给人造成浩阔博大的思想境界,然后才对照出个人的渺小。因此,中国人游山玩水的“玩”,是“玩味”的“玩”,而不是介入其中的玩。文人乘月泛舟,静态多于动态,用心灵多于用体力。④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几乎可以从日常一切活动之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即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历来文人与武人都不鼓励匹夫之勇,他们饮酒是为了 ,游山是为了 ,玩水是为了 ,郊游是为了陶冶性灵。旅行家徐霞客或许比较特殊,他是为了探寻地理山形,不是纯欣赏,但也未闻他以“征服某山”自我夸耀,他只是向大地求知而已。⑤中国人欣赏山水的态度也可以从山水画中看出。国画中绝少穷山恶水,纵使孤峰插云,仍不会给人险恶的感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后人临摹王维的《雪石图》、燕肃的《寒岩积雪图》,都使人觉得幽静之至,却又深藏着生机,而不使人感到惊惧可畏,望而却步。这是中国古人借艺术所表达的对世界的善意与爱惜,显现温柔敦厚之美。使人无论读诗看画,在孤高超诣之中却能感到无限的温和与安慰。⑥人类有史以来,确实克服了无数自然界的阻力,创造了文明,这是值得夸耀的一面,但人类真正的成功,还是要与自然合作而善用自然,因“征服”而贬损了对自然界的欣赏,固非人类之福;因“征服”破坏了自然界运行的秩序,恐怕更是人类之祸了。26.总体说来,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什么不同?(2分)27.请将下边三个词分别还原到第④段的空格处,(填写序号)(3分)A.赋诗 B.旷怀 C.寻真 28.文章第④段把徐霞客的例子拿出来特别说明,请问在表达上有什么意义和作用?(2分)29.读完全文,你认为人对自然应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2分)30.积累链接:请顺其思路,在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后仿写一句。(2分)五、分享温馨智慧之美丽 (8分)智慧的美丽◆董建文①那天晚上看王小丫的《开心辞典》,我流了泪。②是那个人感动了我。他的家庭梦想全是为别人,几乎没为自己要一件东西。他有个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电脑但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王小丫问,那你怎么给妹妹送去?他说,我再要两张去加拿大的往返机票啊,让我的父母送去,他们想女儿了。听到这,我就有些感动,作为儿子,他是孝顺的,作为兄长,他是体贴的, 。 ③主持人也很感动,她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一台电脑给你父母?他说,因为父母很想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妹妹,所以,要给他们一台电脑,让他们把邮件发给她,也让妹妹把思念寄回家。④这就是他的家庭梦想,几乎全为了家人。主持人问,有把握吗?他笑道,当然。因为要答十二道题,而每一道题几乎都至关重要,要达到顶点谈何容易!答到第六题时,他显然很茫然,这时他使用了第一条求助热线,让现场观众帮助他。结果他幸运地通过了,但他很平静,甚至有些沮丧。主持人很奇怪,因为要是别的选手早就欢呼雀跃了,为什么他这样平静?他说,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这道题而他不会。这时我简直有点欣赏他了, 。⑤答题依然在继续,悬念也越来越大了,人们也越来越紧张。到最后一题时,我手心里的汗几乎都出来了,好像我就是那个盼着得到一台打印机、两张往返加拿大机票和一台电脑的人。仅仅为了他的孝顺和对妹妹的宠爱,也应该让他答对吧。⑥最后一题出来了,居然是六选一。而且是有关水资源的。他静静地看着这道题,好久没有说话,他的父母也坐在台下,紧张地看着他,而主持人也好像恨不得把答案告诉他一样。这时他使用了最后一条求助热线。把电话打给了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电话接通了,他却久久不说话,对面的妹妹就急了,哥,快说呀,不然来不及了。因为只有三十秒钟的时间。王小丫也急了,快说吧,不要浪费时间了,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⑦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了,妹妹,你想念咱爸咱妈吗?妹妹说,当然想。坐在电视机前的我着急了,天啊,都什么时候了!还儿女情长的,难道他要放弃自己最后的圆满吗?我几乎都要生气了,怎么有这样冷静的人啊?他又说了,那让咱爸咱妈去看你好吗?妹妹说,那太好了,真的吗?他点头,很自信地,是的,你的愿望马上就能实现了。然后时间到了,电话断了。天啊!我一下子明白了,这道题他根本就会。他只是想给妹妹打个电话,只是想把成功的喜悦让妹妹分享!⑧我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为他的智慧,为他超乎常人的冷静和美丽。果然,他轻轻地说出了答案,我看出了王小丫的感动和难言。王小丫说,从来没有像你这样的选手。⑨是的,从来没有,像他一样的冷静和智慧,在最后的关头,在久久的沉默之后,给大家带来了满怀的喜悦。而在台下的父母,眼角也悄悄湿润了。⑩我一直以为只有“情”是美丽的,比如爱情、亲情、友情,从来没有想到,智慧也会如此美丽。它让我们慢慢麻木的心灵,在这个美好而机智的夜晚,轻舞飞扬。31.请根据前面内容提示,把下边两个句子还原到文章第②和第④段结尾的空格处。(请填序号)(2分)A.这是何等冷静而自信的一个男人啊。B.这是多好的一个男人啊。第②段后应为 第④段后应为 32.本文中的人物对话都是采用间接引用的方式,请用直接引用的方式改写第④段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33.通读全文,你觉得小伙子的美德体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两个方面)(2分)34.积累链接:感动之余,让我们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最后两句来为这一家人祝福吧。(2分) , 。注: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文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写 作(50分)35.《智慧的美丽》一文中,小伙子的智慧为什么显得如此美丽?那是因为他的善良为他的智慧打下了靓丽的底色,不错,善良的智慧应该是最美的智慧,但创造的智慧,生活的智慧,学习的智慧,劳动的智慧……同样也是美丽的,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美丽的智慧》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1.不得抄袭试卷上的原文。2.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汉 字(10分)1.(2分) ①xié ②遐2.(2分)①材料、用材;②才能够、才能3.(2分)雀,麻雀;鹊,喜鹊,像喜鹊一样4.(2分)示例:语言和言语;花落和落花;人家和家人;歌唱和唱歌;开放和放开。(说明:答案应尽可能是固定词语。)5.(2分)例:年度汉字:和遴选理由:创造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例字1分,理由1分。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关注时事及理解运用汉字的能力。只要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遴选出一个字,并能结合当前的时政热点表达出自己遴选的理由即可。若遴选的汉字没有关注时政热点或者遴选理由交代不充分的不记分。)阅 读(60分)一、领略先贤诗文之芳醇(16分)6.(2分) 夕茫茫 → 灯火万家 → 月照平沙 7.(2分)是月光照在沙滩上明白(银白)如霜的意思。8.(2分) 就:靠近,登临;殚:完全,尽;若:好象;或:有的 ;9.(2分)认为“望”统领全篇的(1分),是从作者观景的视角来看(1分);认为“夕”统领全篇的(1分),是从景观的主体内容来看(1分)。(两种说法各有道理,不分高下,言之成理即可。)10.(2分)立足点:石台(1分)。方位:(石台)东南;(石台)西南;(石台)下;(石台)东。(答对二或三个给5分,四个全给1分)11.(2分)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画对一处得1分)12.(2分)石台东面,小路断绝,那些畏惧险途的人不敢走(过),到这里值得观赏的景物也就穷尽了。(“者”“度”“是”“穷”四个关键词的翻译错一个扣5分)13.(2分)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错一字扣1分)二、品味园林建筑之艺术(12分)14.(2分)可行、可游、可居(1分,少一个扣5分);可望(1分)15.(2分)一是透气功能;二是审美功能。(摘抄文中原句作答亦可)16.(2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答“过渡作用”亦可)17.(3分)因为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既“可居”(1分),又“可望”(1分),符合园林艺术的特点(1分),所以,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意近即可)18.(1分)不是……而是……19.(2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错一字扣1分)三、感受中国大儒之风骨(13分)20.(2分)主要体现在他的自信,他的无畏,他的真诚,他的傲骨。(少一点扣5分)21.(2分)一是反对在《宪法》中写上个人的名字;二是主张在《宪法》中设国家主席。 22.(2分)“宪草”:宪法的草案;“草宪”:草率的宪法。(说明:本题是“汉字部分”第4题的延伸,第4题旨在让学生关注此类词语现象,本题旨在让学生辨析此类词义差别。) 23.(2分)阿谀奉承 趋炎附势 溜须拍马。(说明: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体诗的理解能力和诗意的概括能力。)24.(3分)中国二十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政治灰暗,人性扭曲。很多知识分子三缄其口,明哲保身,有的甚至丧失人格,卖身求荣,而梁漱溟先生的真诚无畏确实起到了震烁于今的作用。失去他,是时代的不幸,有了他,是时代的荣幸。(意近即可。说明:这是一道学科渗透的综合探究题,旨在考查学生课外阅读和学科知识渗透的综合能力。能联系历史背景得1分,能答出梁漱溟的精神风骨得1分,能答出梁漱溟的历史作用得1分。) (2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错一字扣1分)四、欣赏山水文化之和谐(11分)26.(2分)中国人对山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征服的“壮志”。27.(3分)A C B28.(2分)文章引用徐霞客的例子,一是为了说明徐霞客对山水的态度是为了向大地求知,他有别于一般中国人纯欣赏的态度。(1分)二是为了使文章在论证上更严谨、更透彻。(1分)(意近即可)29.(2分) 要取一种“与自然合作而善用自然”的态度。30.(2分)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空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这句诗是东晋陶渊明的诗句,是一个错误的参考答案。感谢博友的指正)(错一字扣1分)五、分享温馨智慧之美丽(8分)31.(2分)第②段后应为B 第④段后应为A32.(2分)他说:“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这道题而我不会?”(人称改换1分,用引号5,问号5。)33.(2分)孝顺、 冷静、谦逊、 智慧等。(答对一处给1分。)34.(2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错一字扣1分)写 作(50分)35.作文 (50分)【评分细则】选文《智慧的美丽》与作文题《美丽的智慧》,虽然只调换了一下语序,但审题的重心却有了细微差异。选文无疑是在写一个智慧故事,但这个故事之所以美丽,并不完全是因为智慧本身,而更多地还是因为智慧背后的善良与谦逊,那是美德的光辉,更是人格的魅力。智慧当然是美丽的,但美德照耀下的智慧则显得更加光彩动人。所以,本文的重心是“美丽”而非“智慧”。而《美丽的智慧》的审题难度则要小得多,它只需要选学生自己生活经历中创造,生活,学习,劳动的任何一个智慧故事加以演绎,表现出智慧本身的魅力,则算抓住了重心,审准了题目,所以,本文的重心是“智慧”而非“美丽”。形同质异,不可不察。一类文:45分-50分 能紧扣“智慧”选材,并表现出智慧的“美丽”,材料精当,结构严谨,语言优美。二类文:40分-44分 能写一件和“智慧”相关的事,虽然“美丽”的特点不够突出,但材料具体,结构合理,语言通顺。三类文:30分-39分 能写一件和“智慧”相关的事,但没有表现出“智慧”的美丽,并且材料杂乱,结构一般,语言贫乏。四类文:0分-29分 材料与“智慧”没有关联,并且结构散乱,语病较多。注:1.总分评定前,根据书写情况好坏,适当给予奖惩,在上下3分范围内浮动,以满分为限。2.总分评定后,错别字另行扣分。3个错别字扣一分,每篇扣满3分为止

293 评论(8)

11月de蔷薇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一、选择题:(20分)1、下列词语,音、形全部准确无误的一组是: ( )A.装载(zài) 监(jiān)生 间(jiān)或(偶然,有时候) 孱(chán)弱B.缪(miù)种 模(mú)样 朱拓(tà) 睥(bì)睨C.搭讪(shàn) 诡(guǐ)秘 思忖 (cǔn ) 胡诌(zhōu)D.执拗(niù) 憎(zēng)恶 涎(yán)皮 吮(shǔn)吸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讥诮 僵绳 寒喧 沸反盈天 B、骄痴 噩梦 怂恿 出于义表 C、瞎制 贮立 通碟 随声附合 D、 诡秘 国萃 祭祀 联绵不断 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 看来跟他毫不相干, 惹得他闷闷不乐。 他的一个同事到教堂参加祈祷式去迟了, 要是他听到流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 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A.总是 虽然 但是 要是 或者 还是 B 凡是 虽然 却 要是 或者 总是C.要是 虽然 却 凡是 或者 总是 D 凡是 然而 却 如果 那 还是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侯老很动感情地说:“搞旅游,建宾馆,无可厚非;但绝不能焚琴煮鹤,任意破坏植被、水源和野外文物。” B.这些人简直不可理喻,没有票硬要进来,终于被工作人员赶出去了。 C.他们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誓言,发奋苦练,终于在巴塞罗那夺得四枚金牌,雄辩地说明哀兵必胜。 D.前人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经验,我们的改革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等,只会耽误时机。 5、选出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 ) 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①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②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③他本来也以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④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A ; ; 。 。 B , ; ; 。 C ; ; 。 : D ; ; ; :6、填入横线上的句子,与上文衔接得最恰当的一句是: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夫子在赞叹光阴易逝的同时,不是在赞美你那不倦的精神么?你为了人类的幸福,磐石当道——你要流,高山封锁——你要流;日日夜夜流,月月年年流,世世代代流。 A. 有谁能像你这样从不固步自封,永远前进呢?B. 有谁能像你这样不畏艰险,舍已为人呢?C. 有谁能像你这样在赞扬声中不骄不躁永远前进呢?D. 有谁能像你这样善于克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呢?7.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12月19日起,我省北部、西部以及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受高空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交汇影响,形成今冬第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 B.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平凡而细致,但却是我们的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之一。 C.这个地区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增加智力投资,改变了落后局面,贫困面减少了三倍以上。 D.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园林建筑与诗文、绘画等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其体例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其中列传是记述诸侯帝王以外的高官名士的事迹的。 B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善于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了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 C 《兰亭集序》选自《晋书•王羲之传》,作者是东汉人王羲之,世称王右军,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D《归去来兮辞》选自东晋大诗人陶潜的《陶渊明集》,“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道芷阳间行 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③少仲尼之闻 ④乐琴书以消忧 ⑤项伯杀人,臣活之 ⑥吾得兄事之 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⑧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⑨外连衡而斗诸侯 ⑩秦孝公据崤函之固A ①/②③⑥/④⑦/⑤⑨⑧⑨/⑩ B ①③/⑤⑧⑨/②⑥/④⑦/⑩C.①/②⑥/③④⑦/⑤⑨/⑧/⑩ D ①/②⑥/③⑦/④⑤⑨/⑧/⑩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 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B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C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封府库,而待将军D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窃为大王不取也 二、翻译及名句填空(16分)11、翻译(6分)(1)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名句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1) ,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 ,威振四海。(3)我国的成语源远流长,许多来自于古书,请写出《鸿门宴》中的两个俗语:今者项庄拔剑舞, 。大行不顾细谨, 。(《鸿门宴》)(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兰亭集序》)(5)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___________。 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三、文言文阅读(20分) (一)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3、解释加点的词:(2分) 尊: 铦: 抗: 及: 14、翻译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天下非小弱也: (2)、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15、上文的论点是 。作者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从四个方面把陈涉和九国作了对比,这四方面依次是(每个方面只能用两个字概括): 、 、 、 。(3分)(二)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众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16、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有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亦足王也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B 我何渡为 何辞为C 今独臣有 籍独不愧于心乎D 所当无敌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17、对下面句中的省略部分补充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吕马童)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B.吾闻汉购我头(以)千金,邑万户C.不忍杀之,以(之)赐公 D.马童面之,指(以)王翳曰18、对“吾为若德”一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我就送你一个人情吧。 B、我的行为必须像一个高尚之人。C、 用行动表示一番好意。 D、我的行为正如一件高尚的事。19、对本段文字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 文中的项羽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人情味的活生生的人物。B. 文中写项羽“顾见”叛将吕马童,吕马童开始不敢正面相看,后又转向王翳,以掩饰自己的窘态。C. 文中项羽不忍心杀死自己的坐骑,并将它赐给亭长,既表达感激之情,又尊敬他是一位长辈。D. 文中描写项羽同乌江亭长的对话,虽然表露了项羽愧对江东父的心迹,但也表明项羽对自己的失败仍然没有清醒的认识。20、(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由项羽这句话变化而来的一个俗语是 。(1分)(2)宋女词人李清照面临国难民忧,曾写过一首政治抒情诗,借项羽当时的心态抒发自己的情是: (2分)四、现代文阅读:(26分)(一)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21、用概括性语言说出文段中是怎样以夸张的讽刺手法描写了别里科夫的外表及其生活习惯特征的,并指出文段刻画出的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6分)(1)、外表特征: (2分)(2)、生活习惯特征: (2分)(3)、人物形象: (2分)22、别里科夫希望“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23、对画线一句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借代的修辞方法,表明他所教的古代语言也是他身上的套子的一部分。B.借喻的修辞方法,揭露他所教的古代语言也像他用来逃避现实的套子。C.比拟的修辞方法,证明古代语言对他也有保护作用。D.暗喻的修辞方法,指出他所教的古代语言也是他借以逃避现实的套子。(二)生命的出口林清玄坐在窗边喝茶看报纸,读到一则消息:一个高中女生为情跳楼自尽,第二天,她的男友从上跳入河心,也自杀了。这时候,一只小黄蜂从窗外飞了进来,在室内绕了两圈,再回到原来的窗户,竟然就飞不出去了。可怜小黄蜂不知道世上竟有①“玻璃”这种东西,明明看见屋外的山,却飞不出去,在②玻璃窗上撞得“咚咚”作响。忙了一阵子,眼看无路可走了,它停在③玻璃上踱步,好象在思考一样,想了半天,小黄蜂突然飞起来,绕了一圈,从它闯进来的纱窗缝隙飞了出去,消失在空中。小黄蜂的举动使我感到惊奇,原来黄蜂是会思考的,在无路可出之际,它会往后回旋,寻找出路。对照起来,人的痴迷使我感到迷茫了。对于陷入情感里的男女,是不是正像闯入一个房子的小黄蜂,等到要飞出去时已找不到进入的路口?是不是隔在人与生活中的情感④玻璃使我们陷入绝境呢?隔着⑤玻璃看见的山水和没有⑥玻璃相隔的山水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就走不出去呢?在这样的绝境,为什么人不会像小黄蜂退回原来的位置,绕室一圈,来寻生命的出口呢?是不是人在情感上比小黄蜂还要冲动?是不是由于人的结构更细密,所以失去像小黄蜂那种单纯的思维?是不是一只小黄蜂也比人更珍惜生命呢?对这一层一层涌起的问题,我也无力回答,我只知道人在深陷绝境时,更应该懂得静心,懂得冷静地思维。在生命找不到出路时,要后退一步,观照全局。或者,就在静心与观照时,生命的出路就显现出来了。昨日当我们年轻时,在情感挫折的时候,都会想过了结生命,以解脱一切的痛苦与纠葛。但是今日回观,并没有必死之理,那是因为情感的发展只是一个过程接一个过程,乃是因缘的幻灭,如果情爱受挫就要自尽,这世上的人类早就灭绝了。何况,活着,或者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得深刻,反而失去再创造再发展的生机,岂不可惜复可怜?正如一只山上飞来的黄蜂,如果刚刚撞⑦玻璃而死,山林又有什么改变呢?现在它飞走了,整个山林都是它的,它可飞或者不飞,它可以跳舞或者不跳舞……它可以有生命的许多选择,它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比死亡更生动而有趣呀!第一次情感失败没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深刻的情感。第二次情感受挫没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幸福的人生。许多次在情感里困苦受难的人,如果有体验,一定会更触及灵性的深度。我这样想着,但是我并不谴责那些徇情的人,而是感到遗憾,他们自己斩断了一切幸福的可能。我的心里有深深的祝福,祝福真有来生,可以了却他们的爱恋痴心。可叹的是,幸福的可能是今生随时可以创造的,而来生,谁能知道呢?【选自《读者》2004年第一期 】24、作者在文章中认为人如果因为情爱受挫就自尽“岂不可惜复可怜?”,请说明“可惜复可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5、“玻璃”一词在文中共出现7次,请分类归纳“玻璃”在文章中共有哪几层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6、作者在文中说“但是今日回观,并没有必死之理”,联系全文,请分类说说作者认为没有必死之理的原因是什么?(至少答出3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7、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本文由高中女生跳楼自杀写起,用小黄蜂的举动和人类进行对照,劝诫人们在陷入绝境时要冷静思考,寻找生命的出口,不要轻易放弃生命。B、作者说“小黄蜂的举动使我感到惊奇”,是因为作者没有想到小黄蜂在无路可出之际,竟然仍能执着地寻找出口。C、作者对小黄蜂陷入绝境时的举动细加描绘,是为了表明小黄蜂的选择以便和某些人类的选择加以对照。D、“现在它飞出去了,整个山林都是它的。”作者意在说明小黄蜂从绝境中出去了,就会享有更多的自由。E、作者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像一位长者,言语中透出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的祝福。五、语言表达(28题为4分,29题为4分,共8分)下面的名言或事例分别可用为说明什么观点(每条观点不超过15个字)。(1)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过:“饥饿如雷鸣,那么良心的呼声就弱如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中药里的金汁,实际是童子便;白丁香,实际是麻雀的粪便。服用这些药物的人,未必知道自己在吃屎喝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9、请仿照已有句子的形式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悲观者说:“生命像蜡烛,越烧越短;人生是中药,越煎越苦。”乐观者说:“ , ; , 。”六、作文(30分)30、美国的西点军校在世界上名气很大,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培养出无数商界精英。这所学校有许多优良的传统。比如,当军官派你去完成一项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你没有完成,当军官问你为什么时,如果你为你自己辩解,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自己没有完成任务,那就错了。你只能说:“报告长官,没有借口。”除此之外,你不能多说一个字。对此,有人说,“没有借口”太没有人情味了,太冷漠了;也有人说,“没有借口”,可以激起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潜能。在人生中,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寻找借口上,失败也罢,做错事也罢,再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又有什么作用呢?作为中学生的你,听到过一些借口吗?曾为自己找过借口吗?你对它有何感受和认识?请你以“借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700字。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答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二、翻译及名句填空:共16分11、翻译(6分)(1)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名句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1) ,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 ,威振四海。(3)我国的成语源远流长,许多来自于古书,请写出《鸿门宴》中的两个俗语:今者项庄拔剑舞, 。大行不顾细谨, 。(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5)景翳翳以将入,______ _____________。木欣欣以向荣,____ ___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20分) 13、解释加点的词:(2分) 尊: 铦: 抗: 及: 14、翻译画横线的句子:(4分)(1)、天下非小弱也: (2)、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15、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6 17 18 1920、(1)____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6分 21、(1)、外表特征: (2分)(2)、生活习惯特征: (2分)(3)、人物形象: (2分)2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3、( )(2分)24、“可惜复可怜”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5、“玻璃”的意思:(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原因:(4分,至少答出三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 )(4分)五、语言表达:共8分2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分)29、乐观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4分)六、作文(30分)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一、CCBCD ADCCA二、11、(1)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横的策略。(2)派遣将领守住(函谷)关口,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3)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12、(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其意常在沛公也 大礼不辞小让 (4)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5)抚孤松而盘桓 泉涓涓而始流三、13、解释加点的词:尊:尊贵 铦:锋利 抗:高、强 及: 比得上 14、(1)、天下非小弱也: 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 (2)、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然而成功与失败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功业恰恰呈现出相反的情况。15、上文的论点是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地位、武器 、 军队 、谋略 。(二) 16~19:CDAC20、(1)无颜(脸、面)见江东父老 (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四、(一)21、(1)、外表特征: 穿雨衣,带雨伞,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2)、生活习惯特征: 出门包裹严实,坐车支起车篷 (3)、人物形象: 可怜而又可笑的套式人物,憎恨现实,顽固守旧 22、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23、 D (二)24、因为不管人活着,或者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得深刻,反而失去再创造再发展的生机。25、⑴,①②③⑦是指现实中实实在在的玻璃。⑵,④⑤⑥是指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情感困惑,一种自我的感情桎梏。26、①情感的发展只是一个过程接一个过程,没有必要因为一点的因缘不如意就自杀。②不管活着还是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得深刻,反而失去再创造、再发展的机会,斩断了一切幸福的可能。③生命可以有多种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比死亡更生动有趣。④多体验失败可能找到更深刻的情感,更幸福的人生,更触及灵性的深度⑤并没有想象中的来生。27、A、E 五、28、(1)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仓禀实而知礼节) (2)雅名有利于顾客接纳产品(以上答案意思相近即可) 略(注意前后本体的变化及字数要求) 六、作文(略)

200 评论(11)

还是曼特宁

1 D条分缕析(lǘ)应为三声倏忽(shǖ)应为靛蓝(dián)应为三声圈养(quān) 全然不乐(qiǎo)其他的我不确定,你最好自己查下字典。2D3D是错的D 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历度有待加强。应该说“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

137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