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2

扬帆飘舟
首页 > 武汉中专 >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中专部招生简章官网报名人数多少人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290443260

已采纳
学校概况 苏州科技学院地处古城苏州的西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为建设部直属本科院校,1998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为铁道部直属本科院校,两校均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以工为主,涵盖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科(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6个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江枫、石湖、天平等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338亩,校舍面积1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6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333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6万册,电子图书124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596人,硕士研究生530人。 学校现设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机电工程系、体育部等14个教学单位。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工程管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应用化学等52个本科专业,其中城市规划专业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历史学3个专业被遴选为第二批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03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拥有城市规划与设计、环境工程、结构工程、世界史、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伦理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应用化学等10个硕士点;结构工程、世界史、环境工程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教学实验中心为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为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 学校现有教职工1669人,其中专任教师888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11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0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582人,占5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9人,占28%。现有硕士生导师118人,博士生导师9人。现任专兼职教师中有沈世钊、陈肇元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批专家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专任评审专家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江苏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江苏省“333工程”领军人物及培养人选30余人次,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10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0人,省部级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江苏省委、省政府“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培养对象1人。 2003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包括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80项,国家级项目1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2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共有42项科技项目通过省厅级鉴定,其中5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98部,发表论文4300余篇,其中有190多篇论文被SCI、EI、ISTP检索,1360余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学校近五年年均科研经费4100万以上。 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2007年5月份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评估结论为“优秀”。2001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改项目9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我校教师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等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7年来,学生共获国家级奖项30多项,省部级奖项300多项。 建校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30000余名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毕业生实践能力强且勤恳务实,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许多已经成为单位负责人或者行业骨干。学校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 学校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学校与英国、挪威、新加坡、意大利、澳大利亚、芬兰、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接受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的学生来校学习汉语或实习。国际学术交流的范围和领域逐年扩大,自1993年以来学校承担了13批次由商务部举办的为亚、非、欧、美及大洋洲国家(或地区)培训环保技术人才的任务。 2008年,学校党委被授予“江苏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校先后6次荣获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国先进单位称号,并于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自2004年设立“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奖项以来,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是苏、锡、常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本科高校。2006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争取在“十一五”末建设成在江苏省属本科院校中有较大影响、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多科性大学。 教学单位介绍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创立于1985年,现设有建筑系、城市规划系、室内设计系等三个教学系,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方向)、园林等四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学生1100余人。其中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是学校品牌与特色专业,城市规划专业是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国家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城市规划与设计还是学院重点建设学科,具有副教授职称学科评审权,是学院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之一。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10余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1人,讲师57人。拥有自己的建筑系馆、教学楼和实验楼,实验设备总价值逾千万元。 学院教学成绩斐然。近年来在全国各级各类设计竞赛或作业评优中,共获包括多项大奖在内的课内、外奖励百余项。招生录取分数线久居高位,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社会热捧的喜人形势长盛不衰。已培养各专业毕业生2000多人,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行业或地方的骨干和精英。 学院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或优秀课程6项、完成或在研省级以上教改课题4项;完成或在研包括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在内的市厅(院)级以上科研课题55项、获包括国家级优秀规划设计银质奖在内的市厅级以上各项科研奖励21项、出版专著17部、公开发表论文数百篇,科研总经费每年稳定在500万元以上。 【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 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成立于2007年7月,由原来美术系和传媒科学与技术系融合组建。学院现设有美术系、艺术设计系、传媒科学与技术系和影视动画教研室、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单位,美术学(师范)、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动画、教育技术学等多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910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专职教师52名,教授4名,副教授17名,多位老师在国内同行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 学院坚持“以艺术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多类型文化艺术传播人才的办学思路,逐步建设成以传媒艺术为主线,集美术学、艺术设计、教育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动漫游戏和多媒体广告制作等多学科、多方向、特色鲜明的学院。 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现有九个专业实验室,拥有价值近千万的固定资产,具备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联合实验基地。学院经常组织学生赴上海、北京和南京等地教学实习,校外教学基地遍及皖、赣、浙、云、贵、湘、陕和甘等省。 近几年,教师科研获得国家级各种奖项18项,省级29项,约206余幅作品发表、入选参展。科研立项国家级5项,省级10项,院级23项。出版画册、专著、教材39部,参编4部,发表学术论文近二百篇,其中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35篇、作品200件。 学院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科研活动,有百余人次获得层次较高的各类奖项,诸如东方电视台《薪火长征路》最佳创意奖、全国性大学生绘画、设计大赛作品入选并获奖、江苏省多媒体课件制作奖等等,有多篇学生论文发表在专业刊物上,学生科研立项二十几项。 招生专业介绍 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方向> 本专业培养从事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装潢艺术设计的高级工程与艺术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基础、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展示设计、装饰设计、装潢设计、外部环境设计、家具设计、装饰材料与构造、艺术概论、中外艺术史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设计部门、工程单位或广告公司从事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装潢及装饰艺术设计等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 本专业培养在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及设计管理单位从事广告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会展设计及数码艺术设计等领域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专业摄影、设计概论、设计传播、设计思维学、市场营销与调查、文字设计、版面设计、VI形象设计、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包装设计、艺术设计采风、网页设计、动态图形设计、多媒体演示设计、数字插画、影视剪辑与合成、短片设计与创作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研究院所、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告公司、企事业设计单位从事教学、艺术设计及视觉文化研究工作。 美术学<师范> 本专业培养具备美术学基础知识及基础理论,能在教育、文化艺术、文化传播等领域从事美术教育、艺术创作、视觉艺术策划与创意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速写、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工笔、意笔等)、油画(材料与技法、传统油画语言、现代油画语言等)、综合绘画(形式语言、材料与技法、综合材料技法等)、雕塑、美术创作、设计基础、动画设计、网页设计、多媒体演示设计、数字插画、影视合成、短片设计与创作、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教育学、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美术教育、艺术创作、文化艺术、新闻出版、文化传媒等部门及有关单位从事教学、艺术创作及视觉文化研究工作。 动画 本专业培养具备影视动画创作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在电影、电视、出版等传媒领域从事动画创意设计编导及电脑动画制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速写、色彩、动画概论、后期非编与合成、中外动画史、动画运动规律、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动画剧作、分镜头故事设计、镜头画面、动画营销与制片管理、影视叙事学等。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文化创意产业、游戏软件开发、产品设计、建筑、教育等行业及有关单位从事应用动画创作、教育研究和其他美术工作。 招生省份 2009年我校面向江苏、山东、河北、浙江、安徽、河南、湖南、山西、江西、黑龙江和湖北11个省招收本科艺术考生。 拟报考我校的学生须根据所在省相关规定参加该省美术类专业统考,除江苏、山东以外的其它省考生还须参加我校在该省单独组织的专业考试。 招生专业和计划 分省招生计划以各省招生主管部门统一公布的计划为准。招收专业和总体计划如下表: 教学单位 专业 层次 学制 科类 拟招收计划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方向> 本科 4 艺术文 60 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 本科 4 艺术文 50 美术学<师范> 本科 4 艺术文 50 动画 本科 4 艺术文 36 报考条件 招生省份符合教育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确定的报考条件且系艺术文科考生,均可报考。 报名办法 1、考生在规定时间到指定考点报名,不允许跨省参加考试。报名时需填写报考专业志愿且必须交验下列材料: 身份证或户口、户籍证明原件。 近期一寸(或二寸)免冠正面同底版照片(黑白或彩色)四张。 报名时领取并填写报名表一份,请认真填写本人联系地址、电话和准考证号。 2、报名费:150元。 3、凡报名材料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当即取消考试资格。 考试科目和时间 考试科目:素描(200分)、色彩(200分),总分400分。考试时间:3小时 录取原则 取得我校专业合格证(江苏、山东两省考生除外),达到所在省本科批次投档要求,根据公布的各省招生计划,按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数学成绩计入总分)相加所得综合分,以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分省择优录取和安排专业,其中英语成绩不得低于60分(满分150分)。 几项规定 1、4月中旬后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可通过我校招生办网站查询。专业考试合格的学生凭我校发给的“苏州科技学院美术类专业考试合格证”,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文化考试;专业考试不合格者,我校不再另行通知。 2、江苏省和山东省我校不再单独组织专业考试,相关考生参加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美术类专业统考。录取办法执行我校录取原则和所在省2009年艺术类高考录取相关规定。 3、新生入学后,我校将根据招生政策进行专业复试。复试成绩不合格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对发现在专业考试时作弊的考生,退回原省,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我校单独组织专业考试的时间和地点 序号 省份 考点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地址 咨询电话 1 河北 石家庄 1月16-17日 1月19日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市中山西路长兴街12号) 0311—85271332 2 浙江 杭州 2月10-11日 2月13日 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市文华路28号) 0571—28865192 3 安徽 合肥 2月15-16日 2月17日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合肥市经济开发区大学城丹霞路8号) 0551—3876277 4 河南 郑州 2月15-16日 2月17日 河南省郑州市二十四中(郑州市建设西路109号) 0371—67642856 5 湖南 长沙 2月16-17日 2月18日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长沙市星沙特立路9号) 0731—2996001 6 山西 太原 2月17-18日 2月20日 太原师范学院(太原市南内环街189号) 0351—2279588 7 江西 南昌 2月19-20日 2月21日 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南昌市顺外路338号) 0791—8298018 8 黑龙江 哈尔滨 2月19-20日 2月21日 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31号) 0451—86655180 9 湖北 武汉 2月27-28日 3月2日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标准化考场(汉口杨汊湖小区常青五路) 027—85620977 注:江苏、山东的考生请参加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美术类专业统考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中专部招生简章官网报名人数多少人

106 评论(13)

龙舌兰日出shine

湖北省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为4万人,下降08万人,6月9日考试结束。2020年湖北省高考报名总人数为48万人。作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湖北今年和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南、广东、重庆等共8省市迎来新高考,备受社会关注。考试时间由以往的两天变为三天,考试科目设置为“3+1+2”,每名考生共考6门,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不分文理;增加了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为首选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为再选科目。 自2021年起,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3+1+2”组合方式,即由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 组成,满分为750分。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 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 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 100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依据考生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按照物理和历史分类编制计划、分类划定分数线、分类投档录取;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发〔2016〕16号)等文件要求,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现制定本方案。一、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全面建立和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是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一)考试科目。合格性考试科目覆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下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下同)、体育与健康13门科目。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在上述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科目参加选择性考试,其中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门为首选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为再选科目。(二)考试内容。合格性考试内容为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必修课程内容。选择性考试内容为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三)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应参加合格性考试,其中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应参加选择性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报名参加统一高考的,应参加选择性考试。(四)考试组织。合格性考试中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9门科目和选择性考试6门科目由全省统一组织。合格性考试中的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4门科目,由省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统一制定考试要求,市(州)组织实施。(五)考试时间。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必修课程后可参加合格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每学年组织一次,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学年下学期期末。学生在校期间每门科目参加一次合格性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可参加一次补考。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下学期期末,由学生选择3门科目参加考试。其中,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二上学期期末,具体安排另行通知。选择性考试每年组织一次,安排在每年6月全国统一高考期间进行。普通高中学生只能在高三年级下学期参加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报名参加选择性考试的,与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同时进行。(六)成绩呈现。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外省(区、市)转入我省的普通高中学生,可持转出省份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出具的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证明到我省申请相应科目成绩合格认定。选择性考试中的首选科目考试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分呈现。选择性科目考试成绩当年有效,不予跨省认定。二、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是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一)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思想品德主要评价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学业水平主要评价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身心健康主要评价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艺术素养主要评价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能力;社会实践主要评价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二)评价管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依托湖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进行,贯穿于学生高中阶段学习全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收集能够反映其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活动记录、典型事实以及标志性成果等相关材料,写实记录成长过程,在整理遴选、公示审核的基础上,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各普通高中学校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制定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和细则,建立健全诚信管理和监督机制,客观真实地常态化开展综合素质评价。(三)评价使用。普通高中学校依据学生成长记录,加强对学生成长过程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和办学特色,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招生录取时,高等学校采取综合评议等方式对综合素质档案进行分析,对考生综合素质作出客观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三、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自2021年起,高等学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科目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一)统一高考科目及安排。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考试按照全国统一高考时间进行。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待条件成熟后,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二)考生总成绩构成。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成绩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三)招生录取。高等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提出各专业组选择性考试科目报考要求,每个专业组不超过3门(其中物理、历史必选1门),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按物理和历史分类编制招生计划、分类划定分数线。高等学校依据考生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按“院校专业组”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自2021年起,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四、推进高职高专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推动高职高专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相对分开,形成更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一)面向中职学校毕业生招生。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力社会人员可通过全省统一技能高考或单独考试,报考省内高职高专院校。全省统一技能高考包括文化综合考试和专业技能测试两部分,招生院校依据考生文化综合考试和专业技能测试总成绩,实行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单独考试由经批准的高职高专院校组织,也可由相同或相近类型院校联合组织。(二)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可以在统一高考前报考省内高职高专院校。考生须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招生院校依据考生合格性考试成绩、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未选择提前报考高职高专院校以及选择提前报考但未被录取的考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高专院校。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察,统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在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工作责任,周密组织实施,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同。各高等学校要改革招生管理模式,提高人才选拔和培养质量。各高中阶段学校要主动适应改革要求,抓好教育教学、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等工作。(二)加强条件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在组织、人事、编制、经费等方面为高考综合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条件保障,搭建区域资源共享平台,改善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招生考试机构队伍建设。各高中阶段学校要科学谋划,主动作为,创新机制,深入挖潜,统筹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的需求。(三)强化宣传引导。要加强政策解读,加大对深化高考综合改革重要意义、政策措施、程序规则的宣传力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内容。要创新考试招生咨询服务形式,提高咨询服务质量。要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招生“阳光工程”,加强考试招生全程监督,严格执行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制度,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

309 评论(15)

斯蕾油画

如下:1、2022年四川美术联考成绩公布,今年四川美术联考36623人参考,165分考生排名34977位、同分段人数为9人,过线率达到了51%。2、河南美术统考共有59996人合格,根据往年河南美术统考合格率来估算,2022年河南省至少有5万美术生。3、四川省2022年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统一考试在成都、南充、自贡、乐山、绵阳、达州、内江、巴中等8个考点同时进行,全省共有36623名考生参加本次考试,报考人数同比增长1%。4、山东省。2021年山东省统考美术类考生共有51956人,达到2018年全省美术统考人数破5万之后的 “最低峰”。而2022年全省美术类统考人数再次 “回暖”,增至57891人,仅次于2019年59655人。而青岛地区的报名人数则为6582人,仅次于菏泽的9602人,位居全省第二位。5、湖北省。今年全省有21125人参加湖北省美术统考,比去年增加2400余人,增幅为13%。全省共有武汉市、宜昌市、襄阳市、荆门市、荆州市、黄冈市6个考区。武汉市考区接收武汉、以及除上述6省以外地区的考生,共设16个考点,考生14203人,占全省总人数的67%。

34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