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8

好吃好喝好玩i
首页 > 武汉中专 > 宜昌三峡中专怎么样知乎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appysharon

已采纳
一般比较好的专科学校,是一定要经过高考程序的,经过学院录取,才能正式凭通知书进入学校报名。

宜昌三峡中专怎么样知乎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310 评论(9)

530katrina

可以

329 评论(10)

Megumi2046

你可以进(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不过读统招是不可能的了因为那是要分数的不过你可以读自考自学考试(自己靠自己)想你们女生的话读(经贸管理信息)专业很多不过还是要看自己的选择学费不是很贵学费一年是:带住宿一起是5千快左右不贵如果你想好了就可以进来读报你想读的那个专业的自考班9月1号开学也是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的也祝你学业有成!

297 评论(8)

运动的毛毛

三峡 一、积累与运用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 ) 湍( ) 涧( ) 曦( ) ( ) 啸( ) 溯( ) 漱( ) 嶂( ) 襄( ) 奔( ) 属( ) 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 ,字 , (朝代) 学家。 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 。 , , , 。 ③故渔者歌曰:“ , 。”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③绝 多生怪柏( )( )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⑥猿鸣三声泪沾裳( )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⑧自三峡七百里中( )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解释下列词句: ①重岩叠嶂: ②素湍绿潭: ③清荣峻茂: ④林寒涧肃: ⑤晴初霜旦: 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 ②嶂 ③蔽 ④曦 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三峡》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quē tuān jiàn xī yǎn xiào sù shù zhànɡ xiānɡ bēn zhǔ ①水经注疏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奉节 郦道元 善长 北魏 地理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③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①真、实在 ②通“缺”,中断 ③极高的 山峰 ④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⑤飞奔的马 快 ⑥几 ⑦消失 ⑧从、在 ①如果 自从 ②有时 或者 ③即使 虽然 ①重重的山岩,层层的峭壁 ②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③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④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⑤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 ⑥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⑦即使骑上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二、(一)①毫无 ②峭壁 ③遮蔽 ④日光,这里指太阳 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连和高 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 (二)①段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速,交通阻断 ②段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③段写秋天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中国石拱桥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推崇( ) ②和谐( ) ③惟妙惟肖( ) 2.按注音填字组词。 ①桥dūn( ) ②xiáo( )河 ③饮jiàn( ) ④ɡǒnɡ( )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_,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②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_______,结构_______,强度_______。 ④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_______。(巧妙绝伦匠心独运) ⑤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_______(崇拜推崇)这座桥。 ⑥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_______(证明 表明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4.下面四个句子,说明不严密,不准确的一句是( ) A.大拱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C.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D.全桥结构匀称,和四面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5.下列词义的范围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拱桥——石拱桥——桥——中国石拱桥 B.桥——石拱桥——拱桥——中国石拱桥 C.中国石拱桥——桥——拱桥——石拱桥 D.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82米,两端宽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6.用“‖”将这段文字分成三层,标明层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揭示这段文字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引用张 之语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之一。20世纪以来,全球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在各种能源中,化石燃料中的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的主要一次能源。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按1992年各国的产量计算,分别只能开采44年和60年;虽然可采储量还可能会有新的发现,但社会需求也在增长,特别是考虑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油气燃料可供开采的时间不会很长。在化石燃料中,尽管煤炭的蕴藏量最丰富,但燃煤造成的严重污染使其不大可能成为世界范围的主要能源。虽然核聚变反应可提供清洁的能源,在海洋中蕴藏着约42万亿吨核聚变的主要物质氘,但核聚变堆研究的难度很大,估计要到下一世纪后期核聚变电站才有可能实现商品化。因此,在展望21世纪能源问题的前景时,可能不得不面对油气资源面临枯竭、核聚变发电又未能商品化的一段时期。为保证这一时期内人类有充足的清洁能源供应,利用太阳能来发电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太阳能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地球上的各种能源无不与之密切相关。事实上,太阳在地球的演化、生物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中,起了无比重大的作用,也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能源。太阳内部不断进行的高温核聚变反应释放着功率为3.8×1026兆瓦的巨大辐射能,其中只有二十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高层;经过大气层时,约30%被反射,23%被吸收,仅有不到一半的能量8×1016兆瓦到达地球表面。尽管如此,只要能够利用其万分之几,便可满足今日人类的全部需要。 12.本文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选文说出太阳能发电的主要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用途很广。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①大豆籽粒中含有40%左右的蛋白质,19%左右的脂肪,还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从蛋白质的含量来看,②0.5公斤大豆相当于1公斤牛肉,2公斤多猪肉,或6公斤水质牛奶。因此,有人形象地把大豆比喻为“植物肉”。现在,用大豆可以加工成100多种主、副食品。经过加工的豆制品,90%以上的蛋白质都可以消化吸收,特别是豆腐,更容易被消化吸收,是我国人民很喜欢吃的传统食品。 大豆还是重要的油料作物。50公斤大豆一般可以榨8公斤油。北宋苏轼写的《物类相感志》里说:“豆油煎豆腐,有味。”这是我国食用豆油的最早记载。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豆油最早和最多的国家之一。 16.这两段文字按说明对象分,属于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文;按说明方式分,属于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文。 17.文段中许多地方用了数据说明,请简要回答画横线处的数据分别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短文第二段引用苏轼《物类相感志》里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说明文应具有科学性,语言要力求准确、严谨。请从上面短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20.题目:《我最喜欢的一座桥》 要求:①写成说明文,要注意抓住所要说明的桥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②字数不限。 参 考 答 案 一、1.①chónɡ ②xié ③xiào 2.①墩 ②洨 ③涧 ④拱 3.①茅以升 说明文 ②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③省 巧 高 ④巧妙绝伦 ⑤推崇 ⑥表明 4.A 5.D 二、(一)6.……人不知其所以为”。‖……长虹饮涧”。‖…… ①总体介绍赵州桥长、宽,说明它的雄伟,引出造桥技术不凡。②分别介绍赵州桥的特点。③总结、高度评价赵州桥。 7.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8.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9.逻辑顺序 10.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11.赵州桥形式优美。 (二)12.列数字 作比较 13.逻辑顺序 14.因此,在展望21世纪能源问题的前景时,可能不得不面对油气资源面临枯竭、核聚变发电又未能商品化的一段时期。 15.取之不尽,无污染 (三)16.事物 平实性 17.①说明大豆的营养价值高。②说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 18.说明我国人民很早就食用豆油。 19.例如:“从蛋白质的含量来看”,这个短语用得很准确,若没有这个短语,那么大豆与牛肉、猪肉、水质牛奶就无从比较了。 三、20.(略) 有些特殊符号无法打出,请看下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349 评论(12)

黄先生Simon

例1 一个打字员15分钟打了1800个字,照这样的速度,1小时能打多少个字?(吉林省) 【分析1】先求1分钟能打多少个字,再求1小时能打多少个字。 【解法1】1分钟能打多少个字? 1800÷15=120(个) 1小时能打多少个字? 120×60=7 200 (个) 综合算式:1800÷15×60=120×60=7 200(个)。 【分析2】先求出1小时是15分钟的几倍,再用1800乘以所得的倍数,所得的积就是1小时能打字的个数。 【解法2】1小时是15分钟的几倍? 60÷15=4(倍) 1小时能打字多少个? 1800×4=7 200(个) 综合算式: 1800×(60÷15) =1800×4=7200(个)。 【分析3】先求出15分钟是1小时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1800除以所得的几分之几,即得1小时能打字多少个。 【解法3】15分钟是1小时的几分之几? 15÷60= 1小时能打字多少个? 1800÷=7200(个) 综合算式:1800÷=1800÷=7200(个)。 【分析4】先求出打一个字需要多少分钟,再看1小时里包含多少个“这些分钟”,就是1小时能打字多少个。 【解法4】打一个字需要多少分钟? 15÷1800=(分钟) 1小时能打多少个字? 60÷=60×120=7 200(个) 综合算式: 60÷(15÷1800) =60÷=7 200(个)。 【分析5】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而工作效率一定,所以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解法5】设1小时能打字x个。 x∶60=1 800∶15 x= x=7200 答:1小时能打字7 200个。 【评注】本题是正归一应用题。解法1是正归一应用题的一般解法,即先求出“单一量”,再用单一量乘以“总份数”就等于“总数量”。解法2和解法3思路简明,易于理解,计算简便,是本题的最佳解法。解法4将题中的“总数量”、“单一量”、“总份数”进行了转换,运用反归一应用题的解法解题。可见正、反归一应用题的解法可相互转换。 例2 一艘轮船4小时航行10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继续航行270千米,共需多少小时?(四川省成都市) 【分析1】先求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再求航行270千米需要几小时,最后求出共需多少小时。 【解法1】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 108÷4=27(千米) 270千米需航行多少小时? 270÷27=10(小时) 共需多少小时? 10+4=14(小时) 综合算式: 270÷(108÷4)+4 =270÷27+4=10+4=14(小时)。 【分析2】先求出共航行了多少千米,再求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最后求出共需多少小时。 【解法2】这艘轮船共航行了多少千米? 270+108=378(千米) 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 108÷4=27(千米) 共需多少小时? 378÷27=14(小时) 综合算式: (270+108)÷(108÷4) =378÷27=14(小时)。 【分析3】先求出继续航行的路程和原来航行的路程的比,再运用归一应用题的解法求出共需多少小时。 【解法3】继续航行和原来航行的路程比? 270∶108=5∶2 共需多少小时? 4÷2×(5+2) =4÷2×7=14(小时)。 【分析4】先求出原来航行的路程是共航行路程的几分之几,再运用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求出共需多少小时。 【解法4】原来航行的路程是共航行的几分之几? 108÷(108+270)= 共需多少小时? 4÷=14(小时) 综合算式:4÷=4÷=14(小时)。 或: 4×[(108+270)÷108] =4×[378÷108]=4×5=14(小时)。 【分析5】因为“路程÷时间=速度”,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解法5】设共需x小时。 (270+108)∶x=108∶4 x= x=14 或设航行270千米需x小时,则共需(x+4)小时。 270∶x=108∶4 x= x=10 10+4=14(小时)。 答:共需14小时。 【评注】解法1和解法2是归一应用题的基本解法,解法4是本题的最佳解法。其他解法,读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例3 某粮食加工厂,3台磨面机4小时可磨面粉8吨,按这样的速度,9台磨面机要磨面粉4吨,需要多少小时?(上海市黄浦区) 【分析1】先求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再求9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最后求出要磨4吨面粉需要多少小时。 【解法1】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8÷3÷4=4(吨) 9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4×9=6(吨) 要磨面粉4吨需几小时? 4÷6=4(小时) 综合算式: 4÷(8÷3÷4×9) =4÷(4×9)=4÷6 =4(小时)。 【分析2】题中要用9台磨面机磨面粉4吨,可先求平均每台要磨面粉多少吨,再除以原来每台每小时磨粉吨数,即得共需小时数。 【解法 2】平均每台要磨面粉多少吨? 4÷9=6(吨) 原来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8÷3÷4=4(吨) 共需多少小时? 6÷4=4(小时) 综合算式: 4÷9÷(8÷3÷4) =4÷9÷4=4(小时)。 【分析3】根据“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吨数一定”列方程解。 【解法3】设需要x小时。 4÷9÷x=8÷3÷4 6÷x=4 x=6÷4 x=4 【分析4】因为每台磨面粉吨数÷磨粉时间=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吨数,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吨数一定,所以每台磨面粉吨数和磨粉时间成正比例。 【解法 4】设需要x小时。 6∶x=6∶4 x=4 【分析5】因为现在磨粉吨数4吨是原来磨粉吨数8吨的3倍,所以:如果现在的台数和原来相同,那么现在的磨粉时间必是原来的3倍;如果现在的磨粉时间和原来相同,那么现在的台数必是原来的3倍(本题恰是这种情况,可以直接判断需要4小时);如果现在的台数和磨粉时间都与原来不同,那么现在的磨粉时间与台数的积(假设一台工作的总时间),一定等于原来的磨粉时间与台数积的3倍。 【解法5】设需要x小时。 (x×9)÷(4×3)=4÷8 9x÷12=3 9x=36 x=4 答:需要4小时。 【评注】解法1和解法2是基本解法,易于理解和掌握。解法3和解法4是方程解法,其中解法3较好。解法5是直觉思维解法。在分析5中谈到了三种情况,解法5是根据第三种情况列方程的,这种情况最一般。 例4 胜利机床广计划生产120台机床,实际4天就生产了32台,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生产多少天才能完成?(天津市河西区) 【分析 1】先求还剩下多少台,再求每天生产多少台,最后求出剩下的还要生产几天。 【解法 1】还剩下多少台? 120-32=88(台) 每天生产多少台? 32÷4=8(台) 剩下的还要多少天完成? 88÷8=11(天) 综合算式: (120-32)÷(32÷4) =88÷8=11(天)。 【分析 2】先求每天生产多少台,再求生产120台机床共要多少天,然后减去原来的4天就等于剩下的还要多少天。 【解法 2】每天生产多少台? 32÷4=8(台) 生产120台机床共要多少天? 120÷8=15(天) 剩下的还要多少天?15-4=11(天) 综合算式: 120÷(32÷4)-4 =120÷8-4=15-4=11(天)。 【分析 3】因为“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一定,所以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解法3】设剩下的还要生产x天。 (120-32)∶x=32∶4 88∶x=32∶4 x= x=11 或设共要x天,则剩下的天数为x-4。 120∶x=32∶4 x= x=15 15-4=11 答:剩下的还要生产11天才能完成。 【评注】以上三种解法,均属一般解法,易于理解,计算也较简便,是本题较好的解法。本题还可运用有关分数或比的知识解答。 例5 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5小时,行了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3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天津市和平区) 【分析 1】先求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再求共行了几小时,最后求出共行了多少千米(即甲、乙两地距离)。 【解法 1】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50÷5=60(千米) 火车共行了多少小时? 5+3=5(小时)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0×5=330(千米) 综合算式: 150÷5×(5+3) =150÷5×5=60×5=330(千米)。 【分析 2】先求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再求3小时行了多少千米,最后加上先行的150千米即得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法2】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50÷5=60(千米) 3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60×3=180(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80+150=330(千米) 综合算式: 150÷5×3+150 =60×3+150=180+150=330(千米)。 【分析3】因为“距离÷时间=速度”,速度一定,所以距离和时间成正比例。 【解法3】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x∶(5+3)=150∶5 x= x=330 本题也可设3小时行x千米,再求两地距离。 【分析 4】分数应用题解法。先求出5小时占共行时间(5+3)的几分之几,再用150千米除以这个分数,即得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法4】5小时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5÷(5+3)=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50÷=330(千米) 综合算式:150÷=150÷=33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330千米。 【评注】以上四种解法中,解法2易于理解,也容易想到,计算也较简便;解法4是分数应用题的解法,思路简捷、巧妙,这两种解法是本题的较好解法。归一应用题的解法是比较多的,解题思路广而宽,综合运用知识的机会也较多,读者可结合题目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解题方法。本题还可运用比的知识及倍比法来解答。语文一、基础知识(36分)1、美的书写给人美的享受,请根据拼音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8分)2、揣摩下面句子中“精疲力竭”的意思和其中“精”的意思,写出三个含有“精”字的成语,其中的“精”与“精疲力竭”中的“精”意思相同。(4分)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含“精”字的成语: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其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绝:①断绝;②完全没有,穷尽;③气息终止,死亡;④走不通的,没有出路;⑤独一无二的,没有能赶上的;⑥极,最;⑦绝对(用在否定词前)(1)年轻的小仲马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 )(2)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了绝路。 ( )(3)好好学习的决心绝不能动摇。 ( )(4)他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 )4、判断下面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的打“×” )(4分)(1)《穷人》一课中,“嗯,是个问题!”和“嗯,你看怎么办” 中的两个“嗯”字朗读时语调是一致的。 ( )(2)“但悲不见九州同”与“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但”意思相同。( )(3)按部首查字法,“甘”字应查“一”部。 ( )4)“我的心激动得要跳出胸膛”一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A、我们人类不但要适应环境,还要改造环境。B、三个学校的老师参加了这次会议。C、五月的西湖是美丽的季节。D、我们把教室的课桌椅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6、补充成语(8分)A、千里之行, 。 B、明修栈道, 。C、 ,不可言传。 D、螳螂捕蝉,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阴影与阳光14岁的中学生小佳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了。正在他脸贴着玻璃,专心注视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他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动,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都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佳仍忍不住掉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现在他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后,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来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呜呜……”小佳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哭什么?哭了车子能回来吗?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训。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妈妈不是要你做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佳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小佳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好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小佳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了丈夫,一旁的小佳哭得更厉害了。“噢,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你知道的,我是去那家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照片,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这里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在卖。我挑了一个,过了秤,正好10元钱。我付了钱,骑上车就走。骑了大约20米,忽听背后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车子朝我追来,一边招手,一边叫我停。我停了车,才知道原来我错将百元大钞当成10元票给了他,他是来追还我90元钱的!儿子,你想想看,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要还,等我找上来也不迟;他还可以赖掉,;因为我没有凭证;他还可以发现此事后马上溜走,那就不会引起任何纠葛。现在他却冒着烈日,骑着笨重的车子一路追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这世上,谁说没有好人?”父亲拍拍刚买来的西瓜,又拍拍儿子的头。儿子停止了抽泣,听得很专注。不错,小佳的爸爸是在取了照片后买了西瓜,但是,关于10元与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虚构。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14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4分)倒霉( )遭窃( )抽屉( )唠叨(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或同义词。(2分)缘故(同义词) 陌生(反义词) 3、小佳前天碰上了什么倒霉事?(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4、小佳今天为什么眼泪越流越多?(4分)5、妈妈叫小佳接受怎样的教训?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6、爸爸为什么虚构10元与100元的故事?你认为这样做是不是欺骗小佳?为什么?三、作文(40分)

18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