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2

往事随风@遗忘
首页 > 武汉中专 > 武汉中专学校招聘辅导员公告文件夹名称是什么名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新津东方

已采纳
自从换了现任校长,武大在招生和招聘政策上都出现了新变化。主要表现在研究生招生政策向名校学生倾斜(主要针对清北华五),人才招聘要求提高,预聘制转固定编制难度变大。先说辅导员,各大高校的辅导员岗位都是香饽饽,毕竟辅导员可是学校的储备干部呀。因此,名校博士应聘并不少见,并且以后将成为常态化,在学校管理上这是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的主要措施。辅导员相对于其他岗位来说,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转编容易,如果聘期内不犯错误,基本上都可以转为固定编制。与辅导员相比,实验技术类人才转编难度就大些,尽管实验技术岗今年已经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了。武大招聘公告里面其实就说清楚了,实验技术类人才聘期满后选择一定比例转固定编制。我看了今年转固定编制的一批人,也就是17年进入武大的实验技术人员,有一半转编成功。另外一半,如果下一个聘期还不能转编就不再续聘了。最难转编的是教师岗,我前单位一个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博士其实非常优秀,由于学部里面的转编名额太少,转编考核失败,结果人家去华科,履历成果一摆,立马给博导当。我们单位培养了多年的人才就这样拱手送给隔壁了,院里领导都非常痛心。博士当辅导员等现象的出现,离不开高学历人才供需结构变化的大背景。此外,对于高学历人才本身来说,无论是选择进高校当辅导员,还是去街道办甚至是中小学,都是他们对就业待遇进行现实衡量后的经济理性选择。就拿当辅导员来说,不仅存在未来转至科研岗的可能,而且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有形无形的待遇也不算低,对不少博士生来说,算得上一份性价比较高的工作。一名博士的养成,占用并耗费不少优质的教育资源。当利用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出的博士去从事了与自身专业无关的辅导员,是否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这种质疑也频频出现相关的讨论中,说到底,这背后是对博士培养制度的发问与反思。新时代的大学教育对辅导员岗位的要求非常高,博士去当辅导员本质上不存在浪费,不过其中的问题也值得探讨。相较理科生,人文社科专业的毕业生想要获取一份体面或者有竞争力的工作,似乎难度更大。至于研究方向,目前大量的研究生培养,往往是基于自身学科发展的需要甚至就是写论文的需要进行简单复制,离实际需求太远,这一问题亟待解决。随着国内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未来想进入高校,博士会是标配,想上车的硕士抓紧了。

武汉中专学校招聘辅导员公告文件夹名称是什么名字

306 评论(8)

馋佬胚祖宗

关于武汉大学辅导员招聘录取公示引起社会热议一事,我觉得这本来就是武汉大学自己的事情,武汉大学招聘录取的方式也是经过研究和讨论的,不应该有这么多人有意见。

300 评论(12)

爬爬的蜜糖

1、吐槽垃圾桶2、随心3、剁手神器4、初心5、不迷路6、等风来7、千与千寻8、小心瓶盖9、游戏很好玩10、工具夹11、值得等待12、梦之蓝13、那些流年14、涂鸦画画15、记忆16、文艺青年20、一堆知识

255 评论(14)

dreamydream

学校辅导员招聘面试官来自于学校的不同岗位,以政教处和学生处为主。

29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