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来雨
莎拉波哇
六年级数学测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 + + + + =( )×( )。 2、12个 的和是( ); 15米的 是( )米; 13吨的 是( )吨; 8平方米的 是( )平方米 3、在○里填上“>”“<”或“=”。 ×4○ 9× ○ ×9 × ○ 4、比30多 的数是( );比64少 的数是( )。 比25吨多 吨是( )吨;比15吨多 是( )吨。 5、边长 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6、六(1)班有45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有( )人,男生有( )人。 7、一袋大米50千克,已经吃了它的 ,吃了( )千克,还剩它的( )。 8、看一本270页的书,每天看全书的 ,4天看了全书的( ),看了( )页。 二、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8分) 1、“羊的只数是牛的只数的 ”,这里把( )看作单位“1”。 A羊的只数 B牛的只数 C无法确定 2、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 ,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 A B C 3、12×( - )=4-3=1,这是根据( )计算的。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4、比28的 多7的数是( )。 A15 B14 C11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 m的3倍和1m的 同样长。 ( ) 2、3个 比5个 小。 ( ) 3、a× =b× (a、b均不为0),则a>b。 ( ) 4、2kg糖,吃了 ,还剩 kg。 ( ) 5、一根电线长10m,用去 ,再接上 m,这根电线仍是10米。 ( ) 四、计算。(共32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 = ×30= × = 15× = 9× = × = ×10= 8× = 2、能简算的要简算(24分) 17× ( + )×8 × + × - ×8× + × 44-60× 五、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30分) 1、甲乙两地相距434千米,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了全程的 ,行驶了多少千米? 2、一个果园占地25000平方米,其中的 种苹果树, 种梨树,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平方米? 3、某鞋店购进一批皮鞋,第一周卖出200双,第二周卖出的比第一周多 。二周共卖出多少双? 4、清湖小学六年级同学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六(1)班捐了800元,六(2)班捐的是六(1)班的 ,六(3)班捐的是六(2)班的 。六(3)班捐了多少元? 5、一件西服原价540元,现在的价格比原来降低了 ,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 附加题:(10分) 一辆车子从甲地开往乙地去,如果把速度提高 ,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度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 ,则可以提前40分钟到达。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六年级数学学习重点 1、分数百分数问题,比和比例: 这是六年级的重点内容,在历年各个学校测试中所占比例非常高,重点应该掌握好以下内容: 对单位1的正确理解,知道甲比乙多百分之几和乙比甲少百分之几的区别; 求单位1的正确 方法 ,用具体的量去除以对应的分率,找到对应关系是重点; 分数比和整数比的转化,了解正比和反比关系; 通过对“份数”的理解结合比例解决和倍(按比例分配)和差倍问题; 2、行程问题: 应用题里最重要的内容,因为综合考察了学生比例,方程的运用以及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所以常常作为压轴题出现,重点应该掌握以下内容: 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当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时间一定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很多题目中一定要先去找到这个“一定”的量; 当三个量均不相等时,学会通过其中两个量的比例关系求第三个量的比; 学会用比例的方法分析解决一般的行程问题; 有了以上基础,进一步加强多次相遇追及问题及火车过桥流水行船等特殊行程问题的理解,重点是学会如何去分析一个复杂的题目,而不是一味的做题。 3、几何问题: 几何问题是各个学校考察的重点内容,分为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两大块,具体的平面几何里分为直线形问题和圆与扇形;立体几何里分为表面积和体积两大部分内容。学生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等积变换及面积中比例的应用; 与圆和扇形的周长面积相关的几何问题,处理不规则图形问题的相关方法; 立体图形面积:染色问题、切面问题、投影法、切挖问题; 立体图形体积:简单体积求解、体积变换、浸泡问题。 4、数论问题: 常考内容,而且可以应用于策略问题,数字谜问题,计算问题等其他专题中,相当重要,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掌握被特殊整数整除的性质,如数字和能被9整除的整数一定是9的倍数等; 最好了解其中的道理,因为这个方法可以用在许多题目中,包括一些数字谜问题; 掌握约数倍数的性质,会用分解质因数法,短除法,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学会求约数个数的方法,为了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需了解这个方法的原理; 了解同余的概念,学会把余数问题转化成整除问题,下面的这个性质是非常有用的:两个数被第三个数去除,如果所得的余数相同,那么这两个数的差就能被这个数整除; 能够解决求一个多位数除以一个较小的自然数所得的余数问题,例如求1011121314…9899除以11的余数,以及求20082008除以13的余数这类问题。 5、计算问题: 计算问题通常在前几个题目中出现概率较高,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的四则运算能力,同时,一些速算巧算及裂项换元等技巧也经常成为考察的重点。我们应该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计算基本功的训练; 利用乘法分配率进行速算与巧算; 分小数互化及运算,繁分数运算; 估算与比较; 计算公式应用。如等差数列求和,平方差公式等; 裂项,换元与通项公式。 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牢固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能用来指导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能正确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 二、复习重点、难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复习的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性强,演算过程复杂,是分数四则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重点在通过对照、比较,弄清基本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明确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难点。 三、复习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更好地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规律,提高思维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化简比,能用比的知识解答有关应用题,进一步沟通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提高灵活解题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能在横轴、纵轴图里画出统计图的折线,表示出数据;能正确对统计图的数据作简单分析。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百分数的意义,加深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学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加深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及其计算方法,能根据具体条件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联系实际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猜你喜欢: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复习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模拟试卷 六年级数学练习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
切尔西爱吃鱼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一次次的检测题,是一次次的进步,也是一次次成绩提高的关键。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题目 一、 填一填。(每题2分,共20分) 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 ),宽相当于圆的( )。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 ),所有的半径都( ),直径是半径的( )倍,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 )。 如下图所示的图形的对称轴有( )条。 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2 m和1 m,面积相差( )。 甲、乙两个圆的周长相差84 cm,则它们的半径相差( )。 把4、014、14、227、π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一根铁丝长56 dm,用它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其中( )的面积大些,大( )dm2。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扩大( )。 一个环形机器零件,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这个环形零件的面积是( )。 圆的( )和( )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 )小数。 二、 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3 cm,画出的圆的面积是( )。 A 9π cm2 B 3π cm2 C 6π cm2 D3 6π cm2 大圆的直径是8 cm,小圆的直径是4 cm,大圆的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 A 2倍 B 4倍 C 14倍 C28倍 在一个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 A 14∶2 B 1∶14 C 14∶4 D4∶14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则周长与面积分别扩大( )。 A 3倍 不变 B 不变 9倍 C 3倍9倍 D4倍16倍 当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种图形的周长相等时,( )的面积最大。 A 圆 B 正方形 C 长方形 D三角形 三、 判一判。(每题2分,共10分) 半径是2 dm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 若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2倍。( ) 两个半圆可以拼成一个整圆。( ) 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圆的直径缩小4倍,面积也缩小4倍。( ) 四、 求下面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单位:厘米)(共12分) 五、 求下列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共12分) 六、 操作题。(共6分) 下图是一个长方形的草地(如图所示),在草地中间修一个最大的圆形的花坛,请在图形中画出这个花坛,并计算剩下的草地的面积是多少? 七、 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30分) 用一根长为10米的绳子绕大厅的柱子3圈,还剩58米,则这个柱子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小红每天骑一辆直径是60 cm的自行车去上学,从家到学校车轮大约要转800圈,算一算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学校有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26 m,花坛周围有一条5 m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圆形餐桌的直径为2米,高为1米。铺在桌面上的正方形桌布的四角恰好刚刚接触地面。求正方形桌布的面积。 下图是学校运动场平面图 (1)绕运动场边线跑两圈所走的路是多少米? (2)这个运动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 周长的12 半径 相等 相等 2 π 1 42 m2 3 cm 014<14<π<227<4 圆 7004 4倍 26 cm2 周长 直径 无限不循环 二、 A B C C A 三、 × × × × × 四、 8 cm 42 cm 84 cm 五、 78 cm2 375 cm2 22 cm2 六、 略 七、 785平方米 2 m 455 m2 8 m2 (1)514 m (2)5 m2 六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份试题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说是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命题本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知识结构科学合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也体现了迁移性、灵活性,侧重了基本技能的考察,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考核。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1、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不论是填空、判断、选择,还是计算、解决问题,都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2、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考查。 3、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次考试我班有55人参加考试,全部及格,但是仍有失误。 三、试卷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题,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圆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方面知识,能够根据题意解决问题。但总体答题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对百分数的对比量掌握不够好。教师在教学中得加强练习。 第二大题:选择题,失分在第2小题,说明学生对单位1掌握得不够好。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比较训练。 第三大题:判断题,大部分学生对这类知识掌握得不错。个别学生出现失分是由于学生对于题目里的字眼理解不清。 第四大题计算,本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对百分数的换算很熟练准确,这得益于平时坚持训练。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计算粗心,所以出现失分。 第五大题:动手画画算算。本题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画对称轴,对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较好。 第六大题:应用题。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没有理解题目中所阐述的数量关系,不能正确列出算式;二是不认真读题、审题,没有弄清题目的意思,三是计算不过关,加上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 四、改进建议: 1、抓两头并进,促中间层发展。学困生已成为本班的现实问题,一时也难以改变。只能在新知教学时让这部分学生切实掌握好一些简单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和 方法 。尖子生太少,今后要融入拓展性习题,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敏度。当然首先要夯实基础,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中间层的学生只能靠耐心,多伸援助之手,利用课后辅导时间,详细讲解要点,帮助他们掌握好每节课的知识点,这样才不至于他们掉进学困生的队伍。 2、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差。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让学生 说说 自己的思路。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坚持认真写好教学 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师要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 措施 和对策, 总结 成功的 经验 ,撰写教学案例和经验论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5、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数学问题,通过不断积累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与能力。 6、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优质武汉中专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