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97

萤火虫696969
首页 > 武汉中专 > 武汉中专教师招聘2021名额度是多少钱啊知乎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易叉叉叨叨

已采纳
应该的,一点也不高!对于大部分的硕博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已经有24-30岁了,很多也成家立业了,他们要兼顾学业与生活、工作三个方面,可大多数人获得收益的途径很多时候只能靠补贴这个东西,不然生活很难维持下去。一般来说,每年 5 万元以内的补贴是大多博士生的常态,也就是一个月最多封顶就4000来块钱,一些老牌的综合性大学、偏文科的专业甚至更低,例如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的文科博士生们每个月只有固定的国家补贴 1835 元,1000多块钱的补贴,放在大城市生活,这肯定远远不够的,怎么说呢,补贴这个东西,很多时候只能保证饿不死但远远也不够花!其实大家心中都明白,科研人员待遇太差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津贴不是吸引硕博的主要因素,但也是不能不考虑的因素。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那是万万不能的。近年来,许多高校为招揽一流博士生来校做科研,也开始卷起来。去年中科大数学科学学院挂出从博士阶段开始每人每年保底收入 10万的招生公告;南开大学表示每年将在国家拨款的基础上,增投自筹经费 1 亿余元,在校顶尖博士生每年可累计获得各类奖助金超过 10 万元;清华大学也表示,要确保博士生每年最低资助标准不低于 1 万元。此外、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都对博士生奖助学金进行了调整。对此,本人只想引用一句知乎答主的话来回答:早就该这样了!这钱花得绝对值!近些年,随着各高校办学投入和课题经费的增长,研究生的各类“资助”也是水涨船高。如果考虑到与发达国家高水平大学的差距,适时、适度地提高研究生的资助水平也是合理的。这里的“适度”,是指相关政策的出台要考虑到国内大学的发展现状、承受能力以及各个城市生活水平的差异,而其基本理念是不能将教育和读书变成纯粹的赚钱途径。以博士生为例。公费博士生是免交学费的,其所获资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薪酬,而是学习期间的生活补贴。因此,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且有盈余就是发放的标准。这个标准,从根本上说,是把博士生看作学生。学生接受的是系统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科研技能训练,以学习知识、从事相应的科学研究为主,与赚钱自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不鼓励,也不会过分计较津贴的高低。

武汉中专教师招聘2021名额度是多少钱啊知乎

324 评论(11)

假如天天做梦

外面太冷 液化气罐 到室内反霜 在正常不过了

138 评论(14)

小宇宙可劲儿造

应该是“义务教育绩效工资” 是指通过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估,确立员工的绩效工资增长幅度,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对于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经过一年调研论证、广泛听取意见,起草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会议审议批准了这个意见,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对义务教育学校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356 评论(13)

MissAlice1203

不坑,但是跟编制的还是有一点点差别的。特岗教师基本概述(1)考试的全称: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2)考试的简称:农教、农村义务教师、特岗2019 年之前叫做“农村义务教师招聘”,岗位分“新机制教师岗”与“非新机制教师 岗”,二者待遇差不多。新机制相当于省内统招,由省财政支付教师工资,教师享受省编制 待遇,三年服务期满后可双向选择,调动比较困难,因家庭等特殊原因确需流动的,可在省 新机制教师岗位间,使用新机制空岗跨县(市、区)流动。非新机制是地方自主招聘,教师 享受地方事业编制,由地方财政支付教师工资,调动比较容易。2019 年,改为“义务教师 招聘”,岗位类型新增“城区岗”

111 评论(8)

矩阵时差

教师编制不是只要应届生的。往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都是皆可报名的。报名条件必须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热爱教育事业,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没有不良行为记录的。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的。身心健康,能够适应自己的岗位。符合招聘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的,都是可以的。

164 评论(13)

lin2000west

教师编制没有要求必须为应届生,符合报考条件的往届考生也可报考。教师编报考条件如下:  具有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证书;  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并按时取得学历、学位证书;  年龄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及以下,高层次人才可放宽至40周岁以下;  身心健康,具备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纪守法,无不良行为记录。  作者:教师考编课代表链接: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现在教师编制越来越难的原因,课代表认为有以下四点:第一、报考人数增多现在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在增加,选择备考教师编制的应往届生越来越多。其次,国家鼓励非师范生报考教师资格证,越来越多的非师范生也加入到了教师编制考试中来。教师编制考试属于竞争性、淘汰性的考试,报考人数增多,考试难度自然增加。近年来,报考人数越来越多。岗位的竞争难度越来越大,教师编制考试也就越来越难。第二、编制岗位减少去年由于疫情影响,国家要求各大企事业单位放开岗位进行招聘,已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也许是由于去年全面扩招,编制名额已经饱和,今年各地区的教师编制岗位明显减少。课代表关注了课代表本地的教师编制招聘,19年上半年招聘了四百多个编制教师,21年只招聘了两百多个编制教师,招聘人数,仅有19年的一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进行自主招聘,招聘条件越来越高,这也使普通本科毕业生失去了报考的条件。其次,现在事业单位逐步在进行改革,各中小学校开始推行聘任制。聘任制教师的大规模推行,也使得各地区逐步减少或者取消教师编制。报考人数增多,岗位却在减少,考试的难度自然大大增加。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自己当地的教师招聘考试,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都已经开始聘任制教师招聘。聘任制教师招聘也会成为教师行业的一个趋势,编制名额会逐渐减少。第三、招聘要求更加严格现在的教师招聘条件相比于前几年已经越来越严格,对于应届生限制、年龄、学历和专业等等条件的限制越发严格,使得选择岗位的限制也越来越大。从去年开始,我们当地小县城招聘幼儿园老师都要求本科学历了,近年教师招聘更是要求本科生年龄不超过28周岁,研究生不超过32周岁。要求越来越严,就使得可报考的选择越来越少,难度越来越大。大家可以去各地的人事考试官网找一下各地近两年的教师编制考试招聘公告,然后进行对比,会发现教师招聘考试的招聘条件是在逐渐提高的。城市的中学教师岗位,尤其是高中教师岗位,很多都要求研究生学历了,甚至要求研究生专业与本科专业一致,这就又提高了招聘的难度,使得满足报考条件的人越来越少。第四、政策倾向于应届毕业生现在教师编制考试的招聘对象,大多都限制了需要高校应届毕业生,甚至是要求了某一年的应届毕业生。大家可以看一下各地的招聘公告,教师招聘对象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高校毕业生,二是优秀在职教师,三是社会考生。现在对社会考生的招聘限制越来越严格,招聘的人数越来越少。所以对于毕业后已经就业或者已经超过了应届毕业生年限的考生而言,又减少了岗位的选择,限制了他们的机会。教师编制考试难度越来越大,大家上岸的几率也就变得越来越小。大家如果想要报考教师编制,需要认真准备。

111 评论(8)

8668神淡淡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以试教(或试讲、说课)和面谈的形式进行,音乐、美术、体育类的应聘者还需进行专业技能测试。综合素质面试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的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行为举止、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知识面等。

340 评论(13)

多收了三五斗啊

近日,某乎上有一则曝光新拟定南方科技大学硕博工资的帖子,引起了不少关注。帖子显示,硕士的工资为4~6 万/年,博士的工资开题前 7~9 万/年,开题后 5~13 万/年。随后,南方科技大学的招生直播中也写出,硕博的薪酬将会大于现行标准。此前在深圳大幅降薪的背景下,网上流传着 2022 年南方科技大学硕博工资要降薪 40% 的谣言,当时引起了较多讨论。毕竟硕士 4166/ 月,博士 8333/ 月,曾是南方科技大学较具吸引力的招牌之一。如今谣言不攻自破,南科大依旧那么壕——不仅不降,还稍涨一些。壕,几乎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的基本属性之一。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小而精的研究型高校,比总预算是有些吃亏。南方科技大学 2022 年的预算为 56 亿,不和别人比,就看看隔壁的老大哥中山大学,这个预算差距并不小。但是,南方科技大学把总预算的 90% 都放在教育支出上,生均预算高达 36 万元,打败中山大学(生均 25),南京大学(生均 34)等老牌名校,位列全国第七。硕博补贴就不用多说,除此之外,南方科技大学的宿舍也是财大气粗,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南科大的硕士生享受双人间(如果分到三人间每月补贴 500),博士享受单人间。在今年的全国高校学生宿舍满意度调查中,南方科技大学位列第一。当然搞起科研来,人家花钱更是不含糊。2021 年南方科技大学获批科研经费 17 亿,师均科研经费为 124 万。动辄 40 万上下招博后,招聘副教授时承诺 5 年内至少提供 400 万经费,白纸黑字写出「为所有教职人员提供全国最佳的条件」。在如此有竞争力的薪酬条件下,短短11年,南方科技大学就组建了一支 58位院士,41 位杰青的人才队伍。南方科技大学这么多钱从哪来呢,作为一所省属高校,南方科技大学的钱主要还是来自政府拨款。还是隔壁的老大哥中山大学,2022 年财政拨款为 84 亿。所以说南方科技大学有钱,说到底还是深圳政府舍得给高校花钱。他壕任他壕他壕任他壕,对大部分的硕博生来说,补贴永远只能是「饿不死」但也「不够花」。南方科技大学的「财大气粗式」补贴不必说当属 top 0 梯队,此前就有南方科技大学就读的网友表示,除了学校补贴,课题组还另发,再加上论文奖励,博士在读就已经年薪 25万。类似的几所新兴理工院校补贴额度往往也是比较可观的。例如同样势头很猛的「新秀院校」上海科技大学,博一新生到手 7W/年,以后逐年增加。其次一些老牌的头部理工类大学,或研究所,往往补贴额度也比较可观。例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工科博士,也有着平均 4000-6000 的每月收入。此外,一些研究所发放的补贴额度也不算低。不过一般来说,每年 5 万元以内的补贴是大多博士生的常态。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读博士每年能拿到 5 万奖学金和每月 1600 元左右的助学金,共计 42 万元;但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奖学金是用于「返还学费」,实际到手的部分大打折扣。如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在每个月国家补助 1950 元,外加课题组另行补助折合每月 2000-3000 余元的收入——这种程度的补贴额度,才是博士生中的普遍水准。而一些老牌的综合性大学,往往补贴则不太可观,尤其文史类专业就读的博士,受专业所限,他们的补贴中「导师资助」的部分少之又少,甚至还有 19% 的博士生并没有导师资助;他们能够拿到的补贴通常徘徊在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附近。如,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的文科博士生们每个月只有固定的国家补贴 1835 元。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永谋看来,理想的读博状态应该近似于一种工作或「准工作」状态。这意味着要参照科研人员的待遇来执行,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应该完成特定的助研、助教工作以及基本科研任务。刘永谋认为,对于今天的博士生,特别是诸如北京这样大城市的博士生来说,每月补贴 1500~2000 元无疑过低。「这些钱刚刚够维持基本生存,现在的博士生一般在 25-30 岁之间,不可能光活着就了事。」刘永谋说。也有其他多位专家认为,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加薪」是合理的。「一些博士生期待的四五千元的薪资并不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说,「硕士生毕业后的月薪较高,要想吸引优秀的博士生源,就要减少这些优秀生源就读博士的机会成本。」按国内普通学制来算,大部分人的博士生至少要到二十八九岁才能完成学业,这还意味着,当大部分同龄人早已工作多年买车买房,甚至已经开始在同学群里给孩子的班级文艺汇演拉票,博士们可能还在苦哈哈地等着每月那点补贴吃饭。

13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