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工作号
武汉工程大学代码是10490,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武汉工程大学(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工程大(WIT),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工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校历史湖北化工石油学院1972年4月20日,湖北省化工石油学院筹建领导小组成立;6月25日,湖北省政府同意以湖北省工业学校为基础,组建湖北化工石油学院。1974年,学校校址迁移至伏虎山麓、南湖北畔(现武昌卓刀泉路366号)。2000年,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整体进入学院。2002年11月19日,流芳校区一期工程破土动工。2003年9月11日,流芳校区正式启用。武汉工程大学2006年2月,经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同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9月,入选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8年1月,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3月,入选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2038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226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243人,副高级职称46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59%,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分别占教师总数的72%和63%。教师中,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高端人才引领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74人,湖北省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的专家29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湖北省特聘岗位专家59人,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6人,“工大学者计划”特聘岗位人员34人。 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18个二级学院(部),开办69个专业招生,学科专业以工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1个2018年湖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省级品牌专业9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 省级品牌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应用化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土木工程湖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化工与矿业工程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软件工程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会计学、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校荣誉截至2019年4月,学校先后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红旗团委、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湖北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高校、湖北省两访两创先进高校、湖北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博士服务团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人才工作十强高校、湖北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就业湖北先进高校、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湖北省绿化红旗单位、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等荣誉称号。2020年11月,被教育部授予“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学术科研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部委级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有62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技术中心(基地);设有湖北省石油产品暨化学试剂质量监督检验站、湖北省石油化工信息中心,是湖北省科技厅化学化工查新检索定点单位;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建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2008年至2019年4月,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338项,其中“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级项目335项,省部、市级项目158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市级科技奖励153项,机器人足球队获10余项世界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获专利授权1690余项;教职工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I、ISTP、SSCI、CSSCI、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检索收录4020余篇。 合作交流截至2019年4月,学校先后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美国杜克大学、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法国上法兰西理工大学、兰斯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爱尔兰唐道克理工学院,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魁北克大学三河城分校,韩国国民大学,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沙巴艺术学院,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泰国暹罗大学,南非金山大学等40余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展开了一系列合作办学、学生交换、师资互访、共同科研等多方面的合作;每年有百余名世界上的科学家及中国以外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访问;每年派出专业教师及管理人员出国访学进修、攻读学位、合作交流调研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信息进行科研合作等;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国际交流班、双学位、本硕连读等。学校具备招收留学生资格,已招收来自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津巴布韦、加纳,埃塞俄比亚、喀麦隆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就读于学校的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与南京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中国国内高校长期开展校际互换生工作。截至2019年4月,学校成立有13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参加的董事会、38个校友分会以及武汉工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与武汉市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黄陂区、宜昌、十堰、黄冈、荆门等市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设有“企业佳助学金”、“人福药业奖学金”等社会奖助学金19项。截至2019年4月,学校承办了电气与自动化控制国际学术会议、中国科协年会重化工与湖北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及湖北磷化工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武汉论坛之化工论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冶金与矿业领域在研项目交流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工程青年科学家学科发展前沿研讨会、全国稀土资源、材料和环境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微波化学会议、全国制药工程专业研讨会、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第六届中日化工学术研讨会、湖北省第二届楚天学者论坛、生态设计国际学术会议、国际磷资源开发学术研讨会、全国高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等学术会议。
stella59444
1、以人格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在开会时,周婷要求学生不能迟到,她每次总是会提前到会;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她会和大家一起参加。有时面对一个问题,一天要回答同学几十遍,但她总是能耐心地给予解答,即使在疲劳的时候,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她也能保持一种好的心境,从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去。她的这种热爱工作的敬业精神、对待工作的态度时刻感染着身边的学生,教育着学生们对待每一件工作都要有责任心,要有始有终,爱岗敬业。 2、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鼓励和引导学生多方面锻炼自己,提高综合素质 周婷尊重学生个性的存在,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大力倡导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机械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国家专利的申请等各种类型的创新活动,04级的何旭润同学的两相流切割式内雾化喷枪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周婷老师一直坚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007年7月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手拉手心连心--赴甘肃省榆中县菜子山中心小学支教捐赠小分队荣获甘肃省优秀社会实践分队称号;2008年7月赴甘肃省永靖县徐顶乡大干沟中心小学开展的以大学生送科技、政策、法律、爱心下乡相结合的支农、支教、调研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获得2008年甘肃省、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荣誉称号。她指导的志愿者协会自2011年以来从未间断地帮助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孔家崖乡失明老人孔繁云,该事迹被《甘肃日报》、《鑫报》、甘肃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该协会2005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志愿服务金奖荣誉称号。 3、培养学生骨干队伍,抓好党团知识教育 学生干部上岗,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开学有工作计划,期末有工作总结,平时有工作记录。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思想工作和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学生考核班干部、班干部负责学生操行评定的制度。既锻炼了学生骨干,也促进了班内学习。重视对学生进行党的知识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督促团支部抓好团课教育,增强团员意识教育。2008年度,她担任支部书记的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获得校级优秀党支部称号。 4、养成教育,深入细致 周婷在抓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上下工夫,通过严格考勤、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建立学生干部值班制度、同任课老师加强经常性联系、开展一帮一互助活动等,改善了班内学习风气。在她所带的班上,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代表,如:茅以升奖学金获得者3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8人、院团委和学生会干部数人、国家英语竞赛数人获得奖励等。 爱的历程--心理疏导是大学生四年跋涉途中的良药 周婷老师除了正常工作时间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下班时间,与学生们谈心。学生宿舍、办公室、学校小路,甚至家里都是周老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场所。 大二、大三学生的特点与大一学生有明显差别,他们基本上适应了大学生活,失去了大学的新鲜感,多数学生处在宿舍、教室、图书馆这样三点一线式的生活状态,往往会导致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有所缺失。针对这样的情况,周老师的教育方法是侧重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追求。99级机设专业的一名大学生,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性格变得孤僻,经常旷课,多门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已经接近退学的规定。周婷老师经常找他谈心,并利用课余活动的时间找任课教师或同学为他补习功课,鼓励他好好学习。在周婷老师真诚的关心下,学生被感化了,学习有了可喜的进步。在就业时周老师亲自向用人单位推荐该生,最后该生被兰州军区某军分区录用,现该名学生工作成绩优秀,多次受到军分区的表彰。 顺利就业是学生的最大愿望。学生在读期间,周老师就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就业策划指导。在学生进入实习时,她把每个班级都分为若干小组,要求组长每月至少和每个组员联系三次,每月至少与自己联系两次。通过组长了解组员的思想、工作、生活、就业情况,及时追踪就业进程,传达有关就业的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针对个别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的情况,她通过QQ群、发短信、打电话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如:要摆正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对自己正确定位,做到既不好高骛远,又不妄自菲薄;指导他们制作个人简历及应聘技巧;她所带的9个毕业班平均就业率达到90%以上。 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现实,周婷老师采用经常下宿舍了解情况,多和学生谈心、通过QQ群和学生聊天、建立收集信息制度,通过信息员了解学生心理情况等手段,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她班上一名学生,由于失恋,情绪低落,导致与宿舍同学关系不好,以致有放弃学业的念头。周老师发现后,多次与他谈话,做心理辅导,后来还特意嘱咐班干部平时多与他交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经过多方努力,他终于走出低谷,慢慢地能和同学很好地相处,继续自己的学业,使学校减少了一个失学的学生。 周婷老师把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作为工作重点,经常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自强的观念,端正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他们经济拮据的时候,周老师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有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导致营养不良,周老师得知后经常带她们到家里吃饭,并在天气寒冷时为她们购买棉衣,在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之下,学生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另外,周老师还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学生从事勤工助学工作,积极帮助他们争取贫困补助、国家奖助学金,耐心帮助他们做好开支计划,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减轻他们因经济困难而造成的生活压力。 周婷老师自担任辅导员以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像妈妈一样对他们体贴入微。学生在校外被误伤送进医院,周老师一直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候到凌晨3点手术完毕,因为抢救及时,才使他顺利圆了他的飞行员梦;自协会建立以来来,周老师去医院看望学生累计200余次。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真诚关心,让学生觉得可亲可敬。在周婷老师面前,学生什么都可以讲,什么都愿意说,把她当作朋友式的老师。 爱的成就--辅导员岗位是她坚持奋斗终生的事业,很多年来,周婷老师多次受到学校和上级的表彰和奖励,但是她始终坚持以学识激励人、以道德教化人、以爱心感染人的工作方法。在她嘴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作为一名专职大学辅导员,我是幸福的,看到我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我是快乐的。我们深信,周婷老师以她对学生工作的热情,对学生无私的爱,会在学生工作岗位上继续幸福快乐地工作着。
优质武汉中专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