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3

S~夏末微凉
首页 > 武汉中专 > 十堰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中心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来福胶泥MAY

已采纳
我也是名学生,和你的问题差不多。你没有发现打电话没有吗?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搞你的事。建议你有时间最好请假回武汉,先到你公司开上相关的证明还有现在的派出所的证明,转户口要的东西,再到武汉去跑,你的户口本还在,身份证还在,实在找不到就按照户口本上写的,补办所有的东西,然后直接拿着单位的东西往广东签。交罚款是肯定的,要好好和别人说,尽量的又耐性,人家或多或少都会帮你的。重要的是一定要你自己去办。现在的第二代身份证都是电脑操作的。办好了,就是没有拿到东西去广东也没有关系的。 还是祝你早日办好吧。我的都折腾了近半年的时间。

十堰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中心

203 评论(13)

anne贝多芬

综合以上的,我补充吧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户口迁移须知 2006-09-28 16:59:28 一、户口在学校的毕业生,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将户口由学校迁移到工作单位所在地。工作单位所在地公安机关凭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就业报到证》和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的接收证明及学校所在地公安机关签发的《户口迁移证》办理入户手续。 二、户口不在学校的毕业生,落实工作单位的,凭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就业报到证》和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的接收证明,就可将户口由原籍直接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户口迁出地公安机关凭《就业报到证》和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的接收证明,直接办理《户口迁移证》,工作单位所在地公安机关不需发《准予迁入证明》。 三、户口在学校的毕业生,要求将户口迁回原籍的,公安机关凭毕业生本人的毕业证和《户口迁移证》办理恢复户口手续。 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离开学校时,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暂缓2年就业。暂缓就业毕业生的户口可继续保留在学校2年。毕业生在暂缓就业期间落实工作单位的,公安机关凭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就业报到证》和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的接收证明,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暂缓就业毕业生,在暂缓期满后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按照有关规定将户口迁回原户口迁出地。 五、户口在学校的原农业户口性质毕业生,要求将户口迁回原籍,并要求恢复农业户口性质的,可予办理。为妥善处理好“非转农”后出现的问题,事先应征求申请“农业户口”所在地的乡镇或村委会意见。 六、入学时未将户口办理“农转非”手续的毕业生,落实工作单位后,在办理户口迁出时,户口迁出地公安机关在为其办理“农转非”手续后,以“非农业”户口性质迁出。 七、户口在学校的本省生源毕业生,未落实工作,要求将户口迁回原籍,其父母户口已迁移到本省其他地区的,可直接将户口迁至其父母户口所在地;如果父母一方还在原籍居住的,该毕业生的户口仍应迁回原籍。 八、已领取《迁移证》将户口迁回原籍的毕业生,因故一直未办理落户手续,迁入地公安机关问明情况后,凭原《迁移证》恢复户口;已领取《迁移证》将户口迁往异地,因故一直未办理落户手续的,按有关管理规定办理。 九、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后,人事部门不再发《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分配报到证》。公安机关凭下列毕业生提供的相应证明材料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1、被机关录用的,提供地级以上市政府人事部门签发的《录用通知书》。 2、被事业单位(不含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不要财政拨付任何经费的事业单位)聘(录)用的,提供政府人事部门签发的《事业单位聘(录)用毕业生通知书》。 3、被企业(含各种所有制企业)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不要财政拨付任何经费的事业单位接收的,提供县级以上政府人事部门签发的《毕业生就业通知书》。

91 评论(9)

Rita泱泱

杨国顺 ( 党委书记 )朱华伦 ( 局长)刘端文 ( 副局长、党委委员 )负责计划财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分管计划财务科、体卫艺科、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何世兴 ( 副书记、党委委员 )负责党务、宣传、工青妇、计划生育、老干部、教育扶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东风分局工作。分管党办、老干部科、机关党委、东风分局。沈培军 ( 副局长、党委委员 )负责基础教育、招生考试、教育科研工作。分管基础教育科、招生考试院、教科院。张西庆 ( 副局长、党委委员 )负责人事、教师教育及语言文字、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分管人事科、教师管理科(语委办)、学校后勤管理办公室、继教中心。戴静 ( 副局长、党委委员 )负责机关管理、职业技术与成人教育、学生资助、教育科学技术规划指导、对外合作交流及外宣工作。分管办公室、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科技与对外合作交流科。陈长全 ( 纪委书记 )负责纪检监察、信访、依法治教、学校安全管理、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分管纪检监察(审计科)、政策法规科、高校工作科(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王校水 (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 )负责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日常工作。朱仕雄 (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 )协助督导室主任及负责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抓好教育督导相关工作。席家焕 ( 调研员 )协助分管领导负责基础教育、招生考试工作、教育科研。分管教师行动网、教育图书发行。黄侃荆 ( 副调研员 )协助分管领导负责计划财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分管校外教育培训、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吴建中 ( 副调研员 )负责局长交办的专项工作。靳家泉 ( 副县级督学 )协助分管领导负责党务、宣传、工青妇、计划生育、老干部、教育扶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东风分局工作。分管高考补习、教育电视台。

301 评论(12)

starcraftgod

一、湖北医药学院在哪里 湖北医药学院 地址在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南路30号,该校是一所独立设置西医类的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是湖北省及鄂、豫、渝、陕毗邻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西医类普通高等医学院校。 二、湖北医药学院介绍 湖北医药学院 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湖北省及鄂、豫、渝、陕毗邻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西医类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坐落在“全国十佳魅力城市”湖北省十堰市中心,这里也是“道教圣地武当山、中国水都丹江口”所在地。学校占地2380亩,校舍面积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亿元(不含附属医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近18000人(含独立学院),留学生520余人。 学校成立于1965年,原名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1977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1986年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1994年独立设置定名为郧阳医学院,1995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6年首批一次性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合格评估,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结论,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 湖北医药学院 ,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开始举办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留学生教育。2015年2月,学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7年,学校主干学科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也正式进入湖北省“双一流”建设方阵。 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地区结合部重要的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湖北省全科医学与免费医学生培养基地。学校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厚德济世、励学育人”之精神,恪守“厚德、勤学、求实、创新”之校训,坚持“尚医德、崇人文、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特色,立足湖北,面向全国,重点辐射中西部地区,努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适用型医学人才。学校建有18个二级学院,现设有临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精神医学、儿科学、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生物科学、制药工程、中药制药、中药学、应用心理学、信息资源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预防医学等20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国家特色建设专业、5个省级本科品牌(建设)专业;建成17门国家级及省级精品课程(含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2项国家“卓越医师培养计划”项目、7项国家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及一批省级重大教学研究项目。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高于全国、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学校已向国家和社会输送各级各类医学人才8万余人,涵盖长江中游和秦巴山区市、县医疗机构近半数业务骨干。 学校现有教职工1020人。教授169人,副教授549人,博士298人(含附属医院)。教师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人、“*”4人、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湖北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4人、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3人、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1人、楚天学者17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247名。建有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7个省级优秀创新团队。另有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人、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4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78人。4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湖北名师”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校主干学科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其中学术学位点3个,分别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技术;专业学位点5个,分别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学、药学;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护理学3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以临床医学为主干一级学科,基础医学、药学和护理学等三个支撑一级学科整合申报的“现代医药技术学科群”为湖北省“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群;外科学、内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麻醉学等8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拥有2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基地)、6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建有基础医学、再生医学、生殖医学、临床医学、器官移植与肝胆外科10个高水平科研所(室)和鄂西北地区唯一的SPF级实验动物中心。拥有国家中西部地区结合部最大的医学图书馆,馆藏图书98万册,购买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智立方》、《万方医学网》、《SCI(Web ofScience)》、《济南泉方本地PubMed数据库》、ProQuest平台下的《PHMC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等20余个中外文数据库。校园网覆盖全校,是鄂西北唯一的中国教育科研网城市节点。《 湖北医药学院 学报》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是国家科技部统计源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截止6月,学校共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科技项目71项,以及包括湖北省“2011计划”在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700多项,SCI、EI、ISTP收录千余篇,其中影响因子≥0的SCI收录论文95篇。统计源以上中文核心收录11753篇,其中刘忠武教授、李健博士在《Nature》、《CellMetabolis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引起国内外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出版专著、教材602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59项、市厅级科研奖励162项,鉴定科技成果210项,获得授权专利225项。学校高度重视政产学研合作,先后与丹江口市、房县等政府、骨干生物医药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支撑企业获得了十堰市首家、湖北省第六个GAP种植基地,并与企业联合建立4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

23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