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84

请别叫我龙爷
首页 > 武汉中专 > 中专文化考试试题湖北版答案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uper阿狸

已采纳
中考英语试题8套 § 中考语文试题8套 § 中考化学试题8套 § 中考数学试题8套 § 中考物理试题8套 § 2002午南通市初中毕上 升学考试 § 200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02年中考化学试题 2002年初三语文模拟试题 200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2002中考语文(第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济南市2002年高中阶段招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2003年初三语文毕业考试卷 点击下载 2002年天津中考英语试题 2002年中考英语试题 2002年中考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 2002中考英语模拟测试及答案 点击下载 2001年重庆历史试题 答案 上海闵行区2002年中等学校分流招生考试 镇江市200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卷 2002年桂林市中考试题 二00二年黑龙江省初中升学统一考试数试题 200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数学试题 2002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200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试题 2002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太原市教研研究中心提供 2002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考试 2002年黑龙江省中考试题 200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数学试题 湖北省十堰市2002年高中(中专)招生考试数学试题 2002年湖北咸宁市中考数学试题 200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试题 200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试题 2002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试题 2002年昆明市初中毕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清 样稿 2002年连云港市中考试题 2002年泸州市2002年中考题 2002年南京市中考题 2002年绍兴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2年天津(有答案) 2002年温州数学 2002年武汉市初中毕业 2002年徐州市中考数学试题 2002年扬州市中考试题 2002年岳阳市毕业会考数学试卷 2002年中考数学综合题训练(长沙) 2002宁波中考试卷 2002宁德市中考试卷 2002山东省菏泽地区高中招生考试 2002上海闵行中等学校分流招生 2002苏州中考试题 2002泰州市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数学试题 2002镇江市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卷 2002重庆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02重庆中考题 数学一模拟试题(1) 数学一模拟试题(2) 2002济南市高中(数学)阶段统一招生考试题 泰州市2002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数学试题 点击下载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物理2001年济南市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中考物理模拟 中考物理模拟2 中考试题选—电功、电功率 中考试题选—电和磁 2002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02年黄冈市中考数学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02年高级中学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02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2000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 200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 点击下载 2002年中考政治模拟试卷1234 2002年中考政治模拟试卷5 2002年中考政治模拟试卷6 2002年中考政治模拟试卷7 初三全册练习题(2) 京市西城区2001年初三政治中考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02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2002年中考政治试题 2002年中考政治模拟试题 2002年中考政治模拟试卷(2) 点击下载 东阳市200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益阳市赫山中学2001年初中毕业会考模拟试题 --------------------------------------------------------------------------------初三语文“一模”试题(1至4页)(扫描) 初三语文“一模”试题(5至8页)(扫描) 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参考答案(扫描) 初三英语“一模”试题(1至4页)(扫描) 初三英语“一模”试题(5至8页)(扫描) 初三英语“一模”试题参考答案(扫描) 初三化学“一模”试题(扫描) 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参考答案(扫描) 初三物理“一模”试题(1至4页)(扫描) 初三物理“一模”试题(5至8页)(扫描) 初三物理“一模”试题参考答案(扫描) 初三数学“一模”试题(1至4页)(扫描) 初三数学“一模”试题(5至8页)(扫描) 初三数学“一模”试题参考答案(扫描) 点此下载 初中英语"一模"试题听力录音(上) 初中英语"一模"试题听力录音(中)初中英语"一模"试题听力录音(下) 初三语文"一模"试题(上)初三语文"一模"试题(下)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参考答案初三英语"一模"试题(上) 初三英语"一模"试题(下) 初三英语"一模"试题参考答案初三化学"一模"试题 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参考答案 初三物理"一模"试题(上) 初三物理"一模"试题(下) 初三物理"一模"试题参考答案 初三数学"一模"试题(上) 初三数学"一模"试题(下) 初三数学"一模"试题参考答案 中考模拟测试 元素及其化合物综合测试题 中考特辑物理 中考特辑化学 南京市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武汉市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成都市年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化学)南京市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数学武汉市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成都市年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数学)南京市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武汉市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成都市年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物理)南京市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武汉市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成都市年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南京市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英语武汉市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英语)成都市年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英语)南京市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政治武汉市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政治)成都市年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政治)重庆市年化学中考试卷广州市年化学中考试卷福州市年化学中考试卷重庆市年数学中考试卷广州市年数学中考试卷福州市年数学中考试卷重庆市年物理中考试卷广州市年物理中考试卷福州市年物理中考试卷重庆市年语文中考试卷广州市年语文中考试卷福州市年语文中考试卷重庆市年英语中考试卷广州市年英语中考试卷福州市年英语中考试卷重庆市年政治中考试卷广州市年政治中考试卷福州市年政治中考试卷北京市年化学中考试卷北京市年数学中考试卷上海市年物理中考试卷天津市年物理中考试卷北京市年语文中考试卷上海市年语文中考试卷天津市年语文中考试卷北京市年英语中考试卷上海市年英语中考试卷天津市年英语中考试卷北京市年政治中考试卷上海市年政治中考试卷天津市年政治中考试卷上海市年化学中考试卷天津市年化学中考试卷上海市年数学中考试卷天津市年数学中考试卷海淀区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题 海淀区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数学题海淀区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题朝阳区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题朝阳区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题海淀区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题点此下载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小学作文集第五期2005年及以前高考题库集2006年高考题库综合大全高考题库综合类小学试题集锦五小学试题集锦四小学试题集锦三小学试题集锦二小学试题集锦一初三试题集锦初二试题集锦初一试题集集锦最新热点 [中学视频]初中到高中视频辅导集 (40873) [知识百科]阅读书库 几千部图书在线阅读 (13018) [幼教动画]2500个汉字识字动画 (16158) [绘画手工]儿童经典动画填色图集 (10314) [作文天地]小学生全方位作文视频辅导 (24025) [作文天地]初中生全方位作文辅导视频 (11816) [作文天地]新课标初中同步作文辅导 (4436) [幼儿视频]经典动画大集合(强烈推荐观看) (53979) [家长学校]阳光家庭365_如何把孩子引向成功 (10686) [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成功秘籍(视频) (12292)最新视频 初中到高中视频辅导集 经典动画大集合(强烈推荐观 初中作文重点难点问题分析指 中考化学 初中化学全方位辅导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例视频集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例视频集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例视频集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例视频集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例视频集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例视频集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特级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特级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特级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特级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特级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特级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特级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特级

中专文化考试试题湖北版答案

121 评论(12)

微尘8313

第一题:答案:第二题:答案:扩展资料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的是《师说》的知识点: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190 评论(13)

快到腕里来

我给你发邮箱上了。。

181 评论(11)

justjoshua

答案的话在“上学吧”有!

225 评论(9)

垚垚姐姐。

2005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试卷历史(实验区)21、学校准备举办一次古代埃及、古代中国文明成就展。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加筹备工作:(本题共3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1)请在展览中列举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各一例。(2)在展览的结束语中,要归纳出中、埃两个文明古国形成的相同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你认为是什么?(1)埃及: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1分)(任答一条即可)。 中国:甲骨文,秦始皇兵马俑,长城,四大发明(1分)(任答一条即可)。其它说法只要正确也应给分。(2)位于大河流域。(1分)学生答位于适宜农业生产的地区、土地肥沃的地区等也可给分。2005年全国部分地区历史中考试题主观题部分(世界近现代史)山西省2005年试验区中考文科综合试题12、某班同学要办一个世界史专栏展,但对下列历史知识的分类发生了争执,你能帮助他们吗 (要求答案填写序号)A《荷马诗史》 B丕平献土 C牛顿 D爵士乐 E查理马特改革 F《天方夜谈》 G好莱坞 H爱因斯坦第一类:A 第二类:B 第三类:C 第四类:D 2005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材料一: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述成一本书,叫做《马可•波罗行记》,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 东西方文化交流。——改编自华师大课标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材料二:……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争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摘自华师大课标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1)(2分)材料一中提及的意大利商人是谁?(2)(4分)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相关链接:古代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和平交流、暴力冲突材料一:材料二:(3)(4分)请你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史实。(1)马可•波罗(2)材料一:和平交流 材料二:暴力冲突 (3)遣唐使: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等。2005年山东济宁市中考历史试题21、 列举世界古代史上出现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名称(四个即可)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答出其中四个即可,4分)2005年历史中考试题整理主观题部分(世界近现代史一)2005年玉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12、世界上几个大国的角逐,时而在战场上,时而在会议桌上。请列举第一次世界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有牺牲他国利益的四次重要国际会议名称。(1)1919年,巴黎和会;(2)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3)1938年,慕尼黑会议;(4)1945年,雅尔塔会议(每个1分,满分4分。注意:答案超过四个时,以前面四个为准)13、随着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亚、非、拉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第三世界。请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反映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件史实。(3分)(1)1955年,亚非会议(或万隆会议) 召开 (2)1961年,不结盟运动形成 (3)1971年在第三世界的支持下,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得到恢复。(每个1分,满分4分。注意:答案超过四个时,以前面四个为准) 阅读下列材料: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六、拿破仑和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 美国杜鲁门总统演讲1945年4月16日请回答:(1)材料中“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的真实含义是什么?(1分)称霸世界。(2)请你说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为“所担负的责任”而采取的三次行动。(3分)①推行“冷战”政策;②出台杜鲁门主义;③通过经济援助,逐步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马歇尔计划)④成立北约组织 ⑤发动侵朝战争 ⑥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每个1分,满分3分)(3)美国为“所担负的责任”而“采取的行动,给二战后的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影响: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造成了美苏两极格局长期对峙的局面。05年荆州市中考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14、欣赏下列两幅美术作品回答:⑴这两幅作品表达了当时人们的什么精神追求?(2分)⑵当时的艺术家能够创作出这些传世作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⑶文艺复兴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是什么?(2分)(1)人文主义(或者人的精神、或者美好生活等)(2)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或艺术家们对人的力量的向往,或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深深熏陶等)(3)思想进步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或以人文本的理念,或艺术家们的优秀品质等)说明:回答出任何一点就可以得2分。16、关于20世纪的历史,有人认为"20世纪是科学技术发达的世纪";也有人认为"20世纪是战争不断的世纪"。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主要史实,以"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或"人类的战争与和平"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历史小论文。答案1:“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必须与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答案2:“人类的战争与和平”必须与20世纪的战争有关评分标准:回答一件事情与回答几件事情应同等给分;要求史实正确;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有一定的条理。2005年安徽中考历史试题(开卷)16、写出下列三段文字所描述的“他”分别是谁?(3分)(1)他是亚洲音乐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虽然在26岁后逐渐丧失听力,但是他没有屈服,勇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了《英雄》、《命运》等九部蜚声世界乐坛的交响曲。(2)他出身贫寒,只受过很少的学校教育,当过店员、邮务员、律师。后来,他终于当选为美国总统,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3)他是一位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的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反名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他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一战后,针对国内的好战狂热,他呼吁停止战争,停止对人类文明的破坏。(1)贝多芬;(2)林肯;(3)爱因斯坦(各1分)18、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地图,回答问题。(12分)材料1 50年前,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以其智慧、勇气与远见为新中国外交开创了崭新局面;50年后的今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承前启后,在亚非首脑峰会上郑重重申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了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17期材料2 新加坡曾为英国殖民地,1965年正式独立。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这块资源“只有空气和人”的弹丸之地却屡创奇迹。1991年新加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5990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2003年在世界竞争力排名中,新加坡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请回答:(1)50年前,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到印尼出席的重要会议是 。(2分) 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促成了会议的成功?(2分)这一方针,至今仍然影响着我国的外交实践,举一例加以证明。(1分)(2)结合材料2和所学知识,归纳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值得我国借鉴的成功经验有哪些?(4分)(3)图中表示马六甲海峡的英文字母是 ,它成为世界海运重要枢纽之一的原因是什么?(3分)(1)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2分)求同存异;(2分)答出我国与其它国家虽存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但仍然和这些国家建立或发展外交关系的一件事例,即可得1分(如中美建交等)(2)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取外国资本和技术;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走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教育和进行智力投资,注意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4分。答出其它意思相近的内容亦可酌情给分)(3)A(1分)。马六甲海峡是联系欧洲、非洲和东南亚、东亚各港口之间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1分)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通道。(1分) 2005年河北省初中升学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卷39、材料解析题:材料一:1942年初,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此基础上,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其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促进友好合作。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直接军费开支及物质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材料三:胡锦涛主席在出席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时强调,我们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就是要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使战争悲剧不再重演,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请回答:(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主要原因,它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了什么作用?(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归纳二战结束至今的60年间,未曾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至少写出两方面的因素)(3)从上述材料和问题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1)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意思相近即可)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意思相近即可)(2)国际合作组织的作用;二战的惨痛教训;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平力量的增长;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评分说明:若考生答出联合国的建立、第三世界兴起、不结盟运动、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欧共体的建立等具体内容可酌情给分)(3)国际合作可以战胜敌人;国际合作可以维护世界和平;战争是残酷的,又是可以避免的。(意思相近即可)2005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历史(非课改区)22、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到20世纪初爆发了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请列举:(3分)(1)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2)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3)最早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分)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分)(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或十月革命)。(1分)23、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运输工具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列举:(4分)(1)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水上交通运输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陆路交通工具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3)1910年,我国设计师冯如制成的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交通工具是:(1)汽船。(1分) (2)汽车。(1分)有轨电车。(1分) (3)飞机。(1分)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些启蒙思想家,他们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传“自由”、“平等”,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材料二:《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材料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请回答:(1)写出一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1分)(2)材料二提出的要求反映了哪些人的利益?(1分)(3)材料三是什么事件的内容?(1分)(4)材料一、二、三都把斗争矛头指向了什么?(1分)(1)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答出任何一个即得1分,多答不加分)。(1分)(2)资产阶级。(1分) (3)新文化运动。(1分) (4)封建专制制度(或封建制度、封建统治)。(1分)28、20世纪,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请回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1分)(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哪两个国家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1分)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分)你怎样认识当今正在变化的世界格局?(1分)(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2)苏联和美国(只写出一个国家不得分)。(1分)苏联解体(或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分)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等(学生答出任意一点或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分)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非课改实验区使用)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 (中学历史在线注:图片待传)材料四:60多年前,法西斯侵略者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给中俄两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巨在的灾难和浩劫。在那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中,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同仇敌忾、相互支援、并肩战斗,终于打败了侵略者,拯球了人类文明,赢得了世界和平。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5月8日在莫斯科的讲话请完成:(1)将你从材料三这幅油画作品中获取的信息写出来。(2)根据对材料三的理解,请你为这幅油画作品重新命名。(3)根据材料四,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来考考其他同学。(4)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你想说些什么?(不少于两点看法)29、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处于领先地位,其工业产品行销世界各地,英国成了“世界工厂”,成了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请你结合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史实,探讨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问题,并将你的认识写成一篇短文,自拟标题。(不少于100字) 2005年湖北武汉市中考题(非课改区)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初中《世界历史》第二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美国的援助,发挥本国良好的经济技术基础优势,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大力发展经济。到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大体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此后,各国经济更是步入高速发展时期。 材料二(2004年《武汉统计年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武汉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上升。2002年至2004年,武汉进出口总额分别为02亿美元、36亿美元和98亿美元。三年累计进出口36亿美元,年均增长9%。(1)依据材料一,完成有关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原因的“学习摘要”。(2分)学习摘要: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良好的经济技术基础优势原因之三: (2)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2分)(3)材料二中,武汉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说明了什么?(1分)(1)美国援助、采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2)改革开放。(3)武汉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如果回答改革开放促进了武汉对外贸易的发展,可同等给分)2005年黔南州非课改实验区高中、中专、中师招生统一考试政治•历史综合科试卷14、阅读下列材料: 人生来是而且是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加与法律的制定。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请回答:(1)上述条文是出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文件?(2分)(2)该文件是在何时制定的?(1分)(3)它体现了资产阶级什么政治要求?(2)(1)法国。《人权宣言》。(2)1789年大革命开始后制定的。(3)它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四、论述题(共12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5年1月19日,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在华盛顿举行并发表共同声明,将鼓励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台湾海峡相关的问题以及鼓励中国增加军事透明度列入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美日军事同盟是在“冷战”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双边安排,不应超出双边范畴。上述声明半涉及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台湾问题列入其中,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的。请回答:(1)列举近现代上两件美国、日本侵略中国台湾的历史史实。(2分)(2)二战时期,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国际文献是什么?(1分)(3)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的构想是什么?(1分)运用这一构想,中国政府解决了哪两个地区的问题?(2分)(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6分)(1)1950年美国借朝鲜战争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19世纪70年代,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失败,勒索中国白银50万两。 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2)《开罗宣言》。(3)“一国两制”。 香港和澳门。(4)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2、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放弃使用武力。3、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4、提高自身素质,履行当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四川资阳中考题(历史部分)四(9分)概述近现代史上美英关系的发展变化过程。湖北省黄冈市2005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非课改区)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在漫长的反法西斯斗争中,中国战场和欧洲战场成为反法西斯的主战场,战争进行到1944年时,无论是中国战场和欧洲战场的战争形势都发生了急剧变化。材料二 无论是在中国战场还是在欧洲战场,战争局势的变化、反击法西斯的胜利不是一国的胜利,是各国走向联合或者是各种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斗争的结果。回答:(1)1944年中国战场和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局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国战场和欧洲战场战争局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2、请你根据教材提供的有关数据设计一张表格,使人们通过看表格中的数据就能了解1950——1970年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2分)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鉴于经济的这一发展状况,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采取了怎样的措施?(1分)4、实现统一和维护统一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大事,据此回答:(1)1861年德意志和美国的国家形势有什么不同?(2分)(2)19世纪德意志为了实现统一,美国为了维护统一,采取的相同手段是什么?(1分)(3)在祖国统一大业上,中国的邓小平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怎样的构想?(1分) 湖北省十堰市2005年县(市)高中(中专)招生考试历史试题19、简述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四、探究与创新题(本大题1小题,共6分)2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前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了这场战争,战争范围遍及亚、欧、非及大洋洲。然而,战争的结局却出乎侵略者的意料,不是法西斯侵略者的胜利,而是人民的胜利。⑴今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⑵想一想,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⑶谈谈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⑷学习了这段历史后,你认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迪?黔西南州非课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试卷3、阅读材料:19世纪中期的日本在幕府的腐朽统治之下,是一个闭关锁国的落后的封建国家,美国打开日本的国门,日本主权受到了破坏,面临沦为关殖民地的危险,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主张向西方学习,推翻幕府的统治,实现国家的富强,并取得了成功。请回答:(1)、日本为避免“沦为殖民地“进行了什么改革?(1分)(2)、这次改革有哪些重要措施?(6分)(3)、这是一次什么性质的改革?(2分)2、18—19世纪,美国通过哪两次战争分别扫除了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哪两个主要障碍?20世纪上半期,又经历了哪两次重大战争,美国逐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8分)枣庄200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是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中对海峡两岸的现状发出的无奈的叹息,充分表达了中华儿女渴望统一,祈盼团圆的感情。中外历史上诸多史实证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1)“我”和“大陆”分离的现状是如何形成的?(3分)(2)请你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德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4分)(3)怎样才能早日消除台湾同胞“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乡愁?(2分)22.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200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隆重举行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庆典。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庆典活动。庆典上,胡锦涛表示,60多年前法西斯侵略者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在那场战争中,苏联人民和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挑起这场战争的主要法西斯国家有哪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5分)(2)请列举出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对德的两次著名战役。(2分)(3)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是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历史见证。假如你是纪念馆的讲解员,请简述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4分)(4)德国总理施罗德说:“过去的历史我们已无法挽回,但我们能够从历史中,从我们国家刻骨铭心的那段耻辱中吸取教训。”前不久,日本某政府要员竟然为二战甲级战犯开脱罪责。针对德、日对待二战历史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看法。(5分)枣庄200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卷)22.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200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隆重举行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庆典。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庆典活动。庆典上,胡锦涛表示,60多年前法西斯侵略者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在那场战争中,苏联人民和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法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采取了什么政策?造成怎样的后果?(2)请举出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对德的两次著名战役并说明其意义。(2分)(3)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是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历史见证。假如你是纪念馆的讲解员,请简述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3分)(4)德国总理施罗德说:“过去的历史我们已无法挽回,但我们能够从历史中,从我们国家刻骨铭心的那段耻辱中吸取教训。”前不久,日本某政府要员竟然为二战甲级战犯开脱罪责。针对德、日对待二战历史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看法。(5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5年课改试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以下是关于哥伦布进行新航路探险活动的描述,其中有六处错误,请在错误处画线并改正。(6分) 1592年,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船队从意大利出发,横渡太平洋,来到印度,给当地居民起名为印第安人。他成功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找到了梦寐以求的黄金。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识图,回答问题。(10分)(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图)(1)右图中的《宣言》是在哪个历史事件中颁布的?其内容是什么?(5分)(2)图片上方的历史人物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他是谁?(2分)(3)这一历史事件的作用是什么?(3分)

216 评论(12)

春雨蒙蒙a2015

专 业: 姓 名: 分 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古代的吉礼,据《周礼》讲,就是_______的典礼。 西周官吏选拔制度,春秋以前主要是世袭制,战国时期,逐渐实行_______制,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 中国从辛亥革命以后至今主要采用阳历,而在此前所使用的是_______历,因其便于农事,至今仍在农村使用。 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_______。 _______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公认为“诗史”。 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_______。 宋元话本的名目很多,现存的可以分为小说话本和_______两大类。 朱熹认为客观精神的“理”是世界的本源,陆九渊认为主观意识的“_______”是世界的本源。 印章字体,一般采用_______。古代通称棋艺为“博奕”。“奕”是_______。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姨诀称姨夫,自己与姨夫关系为妯娌。( )江西庐山的岳麓书院是北宋著名书院。( )自秦始皇以后,方孔圆钱成为中国铜钱的固定形式,直到清末,沿用了两千多年。( )韩愈以文为诗、讲才学、发议论,开创了诗坛的新局面。( )王实甫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近70种剧本,留存下来的有18种。( )农民是民间故事的传播者也是它的主人公。( )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题中有“判”,即判决书。( )住持是一寺之首,又称方丈。( )明末清初一些杰出思想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都是科举制的强烈批判者。( )敦煌文书大致可分为宗教文书和世俗文书两大类,其中世俗文书数量较多。( )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现存儒家经典十三经中,有三部是属于礼制的,称为“三礼”,即《周礼》、( )、《礼记》。 A《仪礼》 B《家礼》 C《小戴礼》 D《大戴礼》中国历史上首先使用年号的是( ),第一个年号是建元。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光武帝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开始出现了私人办的学校,( )是其首创者。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唐时科举考试( )一次,考前各地举子先向礼部报名,投递履历表,叫做“投状”。 A每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中国历史上的准确年代计算,是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 )年)开始的,迄今不曾中断。 A 827 B 841 C 781 D 《日知录》是( )的著作。 A方以智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严复在近代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在于翻译了( ) A《法意》 B《原富》 C《群学肆言》 D《天演论》最能代表隋唐佛教特点的,是宗派佛教的出现。从隋到唐,先后出现了( )个佛教宗派。 A四 B五 C六 D八隋唐时的孙思邈精于医药,后世尊称为药王。他是( ) A佛教徒 B道教徒 C伊斯兰教徒 D基督教徒以道教为题材的神魔小说,最有名的是( ) A《搜神记》 B《西游记》 C《封神演义》 D《东周列国志》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七夕 《木兰辞》 四大传说 盂兰盆节 钟鼎文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什么叫“三言”、“二拍”? 你怎样理解墨子的认识论?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简述汉代统治者对法制进行的改革。 简述王充的哲学思想。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参考答案一、祭祀 客卿 阴阳或农 《离骚》 杜甫 《汉书》 讲史话本 心 篆书 围棋二、× × √ √ × √ √ √ √ ×三、A C B A B C D D B C 四、“七夕”是古代的一种节日,农历七月七日,据说是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人们陈酒脯瓜果于庭中,妇女织彩缕向月穿七孔针,穿过者为得巧。 《木兰辞》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篇章,它歌颂了代父从军的女英雄木兰。 “四大传说”指《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与青蛇》、《梁山伯与祝英台》四大民间故事。 孟兰盆节是群众性最强的佛教节日,时为农历七月十五日,佛寺于此日举办孟兰盆会。 “钟鼎文”是指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刻的铭文,因铭文多刻在青铜的礼器或乐器上,所以叫钟鼎文。五、“三言”指冯梦龙编纂的《古今小说》(又名《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指凌氵蒙 初创作的《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惊奇》。 墨子的认识论属于唯物论的经验论。他把客观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基础。墨子还提出了检验真理的三条标准,即“本”、“原”、“用”。“本”即间接经验,“原”即直接经验,“用”即通过实践效果进行检验。但由于墨子片面强调感性经验,轻视理性思维,往往把错误的传闻和幼觉假象也当成真理。六、汉代统治者对法制进行的改革: (1)废除苛法和酷刑。(2)优恤老幼废疾。(3)推行谳狱制度。谳狱,即评议定罪量刑。 (4)以《春秋》决狱。即引《易》、《书》、《诗》、《礼》、《乐》和春秋等六部儒家经典著作为断案的准绳。(5)以儒家教义解释法律。 汉代法制改革,是统治者不断总结经验修订秦法制的过程,也是儒家思想逐步影响封建法制的过程。 王充的哲学思想: (1)王充认为构成世界的基础是“气”,万物因气而生。 (2)在认识论方面,王充坚持唯物主义立场,反复强调,人的知识只能通过人的感官和外界接触得来,尖锐批判当时流行的圣人“神而先知”论。 (3)王充既重视感性经验,又重视理性思维。 (4)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王充肯定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5)王充虽然否认神秘的天命论,却陷入唯心主义命定论。王充的唯物论仍然是朴素的,还存在不少的漏洞。

117 评论(10)

依玛语录

去中考网下载

311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