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吕娃子
楼主你好,本人是2020年新疆考生,分数可以上比较差的211以及大多数的一本,最终选择了一所比较普通的工科类一本大学,所以比较符合楼主的描述,想跟楼主说说本人的感受。我认为考上一本并不能意味着什么,一本大学毕业的学生到处都是。最多就是代表你能的第一学历是一本本科。对我来说,考上一所比较普通的一本大学目前并没有为我的生活带来很多实质性的改变,甚至本人觉得和身边的朋友考上二三本的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差距,唯一的差距可能就是自己高中时期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考上了一所一本的大学。对于父母来说,我的父母在跟别人聊天聊到我考上的大学时也只是说一句考上了个一本,就如此这般就没了,也许在父母的眼中一本是最起码的及格线吧。再就是学风学习问题,我身边的朋友在上大学时期有很多都出现了挂科,不学习乱玩的现象,也导致了他们很多科目挂科补考重修,当然我相信一本大学应该学风还是比较端正的。最后再说说就业问题,考上一本大学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找到好工作,拿我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来说,靠个人的努力学习比起一本来说更加重要,招聘公司看中的更多的是个人的能力以及是否含有工作经验,而且尤其现在985 211大学的毕业生如此之多,普通一本的学历显得非常苍白,因此就业也还是得靠自己的努力来。最后我想总结一下,那就是目前在中国考上一本大学并不能意味着任何事情,每年一本毕业的大学生成群结队,考入一本并不代表之后就可以不努力,反而他会激励你继续努力下去。一本大学的人数真的太多了,我认为已经非常大众化了。最后附上我所读大学的图片。
Bubble0104
在2022年计划中这个专业是招12人的。分数线在260以上在21年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计划招生12人(22年计划招生12人),21年无推免生,无单独招生,有定向生一人初试分数为293。拟录取初试最低分253分,最高分324分。22年的计划与21年的一样,但是分数会有变化最低分在260。昆明理工大学是省部合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等,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涵盖12大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zhangzhangdd
————在中国,能考上一本到底意味着什么?在中国,除了少数特殊人群不走传统K12路径外,其余大部分18岁左右的高中生及部分中专生都会面临高考这道门槛,未来各种高校也在继续扩招,大学生的比例逐渐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是孩子和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很多人只知道考上清华北大就是厉害、就是光宗耀祖,却不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因此我想从现实社会综合各种数据来谈谈这个问题,首先说明:“一本”是以前的叫法,又可以说是重本,前两年又改成“高分优先投档线”,估计明年全国各省还得改成其他说法,因此后面便于理解我们统称为一本。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2022年为1078万。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每年上千万的高考生,本科录取人数却为40%,连一半人都不到。一本的总录取率为13%,对于中国最好的高校985、211来说,考上211院校的为2%,985院校为9%。这就意味着:在100个学生里,也就不超过15个能够考上一本,你会发现这些年大部分学生即便复读也要成为那7%的人。为什么我们对高学历那么的执着?其实四五十岁的家长在这方面早已看得很清楚,因为单靠1个本科学历你就已领先中国一半的人。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1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443497378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0767人。即使在大家觉得“大专多如狗,本科遍地走”的现在,全国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都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5%左右。每100人,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只有15人。除去少部分特殊人群以及还未满18岁的青少年等,真的可以说是领先了一半的人口了。好的学历能帮你争取到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这些年全国各地的大城市都在“抢人”尤其是对于高技术人才来讲更是特别的友好。我举几个南方城市为例:在一线城市工作生活,不仅是每月拿到的薪资高,更是享有更完善的医疗、教育、产业体系,拥有更高的公共服务业水平。这些落户政策,都是基于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人才的认可。有一个好学历,你才有留到一线城市的资本。学历,就是“人オ”的证明。好的学历决定了你的起始平台。
优质武汉中专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