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3

owenwoohyuk
首页 > 武汉中专 > 黄梅理工中专招聘辅导员信息网最新招聘教师公示名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实创13720050898

已采纳
一则武汉大学辅导员招聘录取公示引起了热议,因为录取名单上的新晋辅导员学历清一色的名校硕博士,甚至还有海归的名校博士。一、高校辅导员不是普通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本科生还是优先选择工作或者考研,只有个别实在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本科生会在毕业后当辅导员。因为很多学校有政策,辅导员可以免试读本校的在职研究生。如今,在职研究生政策改革了, 辅导员也成了香饽饽,引得无数名校博士追捧。辅导员是我国高校特有的岗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辅导员的身份非常尴尬:是教师但不教学,是干部但没待遇。2017 年 9 月, 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在明确辅导员职责和地位的同时,也强调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文件划定了专职辅导员职务和职级的「双线」晋升通路,制订了专门的激励机制,并且为辅导员单独设立考核标准和培训项目,要求省级教育部和高校每年都要抽调一批优秀的辅导员出国交流学习。至于人员配比,文件也进行了明晰的规定:高校辅导员按 1:200 的师生比例配备。二、高校辅导员的福利待遇怎么样呢?有了教育部的规定,辅导员职业的吸引力大增,与科研教学岗比起来,辅导员岗简直不要太好。现在很多高校的专职科研岗,博士毕业签五六年「非升即走」的合同,最后能「升」的不到两成,编制非常难拿。如果做辅导员的话,只要聘期内没犯较大错误,基本都能顺利入编。高校辅导员有「五险一金」早已是标配,餐补、交通补贴等各项补贴也几乎应有尽有,教师公寓、家属就业、孩子上学的问题也都能解决。一位高校任职两年的辅导员发帖称,自己每月到手的工资过万,还有各项补贴超过两千,此外还有绩效奖金每年至少 3 万。三、博士的培养一名博士的养成,占用并耗费不少优质的教育资源。当利用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出的博士去从事了与自身专业无关的辅导员,是否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这种质疑也频频出现相关的讨论中,说到底,这背后是对博士培养制度的发问与反思。未来博士生的扩招,应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当这种结构的调整与社会需求结构匹配度日趋接近,自然可以减少讨论中所提到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目前大量的研究生培养,往往是基于自身学科发展的需要甚至就是写论文的需要进行简单复制,离实际需求太远,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黄梅理工中专招聘辅导员信息网最新招聘教师公示名单

144 评论(8)

尼古丁00144

录用公示出了之后,接下来就是等体检公示-体检-是否通过体检-之后签合同,一般都是和学校签合同的,不过具体要看公告

357 评论(10)

智慧女神美美

2021年苏州大学专职辅导员有第三批。目前来说苏州大学的辅导员主要有两个级别,一个是校方自己招聘的,一个是通过考编制的形式考进去的,如果是考编制的那待遇肯定是没得说,福利待遇都是按照编制待遇来的,每年大概有20万到手工资左右,当然如果是学校自己招聘的教师待遇会差很多,可能每个月到手大概4000元左右。专职辅导员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以教育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做人为职责的专业工作者。专职辅导员具备教师资格证的人员通过教师招聘考试合格者担任,也由师范院校毕业生担任。招聘考核程序1、笔试:重点考察应聘人员对辅导员岗位的认知和行政能力。2、适岗评价:根据应聘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3、面试:考察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4、体检考察:体检标准参照《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并需符合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要求。因体检不合格等原因出现招聘岗位空缺时,依次递补人员参加体检。5、对体检合格人员由学校组织考察,并根据考核、体检和考察结果,确定拟聘用人员名单。拟聘用人员名单将在苏州大学人力资源处网站上公示七个工作日。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辅导员

134 评论(13)

Ares填词人

在武汉大学辅导员招聘录取公示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些辅导员大多是毕业于名校的硕士和博士。名校涉及北大、清华、人大、交大、南大,甚至还有哥伦比亚大学。硕士与博士的学历,也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武汉大学在录取辅导员时的高门槛以及高标准要求。一件事情的发生,如果能够引起某些人的共鸣,便会在网络上迅速发酵。武汉大学辅导员的招聘录取名单公示之后,很多网友也参与了讨论。有些人认为:武汉大学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大学,好大学当然需要好老师来管理和教育,这是无可非议的。而有些人却从中指责这些辅导员们有浪费教育资源的嫌疑,尤其是任职辅导员时,所教的课程却与他们在读研与读博时的专业学习没有任何关联。那么我认为两批网友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他们站在了不同的角度,理智的对辅导员的学历进行了讨论。下面我就网友的观点,进一步引申自己的观点。看到武汉大学辅导员的标配,说实话,同样身为大学生的我,心里是十分羡慕的。如果走在校园中,名校毕业的老师随处可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的自豪感,激起自己对母校的信任和感激之情。北大、清华和哥伦比亚从这些名校里毕业的学生,一定有他们的过人之处。而这些过人之处也很有可能会体现在他们的教学上,对待学术的严谨以及有超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去分析一些事物,便可以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从而树立好好学习的念头。然而不可质疑的是—我们的确也能够在高配的标准下发现一些弊端。正如有些网友提到,这些任职于武汉大学的辅导员们在名校里读研甚至于读博,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在相关的专业里进行研究和学习,早就应该对他们了解的专业十分擅长。选择去大学当辅导员,辅导员的主要任务却是管理学生,而在教学方面,学校也不一定给这些辅导员们分配他们在读博或者读研时所涉及的有关专业。专业匹配的教学是十分难见的。所以当专业与教学内容不对口时,我们就不能够以偏概全的去承认这些辅导员们有很高的教学水平。而一旦碰上两者不对口的情况,那么辅导员们在大学校园里学习过了这么多知识就不能够发挥它们本质的作用。

16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