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1

沉默的苏克
首页 > 武汉中专 > 咸宁职业技术学校中专部官网单招试卷答案语文七年级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兔兔兔酱丶

已采纳
2016~2017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苏教版带答案)   勤奋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思考是理解知识的利器,读书是掌握知识的捷径,练习是巩固知识的方法。下面是我整理的2016~2017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苏教版带答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zhù蓄   ②咬文jiáo字   ③根深dì固   ④颤栗   2、课文默写。(10分)   ①谁到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③远远的街灯明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④梅雪争春未肯降,        。(卢梅坡《雪梅》)   ⑤ ,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⑥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   ⑦    ,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论语》)   ⑨“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⑩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微微露出点粉色。(老舍《济南的冬天》)   选出对名著《男生贾里全传》相关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3分) 【 】   A妹妹参加了校艺术团。她练功不刻苦,贾里答应老师帮助妹妹,结果却出了个馊主意,使妹妹在校庆演出时大出洋相。妹妹虽然哭得很伤心,但并没有怪贾里。   B贾里帮助鲁智胜戒烟,用的方法却差点儿吓掉朋友的魂。他给女生起外号,查老师批评他,他不服,偷拿了老师的教案。没想到查老师没有教案仍将课讲得很精彩,贾里佩服得五体投地。   C教室旁边新开张一家电器商店,吵得同学们无法学习。大家委托学生会干部去解决,学生会干部敷衍了事。贾里一气之下,拔了商店老板自行车的气门芯,被电器店老板抓住。原来老板是邱士力的爸爸,而这家商店竟是查老师和邱士力的爸爸合办的。   D贾里是个聪颖机智、热情狭义的大男孩,他和伙伴们经常干出点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男生贾里全传》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勾勒出一幅幅当代中学生的生活画面,情节引人,语言幽默,人物个性鲜明,富有时代气息和艺术魅力。   交际活动:张林同学在放学路上遇到了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同学李小东。李小东向他借钱去网吧,张林不想借,又不想伤害朋友。假如你是张林,怎样说才好呢?(4分)   修改病句。(4分)   ① 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②你只要有双聪明能干的手,就能创造财富。   二(60分)   阅读课文《夏》的选段,回答6—8题(13分)   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照射)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潮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选文开头的两个句子运用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5分)   第3句中能否用括号中的词代替,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除了开头两句,你最喜欢哪句话,说说喜欢的理由。(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9~12题(16分)   假如人类消失,地球将会怎样   ⑴人类的活动给地球带来了文明,也改变了地球的环境。我们相信,如果没有人类,地球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这使我们想到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人类因为某些原因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活动终止了,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毁灭”的第一周   ⑵人类突然消失后,全世界核电站紧急用燃料一周内将用完,柴油发电机无法工作,导致核反应器外的水无法循环冷却。随后,全世界几百个核反应堆将发生灾难,核反应堆冷却系统的柴油发动机由于失去燃料供应,将会全部罢工,核反应堆将一个接一个由于过热而燃烧、熔化甚至爆炸,地球上将同时发生数百起切尔诺贝利式的核泄漏灾难。   城市建筑将坍塌   ⑶沿海城市将最先“覆灭”。因为抽水用的水泵不再运转,地铁、地下公路等地下世界将成为水世界。   ⑷水和野草从根基腐蚀掉整个城市,任何用木头建造的建筑物将开始坍塌,尤其是在白蚁繁盛的地区。城市中的许多建筑物将在20年内倒塌,30年后几乎所有民宅都会成为废墟。在一个世纪内,几乎所有的汽车都将生锈腐烂掉。   ⑸玻璃和钢结构建筑会在200年之内倒塌。而曾经是巴黎标志性建筑的埃菲尔铁塔也将会被严重的锈蚀所摧毁。当然,所有的桥梁也将遭受类似的命运。   ⑹500年后,城市的核心区已被森林所覆盖。那些处于温带气候条件下的城市中将只能看到茂密的森林,曾经辉煌的摩天大楼和高大教堂将只剩下一片片的残骸。   地球重新变成动植物的天堂   ⑺当人类消失后,一些依赖人类生存的动物将会遭受苦难,譬如老鼠、蟑螂、八哥、母牛、绵羊和其他农场动物。寄居人类身上的头虱将会在一年之内灭绝,艾滋病毒也将从地球上绝迹。地球会变成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上万种濒危物种逐渐恢复到原有的数量。   人类文明记录将消失   ⑻100年后,绝大部分与人类经历有关的记录——书籍、相片、电子数据也将统统消失,几乎不会留下人类曾经存在的痕迹。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它们正巧被掩埋在沙土层中,由于缺少空气和水,它们或许仍可以幸存成千上万年,并且1万年后仍然可以被阅读。   人类最长久的遗产   ⑼事实上,在人类的所有发明中,塑料袋也许是最拒绝被大自然力量毁灭的人类遗产之一。即使过去1万年,大多数塑料袋仍然不会消失。如果这时有外星人来到地球,那么他们将只能找到一些青铜雕像的残骸、不锈钢器具和大量的塑料垃圾。当然,要找到这些遗存之物,他们必须进行广泛的挖掘或是潜入到海水底部。   ⑽这个假设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⑾人类在改造地球时不要忘了: 。   全文用了很多表示猜测的词语,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试说说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4分)   ⑴城市中的许多建筑物将在20年倒塌,30年后几乎所有民宅都会成为废墟。   ⑵100年后,绝大部分与人类经历有关的记录——书籍,相片,电子数据也将统统消失。   全文用了许多表示事件的数量关系词语,作者这样列出来的目的是什么?(3分)   文章最后说这个假设给我们带来了启示,请你根据对文章的理解,续写一个结尾,提醒人们在改造地球时不要忘记什么?(5分)   联系现实,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请你假想一下假如人类消失,地球还会有怎样的变化?(文中提过的不可以再写)(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3~16题(19分)   母爱大于爱母   黄永达   ①如今的日子甜得流蜜,我和妻子合计一下,决定出国旅游一趟,辛辛苦苦几十年,也该风光风光了。可令我们犯愁的却是:娇小的“莉莉”。我们出国旅游十多天,没人照顾,请别误会。“莉莉”并非是我们的女儿,而是一只纯种的“松鼠狗”。它金黄色的绒毛,闪闪发亮,晚上还摇头摆尾地钻进我们的被窝里。此刻,妻子抱着小“莉莉”,抚摸着它的头说:“我们出国十多天,没人照顾它,准饿死。”小家伙好像也知道我们此刻正在做“重大决策”似的变得格外乖顺听话。   ② 妻子抱着“莉莉”走来走去,苦思冥想,突然惊喜地来到我的身旁,说:“有办法!”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③晚上,我们带上水果点心等东西,抱着小“莉莉”去探望母亲。母亲独自一人住在河对面,由于我们工作忙,离得也算远,而母亲又习惯独居一处,因而我们一般都是“逢年过节”,左拎一包,右提一盒,回家探望老人家,连邻居见了也赞誉有加,我则免不了有点飘然自喜:口碑不错!   ④回到家里,母亲正在看电视节目,我把东西放下,便直截了当地向母亲说明来意:“我们打算出国旅游十来天,这只小家伙就有劳您来照顾了。”据说母亲小时候让狗咬过一次,从此以后就没养过狗。而这次为了出一趟国门,只好让老妈勉为其难了。母亲听了十分爽快地说:“行!这小东西就放在这里吧,保证一日三餐有肉吃!放心吧。”   ⑤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老妈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们出外游时要注意安全,就好像小时候学校组织郊游的前夜一般,反复强调:药品、日常用具、御寒衣服都应带齐,尤其是必须把钱放好,放妥当!   ⑥突然间,母亲不说话了,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画面。原来此刻正播放电视专题“古稀老人,携母万里游”,讲的是哈尔滨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儿,骑着三轮车携带百岁老母亲,从北到南,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母亲看着看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嘴角微微地颤动着。此刻,我看着电视,心里真不是滋味:古稀老人尚能携母走南闯北,看风景,而我们今天却为了图自个快乐,居然斗胆让母亲去照顾“宠物”。相比之下,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为人之子,亏你想得出来!   ⑦母亲用手背擦了擦眼角,慢悠悠地站了起来,从衣柜的角落里掏出一只淡红色的小布袋,走到我面前,从袋子里拿出一千块钱,递给我说:“这钱是你们平时给我的,我没花,你们把它带上,路上用!”   ⑧此刻,我又能说什么呢?母亲这一千块钱,就像鞭子一般一下一下地抽着我。我有的只是自责。我用眼睛狠狠地瞪了妻子一下,只见妻子也羞愧地低下了头,抱起“莉莉”轻声地说:“我们走吧。”   ⑨母亲说:“太晚了,把小东西放下,你们回去吧。”妻子并没有把小“莉莉”放下,而是内疚地说:“妈,不用了,我们再想法子安顿它。”母亲觉得有点迷惑不解,她一边说一边把钱“强行”塞进我的口袋里。   ⑩我拉着母亲的手,说:“妈,这只狗我们另外设法安置。把你的身份证拿给我。”母亲从枕头底下拿出自己的身份证,问道:“你要身份证干嘛?”   ⑪拿起母亲的身份证一看,粗心的我这才留意到妈今年已经75岁了,我心里一酸,嗓门有点哽涩:   ⑫“妈,给你办护照,我们一起出国旅游!这钱我帮你保管,留着到了国外再花。”   ⑬“一起?我?一个老太太?”   ⑭ 我坚定地点点头:“我们一起出国旅游!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去!”这回轮到母亲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了,喃喃自语:“出国?出国旅游?”眼角流露出光彩……   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第②段中的“有办法”指的是什么办法?在这里为什么不直接把办法写出来?(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对表现人物有何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揭示主题。请你列举两处,并说说其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7~19题(12分)   师①老马与蚁   韩非子   管仲②、隰朋③从于桓公④而伐孤竹⑤,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注释】①师:学习。②管仲:夷吾,春秋时任齐桓公的相国,著名政治家。   ③隰(xí)朋:齐桓公时期的左相。④桓公:即齐桓公,名小白,齐国国君,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⑤孤竹:国名,在今河北省东部卢龙县一带。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春往冬反(      )   乃掘地遂得水(      )   “以管仲之圣”中的“以”与下列句中 “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B岁以大穰   C可以为师矣 D以丛草为林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1分)   老马之智可用也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峡》)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45分,其中含写字5分)   家庭富了,家长出手更大方了,孩子的零用钱更多了,买学习用品、买书籍、救困救难……更方便了,买零食、进游戏厅、请客送礼……也更突出了。零用钱牵连着你的生活、思想、学习;影响着你的家庭、社会;还关系着个人与国家的未来……。   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零花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真事,抒真情;②字迹工整,字数在550字左右。   题目: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①贮 ②嚼 ③蒂 ④zhàn   2、略 C    提示:说话要有针对性,使人容易接受。例:小东,你向我借钱可以,我也很乐意借给你,但如果我借钱给你去玩游戏,我就是害你啊。    ①(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②(聪明”与“手”不能搭配 ,应删去“聪明”。)   用一锅水逐渐沸腾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春到夏的过程,还通过对春天和夏天景物的对比表现夏天的特点,这些变化都是天气的热带来的。   7、用烘烤写出太阳的温度特别高 ,扣住夏季太阳的特征来写,突出夏热烈的特点;是指一般的光线射在物体上,不能表现温度的高。   8、只找出句子不说明理由不得分,找出句子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⑴不能删除。几乎表限定。在文中的意思是30年后大部分的民宅都会成为废墟。如果删除则成了30年后所有的民宅都会成为废墟,过于绝对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⑵不能删除。绝大部分表限定。在文中意思是100年后极大一部分的与人类经历有关的记录——书籍,相片,电子书数据也将统统消失。如果删除,则成了100年后所有的与人类经历有关的记录——书籍,相片,电子数据也将统统消失。过于绝对,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示例: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各种人类文明消失的时间。   示例:人类给地球带来的文明不是永恒的,除非人类是永恒的。   示例:除了火山暴发,夜晚时地球一片黑暗;人类电视节目的破碎而微弱的信号几十亿年后可能在外太空传播。评分标准:   叙写了一对小夫妻因要出国旅游而准备让母亲照看小狗,后被母爱感动改变主意,决定带母亲一起出国旅游的故事。   让老母亲为我们照看小狗“莉莉”。在文章开头部分设置悬念,以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运用动作描写(1分)和语言描写,具体生动地写出了母亲舍不得花子女钱的心理,从而反映出母亲对子女的爱。    ①我们自己要出国旅游,却给母亲安排照看小狗的任务;   ②我们只在逢年过节去看望母亲还飘然自喜,母亲总惦记着我们却毫无怨言;   ③电视里古稀老人携母游遍大江南北,现实中我们出国旅游却要母亲照顾宠物;(2分)(写出其中两组即可) 作用:突出了我们对母亲的忽略,体现我们的愧疚心情, 为结尾我们要带母亲出国旅游作铺垫。   同“返”,返回 于是,就 C   老马之智/可用也   (1)就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于是找到了路。   (2)略   博学多识的圣人都会碰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老马、老蚁学习,我们更要虚心学习知识。 ;

咸宁职业技术学校中专部官网单招试卷答案语文七年级

343 评论(9)

特别爱吃大蒜

问:有在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读书的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单招生是不是毕业证会有问题,单招过去的和普通考试过去的毕业证有什么却别??答:单招录取的学生毕业拿到的也是统招专科毕业证的。

311 评论(15)

猪宝0517

一、 (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悬念(xuán ) 索然无味(suǒ) 宽恕(shù) 消遣(qiǎn) 斗笠(lì)B、戏谑(nüè ) 猝不及防(cù ) 溺死(nì) 山岚(lán)绚丽(xùn)C、镌刻(juān) 销声匿迹(nì) 陶冶(yě) 抽噎(yē) 蓦然(mò)D、酝酿(yùn) 苦心孤诣(yì ) 迁徙(xǐ) 水磨(mò) 浩翰(hàn)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堪 勘误 精湛 斟酌 B、赚钱 嫌疑 道歉 谦虚 C、晶莹 荧屏 野营 萤火虫 D、缭绕 潦草 嘹亮 铁镣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迫不及待  再接再厉 节衣缩食 人情事故B、任劳任怨  名正言顺 脍炙人口 崭露头角C、无可耐何 萍水相逢 怒发冲寇 司空见惯D、趋之如归 恍然大悟 俗不可耐 望洋兴叹 4、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怨天尤人( 责怪,归咎 ) B、含辛茹苦 ( 吃,比喻忍受 )C、言简意赅 ( 完备 ) D、乳臭未干 ( 难闻的气味 )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家餐馆师傅的厨艺很高,做出的美味真是脍炙人口。B、这件事以后,母亲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比以前更加强烈了。C、九寨沟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D、省剧院的文艺工作者们一路风尘仆仆,昼奔夜宿,希望能早一天赶到老区。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的最基本的标准。B、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C、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练笔,使我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D、为了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县法制部门近期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法律常识竞赛。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筝》一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朱自清,字佩弦,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家,散文作家。《济南的冬天》是他的散文代表作。C、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社会活动家,她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叙述了莎利文老师对她的教育和影响,描述了自己在老师的教育和影响下生活态度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D、《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作。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8、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射: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B、以:以钱覆其口  以我酌油知之 C、去:久而不去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D、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9、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卖油释担而立(放下)     B、公亦以此自矜(夸耀) C、康肃笑而遣之(派遣)      D、尔安敢轻吾射(轻视)10、下列有关学方面的警示不在上文三个语段内容中的一项是(   )A、知错就改 B、勤学苦练 C、谦虚好学   D、熟能生巧二、 (18分)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上面文言文阅读中两个画线的句子。(6分)① ② 12、按要求默写。( 每空5分,共6分 )①欲把西湖比西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②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③沾衣欲湿杏花雨, 。( 北宋释志南《绝句》)④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 ,可以为师矣。”⑥ ,君向潇湘我向秦。(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⑦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设想将来团聚时的情景的两句诗是 , 。⑧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洗过去送别诗中那种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代之以诗人积极乐观的感情和旷达胸襟的两句诗是 , 。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含有“新事物必将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并表达诗人不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的豁达胸怀的两句诗是 , 。13、根据自己的积累补充文字。(3分)①人而无信, 。②有则改之, 。③谦受益, 。14、“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繁星》) 请你写一句含有类似哲理的诗词、格言、谚语、俗语、名言、警句等。(20字内)(2分)三、( 23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读书需要选择。如果不善选择,一生什么事不干,光读别人的书也读不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读,失去了意义;书,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我的办法是,翻遍所有能接触到的书,因为不亲自翻一翻就不知好坏,难以取舍;然后把那些没有什么价值的书扔掉——这种价值的评定是没有什么统一的惟一的标准的,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本书就像一根绳子,只有当它跟系着或捆着的东西发生关系时,它才有意义。同是一本书,对有的人毫无价值,对另外一个人说不定就有点用处。读书的功夫要下在需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的一类书上。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需要,激发你的才智,帮助你完善自己。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还有一些是供你消遣、娱乐的书,可在沉闷无聊的旅途上,在紧张疲劳之后,在工作之余,以及在睡不着觉的时候去读,而不必用正规的时间。我现在真感到时间宝贵,浪费不起,好象一天不再有24小时,只剩下20小时或18小时,其于的时间被电视和其他一些不用动脑子的活动占去了。我的窗台上和写字台周围书刊堆的过高了,就反省自己是不是读书的时间减少了,于是拼上几个晚上,把功课补齐。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个人都需要终身不懈地精读粗读苦读喜读,它就是生活这部活书。读它不能代替读印刷的书;同样,读印刷的书也不能代替读它。 (节选自蒋子龙《书的征服》)15、作者在谈到自己选择书的时候,将书分成了哪几类?(2分)16、蒋子龙在文中谈到了一部“大书”,这部大书指的是什么?(2分)1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①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 ②于是拼上几个晚上,把功课补齐。 18、你一定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或外国名著中的某一部或几部,请你写出你读过的某部书的名字、作者、和你所喜欢的一位人物。(3分)书名: 作者: 你喜欢的人物: (二)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她了─—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有脸颊旁飘扬着。 ① ,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我的视线顷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 ② ,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板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19、文段出自课文《 》,这是一篇 (体裁)。(2分)20、将以下两句描写放回文段原处应该是① ② 。(2 分)A、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 B、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21、文段中多次对竹棒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22、文段最后一句话中母亲在“憧憬”“等候”什么?(4分)三、(40分)23、当你走进新的校园,你面临和经历的将是崭新而充满活力的初中生活,你也开始了你的少年时代。在已经经历的一学期初中生活中,有哪些事曾掀起你情感的波澜?是感动,是羞愧,是自豪,是无奈,是快乐,还是愤怒?请通过叙写,来表达你的某种情感。要求通过事件来写,交代清楚要素。题目自拟。不少于550字。参考答案一、1-5 B C D D A 6-10 B B A C D 二、11 (意对即可) 12、①淡妆浓抹总相宜②横眉冷对千夫指③吹面不寒杨柳风④学而不思则罔⑤温故而知新⑥数声风笛离亭晚⑦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⑧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3、不知其可 无则加勉 满招损14、谚语:胜利的鲜花,从来都在血汗中绽放。世界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名言:天才就是九十九分汗水加上一分灵感。天才出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古诗:宝刀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三、15、一种是需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的书;另一种是供你消遣、娱乐的书。16、.指的是社会生活。17、读通,读懂,使书能为你所用。自己计划读的书。19、略20、《小港深处》 散文(或抒情散文)21、① B ② A 22、竹棒过去是失明的母亲的依靠,而曾经“我”是母亲的依靠,对竹棒的多次描写寄予着“我”对母亲的歉疚和深深的和悔恨(自责)。23、母亲在憧憬女儿学业的成功和美好的未来,更是在等候女儿的归来(回心转意)。

128 评论(13)

福气娃娃TT

学生在初三年级将面临初级中学升学考试,即中考。中考的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地理、体育。中考通常是每省统一试卷。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江西省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 202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答案 中考志愿填报技巧 1、了解学校和专业 高中阶段招生的学校有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而普通高中又分为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中职又有中专、职校、技校等。因此在面对复杂的学校时,家长需要了解相关学校的信息和内涵,从而帮助孩子筛选。大部分情况下,家长只需要了解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优势和不同,就可以了。至于中职学校,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成绩进行考虑,了解孩子的兴趣,关注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氛围,从而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 2、排好志愿顺序 由于中考录取的原则是从高分到低分,按照考生的志愿顺序进行录取。因此,家长要根据考生成绩和学校的录取 分数线 进行考虑,排好志愿顺序。在排志愿顺序的时候,家长要按从高到低的梯度进行排序,第一志愿可以是水平相对较高的学校,下一志愿则要降低。这样可以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避免考生因发挥失常而录取失败。此外,考生要把自己喜欢的学校放在前面,尽量做到每一批每一志愿都有用,避免录取失败。 3、根据兴趣和实际填报 家长都是希望孩子可以考上重点高中,从而会尽可能地给孩子安排好学校。但这也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如果孩子成绩一般,家长还要强迫孩子上高中考大学,结果反而会让孩子在高强度的学习下崩溃。相反,中职的入学比较简单,并且可以通过高职类高考而考上普通高校继续深造。而且孩子在中职中也能学到专业知识和技术,成为某个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结合孩子的兴趣和意愿,帮助孩子进行选择。 江西省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相关 文章 : ★ 中考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 中考语文试卷答案(2) ★ 2022全国新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2年全国甲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 2022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 2022年江西省中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 2022河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 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习题3套 ★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2)

218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