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95

cissy521121
首页 > 武汉中专 > 湖北省建筑专业中专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的研究生学校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所謂尐寧

已采纳
中国建筑学的历史渊源:建筑老八所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基本依据东南西北的布局而形成: 东北: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出,后改名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北:清华大学,天津大学 华东: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同济大学 西北: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6年定名,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南:重庆建工学院(重庆建筑大学,现并入重庆大学) 华南: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 被称为"建筑学老八校"的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老牌土木名校。 现在建筑学界又提出“新八校” 根据建筑学排名,新八校是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建筑学新四军”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根据最新的建筑学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2007~2009年)并结合该校在全国的影响而定的,基本上都具有建筑学一级或者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基本依据东南西北的布局而形成: 东北: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中南:湖南大学 华南:浙江大学 被称为"建筑新四军"的是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湖南大学这四所发展迅速的名校,其中浙江大学建筑学排名第9位,湖南大学建筑学排名第10位,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排名第13位,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排名第17位。全国建筑学分档排名全国建筑学专业分档排名:本排名仅涉及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三个学科,未包含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第一档(三博全):1东南大学2清华大学3天津大学4同济大学5华南理工大学6哈尔滨工业大学7重庆大学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建筑历史与理论 东南大学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第二档(有一个博士点或三硕全):9沈阳建筑大学10浙江大学11湖南大学12南京大学13大连理工大学14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5西南交通大学16华中科技大学17深圳大学18昆明理工大学19山东建筑大学20武汉大学21中南大学22厦门大学除老八校外以上三学科有博士点的学校: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仅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科点)除老八校外有建筑学硕士授予权的学校(共17所):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侨大学第三档(二硕):23合肥工业大学24华侨大学25武汉理工大学26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7南京工业大学28青岛理工大29太原理工大学30长安大学31四川大学32山东大学除拥有建筑学硕士授予权的学校外,拥有建筑学学士授予权的学校(共30所):深圳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北工程学院、广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第四档(一硕):33上海交通大学34北京工业大学35郑州大学36广州大学37河北工程学院,等20几所。第五档:没有建筑学硕士点而开设建筑学本科教育的大学。综上所述,报考难度来讲,东大,天大,同济,华工,哈工大应该是比较难的。复旦和交大的建筑学一般,建议不予考虑。 东南大学和同济应该最难,东大建筑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拥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本科实行的就是精英教育,导师制,人数非常稀少,可想而知考研究生的难度。同济由于区位优势明显,而且实力强大,自然也不容易。

湖北省建筑专业中专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的研究生学校

316 评论(8)

非飞卖品

建议你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看看,上面有硕士专业目录(导航栏),你选好专业,其他的不填,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学校了,相关的考试科目也一并列出。

150 评论(8)

游客56742389

北京工业 天大 燕山 都很好啊,如果很有实力那可以试试 清华

216 评论(8)

佳丽子伊

同济,清华,东南,天大最好,其他的都是差一个很大的档次不过单单一个研究生是同济这个档次的没用,找工作人家主要看本科哪里的,研究生2年3年的根本学不到什么要说难度,同济应该最难了,好好准备吧,我们有去清华的,好像不太难,应该同济的考试最难,每年将近1000人考同济研究生之录取100多吧,多数还是同济本校的,外校的还是挺难考的 楼上的说的还是真实详细,什么老八新八,听说过,不过没那么复杂,从我接触下来的还是同济清华东南天大四所学校的毕业生能力最强。讨论这些老八新八新四的在建筑界没什么意义,还是看教学实力和学院传统。

255 评论(11)

华尔街学徒工

武汉地区报考院校主要分为:一类是985院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第二类211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第三类是一本或者其他本科院校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

191 评论(8)

蘅芷菁苓

湖北地区考研院校有:1、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发端于1935年,至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1955年,武汉大学招收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研究生;1978年,重新恢复因"文革"中断达10余年的研究生教育;1981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成为全国第一批组建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2002年,成为34所自行划定复试分数线学校之一。2、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1981年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学科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8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25个。3、武汉科技大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教育部和宝钢、鞍钢、武钢、首钢、中冶、中钢等六家国家特大型企业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学校1978年开办研究生教育,是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授权单位。4、长江大学长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成立于2004年3月,先后称谓研究生处、研究生学院等,2012年正式更名为长江大学研究生院。现下设招生办公室、培养办公室、学位办公室、质量监控办公室、武汉校区管理办公室等5个科室,具体负责全校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长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端于1983年,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原江汉石油学院),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创建于 1958 年,学校坐落在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地处中国光谷腹地,占地 2000 多亩,拥有阳光、南湖、东湖三个校区。学校拥有 11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工商管理硕士( MBA )、艺术硕士( MFA )、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授权类型,覆盖了哲学、法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六个学科门类。6、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学校在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四个学科门类具有博士学位授权,其中,博士授权一级学科13个;在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七个学科门类具有硕士学位授权,其中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9个。具有农业推广、兽医、工程、风景园林、工商管理、社会工作、公共管理、林业等10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7、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1978年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1993年开办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全国首批招收中医专业研究生的高等院校之一。学校现有中医学和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十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中医学、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检验诊断学等2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湖北大学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高校。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1981年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3年实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2005年开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9、中国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是全国首批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院校信息:湖北参考资料来源: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 发展情况参考资料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 研究生教育概况参考资料来源: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 机构概况参考资料来源:长江大学研究生院 -  研究生院简介参考资料来源: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处 - 研究生教育概况参考资料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参考资料来源:湖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 -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参考资料来源:湖北大学研究生院 - 研院简介参考资料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处 - 研究生教育概况

10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