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叶草2011
荆门教育信息网钟祥市天有实验学校校长:田文进常务副校长:柴开华学部主任:姚芊芊学部主任:裴 奥教学主任:孔德明教学主任:冯春旭教学主任:邹祖斌教科研室主任:吕晓蓉后勤主任:刘广星招生办主任:李晶晶招生办主任:陈辉
好多好多猪
汤有祥,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浙江安吉上墅私立高中的创办者,就是这样一位历经24年风雨历程的民办教育探索者,可以堪称为中国民办教育的领跑者。 1984年,改革开放后的第六个年头。安吉县上墅乡和全国其他农村一样,开始有了勃勃生机。逐渐摆脱贫困的上墅农民渴望下一代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然而,当时安吉初中毕业升高中的升学率仅30%左右。每年有2000多名初中生毕业后即失学。而随着这2000多名学子的失学一起破灭的,是2000多个家庭殷切的希冀。 每年揭榜的日子,是他们中大部分人的“黑色七月”。1984年,又一个黑色的七月到来了……一天晚上,几个落榜生的家长拥进当时在上墅乡中学任教的汤有祥家,开门见山地提出:“老汤,如今有这么多孩子求学无门,你活动能力强,办所学校吧!” 决心把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的汤有祥被触动了:“确实也只有办学,才能让更多的孩子继续读书。” 他没有当场表态,因为他深知办学的艰难。校舍、师资,教学设施,这些如果没有巨额资金的支撑,将只能是镜花水月。然而更重要的是,私人办学,政策是否允许?这天半夜,汤有祥辗转难眠,索性开灯草拟办学申请报告。 他没意识到自己书写的将是载入新中国教育史的篇章,而他的行为将被某些人责难、为后人景仰、令学子称道,他也没有意识到此举将给他带来多少压力,他将为此付出何等沉重的代价,从此他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中。报告倒是获得县教育局的批准,兴奋之余,需要冷静面对的是教室、设备、老师等现实困难,可是急切的家长们要求他马上就办。汤有祥理解学生和家长的心情,开始为学校选址。最后选定一家工厂的旧仓库权做教室,把自家和亲友的桌椅搬进“教室”。接着他又到安吉几所公办中学聘了6位教师到学校兼课。1984年9月1日,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安吉上墅私立高中在浙北偏僻的山村开张了。60名学生从田埂重归课堂,组成一个农职班。此时的汤有祥脸黑人瘦,体重比上半年轻了17斤。既然是学校,就不能总办在仓库里。汤有祥和妻子郑银凤商量,决定在自家的自留地上建造校舍,这本是他准备建造新房用的地基。1984年冬天,汤家自留地上690平方米的三层建筑正在紧张筹建中。此时汤家积攒多年的存款总共才一万余元,没办法,汤有祥骑上他那辆号称“老坦克”的28吋自行车,到处求借。乡亲们、朋友们也都知道他的为人,知道他办私立高中也是为了上墅乡的孩子们,很快借到3万多元。本县姚村村委会除借给他一万多元现金外,又优惠供应3车木材;山羊坞水泥厂也伸出援手,优惠供应水泥20多吨,碳化砖3万块。难以忘却那一个个漆黑的夜晚,汤有祥跟着拖拉机到百里外的山上运木料。为了节省装卸费,他自任装卸工。当从远处装回最后一批木料的时候,已是农历除夕的夜晚。此时街上已是一片空寂,夜空中辞旧迎新的爆竹声炸成一片,人们都团聚在家吃年夜饭。当汤有祥终于拖着疲惫的身躯进了家门,餐桌上摆着同平时没有两样的几碗家常菜,两个小孩身上还是穿着旧衣服,妻子忍不住背过脸去,眼睛湿了。 不过这些比起以后的坎坷来根本不算什么。 开学半年后汤有祥接到一纸通知,告知私立学校的学生不能参加1985年初中升高中的升学考试,这不啻一个晴天霹雳。汤有祥深感不平。有什么理由不让升学?民办学校不要政府一分钱资金,为政府分担了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凭什么不让考试不让升学?怀揣一份报告,汤有祥骑上自行车向15公里外的县城进发。他找到县教育局招生办,想把报告当面交到招生办主任手上,但主任很快“不在”了。“不在”的真实原因是主任不想见他。 一次次碰壁,一次次申诉,然而,渺茫的希望慢慢变成了绝望。然而突然地,在升学考试迫近时,汤有祥接到县招生办的电话,电话里的信息如闻天籁:教育局同意该校学生参加升学考试!接到电话,汤有祥愣住了。原来县分管教育的领导得知汤有祥的办学之举以及遇到的困难后深表同情,遂给教育局打了招呼。1985年,由原农职班为班底组成的上墅私立高中正式挂牌。1988年,第一届普通高中班的学生参加了升学考试,7名学生考上了大学,部分考上了中专,高考平均分数和公办重点中学只差1分,消息传出,名动乡里。1991年,对上墅私中的压制达到了高峰。某部门曾派员动员汤有祥停办上墅私中。此后,县教育局宣布,上墅私立高中在新学年停止招生,学校立即停办。 1991年3月,在安吉县教育局下达的招生计划中,上墅私立高中的名字被抹去。上墅私中人心动荡,学生老师都无心上课。汤有祥被逼上绝路。 并非所有人都站在汤有祥的对立面。相反,社会上许多人对私人办学给予支持。学生、家长、政府机关的干部,还有媒体。是年5月,《光明日报》著名记者张天来在浙江采访时获悉上墅私中的境遇后立即前去调查,用内参的方式向中央反映了上墅私中的窘境。此后,《中国青年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均为汤有祥的遭遇写内参向中央作了紧急呼吁。 然而新生开学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招生指标没有着落,汤有祥就无法招生。8月29日,汤有祥在杭州找到某中央媒体记者站,在申述自己的困难时,这位硬汉忍不住伤心掉泪。真是应了“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老话。8月30日,县教育局突然电话通知汤有祥,允许其招生。中央众多媒体的紧急呼吁引起了中央、省有关领导的重视,而安吉县委书记王金根看到《上墅私中今年暑期招生面临困难》的内参后作出了批示。9月6日,浙江省教委正式下达了《关于追加安吉县上墅私立高中等学校一九九一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通知》。阴霾消散,汤有祥终于又跨过了一道难关。 如今的上墅私立高中新校区,分为普高和职高两个教学区,拥有当地一流的设施,400米8跑道标准的运动场,普高的教学和办公区是一座漂亮的弧形大楼,职高的教学区是三座相联的教学大楼。漫步其中,可以看到整个校园花木葱茏。傍晚休息时间,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在校园里散步,火红的晚霞覆盖着整个校园。维持着一所学校最旺盛生命力的,自然是它的教学质量。上墅私中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2007年高考结束后,《今日安吉》用了两个整版的版面刊登了上墅私中的喜报:在上墅私中参加高考的142名安吉籍学生中,有4人上了重点线,58人上了本科线,总上线人数138人,取得了优异的高考成绩。“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这是汤有祥的办学宗旨,后来又提出了“教育要使人人成功,不能培养失败者”的教育理念。上墅私中从挂牌的第一天起,大门就是向中考落榜、被当地人称为“六类苗”的初中毕业生敞开。汤有祥的办学目标就是教育为了致富老百姓,改变这些被排除在公立学校之外的落榜生的命运,用教育改变他们的人生。民办学校生源素质整体水平不如公办学校,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正是基于这个事实,上墅私中非常注重多元化素质的发展,尽量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偌大一所学校的“老板”,汤有祥该赚到许多钱吧! 没有。不仅没有,他还欠着银行一大笔贷款。汤有祥非常推崇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曾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并为自己立下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条。在汤有祥身上同样可以看到“平民教育”的影子。他的办学初衷,就是为了那些上不了学的孩子能有继续读书的机会,符合陶行知在旧中国所没能实现的教育理想。而在力践平民教育的过程中,他的债务也越堆越多。但是即便这样,仍有些不明事理的人说汤有祥办的是“学店”,办学是为了赚钱。这种说法几乎贯穿他办学的全部历程。还是在学生每学期的学费150元时,面对“乱收费”的指责,时任县教育局副局长的许庆三为他算了一笔账:学生每学期收费150元,300名学生一年9万元,其中学校每年支出教工工资7万元,房租水电费1万元,其他日常开支1万元,连校舍折旧都不能提取。再算上建校舍投入的钱,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赚的。作为“平民教育”的坚定实践者,汤有祥还频繁给贫困生减免学杂费。仅在近3年时间里,就有716位贫困生不同程度地减免了学杂费,总数高达135万元。2003年1月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届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授奖大会在此举行,汤有祥在全国数千所民办学校中脱颖而出,跻身十大杰出人物之列。2000年8月,国务院扶贫办公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香港商报》将汤有祥评为“21世纪封面人物”。
优质武汉中专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