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70

你的小恶魔
首页 > 税务师 > 税务师考试前听习题班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晴朗天空85

已采纳

(一)如果你是第一次报考税务师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面对的挑战就是了解考试信息了。税务师是什么?都有哪些报考科目?学习技巧都有哪些?了解好这些事请,将会对你的备考事半功倍哦。现在正处于税务师备考的预习阶段,学习任务不算很重,初学考生们可以利用这个阶段,认真了解税务师考试情况,打好提前量。这样会为之后的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预习阶段,初学考生可以先去看一遍去年的教材和习题,做到心中有数,让自己更好的向前发展。(二)如果你是二战考生别灰心,一点点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新一年的复习,你比其他考生的优势就在于拥有了充足的经验。面对难度系数很高的习题,你也会有所把握。二战考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心态,调整好心态,轻松的迎接这一整年的备考,你一定会顺利通关的。(三)如果你是上班族/妈妈族/大龄考生这类考生要面对的第一问题就是时间不足。其实对每一位考生来说,能够合理的利用好时间,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除了每天上班、照顾宝宝之外,能留给自己的时间可谓是少之又少。好好把握珍贵的学习时间,利用上下班或者午休为自己充电,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傍晚时分点起一盏灯,安安静静复习一会,这种日子到后来一定会变成珍贵的钻石。

税务师考试前听习题班

327 评论(13)

princefrank

尽早着手准备考试,合理利用新旧教材很多考生都有一种误区,就是现在连新教材都没有,开始准备考试有些太早了。但是每年出新教材都在5月中下旬了,预计6月左右到考生手里,离考试时间也越来越近了,想要一次过5科几乎是天方夜谭。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尽早开始备考,在新教材出来之前可以先学一遍旧教材,不用担心新教材会推翻老教材,教材每年都会有变化的,但基本概念和框架变化不大。所以5月之前先学一遍,等新教材出来之后再注意其中变化的地方,深挖考试重难点。针对不同科目制定备考方案对于《财务与会计》这一科目,考生复习时应该以“基础”为核心,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总结重难点,加强理解;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这一科目涉及的考试内容较为广泛,考查知识点也很细致,考生所占用的复习时间相对要多些,要理解相关法条并背诵记忆,平常也要多做题,在做题过程中掌握出题方式;对于《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这三个科目,先学《税法一》及《税法二》两个科目,最后学习《涉税服务实务》,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学得更扎实,而且复习“三税”时,一定要将知识框架建立起来,明确各税种之间的联系。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听课时间与做题时间,并坚持到底那么税务师从准备学习到拿证需要用多久?考生们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光说不练假把式,所以既要有听课的时间也要有做题的时间。考虑到很多考生工作都比较忙,一般来说,每天的学习时间3小时比较合适,其中听课两小时,做题1小时,等到8月份快考试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做题时间。每天的学习内容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接受程度去定,适合自己就行。

113 评论(12)

桑珠欢穆

建议先听基础班。税法一刘颖老师的基础班听完以后再听习题班。税法二可以选择孙静或王亭喜老师的基础班

316 评论(12)

梦想成真罗

注税的财务与会计分二部分,一是会计部分,分值约占70%左右,二是财管部分,分值约占30%左右。 2007年注税的财会教材已经按新会计准则进行了变更,故建议您可以购买一本注会会计的辅导书(北大东奥的或者中华会计网校的均可)来准备,这样效果应该是比较高的。 注税的会计难度比中级的会计实务要高一些,比注会的会计课程要略低一些,故用注会的辅导书来准备,效果是很好的。 注评的会计与注税的会计可以结合来看,不过,注评的会计部分要适当关注一下评估增减值的财务处理,这部分在注评的测试中会适当多些分值。

156 评论(8)

神仙姐姐S

(1)总体而言:先听一遍串讲班,然后过基础班讲义(重点章节),只做近三年历年真题,做习题班的近三年真题,再过一遍串讲班讲义。看一遍是完全不够的,所以做完基础班讲义的习题再过一遍习题班,也可以加深印象,有基础的可以在过完串讲班直接做习题班的习题。然后想说下,为什么要做基础班讲义的习题,因为基础班的话它基本都是说完知识点,对应的例题直接做,所以你在做题时可以直接看到对应知识点。(2)关于真题:只做近三年历年真题,为什么呢,因为模拟题的水平是没法和真题相比的。(3)关于重点章节&修改或新增内容:重点当然就是看分值啦,考的越多,说明越重要,越要好好看。经验就是,你在时间不充裕准备考试的时候,因为每一章讲义开始会列出这章的考试分值,那么你在复习的时候,就应该有所取舍,有的章节,他考得很少,但是却难度很大,对于这种的可以直接放弃。修改或新增内容有极大可能会考,这部分也要看看。当然,该方法只限于想通过考试,学知识还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

31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