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9

小莹catherine
首页 > 税务师 > 税务师行政强制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白色棉袜

已采纳

多选题

1.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下列关于行政处罚适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不满16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B.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时违法的,不予处罚

C.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未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D.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依法应当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E.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不予行政处罚

2.根据《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下列关于海关调查和检查行政违法案件权力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海关依法扣留走私犯罪嫌疑人,应当制发扣留走私犯罪嫌疑人决定书

B.海关依法扣留走私犯罪嫌疑人,扣留时间不超过7天

C.因案件调查需要,经批准可以延长海关扣留货物、物品、运输工具以及账册、单据等资料的期限,但实际扣留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

D.海关有权检查走私嫌疑人的身体,是行使行政执行权的体现

E.海关对走私嫌疑人进行扣留的行为是行政处罚行为

3.依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关于依法及时移送的时间要求和移送材料的强制性规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行政执法机关正职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应当自接到报告之日起3日内作出批准移送或者不批准移送的决定

B.公安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在12小时内转送有管辖权的机关

C.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附有以下材料:涉嫌犯罪移送书;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涉案物品清单;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

D.专案组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完成情况核实并提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书面报告,《规定》未作强制性规定

E.专案组应当在15日内完成情况核实并提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书面报告

4.下列关于税务行政执法管理中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责令限期改正是一种行政命令,不是行政处罚

B.停售发票属于税务行政处罚的一种

C.收缴税务登记证不属于税务行政处罚

D.收缴发票属于间接强制执行措施

E.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不属于税务行政处罚

5.某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涉嫌非法销售汽车为由扣押东辰公司5辆汽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市场监督管理局可以委托城管执法局实施扣押

B.市场监督管理局扣押汽车的最长期限为90日

C.对扣押车辆,市场监督管理局不可以委托第三人保管

D.对扣押车辆进行检测的费用,由某公司承担

E.在扣押期间市场监督管理局不得使用或者损毁扣押的汽车,并要妥善保管

【参考答案及解析 】

1.【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处罚的适用。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所以选项A错误。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依法应当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所以选项E错误。

2.【答案】BE。解析:本题考核海关对行政违法案件在调查和检查时的权力措施。海关依法扣留走私犯罪嫌疑人,应当制发扣留走私犯罪嫌疑人决定书,扣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48小时。所以选项B说法错误。扣留是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而不是行政处罚。所以选项E说法错误。

3.【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核《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中关于依法及时移送的时间要求和移送材料的强制性规定。根据该规定:行政执法机关正职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应当自接到报告之日起3日内作出批准移送或者不批准移送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将不予批准的理由记录在案。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附有以下材料:涉嫌犯罪移送书;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涉案物品清单;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专案组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完成情况核实并提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书面报告,《规定》未作强制性规定。

4.【答案】ACDE。解析:本题考核税务行政执法管理中的具体行政行为。收缴和停售发票不属于税务行政处罚,属于特别法规定的间接强制执行类型。

5.【答案】CE。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强制措施(扣押)。行政强制措施不得委托。所以选项A错误。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所以选项B错误。对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损毁;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查封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可以委托第三人保管,第三人不得损毁或者擅自转移、处置。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损失,行政机关先行赔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但是对于扣押的财物不可以委托第三人保管。所以选项C、E正确。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所以选项D错误。

税务师行政强制

351 评论(8)

吴山脚下2012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征纳主体,即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 双方当事人,一方为税务机关,另一方为纳税人。 (一)征税主体 税务机关是指参加税收法律关系,享有国家税收征管权力和履行国家税收征管职能, 依法对纳税主体进行税收征收管理的当事人。严格意义上讲,只有国家才能享有税收的所 有权。因此,国家是真正的征税主体。但是,国家总是通过法律授权的方式赋予具体的国 家职能机关来代其行使征税权力,因此,税务机关通过获得授权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征税主体。 判断一个行政机关是否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关键要看其是否经过法律授权。税务机关之所以成为征税主体,是因为有国家的法定授权。我国现行法律明确规定了履行征税职能 的行政机关,除此之外,没有法律明文授权,任何机关都不能成为征税主体。 税务机关的权利与义务体现为职权与职责。税务机关行使的征税权是国家法律授予 的,是国家行政权力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制力,并非仅仅是一种权力资格。这种权力不能由 行使机关自由放弃或转让,并且极具程序性。征税主体享有国家权力的同时意味着必须依 法行使,具有职权与职责相对等的结果,体现了职、权、责的统一性。 根据现行的《税收征管法》,可以将税务机关的职权与职责归纳如下: 1. 税务机关的职权 (1) 税务管理权。包括有权办理税务登记、审核纳税申报、管理有关发票事宜等。 (2) 税收征收权。这是税务机关最基本的权力,包括有权依法征收税款和在法定权限 范围内依法自行确定税收征管方式或时间、地点等。 (3) 税收检查权。包括有权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核算、发票使用和其他纳税情况、纳税 人的应税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进行查验登记等。 (4) 税务违法处理权。包括有权对违反税法的纳税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以及对情节 严重、触犯刑律的,移送有权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5) 税收行政立法权。被授权的税务机关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依照一定程序制定税收行 政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作出行政解释等。 (6) 代位权和撤销权。《税收征管法》为了保证税务机关及时、足额追回由于债务关系 造成的、过去难以征收的税款,赋予了税务机关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依法行使代位权和撤销 权的权利。 2. 税务机关的职责 (1) 税务机关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或少征税款,或擅自决定税收优惠。 (2) 税务机关应当将征收的税款和罚款、滞纳金按时足额并依照预算级次入库,不得截留和挪用。 (3) 税务机关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征税,依法确定有关税收征收管理的事项。 | (4) 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办理减税、免税等税收优惠,对纳税人的咨询、请求和申诉作出:答复处理或报请上级机关处理。 (5) 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经营状况负有保密义务。 (6 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的手续费,且不得强行要求:疏 非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 (7) 税务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实施和解除税收保全措施,如因税务机关的原因,致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8)税务机关要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9) 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征收税款和查处税收违法案件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税收违法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现行的《税收征管法》中,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的法律责任被大大地强化了,不仅覆盖了几乎所有税务机关行使权力的后果,而且在责任的落实上更加具体,这也符合依法治国、 依法治税的要求。 (二)纳税主体 纳税主体,就是通常所称的纳税人,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角的单位和个人。 对于纳税主体,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法。按照纳税主体在民法中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单位;根据征税权行使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 纳税人等。不同种类的纳税主体,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也不尽相同。

11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