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9

创兴门窗
首页 > 税务师 > 税务师行业年检报告查询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杜佳妮625

已采纳

用百度搜索所在地地市级以上税务机关的门户网站税务师事务所是依法设立并承办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涉税服务和鉴证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税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制税务师事务所和合伙制税务师事务所,以及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形式。税务师事务所应当依法纳税,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拓展资料:税务师事务所是专职从事税务代理工作机构,它可以是由注册税务师合伙设立的组织,或者是由一定数量的注册税务师发起成立的负有限责任的税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是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其收入要依法纳税。注册税务师和税务师事务所承办业务,应当以委托方自愿为前提,以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为依据,并受法律保护。国家税务总局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以下简称省税务局)是注册税务师行业的业务主管部门,分别委托各自所属的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以下分别简称总局管理中心和省局管理中心)行使对注册税务师和税务师事务所的行政管理职能,并监督、指导注册税务师协会的工作。各级税务机关应当依法支持注册税务师和税务师事务所执业,及时提供税收政策信息和业务指导。对税务师事务所承办的涉税服务业务,税务机关应当受理。对税务师事务所按有关规定从事涉税鉴证业务出具的鉴证报告,税务机关应当承认其涉税鉴证作用。税务师事务所及注册税务师应当对其出具的鉴证报告及其他执业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税务师事务所及注册税务师的执业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注册税务师可以提供代办税务登记、纳税和退税、减免税申报、建账记账,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申请,利用主机共享服务系统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代为制作涉税文书,以及开展税务咨询(顾问)、税收筹划、涉税培训等涉税服务业务。出资发起设立、承办税务代理业务并负有限责任的社会中介机构。 事务所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事务所的出资人以其出资额。

税务师行业年检报告查询

109 评论(10)

我是阿晨

Ⅰ 怎么能在网上查到自己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信息

1、打开所来在地财政局官网,源比如山东省财政厅

Ⅱ 会计从业资格证有效期怎么查询系统

一.建议上省财政厅官网上查询,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两年年检一次的,点进去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系统,填上会计证号,身份证号和姓名,如果出现了信息,就是没过期。 二.会计证从业资格证: 1、按规定,应该是在取得会计证的次年开始,无论是否从事会计工作,每年必须按时参加继续教育,方能保证会计证不失效。 2、继续教育必须在会计证的注册地(发证机关)进行。 3、一般2年年检1次,前提是必须按时参加继续教育。 4、请及时与发证机关联系,按时进行继续教育。 5、如你准备长期在外地(注册地之外)工作,可以办理会计证的迁移手续。 6、有关继续教育的时间、地点及会计证的迁移手续等具体问题请咨询发证机关(财政局会计处)。

Ⅲ 如何查询会计从业资格证是否过期

上省财政厅官网上查询,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两年年检一次的,点进去会计人员版信息采集系统,填权上会计证号,身份证号和姓名,如果出现了信息,就是没过期。 会计证从业资格证: 1、按规定,应该是在取得会计证的次年开始,无论是否从事会计工作,每年必须按时参加继续教育,方能保证会计证不失效。 2、继续教育必须在会计证的注册地(发证机关)进行。 3、一般2年年检1次,前提是必须按时参加继续教育。 4、请及时与发证机关联系,按时进行继续教育。 5、如你准备长期在外地(注册地之外)工作,可以办理会计证的迁移手续。 6、有关继续教育的时间、地点及会计证的迁移手续等具体问题请咨询发证机关(财政局会计处)。

Ⅳ 会计从业资格证到期时间怎么查询

上省财政厅官网上查询,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两年年检一次的,点进去会计人员信息内采集系统,填上会容计证号,身份证号和姓名,如果出现了信息,就是没过期。 会计证从业资格证: 1、按规定,应该是在取得会计证的次年开始,无论是否从事会计工作,每年必须按时参加继续教育,方能保证会计证不失效。 2、继续教育必须在会计证的注册地(发证机关)进行。 3、一般2年年检1次,前提是必须按时参加继续教育。 4、请及时与发证机关联系,按时进行继续教育。 5、如你准备长期在外地(注册地之外)工作,可以办理会计证的迁移手续。 6、有关继续教育的时间、地点及会计证的迁移手续等具体问题请咨询发证机关(财政局会计处)。

Ⅳ 怎样查询会计从业资格证是否年审

虽然会计从业考试已取消,但继续教育不可丢。 目前我国有会计证的会计人已达1400万之巨,这还不包括CPA在内,但真正高端人才稀缺,绝大部分停留在算账、报账、编表阶段,呈现明显的金字塔结构。实际上,要真正做好会计工作,要对企业的具体业务、运行机制、市场风险有很深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2017年11月4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会计法的决定,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此前,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根据决定,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此前会计法规定,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根据决定,会计人员有“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私设会计账簿的”“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等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五年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而根据此前会计法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 *** 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决定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 会计继续教育对象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征求意见稿)》指出,持有会计证的小伙伴以及其他从事会计工作的小伙伴都需参加继续教育,详情如下: 本规定所称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包括: (一)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 (二)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且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 (三)其他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 继续教育采取学分制管理制度 同时: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采取学分制管理制度,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得少于90学分,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分的三分之二。 参加会计、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税务师考试,每通过一科考试,折算为60学分。 有些准入类职业资格,虽然有法律法规的设置依据,但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关系不密切,其实不宜采取职业资格方式管理,比如会计证,宜通过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后予以取消。

Ⅵ 怎么查询会计从业资格证年审情况

你好,还是要年审。你找一天,拿着你的会计证还有你的身份证去当地的财政局,告诉他版你要办理年审。然权后财政局会安排你继续教育,一般就是你去那天那个周的双休日或者是最近几周的双休日,会发教材给你,星期六全天和星期天半天上课,星期天下午考试,考试内容就是继续教育的内容。这个放心,一般都会让你过。然后考试完成以后财政局就会给你办理继续教育的章还有年间完成的注册。这个要收费,不同的地方收费不同,有6,7十的,也有100多的。还有一种途径就是,去找一个社会上会计的培训机构,你去问问他们可不可以负责年审,很多都可以,就是你到时候把会计证交给他们,他们给你证明参加了继续教育,负责给你年审好后还给你,这个就会收一点手续费,你不用去上课和考试。我们还是在校学生,我们班大部分人都是采用的这种途径,120元包2年的年审。还有的人找了一个培训机构,每年给100,他年年负责帮你年审。主要途径就是这两个,看你个人的喜好了。呵呵希望可以帮到你。回答你的补充问题:我是09年初拿的证,但是今年老师还是组织了我们参加年审。2年一审的说法我也听说过,但是为了保险最好还是去财政局打听一下会比较好。

Ⅶ 会计从业资格证年审查询_从业资格证年审之后怎么看年检记录

武汉会计证年检倒不难也不贵吧?我去年年检的时候是二百多,现在不知道是什么价格了,这个内会计证容年检是两年一次,也就几百元,我劝你不要再花太多的时间在这个上面,当成我也是有吃教训的,到头来没弄好,还多花了钱和精力。我个人推荐你联系依明教育,总体感觉和网友评价都非常好,具体的你自己联系一下吧,反正祝你早日处理好这个问题

Ⅷ 会计证是否年检怎么查

会计证是需要年检的。

会计证实行2年一审(注:黑龙江是一年一审),主要审核和检查持证人员的下列情况:

1、完成规定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和学时的情况;

2、工作单位、学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变更情况;

3、《会计从业资格证》注册登记情况;

4、持证人员遵守财经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依法履行会计职责情况;

5、财政部门的其他规定。 其中,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持证人员,每年接受培训(面授)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24小时。

一般每两月都会有安排两天的继续教育的培训课程,而财政部也会派专人来核查相应的参加继续教育及年审的人数。

(8)会计证从业资格证年审查询系统扩展阅读:

会计证的作用: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五)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六)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七)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八)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

26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