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55

想想冬至
首页 > 税务师 > 税务师考试线上题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安然若水

已采纳

天津会计 我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税务师考试 每日一练 试题,来一起在税务师考试题库做练习吧!坚持做题是备考税务师的重要环节,快来一起练习一下吧!

《涉税服务实务》每日一练-2021年税务师考试

简答题

中国公民李某为某大学的教授,每月工资为10000元,2019年1~12月除了从所在大学取得工资、薪金收入外,还取得以下收入:

(1)3月份受某出版社委托进行审稿,取得审稿收入50000元。

(2)4月份与朋友王某共同出版一本小说,共取得稿酬50000元,李某与王某平分稿酬,各取得收入25000元。

(3)5月份将自己的一本小说手稿复印件在国内市场上公开拍卖,取得拍卖收入30000元。

(4)6月份与一家培训机构签订了半年的劳务合同,合同规定,从6月起每周六为该培训机构授课一次,每次报酬700元,每月为培训机构授课4次。

(5)7月份出版短篇小说一篇,取得稿酬收入3000元。

(6)8月份按市场价格出租住房,取得不含增值税的租金收入4000元,当月发生的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合计为160元,修缮费用1300元,均取得合法票据。

(其他相关资料:李某每月自行负担“三险一金”1500元;李某每月需支付其名下首套住房贷款3500元、其独生女刚就读小学二年级,李某与其妻子约定子女教育支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李某的综合所得中扣除)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李某3月份审稿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2)李某4月份出版小说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3)李某5月份拍卖小说手稿复印件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4)李某6月份授课收入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5)李某7月出版小说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6)李某8月份出租住房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7)李某全年综合所得共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参考答案及解析 】

(1)审稿所得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李某3月份审稿所得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50000×(1-20%)×30%-2000=10000(元)。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共同取得同一项所得的,应当对每个人分得的收入分别按照税法规定减除费用,并计算各预扣预缴的税款。李某4月份出版小说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25000×(1-20%)×70%×20%=2800(元)。

(3)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按照“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李某5月份拍卖小说手稿复印件所得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30000×(1-20%)×20%=4800(元)。

(4)对于劳务报酬所得,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李某6月份授课收入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700×4-800)×20%=400(元)。

(5)李某7月出版小说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3000-800)×70%×20%=308(元)。

(6)李某出租住房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000-160-800-800)×10%=224(元)。

(7)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综合所得,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10000×12+50000×(1-20%)+25000×(1-20%)×70%+30000×(1-20%)+700×4×(1-20%)×6+3000×(1-20%)×70%-60000-1500×12-(1000+1000)×12=213120-60000-18000-24000=11112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111120×10%-2520=8592(元)。

推荐: 「11月」2021年税务师考试每日一练汇总(每日更新)

税务师考试线上题目

265 评论(8)

是淡淡的忧伤啊

2017税务师考试《财务与会计》应试题与答案

应试题一:

典型案例1【单项选择题】甲企业拟对外投资一项目,项目开始时一次性总投资500万元,建设期为2年,使用期为6年。若企业要求的年投资报酬率为8%,则该企业年均从该项目获得的收益为()万元。(已知年利率为8%时,8年的年金现值系数为,2年的年金现值系数为)(此题目来自于《梦想成真·应试指南》第一章同步系统训练单选题第15题。)

[答疑编号359301010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根据现值求年金的问题,A=P/(PVA8%,8-PVA8%,2)=500/()=(万元)

典型案例2【单项选择题】甲企业期望某一对外投资项目的预计投资利润率为10%,投资后每年年底能得到50万元的收益,并要求在第2年年底能收回全部投资,则该企业现在必须投资()万元。(已知年利率为10%时,2年的年金现值系数为)

[答疑编号359301010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计算年金现值的问题,P=50×PVA10%,2=(万元)

典型案例3【单项选择题】某公司决定连续5年每年年初存入银行10万元以备5年后使用,假设银行存款利率为2%,则5年后该公司可以使用的资金额为()万元。(已知FVA2%,6=,FVA2%,5=)(此题目来自于《梦想成真·应试指南》第一章同步系统训练单选题第9题。)

[答疑编号359301010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是计算即付年金终值的问题,5年后的本利和=10×[(FVA2%,5+1)-1]=(万元)。

典型案例4【单项选择题】某人分期付款购买住宅,从第2年开始每年年末支付50000元,共需支付10年,假设银行借款利率为5%,则该项分期付款如果现在一次性支付,需要支付()元。(PVA5%,10=;PV5%,1=)(此题目来自于《梦想成真·应试指南》第一章同步系统训练单选题第10题。)

[答疑编号359301010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是考查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现在需要的支付额=50000×PVA5%,10×PV5%,1=(元)。

典型案例1【单项选择题】某企业投资一个新项目,经测算其标准离差率为48%,如果该企业以前投资相似项目的投资报酬率为16%,标准离差率为50%,无风险报酬率为6%并一直保持不变,则该企业投资这一新项目的预计投资报酬率为()。

[答疑编号359301010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投资报酬率K=KF+KR=KF+β×V,根据相似项目的投资报酬率、标准离差率和无风险报酬率,可以计算出新项目的风险报酬系数β=(16%-6%)/50%=,从而可以计算出新项目的投资报酬率=6%+48%×

典型案例2【单项选择题】某企业投资一个项目,该项目的风险报酬系数为,标准差为,期望报酬率为15%,无风险报酬率为8%。

(1)该项目的风险报酬率为()。

[答疑编号359301010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风险报酬率=β×V=×()=4%

(2)若投资额为200万元,则风险报酬额是()万元。

[答疑编号359301010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风险报酬额=200×4%=8(万元)

(3)若投资报酬总额为150万元,则风险报酬额是()万元。

[答疑编号359301010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条件可知,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8%+4%=12%,所以,投资总额=投资报酬总额/投资报酬率=150/12%=1250(万元),风险报酬额=1250×4%=50(万元)

典型案例3【单项选择题】甲乙两投资方案的预计投资报酬率均为25%,甲方案的标准离差率小于乙方案的标准离差率,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方案风险小于乙方案风险

B.甲乙两方案风险相同

C.甲方案风险大于乙方案风险

D.甲乙两方案风险大小依各自的风险报酬系数大小而定

[答疑编号3593010109]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

典型案例1【多项选择题】关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B.考虑了投资的风险价值

C.有利于企业克服短期行为

D.可以从企业报表上反映出来

E.反映了所有者、债权人、管理者及国家等各方面的要求

[答疑编号3593010110]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如何衡量企业价值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企业价值无法从报表上直接反映出来。

典型案例2【单项选择题】以每股收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其优点是()。

A.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B.考虑了投资的风险价值

C.有利于企业克服短期行为

D.考虑了投资额与利润的关系

[答疑编号359301011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每股收益最大化观点将企业的利润与股东投入的'股本联系起来,考虑了投资额与利润的关系。但是每股收益最大化仍然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也不能避免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所以,选项D正确。

典型案例3【多项选择题】名义利率的计算公式可表达为纯利率、流动性风险补偿率和()的合计。

A.储蓄存款基准利率

B.通货膨胀预期补偿率

C.基本获利率

D.期限风险补偿率

E.违约风险补偿率

[答疑编号3593010112]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K=K0+IP+DP+LP+MP,即名义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预期补偿率+违约风险补偿率+流动性风险补偿率+期限风险补偿率,所以应该选BDE。

应试题二:

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有一生产线,由A、B、C三台设备组成,2006年末A设备的账面价值为60万元,B设备的账面价值为40万元,C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三部机器均无法单独产生现金流量,但整条生产线构成完整的产销单位,属于一个资产组。2006年该生产线所生产的替代产品上市,到年底导致企业产品销路锐减,因此,甲公司于年末对该条生产线进行减值测试。其中,A机器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50万元,B、C机器都无法合理估计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整条生产线预计尚可使用5年。经估计生产线未来5年现金流量及其折现率,得到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20万元。则B设备应提减值额()万元。

A、16

B、24

C、30

D、20

2、甲公司以一项专利权换入乙公司一条生产线,同时向乙公司收取货币资金20万元。在交换日,甲公司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16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万元;乙公司生产线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公允价值18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双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可靠的。则甲公司换入生产线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100

B、140

C、160

D、180

3、甲公司应收A公司账款220万元不能收回,协议接受A公司以一台设备抵债,途中发生运杂费10万元,保险费10万元由甲公司支付。该设备的账面原价为200万元,已计提折旧80万元,公允价值为160万元。甲公司已为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40万元。则甲公司取得该设备时的入账价值是()万元。

A、200

B、220

C、180

D、140

4、如果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为基础确定

B、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C、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D、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资本化

5、采用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的情况下,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是()。

A、工程领用自产产品的成本

B、在建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征地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

C、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水、电等费用

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6、红河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向银行借款1000000元用于建造生产用厂房,贷款年利率为6%,借款期限为2年。工程于2010年1月1日完工并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该工程领用库存工程物资936000(含税)元,领用本公司生产的机器1台,生产成本50000元,售价62000元,适用增值税税率17%;支付自营工程人员工资及水电费304000元。则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元。

A、1360540

B、1360500

C、1300540

D、1372540

7、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应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的是()。

A、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在建工程报废或毁损的净损失

B、建设期工程物资的盘亏净损失

C、建设期工程物资的毁损净损失

D、在建工程进行负荷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

8、企业的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试生产所取得的收入,应当()。

A、作为主营业务收入

B、作为其他业务收入

C、作为营业外收入

D、冲减工程成本

9、A企业2009年2月1日购入需安装的生产线,价款2000万元,增值税税款340万元,款项均已支付。3月1日开始安装工程,领用企业生产的产品一批,实际成本为240万元,产品计税价格为30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分配工程人员工资440万元。2009年9月20日安装完成并交付使用。该设备估计可使用5年,估计净残值10万元,该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该项固定资产2010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金额为()万元。

A、

B、890

C、

D、712

10、公司购进设备一台,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项设备第三年应提折旧额为()万元。

A、24

B、

C、20

参考答案: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此生产线的减值测试过程如下:

(1)2006年末,资产组的账面价值=60+40+100=200(万元);

(2)资产组的可收回价值120万元;

(3)推定资产组的贬值幅度达到80万元,即该资产组累计应提准备为80万元;

(4)先在三项资产之间进行分配:

分配后A的账面价值会消减至36万元(=60-80×30%),低于其处置净额50万元,该资产不能认定24万元的减值计提,而应认定10万元的减值提取。

(5)B应提准备=(80-10)×2/7=20

(6)C应提准备=(80-10)×5/7=50

(7)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8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A10

――B20

――C50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换入生产线的入账价值=200-20=180(万元)。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债务重组取得的固定资产,企业应当按照取得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相关税费入账,所以甲公司取得该设备时的入账价值=160+10+10=180(万元)。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予以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采用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工程领用原材料的成本及应负担的增值税、在建工程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为工程提供的水电等费用应计入建造的固定资产成本。至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应作为当期的期间费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参考答案:

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自营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原价记账。企业为取得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和有关费用,以及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前发生的,应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在此之后发生的应计入财务费用。所以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000000×6%+936000+50000+62000×17%+304000=1360540(元)

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在建工程报废或毁损的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选项A是正确的;选项BC应借记“在建工程――待摊支出”,贷记“工程物资”;选项D应借记“在建工程――待摊支出”,贷记“银行存款”。

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试车形成的产品对外销售,所取得的收入应冲减工程成本。

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该设备的入账价值=2000+240+440=2680(万元);

第一个折旧年度的折旧额=(2680-10)×5÷15=890(万元);

第二个折旧年度的折旧额=(2680-10)×4÷15=712(万元);

2009年度的折旧额=890×3÷12=(万元);

2010年度的折旧额=890×9÷12+712×3÷12=(万元)。

1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应当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先确定采用平均年限法时的年折旧率,并乘以2作为计算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的折旧率;然后,根据每年该固定资产折余价值和折旧率计算每年计提的折旧额。本题中,该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率为40%(2÷5×100%);第三年年初的账面价值为36万元(100-100×40%-100×60%×40%);第三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36×40%)。

11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