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soso
注册会计师与注册税务师的区别和联系
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都是与现代经济密切相关的两大职业,国务院正式取消注册税务师职业许可和认定后,许多考生又将注册会计师CPA与注册税务师CTA进行比较,注会与注税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考生们都能分清楚这两大考试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注册会计师与注册税务师的区别与联系的知识,欢迎阅读。
在比较两者的差异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两者的概念。
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为CPA,指的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在其他一些国家,比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国际会计师简称AIA。在国际上说会计师一般是说注册会计师,而不是我国的中级职称概念的会计师。
注册税务师
注册税务师简称CTA(Certified Tax Agents),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的、从事税务代理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
注册会计师考试和注册税务师考试都是非常热门的考试。那么这两大考试都有哪些区别呢?
注册会计师考试是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的.注会执业资格的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战略与风险管理》。
注册税务师考试是人事部组织的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兼职称性质的考试,注册税务师带有中级职称性质,尽管现在很多单位在职称问题上考评分离,通过考试取得其资格也不一定能得到中级职称岗位的聘任。注册税务师考试共考五个科目:《税法(一)》、《税法(二)》、《税务代理实务》、《财务与会计》、《税收相关法律》。
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分为执业的和非执业的两类,所谓执业的,就是真正从事注册会计师本行工作的,一般都在会计师事务所或资产评估公司工作,负责审计和资产评估、会计资询等业务。积累几年工作经验后,大部分执业会员跃升为税务、审计、财管方面高手,其中一部分能晋升为审计经理或合伙人,另一部分,到企业做内部审计、财务、税务或财务总监。
没有从事注册会计师本行的人加入中注协的非执业会员行列,成为财税及经管、教育、司法等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大中型企业的财务主管、财务经理、税务局业务骨干、律师和高校财税领域的优秀教师通过考试加入注协成为了非执业会员。
注册税务师:
主要职业方向为在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纳税筹划、税务代理、税务咨询、税务顾问以及其他涉税事务的办理等。其他职业方向为: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会计业务的处理与审计,财务活动的预测、税收实务、分析与决策等。如能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可以在政府税务部门从事纳税征管和稽查等工作。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人数、业务规模是最大,注税次之。
注册会计师
主要承办下列审计业务: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审计业务出具的报告,具有证明效力。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
注册税务师
2006年2月1日起施行的《注册暂行办法》明确了注册税务师的业务范围。今后注册税务师可承办以下涉税鉴证业务: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的鉴证、企业税前弥补亏损和财产损失的鉴证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税务局规定的其他涉税鉴证业务。
注册会计师
面对会计市场形形色色的造假,注册会计师吃的是风险饭,注册会计师能否抵挡来自环境与生存本能要求的夹击,做到清者自清,对每位注册会计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有人说,每一家上市公司后面都有一本故事,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但这也印证了注册会计师执业大环境的恶劣。注册会计师面对大环境。就像渔民面对大海一样,要生存,大风大浪是逃避不了的。
注册税务师
所谓税务代理执业风险是指注册税务师因在执业过程中未能完成代理事项或未能履行代理职责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它主要表现为:其一、因注册税务师未能完成代理事项,即因代理违约而产生的违约风险;其二、因代理失败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发生违法成本,从而引起委托人为转移违法损失,向代理人追诉而产生的代理失败风险。虽然典型的税务代理纠纷案例尚未出现,但其潜在的执业风险也将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
明鑫花卉
注册会计师与税务师考试联报方案2017
注册会计师和税务师考试在财会行业都非常重要,当然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注册会计师考试。总体来说,两个考试之间的科目联系比较大,所以建议同学们可以一起联报注会和税务师考试。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注册会计师与税务师考试联报方案,欢迎阅读。
一、注会与税务师的报名条件
(一)注会的报名条件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注:其实注会报名门槛真的很低了,大专学历就够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注会考试比较难的原因之一。
(二)税务师考试的报名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符合下列相应条件之一的,可以报名参加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
(一)取得经济学、法学 、管理学学科门类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或者取得其他学科门类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经济、法律相关工作满1年。
(二)取得经济学、法学 、管理学学科门类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经济、法律相关工作满2年;或者取得其他学科门类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经济、法律相关工作满3年。
注:门槛堪比注会考试,应届毕业生都可以直接考试取证。这样的话,一年拿下考试就相当于一年获取中级职称。
二、注会与税务师的考试时间
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暂未公布,预计在2017年10月中下旬,而刚刚公布的税务师报考公告也指明每年11月将举行税务师考试,所以两者的考试时间正好是衔接的,非常适合一起报考。时间不冲突,学习知识热度又没有降低,真是一举两得。
三、注会与税务师的考试科目
(一)注会考试科目
专业阶段设有六门考试科目,分别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要求在连续五个考试年度内全部通过上述六门方可报考综合阶段考试。满分均为100+5分(5分为英语附加题,选答),60分及格。
(二)税务师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为五科,即:《税法(一)》《税法(二)》《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涉税服务实务》。要求在连续五个考试年度内全部通过上述五个科目。考试形式全面采取机考。
四、科目组合
(一)科目之间的'联系
1、注会科目之间的联系
《会计》为注会六门之基础,所以首次报考建议报《会计》,《会计》说白了是教我们如何做账,而《审计》则是教我们如何查账。《税法》与《会计》联系很紧密,其中《会计》中涉及到《税法》中的增值税、所得税。《财务成本管理》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在旧制度下本属于一门课程。《审计》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又都有内部控制的内容。同时《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又都在讲“风险”。《经济法》在六门中相对独立。
2、注会与税务师科目之间的联系
注会中的《会计》与《财务成本管理》对应税务师中的《财务与会计》,《财务与会计》虽然分财务管理和会计两大部分,但是会计部分占80%的内容,所以《会计》学好了,《财务与会计》也自然没什么问题。税务师考试和注会考试时间差不多,注会先考,所以《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肯定是为《财务与会计》打好了基础。注会的《税法》对应税务师的《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如果你能把税务师的《税法(一)》、《税法(二)》研究透彻了,注会《税法》也没什么问题了。税务师的《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中也包含到了一部分注会《经济法》的内容,所以也很适合一起学习。
(二)科目之间的搭配报考方案
注会中有《会计》与《财务成本管理》,税务师中有《财务与会计》,但两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又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们建议大家一起考,省力,效果又好。
你可以选择税务师的《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注册会计师的《税法》和《经济法》结合,也可以选择税务师的《涉税服务实务》、《财务与会计》和注册会计师的《会计》和《审计》。最后考注册会计师的《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样三年基本就能把注册会计师和税务师都拿下了。当然适合的报考也有以下几个组合:
1、注会《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务师《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2、注会《会计》、《审计》和《税法》+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法(一)》、《税法(二)》。
3、注会《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
4、注会《会计》、《审计》和《税法》+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
5、注会《会计》、《税法》和《经济法》+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法(一)》和《税法(二)》。
6、《会计》、《审计》和《税法》+税务师《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7、《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务师《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8、注会《会计》和《税法》+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和《财务与会计》。
优质税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