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3

天天爱小狐狸
首页 > 税务师 > 税务师心路历程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百年帝国

已采纳

首先,把简历做好。不管是哪个公司招聘,面试官第一眼看得就是你的简历,虽然现在大家的简历都千变一律,但是如果你的简历很普通,那么从起跑线上就失败了。

我前段时间去应聘一家公司时,看到我身边的同学简历和我差不多,可是看起来却高大上很多,一问,原来他是花了5块钱打印的简历,因此纸质也更好。而我身边另一位同学手中的简历却是一张普通的A4纸,试问,如果你是面试官,你会愿意要哪个呢?

其次,选好公司面试,尽量做足功课。九月十月正是双选会狂卷校园的时候,各种企业看的是眼花缭乱,那么,我们做的不应该是看着哪个企业给的工资高就去面试哪家企业,而是有针对性的去选择。

比如说你希望该企业是大企业还是刚起步的小的企业,是国企还是私企?这些都得考虑在内。所谓双选会,就是你选企业的同时企业也选你。

最后,不管选中了哪个你满意的企业,一定要把功课做足,面试的时候谦虚自信。

税务师心路历程

194 评论(8)

爱做美梦的鱼

刚毕业那会儿没有太多的想法,找一份财务相关工作就行。投简历时主要针对三个方向:事务所、企业财务管培生、企业基层财务人员。由于大学不是财经院校,找财务工作不是很顺利。【一】毕业时找工作一路跌跌撞撞

【1】机缘巧合进了事务所,做税务工作。虽然在工作之前完全不知道有税务师事务所,但总算满足了自己从事财务工作的想法。

实习结束通过考核时想法也很简单,事务所是技术岗,适合自己内向的性格,周围同事很好,领导愿意教自己,做一辈子也不错。

【2】五年后,出现了强烈的换工作想法,就向公司提出了辞职。

着手换工作时,只确定要进企业,进什么行业没想清楚,根据网上招聘情况,大致定位会计岗、税务会计岗、财务分析员。

领导提出让我完成手上几个比较大的项目,所以就一边做手上的工作,一边想自己未来的走向。 【二】如何做好未来的工作规划,找到一份好工作 ?

【1】网上看招聘情况,按大致方向投简历,企业类型锁定互联网、房地产、国企。自己对互联网比较好奇,房地产比较熟悉,性格求稳定;

【2】了解周围换工作的同事的去向,基本是选择进企业,各行各业都有;和自己同时提离职的同事选择了去基金公司,做风投。她有会计审计经验及CPA,所以她的选择对我参考意义不大;

【3】和关系比较好的同事聊了下自己离职情况,给出的建议是进大企业、去房地产。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我是重玄,欢迎关注。了解更多高效工作技巧及职场实用干货。

312 评论(8)

瞳言無忌

首先是征税对象,从初期来说,一定是先对具有金融投资属性的房产征税。怎么来判断金融投资属性?大概率会采用人均居住面积,或者人均套数的概念,来划出一个免税房产,将居住性住房排除在征税的对象之外。所以无论是六个钱包养一套房的刚需房,还是改善性购房,都不应当对房地产税产生忧虑。其二是税率,大概率会采用分级税率,房产越多,税率越高。这首先是为了增加屯房者的负担,逼迫其出清空置房,其次也是阻断了房地产税向下传导的可能性。如果是单一税率的话,房地产税很容易转嫁到承租人,或者购房人身上,但是差异化税率就会产生明显的阻断作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现在增值税的满二唯一的政策。最后是房地产税的税源归属,大概率是归地方留存的。既然归地方,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返还政策,和现在的个税如出一辙,从理论上来说,会进一步加快如今北京,上海的人口流出速度,增强新一线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但是这个问题不可控性太高,只能拭目以待了。最后再说征管,这个环节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也是直接决定这个税种是否能够取得预期效果的因素。很多人害怕开征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其实这是多虑了,首先房地产税不会产生房价崩盘,因为房产交易不可能出现挤兑,二手房交易市场只会出现阴跌。另外,犹记得2017年央行预警房价上涨过快,会产生系统性风险,结果2018年房价又是一轮上涨,十分魔幻。那么现在房价跌了,就一定会产生系统性风险吗?我觉得大家与其空担忧,倒不如去认真了解一下什么叫系统性风险……今天考虑了一下,还是匿名了,虽然我自认为文章里没有胡说八道,没有妄议zy,更没有造谣生事,但是俗话讲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政治上不能幼稚,还是明哲保身比较稳妥。这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大家给与我了上千点赞,上百的评论,无疑对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支持。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也没必要为了这点虚名而逞强。之所以写这篇小文,是为了和更多的同仁分享心路历程,为大家创造一个交流的平台,若是哪天真被舆情办盯上了,约谈我删文,写检查,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也请大家原谅,从即刻起开启匿名,大家江湖再见。今年是我进入税务局的第九年,很遗憾,还是科员,不过改了称呼,叫一级行政执法员……因为国地税合并的影响,本来两年前就能提职的我,生生被摁住了,现在又得给军转大哥们让路,依然得发扬风格。不过说是发扬风格,其实就是老实本分,不懂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而已。有些人可能觉得我是一个尸位素餐的准老油子,有什么可为自己鸣不平,能有份工作做做就不错了,还给自己加那么多戏。所以为了避免误解,我就简单地说说我的背景,本人是985 211高校本科毕业,按现在的说法叫双一流大学,英语专业,专八证书,后来进入国税局以后又考了税务师证书。一直以来从事税政工作,负责企业所得税,国际税以及反避税调查工作,包括TP和间接转让。后来国地税合并以后,又增加了个人股转审核这一块业务,基本上把资本市场涉税事项全都做齐了。这么多年下来,经手了上百个案子,辅导企业入库税款大概有几百亿了,这个并不是吹牛,凡是懂我刚刚说的这几块业务的人都明白,资本市场的运作,以及反避税调查,和增值税查发票不一样,一旦发现问题,上亿入库是很简单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某新互联网巨头企业,转让个1%的股权就价值上亿美元,成本确认上稍作调整,增加的税款就以千万计。我个人认为,不管是不是得益于我所处的平台好,这些工作业绩也多多少少有个人努力的成分吧!如果刨去收入和待遇的问题不说,工作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的,毕竟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么说回正题,今年工作的感受是什么呢?一是切实感受到了系统性的懈怠,这种懈怠不客气地说,是从总局开始的。很多人可能不认可,觉得总局天天布置工作,天天加班,怎么可能懈怠?但是懈怠往往就是表现在瞎忙,拍脑袋,布置工作简单粗暴这些现象中。悲观地说,如果总局不改变现在这种各省局抓壮丁的工作思路,这种懈怠只会越演越烈。毕竟后浪越来越现实了,曾经我们去打短工的时候,还多多少少有些理想抱负,有些革命热情。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早就明白了画大饼的套路,甭管对面是处长还是司长,说得演得再怎么真诚,都能做到笑而不语,不见兔子不撒鹰了。我觉得这也是好事,毕竟时代进步了,不是那个动不动就讲牺牲,讲奋斗的年代了。真正要引进人才,就首先要做到尊重人才。二是感受到了时代的沉重感,今年的疫情对经济的打击不可谓不大,虽然二季度GDP增速回升到,但这仅仅是宏观经济形势,或者说是国家资本的力量。如果深入微观经济,去看小业主,小民营企业的状况,那简直是哀鸿遍野,撤店破产者不计其数,大家都是靠吃老本活着。在这种情况下,公务员还能不为丢饭碗发愁,也算是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旱涝保收。说到这里,就忍不住聊聊业务,今年政府搞减税降费,扶持企业发展生存搞得轰轰烈烈,从大方向上来说,是没问题的。但是从专业角度来看,是不可取的,越是乱世,越需要大政府,这个时候玩小政府那一套,难道是忘了崖山之痛了吗?南宋才亡了几百年啊!以我个人的观察和理解,房地产税是必须上马的,而且要快,力度要狠,一定要保住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那些鼓吹房地产税不会降低房价的专家,非坏即傻,保有税从实践上来看,是很难进行有效转移的,只能成为资产持有者的硬性成本。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哪套房会因为物业费,取暖费涨价而涨价的?市场价格的最终决定力量还是供需关系。而房地产税的出台,只会加速击穿炒房者的成本线,逼迫其出清空置房,增加市场供给,从而降低房价。而降低房价,则意味着房地产的资本收益率降低,投资热钱向资本市场转移,向实体经济转移,事实上向经济输血。而另一方面,房价下行,也同时会影响租赁市场的行情,挤压二房东的利润,倒逼其退出租赁市场,降低企业房租成本压力,实现企业的利润上涨。可以负责任地说,企业的房租压力,远远比税负压力要大,越小的企业这个现象越严重。因为越小的企业,租房的议价能力越低,反而税收优惠的力度越大。

153 评论(12)

相关问答